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1: The Buddha, the Dharma, and the Sangha Triple Gem - Class 13: The Undertaking of Translating the Scriptures 第一冊 佛法僧三寶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一冊 佛法僧三寶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佛教發源於印度,東傳中國,大放異彩,主要得力於經典的漢譯。由於佛典的翻譯流傳,帶動佛學的研究風潮,開創出中國八大宗派蓬勃發展的新風貌,並且豐富了中國文學創作的內涵,為中國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也說明中國在哲學思想上,早已有了深厚的基礎,才有發展的條件。
中國的譯經事業起源於東漢,發展於六朝,大盛於隋唐年間。有關中國佛教的譯經事業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漢魏西晉時代--譯經的初創期
東漢明帝夜夢金人後,曾派蔡愔、秦景到西域取經,並迎請迦葉摩騰、竺法蘭到洛陽,譯出《四十二章經》等五部經*1,這是中國最早的佛經翻譯。
初期經典的傳譯並非直接從印度而來,而是從大月氏、康居、安息等西域諸國間接引入。漢朝到晉代,約有六十餘位譯經師,最著名的有安世高*2、支婁迦讖*3、支謙*4、曇柯迦羅*5、康僧會*6及竺法護*7等人。當時翻譯所根據的經典,大都是由西域當地的語言或文字寫成,通稱「胡本」或「胡語經典」。此一時期的譯經多屬個人翻譯,並無固定人員共同參與譯經,限於人力、財力,只能譯出小經小品,缺乏系統;且來華的高僧皆在傳教餘暇譯經,並未取得朝廷的護持,翻譯工作亦無特定地點,文體不一,譯名混淆,故稱為譯經的「初創期」。
這個時期佛經翻譯的特色,主要有大小乘兩大系統:一是以安世高為代表的小乘禪學派;一是以支婁迦讖為代表的大乘般若學。因此,早期傳入中國的佛經,可以說是大小乘同時並行。
二、東晉南北朝時代--譯經的進展期
從東晉到南北朝之間,譯經初期多為私人小規模的組織,後來逐漸受到國家重視,開始出現較大規模的譯經組織*8,使譯經事業更加蓬勃。譯經師大都來自印度,精通梵文,兼解漢文,主要代表人物有鳩摩羅什*9、佛陀耶舍*10、竺佛念*11、曇無讖*12、求那跋陀羅*13、真諦*14、佛馱跋陀羅*15、僧伽提婆*16、法顯*17等人。譯出的經典主要有大小乘經論、大小乘禪經、密教經、律典等,內容廣泛,涉及印度佛教各個流派,特別是當時在印度盛行的大乘空、有兩大學說,直接促進當時佛學思潮的發展。此期譯經的特點是傳譯較完備,譯經師有系統的介紹佛經,分判不同宗論著作,確立翻譯文體,翻譯作品不求華美,力求切合原意,這是漢譯佛經的進展期。
三、唐朝時代--譯經的全盛期
前兩期的譯經活動雖有中國人參與,然總體上均以印度、西域高僧為主譯。本期譯經師則以中國高僧主持譯事,典型代表是玄奘*18、義淨*19,他們不但精通華文、梵文,佛學造詣更是博大精深,且以朝廷力量設置組織完備的譯場,進行大規模的譯經事業。特別在唐太宗時期,為玄奘大師開設譯經院,譯經者達三千人之盛,這是中國譯經的顛峰期,同時也是佛教的全盛期。其他,尚有般若三藏*20、菩提流志、實叉難陀*21等人,也都為譯經事業締造了佳績。此外,善無畏*22、金剛智*23、不空*24翻譯了大量的密宗典藉,也是這個時期的特色。
唐德宗後,譯經事業停歇,又遭受唐武宗、周世宗的破壞,佛教一息僅存,直到北宋時期,朝廷採取保護佛教的政策,極力提倡中印雙方文化交流,此後從中國到印度求法者很多,印度、西域來華的僧侶也不少。尤其,宋太祖、太宗詔立譯經傳法院*25於河南開封(國都),延請施護*26、法天*27、天息災*28等人譯經。這一時期譯經事業更盛,且臻於完美。宋、元之後,譯經事業便告終止。明、清兩代,則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譯為漢文的零星作品。
佛教經典的翻譯,對於佛法的傳播貢獻至鉅,這些譯出的經典,經過各代的彙整、刊刻,逐步成為大藏經,流通至今,這是中國文化史上一件偉大的事業。加以東晉道安與南朝梁代僧祐大師先後編製了經典目錄,對佛典的整理,佛教文化的保持,更是具有開拓性的重大貢獻,對於後世佛法的弘傳,影響十分深遠。
【注釋】
*1 竺法蘭與迦葉摩騰所譯的五部經為《四十二章經》、《十住斷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等五部經典,這是佛教傳入中國最早翻譯的佛經,據傳現在僅存於世的只有《四十二章經》。
*2 安息國太子,於漢桓帝建和二年來到中國,至漢靈帝建寧年間,共譯出佛經三十餘部,主要有《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大小《十二門經》、《修行道地經》等,多屬小乘經典,以宣揚法數與禪觀為主,所譯之經「義理明晰,通順流暢」。
*3 又稱支讖,在漢桓帝末年來到洛陽,於漢靈帝光和、中平年間譯出二十四部經,最重要的有《般若道行品經》、《首楞嚴經》和《般舟三昧經》,所譯屬大乘系統,是中國第一位翻譯和傳播大乘般若學理論的僧人,其所譯之經「審得主旨,質樸無華」。
*4 兼通漢、胡六國語言,先後譯出經論三十六部,最重要的有《阿彌陀經》、《大明度無極經》等,其譯文「屬辭析理,文而不越真可謂深入者也。」可謂開意譯派之先河,對佛教的傳播、普及,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皆有影響。
*5 乃中印度僧,魏嘉平年間到洛陽,譯出《僧祇戒本》,這是第一部漢譯律本,因此被尊為中國律宗之祖。
*6 三國時代譯經僧,交趾(越南北部)人,所譯經典有《六度集經》、《舊雜譬喻經》等。曾應孫權之請,於三七日內感得舍利,孫權乃皈依,並為師建立建初寺,傳道譯經,建業地方佛教因此得興,此為佛教傳入我國南方之嚆矢。
*7 乃西晉譯經數量最多的譯經家,譯有《方等泥洹經》、《寶藏經》、《光讚般若經》等,為中國初期傳布大乘教最著名者,共譯經典一百五十部。因譯《正法華經》,故有觀音信仰的啟發,又因世居及長期往來敦煌譯經,故被稱為「敦煌菩薩」。
*8 如後秦鳩摩羅什主持的「逍遙園」譯場,北涼曇無讖主持的「閑豫宮」譯場,南朝的佛陀跋陀羅、求那跋陀羅以及真諦,北朝的菩提流支等。
*9 東晉龜茲國人,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譯出大小乘經律論約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所譯主要為弘揚龍樹、提婆大乘空宗思想,其譯經成就在當時是空前的,不但量大、面廣、內容重要,且在翻譯文體上,運用達意的譯法,使人讀起來具有外來語與漢語調和之美。他的譯經對中國文學也很有影響,如其所譯的《金剛經》、《法華經》,一直是中國文學上的名著。另譯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論,故被尊為三論宗之祖。
*10 東晉譯經家,北印度罽賓國人,曾為羅什之師,後應羅什之請,來華協助譯出《十住經》、《四分僧戒本》、《四分律》等。
*11 東晉僧,涼州(甘肅武威)人。僧伽跋澄與曇摩難提等來到長安譯經,師即擔任傳語之職。《梁高僧傳》卷一載,師於姚秦弘始年間譯出《菩薩瓔珞經》等五部經,被譽為苻、姚時期的譯經宗師。
*12 北涼譯經僧,中印度人。譯經十九部一百三十一卷,最主要的有《大般涅槃經》,使涅槃學派因之流行,而其本身因受《涅槃經》影響,由小乘改信大乘。又其重視戒律,故譯出一系列大乘戒的典籍。
*13 共譯經論五十二部,最重要的有《雜阿含經》、《楞伽經》、《大法鼓經》、《勝鬘經》等大小乘經,皆能妙得梵文本旨。
*14 蕭梁期間,由印度來中國,二十年譯經生涯中,適逢侯景之亂,在飄泊不定中隨方翻譯,共譯經論傳記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所譯主要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論著,最著名的有《大乘起信論》、《攝大乘論》、《唯識論》等,對中國佛學理論的發展影響很大。
*15 意譯覺賢,五世紀之譯經僧,北印度人。譯有《達摩多羅禪經》、《華嚴經》等。
*16 北印度罽賓國人,應慧遠之請,譯出《阿毗曇心論》、《三法度論》,由此開南方毗曇學的端緒。
*17 東晉僧,因慨嘆僧團規範與經律的殘缺,乃與同學慧景等,往天竺求法十餘年,經三十餘國,攜回《摩訶僧祇律》等梵本。回國後,與佛陀跋陀羅合譯《大般泥洹經》等,是我國沙門至天竺求法的第一人。師將旅行之見聞寫成《佛國記》,描述當時印度及中亞實情,具有文獻上的重要意義。
*18 唐代高僧,為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法相宗的創始人。因慨嘆眾師所論不一,聖典亦隱顯有異,乃誓遊天竺,以問惑辨疑。師西行求法,歷十七年,共請回佛經梵文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為太宗、高宗欽重,賜號「三藏法師」,與弟子窺基等人譯出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之多,主要經典有《大般若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等。師譯筆信實,講究逐字逐句符合原典的忠實原則,一改過去譯經家直譯手法,其所主張「五種不翻」,一直為後世譯經家所遵。後世將玄奘以前譯的經典,稱為「舊譯」,玄奘以後譯的經典稱為「新譯」。師著有《大唐西域記》,在佛教史學及古代印度、西域文化上,乃至中西交通史料上,富有極高的價值。
*19 唐代譯經師,河北涿縣人。因欣慕法顯、玄奘西遊壯舉,乃於三十七歲西去印度求法,經二十五年,遊歷三十餘國,攜回梵本經論約四百部,武后親至上東門外迎接,他首先參與實叉難陀的譯場,譯出《八十華嚴》,後來又譯戒律、唯識、密教等典籍,歷時十二年,共譯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經典,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共稱四大譯經家。
*20 於唐德宗貞元四年,譯《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及《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數種。又譯《華嚴經》四十卷,其末卷〈普賢行願品〉,為六十、八十《華嚴》所無,至此始得圓滿,其功甚偉。
*21 為唐代譯經三藏,于闐人。善大小二乘,旁通義學。奉則天武后之命,與菩提流志、義淨等,新譯《八十華嚴》,另譯有《大乘入楞伽經》、《文殊授記經》,共十九部一百零七卷。
*22 東印度人。唐代開元四年至長安,翌年譯經於菩提寺,譯有《大日經》、《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係將密教傳至中國的先河。與金剛智、不空,並稱開元三大士。
*23 中印度人。為印度密教付法第五祖,中國密教初祖。於唐開元七年,由海道來華,譯出《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並在許多寺院設立灌頂道場。
*24 唐代譯經家、密教付法第六祖,南印度人。譯出《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此經與《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同屬金剛界系,而《大日經》則屬胎藏界系,此為密教的兩部重要經典。不空在長安、洛陽等地大力弘揚密教,掀起風潮。又為密教經典到錫蘭求法,攜回梵本一千二百卷。或說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亦同為中國四大譯經家。
*25 太平興國七年,宋太宗敕令內侍鄭守鈞於太平興國寺設立國立譯經院,稱為傳法院,由施護、天息災、法天等主持。
*26 北印度人。世稱顯教大師。與天息災同時來華,共譯有《大乘莊嚴寶王經》、《遍照般若波羅密經》等。
*27 中印度人。開寶六年來華,譯有《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等。
*28 迦溼彌羅人。太平興國五年來華,譯有《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密多經》等。
【習題】
一、漢魏西晉時代譯經初創期的特色為何?
二、簡述南北朝譯經師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簡述宋朝譯經事業的狀況。
四、簡述譯經對佛法弘傳的重要。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