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7: Buddhist General Knowledge - Class 12: Introducing Dharma Events 第七冊 佛教常識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七冊 佛教常識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當中,有的是自我懺悔的方式,如懺摩;有的是經大眾附議通過者,如布薩*1;有的是對大眾宣說佛法,如陞座說法;也有於新春時為國家、檀那祈福祝禱者,乃至到山門迎春等;一年當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的多次舉行等,方便社會大眾參與修持。今略述數條於下:
一、布薩羯磨:僧團中,僧眾若有犯戒者,則於大眾前發露懺悔,稱為「布薩」。凡與大眾有關的決策,須經大眾三次決議通過,稱為三番羯磨。
二、懺摩請戒:三壇大戒中,每於登壇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導戒子懺悔發願,以便身心清淨,納受戒體。
三、護戒誦戒:僧團中受過菩薩戒的僧眾,每半個月誦菩薩戒法一次,藉以勉勵自己不忘發心,行菩薩道。
四、陞座說法:叢林中,大和尚晉山就職,或逢節日慶典,乃至平日對大眾說法,都稱為陞座。陞座就是正式對外宣布、通告。例如新春陞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慶祈禱:叢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課時,大眾一起唱讚、誦經,為國家祈禱國泰民安,為護法檀那祈求福慧圓滿。所以〈寶鼎讚〉中有「端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長」。
六、山門迎春:叢林生活,僧眾平日不輕易走出山門,唯過年時,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課後,由大和尚或監院領導大眾,從大雄寶殿到山門外巡禮參訪,藉此接觸大自然。
七、上燈勝會:燈代表光明,點燈主要是點亮自己的心燈,因此,信徒在佛前點燈,是表示佛與人的心光互相輝映。一般寺院均在新春期間舉行上燈法會,江蘇省的揚州,有所謂:「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九算帳,二十開張。」在臺灣的北港燈會是從農曆二月一日才開始,佛光山則自農曆正月初一開始舉行半個月的春節平安燈法會。
八、結夏解居:結夏就是結夏安居*2,日期為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解居則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於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九、大座講經:以講經為主,講演前先唱香讚、鐘聲偈等,並有信徒請法等儀式,是一種解行並重的佛事法會。
十、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寶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乃至「自性三寶」,皈依即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受持五戒則是尊重別人、不侵犯別人的善行。
十一、八關齋戒:提供在家信徒學習出家生活,培養出離心,而於一日一夜遠離家庭,進住寺院,並持守八條戒。過去一般均於六齋日*3舉行,現在一般寺院均在星期日舉行,一個月舉行四次。
十二、家庭普照*4:以信徒家中為聚會場所,一般均邀請法師主持並說法,透過輕鬆的佛法座談方式,增進參與者對佛法信仰的理解及解答有關信仰、行持上的疑問。
十三、供佛齋天:供養三寶並請諸天吃飯,台灣習俗稱為「拜天公」,佛教則稱為「供佛齋天」。一般於農曆元月初九舉行。
十四、春祭秋祭:指農曆四月清明法會與七月孝道月的報恩法會,稱為春秋二祭。
十五、生亡普佛:指延生普佛與薦亡普佛。延生普佛用於消災、作壽、喜慶;薦亡普佛用於往生、超薦、冥壽。普佛者,即對三世一切諸佛普遍恭敬,普遍禮請,普遍結緣的意思。
十六、三時繫念*5:元朝中峰明本禪師著。屬淨土法門,主要目的是藉著繫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超薦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離業海,直證不退,圓滿無上菩提。
十七、蒙山施食:為超度亡者舉行的施食法會,有大小蒙山之分。源於宋朝不動法師(也稱甘露法師)於蒙山*6所發起,後由上海興慈法師大力倡導,今日一般寺院大都於晚課後隨堂施放小蒙山。
十八、盂蘭盆會:是藉著供佛齋僧的功德,以解救餓鬼脫離苦趣,並且報答七世父母恩德的佛事法會。一般寺院道場均於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
十九、瑜伽燄口:施放燄口,能令餓鬼得度,也是對亡者追薦的佛事之一。除了施食,以解除餓鬼的飢虛之外,最重要的是為他們說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見,不再造罪受苦,以祈早日脫離苦趣,成就菩提。
二十、水陸法會:中國佛教中,儀式最隆重、功德最殊勝的法會,著重對水陸眾生的普濟,除了施食,並有誦經持咒的法施,可令受苦眾生心開意解。
弘法利生是寺院的使命,雖然接引眾生的法門很多,然而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不離佛語,重要的是,要能應機教化,應病與藥,如此才能示教利喜,接引眾生悟入佛的知見。
【注釋】
*1 音譯作逋沙他、優波波沙等。玄奘譯義為「長養」,義淨譯義為「長養淨」,《根本薩婆多部律攝》譯為「長養善法,持自心故」。布薩源於吠陀以來的祭法,佛陀時代,印度的一般宗教,都有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舉行布薩集會的習慣,於是佛教適應當時習慣,也就成立布薩制。後又發展「布薩儀式」,就是半月半月布薩說戒。
*2 是佛弟子在雨季中集合棲止於一處,淨心修道的生活行事。結夏安居的時間不一定三個月,有時是一日或七日,地點不定,小屋、樹下、山林、石窟、床上、聚落皆可。《五分律》規定,不可在沒有救護的地方安居(恐毒蛇、虎豹之類的侵襲)。安居,又可分夏安居、冬安居,安居期間若要離開,必須請假,得到允許,始可離去。叢林中,律寺很注重安居生活。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以前,禪者多居律院中,禪門三百六十天,每天坐禪,可以說天天都是安居。乃至今日一般佛教學院的生活,其實也是過著安居的修行生活。
安居又稱為坐夏(坐家中不出)、坐臘(經過一個夏安居,出家即算多一歲,法臘以安居來算)、結制(團結起來奉行如來法制)。安居中,如遇起火燃燒、毒蛇騷擾、水淹、國土不准處、盜賊、眷屬騷擾處、有女難處等情形,則可遷移,否則犯戒。
*3 指農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等。
*4 並非現代佛教的創新活動,佛陀住世四十九年,其本身就是一位最成功的家庭普照的創始者。例如佛陀因關心須達長者的居家生活,應邀至長者家中,以神通、智慧、方便度化了美麗、聰明卻傲慢的兒媳婦玉耶,並教導玉耶與公婆、丈夫相處之道,因而留下有名的《玉耶女經》。這就是佛陀家庭普照成功例子之一。
*5 助念、超薦佛事,可以撫慰喪家眷屬哀傷、惶恐失措的情緒。一般家中有人過世,家屬通常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此刻若有人引導念佛、繞佛,對於家屬情緒的安定有很大的助益。三時繫念有三段,可以一次做完,也可一時念完後休息一段時間,接著再做第二時、第三時,一點也不辛苦,而且信徒也可以參與唱誦。三時中也可應機說法,是一行解並重、生亡兩利的度眾法門。
*6 地名,位於四川省名山縣。
【習題】
一、何謂布薩?何謂懺摩?
二、三時繫念的特色、優點為何?
三、蒙山施食緣起為何?
四、略述盂蘭盆會、瑜伽燄口、水陸法會的內容。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