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2: The Truth of Buddhism - Class 7: Prajna 第二冊 佛教的真理 第七課 般若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二 佛教真理 第七  

  一般宗教大多重視信仰慈悲唯有佛教重視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認為開發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偽斷除煩惱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脫大乘菩薩般若智慧作為六度上首所以悲智雙運濟世利人三世諸佛因為得無智慧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經典:「般若諸佛。」

  「般若智慧音譯因為含意世人觀念中的智慧深遠智慧含義膚淺般若純淨善美的真實無漏所以根據譯經五種不翻」*1尊貴不翻法則古來直譯般若」,智慧表達

  般若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智慧,《大智度論:「般若一切諸法實相不可不可。」有了般若認識緣起性空」,進而證悟宇宙人生真理成就佛所以般若菩提」。能夠認識緣起性空」、「不生不滅諸法實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一種透徹宇宙真相智慧

  般若並非外來知識而是眾生清淨光明本性眾生本來面目般若法身實相真如自性佛性同義詞佛性人人具足因此大師:「一切般若自性。」本心本性」,般若

  般若苦滅觀空自在功用沒有般若人生欠缺正見外境煩惱造業受苦輪迴不已有了般若便開發自性證悟自己真實生命生死此岸解脫彼岸般若波羅蜜」*2。佛陀為了幫助眾生達成目的住世說法四十九當中僅僅般若講說二十二留下一部六百大般若經》,指引眾生真實生死」,由此可見般若人生重要

  大乘般若妙用不僅徹悟諸法實相一切虛妄解脫重要菩薩以此無所得般若大方便六度*3萬行一切持戒不依不住眾生精進身心修禪」。《大智度論:「五度般若。」般若六度根本五度波羅蜜」,所以布施五度成就波羅蜜多」,一定要無所得般若方便因此,「萬行智海」,般若另一功用

  般若諸佛菩薩諸法實相一種明本」,一切妄想清淨無分別智」,通達一切法自性無所得真實無相」。般若境界凡夫二乘菩薩層次深淺不同凡夫般若*4正見二乘般若*5因緣菩薩般若*6諸佛般若*7般若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見可以勉強稱得上般若智慧真正般若證悟成佛才能因此法華經:「才能究竟諸法實相。」《大智度論:「般若一切智慧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有。」

  般若通達諸法真理指向人生法炬般若實相般若*8;觀照般若*9;方便般若*10。方便般若推理判斷一切諸法差別觀照般若洞悉一切諸法真實般若妙用發自實相般若所以實相般若般若本性眾生本來具有自性光明開發這種智慧需要佛法精勤修學逐次前進方式聞法所得智慧稱作聞慧*11;思惟所得智慧稱做思慧*12;修行所得智慧稱為修慧*13。

  惠能大師:「世人終日般若不識自性般若。」每個人一顆心一般人了解妄想心分別心忽略具足知心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一心。「般若不是語言所能解釋勉強可以鏡子」。一個不管美醜只要般若鏡子當下實相現前見到本來真面目佛弟子平時誦經拜佛聞法種種功德就是擦亮心中鏡子心淨般若現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評毀謗無理打罵可以視為消災遭遇挫折打擊冤屈侮辱視為逆增上緣作為修道養分滋養菩提善根所以有了般若人生境界不一樣因此學佛除了涵養慈悲心之外具足觀空般若智慧

注釋

*1 中國四大譯經之一玄奘大師主張譯經不予意譯保留情況
  ()多含不翻例如羅漢含有不生應供三義薄伽梵兼具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不可其一
  ()祕密不翻例如陀羅尼咒語諸佛祕密微妙不可思議因此不以字義
  ()尊貴不翻例如般若意譯智慧但是智慧一種世智辯聰有利有染有漏分別意識般若至真至善無染無漏真如自性般若尊貴無比因此智慧
  ()順古不翻例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指無上正等正覺然而東漢以來歷代譯經音譯因此為了隨順
  ()此方無不翻例如菴摩羅果印度我國因此保留

*2 波羅蜜」,到彼岸意思。「波羅蜜具備幾個條件菩提心相應大悲心般若無所得智慧回向一切眾生自利利他為人合乎幾個條件才能稱為真正菩薩行才能到達彼岸

*3 全稱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菩薩發心修學大乘法門不出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大乘異名。《勝鬘經:「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六波羅蜜菩薩行大綱菩薩如果修行六波羅蜜具足福慧資糧圓滿便得證無上正等正覺發菩提心經論:「布施菩提攝取一切諸眾生持戒菩提具足滿本願忍辱菩提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精進菩提增長善行諸眾生教化禪定菩提菩薩調伏知眾心行智慧菩提具足諸法性相。」可見六度成就菩提道果必備條件

*4 凡夫般若正知正見因果罪福正法能不

*5 二乘般若了知四聖諦十二因緣聲聞緣覺果位

*6 菩薩般若緣起性空不厭度眾事業

*7 諸佛般若空中映像隨緣應現湛然不動

*8 般若理體眾生一切虛妄般若實性一切種智

*9 觀照實相實智了知諸法沒有自性所以稱為觀照一切智

*10 分別諸法權智善巧分別諸法稱為方便道種智

*11 三藏十二分教善知識也就是聞法閱讀佛典文義引入進而佛法生起甚深信解從而得到無漏聽聞智慧故稱聞慧」。

*12 聞慧基礎進一步對法深入思惟觀察諸法甚深法性以及因緣果報事相更深體驗親切了悟思惟所聞所見道理產生無漏故稱思慧」。成就按照佛陀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簡擇審度才能正確體會佛陀說法究竟意義

*13 依據智慧佛法有所進而定心相應觀察抉擇諸法實相以及因果緣起真理也就是經過止觀引發由於修習無漏故稱修慧」。

習題

何謂般若
般若何以直譯智慧
般若功用重要性為何
般若種類層次為何
如何修習般若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