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4: Buddhist History - Class 5: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n Mahayana Buddhism 第四冊 佛教史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四冊 佛教史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佛教在印度流傳與發展的過程,一般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三個時期*1。大乘佛教雖然是由原始、部派佛教發展而來,但是其主要思想卻不同於聲聞的自我解脫,而是強調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就無上佛果為目標。
大乘佛教興起的時間約在西元一世紀,但是在原始阿含聖典及十二分教的「本生」、「譬喻」、「因緣」中*2,已顯示出大乘菩薩道的內涵;而佛陀一生以弘法利生為要務,更是說明佛陀就是大乘菩薩道的實踐者,只是當時的環境和眾生的根機偏於聲聞、緣覺,因此,當時雖然也有與佛陀風格相近的佛弟子,如舍利弗以智化導外道、目犍連以力降伏眾魔、富樓那深入蠻荒佈教、迦旃延與外道論議等*3,但大乘思想亦未能發揚光大。
到了部派佛教時期,同樣有「外現聲聞身,內秘菩薩行」的大德出現。大眾部一向是進步自由的,如大天便是代表人物。其後,影響化地部、法藏部、經量部亦朝向大乘發展。西元一、二世紀的有部論師那先比丘、世友尊者、譬喻師馬鳴、脅尊者等,都具有大乘性格,他們的學說思想便成為從部派佛教演進到大乘佛教間的橋樑。
大乘佛教歷經五、六百年潛移默化的過程,終於漸露曙光,綜其原因,概歸為四點:
一、佛陀涅槃後,佛弟子隨著對佛陀精神的永恆懷念,於是佛陀過去生中修菩薩行的故事便成為學習的典範。
二、部派發達時期,各部派之間對義理的闡釋,意見分歧,因而加速了新思想的產生。
三、佛弟子已警覺到部派過份著重於法的分析詮釋,把佛法變成保守難解的理論,因此極力摒棄,以回歸佛陀重視實際生活,以人間為主的本懷。
四、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一直受到婆羅門教的排斥,也受到南印度案達羅文化及外國希臘文化的影響*4,在面對外力的衝擊下,佛教更力求轉型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
大乘佛教就在上述的原因之下,推動起來,新興佛教的運動者稱為「大乘行者」。而大乘典籍也在經過數百年的口口相傳,到了迦膩色迦王在位期間(七八~一二三),逐漸被記錄保存下來。後由龍樹菩薩(一五○~二五○)將之整理、撰述闡揚,終於確立了大乘佛教的地位。
大乘佛教在印度的發展過程,依經典的出現及思想闡揚的時間先後,可劃分為初期、中期、後期三階段。西元一至四世紀間為初期大乘,重要的經典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維摩經》以及淨土諸經。《般若經》是最早出現的經典,由南方案達羅漸傳於西北印,其中的行進路線正顯示大乘佛教發展的路向*5,而其所主張「諸法性空」的思想,更是往後整個大乘佛教重要的理論基礎。所以,《般若經》可以說是促成大乘佛教興起的原動力。
南印度的龍樹及弟子提婆即依據《般若經》的性空思想,造《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進一步闡釋中道的理論,而創立中觀學派,主張「不厭世間苦,不欣涅槃樂」,為初期大乘中最重要的思想,而且直到中後期,仍發揮其深遠的影響力。
中期大乘是指四至六世紀,密教興起前的階段。重要經典包括宣說「如來藏」和「佛性」思想的《涅槃經》*6、《勝鬘經》*7,發揚唯識思想的《解深密經》*8,以及兼說兩種思想的《楞伽經》*9。四、五世紀之間的無著、世親兩兄弟,承繼以上諸經的思想,並以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10為根據,撰著《攝大乘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等,闡述宇宙萬有皆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萬法唯識」思想,創立了瑜伽行派,亦即唯識學派。
本派思想繼中觀學派成為當時大乘的主流,論師輩出。世親之後有安慧、增滿及陳那、護法二大系*11。中觀學派到了六世紀之後,又陸續出現佛護、月稱、清辯、寂護和蓮華戒等重要論師*12,因此,「中觀」與「瑜伽」所代表的空、有兩大思想領域的系統,又在大乘中、後期或競爭或合流,成為大乘佛教的二大主流*13。
西元七世紀後,密教興起,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後期,密教經典紛紛出現,主要有《大日經》*14、《金剛頂經》*15,大乘佛教終於走向密教化。密教吸收中觀、瑜伽二派的思想,尤其受到廣義瑜伽行派「如來藏」思想的影響,主張眾生本來就是佛,稱為「本初佛」。修行者透過手結印契、口誦密咒、意觀成佛的「三密」修習,就能成就「本初佛」。此「即身成佛」的理論迅速流行,甚至中觀、瑜伽兩派學者亦多兼習密教*16。因此,到了八、九世紀,密教已經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西藏亦於此時陸續傳入密教*17。唯密教到了後期,與印度教的性力派結合,形成左道密教,便日趨沒落。
十三世紀初,回教徒入侵印度,佛教雖在印度衰微,因大量密典及時移至西藏,密教也在西藏生根,形成了「藏傳佛教」。又早在西元前三世紀的阿育王,已將佛教傳播至印度以外的國家,爾後佛教陸續流布國外,向北路傳播者,以大乘佛教為主,稱為「北傳佛教」;向南傳播者,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稱為「南傳佛教」。目前,北傳、南傳、藏傳系統的佛教,以漸趨融和的形態,在世界各國弘傳,二十一世紀佛教的開展,必定更加輝煌燦爛。
【注釋】
*1 又各家學者依研究角度或立場的差異,對佛教的分期大抵有如下的說法:日本佛學家水野弘元的分期法:(一)根本佛教;(二)原始佛教;(三)部派佛教;(四)大乘佛教初期、中期、後期。太虛大師的分期法:(一)大行小隱時期;(二)大主小從時期;(三)密主顯從時期。印順長老分為五期:(一)聲聞為本的解脫同歸;(二)傾向菩薩的聲聞分流;(三)菩薩為本的大小綜合;(四)傾向如來的菩薩分流;(五)如來為本的梵佛一體。
*2 佛陀四十九年的教化,因材施教,後世弟子依其說法方式及體裁劃分為十二類,稱「十二分教」,又稱「十二分經」,即長行、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希有)、論議。其中的「本生」是記錄佛陀在累生累劫中示現,或為外道、為王、為臣,或為士、農、工、商,乃至畜生等不同身分,種種利人方便的菩薩行。「譬喻」是以譬喻的方式說法。「因緣」是以敘說佛陀及其弟子發心、修行、授記成佛、制戒、說法等因緣與事跡。
*3 富樓那,弘化步履遍及摩揭陀國、憍薩彌羅國、輸盧那國等,以其長於辯才,善於分別義理,後專事演法教化,因聞其說法而解脫得度者,多達九萬九千人,故被譽為「說法第一」。迦旃延,自出家皈佛後,精進不懈,證得阿羅漢果。佛陀涅槃後,仍從事教化,屢與外道論戰,於佛陀弟子中,堪稱「論議第一」。
*4 南印度的案達羅王朝有其獨特的文化與信仰,他們將對自然萬物的崇拜發展成為神祇的偶像信仰,佛教為接引當地人民,乃將他們所崇拜的神祇攝受成為佛教的護法神。因此,佛教開始有了佛菩薩像與護法神像的造像與禮拜,而西北印度一直遭受希臘、波斯等國的入侵,因而陸續帶進他們的文化。這些不同文化的衝擊,都是推動大乘思想的助緣。
*5 在現存的《小品般若經》載有:「此般若波羅蜜多經,(佛)入滅後起於南印度,從南方進於西方,從西方進於北方。」此即說明了大乘佛教發展的路向,生起於南印度,成熟於西北印度。又西北印度原是婆羅門的教區,流行梵文,因此,從西北傳入中國的經典,多為梵文本。
*6 以佛陀入滅為開端,說明如來法身常住不變,闡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該經對佛性思想的開展,影響甚鉅。
*7 主要在發揮如來藏的思想。即謂人人皆藏有如來清淨的自體,只因被煩惱所纏而現出雜染相,然其本性清淨無垢,與如來同等。
*8 說明阿賴耶識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無性(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說的思想。
*9 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等,闡揚人生宇宙的現象及本體,宣說一切萬有皆由心造,吾人認識作用的對象,不在外界,而在內心。是一部融攝唯識的阿賴耶識法義,成立真常唯心的如來藏思想,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如來藏系的經典。
*10 詳述瑜伽行觀法,主張客觀對象乃人類根本心識的阿賴耶識所假現的現象,須遠離有與無、存在與非存在等對立的觀念,始能悟入中道,為研究小乘與大乘佛教思想的寶典。
*11 無著、世親之後的瑜伽行派,以陳那、安慧兩系為主。陳那傳弟子護法,安慧傳增滿。其圖示如下:
*12 提婆之後,至第五、六世紀間,有佛護以「應成法」(歸謬證法),即由對方的立論中找出其自相矛盾之處,以破其邪誤而顯揚自宗的正確方法,來闡釋龍樹空的哲學,後人稱為應成派,後由月稱繼之。與應成派相對立的另一中觀派分支為自續派(自立論證派),清辨一方面批判他宗的錯誤,另一方面建構論證以證明一切皆空的主張。以上兩派間的差別,大體上是方法論上的差別。應成派是消極批判他人的思想,自續派是積極地證明自己理論的正確性。爾後自續中觀派又分為:(一)經(量)部行中觀派,吸收小乘部派--經(量)部的思想,有清辯等人;(二)瑜伽行中觀派,吸收瑜伽行派的思想,有寂護、蓮華戒等人。其圖示如下:
*13 中觀派的寂護、蓮華戒一系,就是吸收了瑜伽思想而名為瑜伽中觀派者。
*14 乃大日世尊在金剛法界宮所說,旨在開示一切眾生本有清淨菩提心所具的無盡莊嚴藏,示以本有本覺曼荼羅為主旨,並宣說三密的方便。該經共計三十六品,頓漸兼陳,理事並闡。全經以阿字本不生的心地為宗,以如實自知,開悟無生智,獲無相悉地為趣。
*15 由十四處十八會的說法而成,由龍樹菩薩於南天竺的鐵塔內,自金剛薩埵受持該經十萬頌,再傳至龍智、金剛智。相傳《金剛頂經》有四種:一為法爾恆說本,二為塔內安置本,三為十萬頌廣本,四為四千頌略本,即十八會中初會四大品。該經為求加快證入佛、菩薩的境地,故於該經詳述密教獨特的祕密修行儀軌。梵本今已不存。然於金剛智航海東來途中遇到風暴,經典大部流失,故傳譯弘布者僅為其中極少部份。
*16 如瑜伽中觀派的寂護、蓮華戒、師子賢等;中觀應成派的佛護、月稱;經行派的清辨等人皆是密教師。
*17 西元八世紀,西藏王赤松德贊迎寂護入藏,此後,蓮華生繼之,成為西藏喇嘛教(密教)的創始人。
【習題】
一、佛教在印度發展,可略分為幾個時期?與其思想的演變有何關聯?
二、列舉在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時期具大乘思想的行者。
三、簡述大乘佛教興起的主要原因。
四、簡述初期大乘佛教中的主要經典及思想。
五、試述《般若經》對大乘佛教的影響。
六、試述龍樹菩薩對佛教的貢獻。
七、試述中期大乘佛教主要代表的經典及思想。
八、簡述中期大乘佛教瑜伽、中觀二大主流的思想及其流傳情形。
九、試述後期大乘佛教的代表經典及其思想。
十、簡述印度後期密教傳入西藏的因緣及結果。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