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8: Buddhism and Study about the World - Class 21: Buddhism and Service to the Public 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 第二十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八冊 佛教與世學 第二十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所謂公益事業,顧名思義就是謀求公眾利益的事業。佛教講因緣,認為所有眾生都是相依的因緣和合體,並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和「同體共生」的理念作為推展公益事業的依據。
大乘佛教主張菩薩行者要發「上弘下化,饒益眾生」的菩提願,要有「祈願眾生離苦海」的大悲心,同時還要有廣施歡喜法樂的方便行,以及三輪體空的般若智。這些精神理念,在佛教諸多經典中處處指陳,例如:《大乘起信論》云:「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1。」《寶集經》云:「貧者給財,病者施藥,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
佛陀所說增長功德福報的方法,都是有益於社會大眾的公共設施,因此可以說佛教的福田思想實乃發展公益事業的啟蒙。根據《佛說諸德福田經》載:「佛告天帝:復有七法廣施,名曰福田*2,行者得福,即生梵天*3。何謂為七?一者、興立佛圖*4、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藥,療就眾病;四者、作堅牢船,濟度人民;五者、安設橋樑,過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飲;七者、造作圊廁,施便利處;是為七事得梵天福。」
從經典所載,證明佛教重視公益福利,這種思想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推動得更為積極,舉凡設置藥品倉庫、施藥、植樹、鑿井等,無不本著佛陀示教利喜的精神,由全國百姓共同推動參與。
自古以來,佛教徒一直本著利他的精神,不遺餘力地為社會人群奉獻,諸如植樹造林、墾荒闢田、鑿井施水、維護泉源、利濟行旅、築橋舖路、興建水利、設置浴場、興建公廁、建立涼亭、經營碾磑*5、急難救助、設佛圖戶*6、成立悲田基金,以及為了救濟貧民、災變所設立的福利制度,包括僧祇戶*7、寺庫*8、無盡藏院*9等,不勝枚舉。
大乘佛教最初從印度傳到中國、越南、韓國、日本等地,之所以能被當地社會普遍接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能注重資生的布施與利眾的事業,協助當局解決民生問題。因此,若說佛教是推動公益事業的先驅,佛陀是開創公益事業的鼻祖,實不為過。
佛教自古以來的公益事業形態可分為下列四大項:
一、教育事業:兩千六百年前,佛陀率領弟子們至各處托缽來教導民眾,上至王宮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是佛教僧團教化的對象,此乃社區教育的開端;佛陀在行化各處時,隨時以四周的人、事、地、物來教導弟子們,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遊學團;維摩居士時常到學堂、淫舍、酒肆、宮廷、官府等地開示妙諦,是乃分類教學的雛型;勝鬘夫人在宮中聚童說法,則為星期兒童學校的首創者;西元五世紀,帝日王所建的那爛陀大學*10,不但是當時最高學府,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學。
二、文化事業:佛陀入滅之後的三藏結集開啟了文化事業的序幕,佛教傳入各國所發展出來的譯經事業,豐富了各地的文化內涵;歷代祖師為三藏寶典所作的注疏解釋,促進了時人對佛教的了解;各個寺院以刻經、抄經、印經事業來流通佛法,更開啟了人類的智慧。此外,自古以來的名藍大寺不僅建築宏偉,雕像莊嚴,庭園雅緻,花木扶疏,並且設有畫坊、書坊,猶如文化的聖殿,令人流連忘返;地方道場所培訓的舞蹈團、戲曲團,在節慶時所作的各種表演,不但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同時也刺激了當代文化藝術的成長。
三、福利事業:千百年來,佛教徒本諸佛陀的教誨,造橋、舖路、施井、施亭、施茶、施燈,更設立船坊、車坊、宿坊、邸店,提供舟車、食宿、寄物等服務,利濟來往的行旅;開墾荒地成為良田,並努力研究改良作物,促進農業的發展;植林種樹,兼築堰濬河,對防治水災貢獻至鉅;開山採礦,以佐國用,且在國難方殷時,一面勸募軍費,一面安撫民心。佛教的借貸*11、唱衣*12及出納求利*13等辦法,對信眾而言,是一種應急的實惠;對僧團而言,得以累積弘法基金,不僅在當時印度的宗教界是一大突破,還是後世銀行業、保險業、典當業、拍賣業的先河。
四、慈善事業:佛世時,陀羅婆摩羅比丘「能廣勤率,施立齋講」,差摩比丘「瞻視病者,供給醫藥;四事供養,衣被飲食」,須夜摩比丘尼善於教化,使立檀會,辦具床座,守迦比丘尼「育養眾人,施與所乏」,給孤獨長者「門不安守,不拒逆諸行路乏糧者」,「於四城門、市中、家中廣行惠施」......,此等皆為公益事業的先驅。
從印度瓶沙王*14和中國北魏以來佛圖戶的解放奴隸及免囚保護運動,智者、善導*15等高僧以威德感召獵戶、漁民、肉販自動轉業的懿行,到現代佛子們對保護動物組織及生權平等運動的積極投入;從梁武帝的孤獨園*16,竟陵文宣王的福德舍*17,到現代佛教界在養老育幼方面的各種設施;從阿育王的藥藏*18、齊文惠太子的六疾館*19、唐朝的養病坊*20、宋代的福田院*21到現代佛寺創辦的醫院、診所;從古印度、西域五年一次的般遮于瑟會*22,中國梁武帝、日本推古天皇等人推行的無遮大會,北魏以來的僧祇粟到現代佛教團體跨國越洲的救濟行動;從宋代以來的漏澤園、義塚*23到現代佛教組織的施棺、施龕,乃至安寧病房、往生助念等,利濟了無數的眾生。此外,每逢戰亂,佛教寺院無不主動收容軍民,提供粥食;每到荒年,佛教僧侶也總是心懷悲愍,奔走救濟,盡施寺物,不以為苦。凡此均可以看出只要有佛教的地方,就有慈悲的法水為人撫慰傷痛,滌除悲苦。
隨著科技進步,物質日益豐盛,但是社會文化和人類精神生活卻越見低落。因此,在道德淪喪、暴力充斥之際,社會教化和淨化人心的公益事業日益重要。現今大部份的公益事業大多偏重於治標不治本,以救濟性質為主的社會服務。基於「救心」才能治本的理念,佛教除了推展救濟性質的公益事業外,更進一步,積極的扮演教化社會,淨化人心的角色。
國際佛光會歷年來不斷地舉辦「淨化人心七誡運動」、「三好運動」、「「監獄三皈五戒」、「反煙毒運動」、「禪淨密三修法會」、「慈悲愛心列車」等活動,都是佛教發揮對社會人心教化功能的最佳例證。
慈善布施固然有益社會,但「社會教化」和「淨化人心」的公益事業更能跨越時空,廣利十方三世眾生。所以,《金剛經》強調弘揚四句偈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功德。因此,以教化社會人心為目標的公益事業才能真正為眾生謀求福利,圓滿「同體共生」的悲心。
【注釋】
*1 是寂滅、滅度、無生的意思。《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簡單地說,涅槃就是經過修行而滅除了貪欲、瞋恨、愚痴、無明、邪見、是非等煩惱以後,所獲得一個不生不死、物我兩忘、圓滿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也就是四聖諦中的滅諦,是學佛最終的目標。
*2 謂可生福德之田。根據佛經所載,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猶如農夫耕田能有收穫,故以田為喻,而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稱為福田。依所布施、供養的對象不同,又有三種福田:悲田、恩田、敬田;以及佛、聖人、僧、和尚、阿闍梨、父、母、病苦為八種福田之說。
*3 梵是清淨、離欲的意思。色界諸天離欲清淨,總名梵天。又通常所稱之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又稱梵王,名為尸棄或世主。印度古傳說中,為劫初時從光音天下生,造作萬物,與帝釋天同為佛教的護法神。
*4 又名塔婆、浮圖、浮屠、佛塔,俗稱寶塔,是一種高聳的佛教建築,它的概念和形制源於印度的窣堵坡。窣堵坡是供奉佛陀的舍利和遺物的建築物,也是佛塔的一種。
*5 一種利用水力產生動能以舂米、製粉的設備。中國人是以米食為主的民族,在工業未發達的時代,農村均靠人工舂米,不但費時又費力。唐宋時,寺院開始附設碾米工廠,如明州天童寺有水碓磑的設置;台州的惠安院、楞伽院也各有設置。由於寺院有碾磑設備,不但方便了寺院本身,也嘉惠當地的民眾,增加農業經濟的價值。
*6 於北魏時由沙門統曇曜奏請文成帝所設置。這是藉著佛教的教化與督導,使叛亂重犯、俘虜和投降者身心有所寄託,此舉不但增加寺院的人力,同時獄囚們在寺院裡接受佛法的薰陶及僧尼的感化之後,常能痛改前非,達到淨化人心的效果,不僅消除了民怨,也解決了國家社會的經濟問題。此一制度,實際上也是一種奴隸的解放運動。
*7 北魏年間,昭玄都統曇曜奏請文成帝在州鎮設立「僧祇戶」的制度,即:每逢豐收年,由人民以穀物六十斛(唐制為三千六百升)繳納僧曹公署(管轄寺院的總機關,如同現在的佛教總會),以備飢荒時賑濟饑民之用;繳交穀子的民戶就稱為「僧祇戶」,其所繳的穀子則稱為「僧祇粟」。這些僧祇粟儲存下來,若遇荒年,可供賑災之用,待豐收年時,再歸還寺院,平時則加以活用,作為資助平民之用。這是為救濟饑民而設立的制度,類似今日的農會、合作社的性質。
*8 南北朝開始,寺院設以資貸財務,供人民周轉之需的金融機構。在《續高僧傳‧僧稠傳》記載:「北齊文宣王,敕送金錢和衣服與僧稠,令在寺中置庫以納,使之供為寺中常費或其他。」在隋、唐、宋朝時期,此寺庫的設置仍繼續流傳。宋朝時曾改為「長生庫」,及至元朝則稱為「解典庫」,即是將百姓拿來質押的典當品,收集納之於寺庫,類似今日的「當鋪」。
*9 與寺庫性質類似,為唐朝化度寺信行禪師所創設,其設置的目的有三:救濟貧民、社會經濟的流通、寺院中修道資糧的儲備。
*10 設於那爛陀寺內,為印度的佛教大學,僧徒常達萬人,修學大乘及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聲明、醫方、術數等。
*11 隋文帝開皇三年(五八三),設置十六種「無盡藏行」的制度,勸化信徒施捨錢糧,而由寺院庫藏,再布施或借貸給貧苦信徒。
*12 由僧之唱和,分配亡僧三衣等物。又亡僧生前若負債,或為給付療養、喪葬等費用時,一般皆由維那預先評定遺物價格,集合僧眾而競售讓渡之,稱為估唱、提衣、估衣,或稱賣衣。
*13 此風源自印度,據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二出納求利學處的記載,比丘為修補伽藍而接受無盡施物,然因佛陀曾禁止比丘轉售施物,遂將受施之物置於房庫中,後施主發現寺院未作修繕,即有所責難,比丘將此事稟告佛陀,佛陀遂指示:若為修補伽藍,可將無盡施物輾轉生利。
*14 又作頻婆娑羅王,佛世時的摩揭陀國王,為西蘇納加王朝的第五世。*15智者,即天台智顗大師的德號。隋開皇十一年(五九一),晉王楊廣從智顗受菩薩戒,賜智者德號。善導,唐代僧,號終南大師,謁見道綽,修學方等懺法,又聽講《觀無量壽經》。此後專事念佛,篤勤精苦,遂得念佛三昧,於定中親見淨土的莊嚴。
*16 見《梁書》卷三「帝本紀」:「凡民有單老孤稚,不能自存者,郡加收養,賑給衣食,每令周足以終身。又於京師置孤獨園,孤幼有歸,華髮不匱,若終年命,厚加料理,尤窮之家,勿收租賦。」
*17 即福舍。為供應旅人及貧者所使用的宿舍。在印度各處皆有設置此種宿舍的風俗,以方便一般人使用。《大唐西域記》卷四〈磔迦國〉條載,此國已往多設有福舍,以供給貧匱者,或施藥品,或施食物等,令行旅無虞匱乏。又同卷〈秣底補羅國恆河門〉條載,常有遠方數百千人集於此地澡濯,樂善諸王遂建立福舍,以供大眾之需。於印度境外的劫盤陀國亦有此類設置。此外,於《雜阿含經》卷三十六、《十誦律》卷十二等,則稱此類宿舍為福德舍。
*18 阿育王時,有一比丘因病求藥而不得,王乃於國中四城門邊建藥藏之庫,施藥與一切生病比丘,中國則始建於東晉。
*19 《南齊書》卷二十一〈文惠太子〉條:「太子與竟陵王子良俱好釋道,立六病館,以養窮民。」
*20 收容貧苦殘疾、無所依靠之人。後世亦有泛稱養濟院為悲田院者。
*21 即救濟院,專門收容老幼殘疾而無依靠之人。北宋嘉祐(一○五六〜一○六三)之前,即於京師設立東西福田院,嘉祐八年復增設南北福田院,以安頓一般老幼貧疾之人。據《舊唐書》及《唐會要》的記載,於宋代之前,唐代即有「悲田院」的設立,亦為收容貧困者之用,宋代沿襲其例,改為福田院。
*22 又作無遮大會、五年功德會、五年會。佛陀入滅後百年頃,阿育王始設此一期會,係由王者或諸侯群臣,每五年一回,以盛筵擴大布施僧眾的大集會。一度盛行於印度、西域等地,大會多行於春季,會集遠近諸僧,而行種種供養,會期最長達三個月。
*23 宋代以前,僅有私人或官方出面義葬流民,並無制度化。宋以後,政府設置公共墳場,並予以制度化,由僧侶主持,稱為漏澤園,有其固定的管理辦法。但在兵災戰亂或疫癘流行時,無法發揮功能,所以某些州縣為了因應需求,另設有義塚,並請僧侶主持,如建炎二年,金兵南下,建康死者達十分之四,葉夢得乃召集華藏寺、能仁寺、保寧寺、清涼寺等僧侶,共築義塚八所,掩埋遺骸。
【習題】
一、試述佛教公益事業對社會的貢獻、影響。
二、列舉五則佛教公益事業的經證。
三、佛教徒如何造福社會人群?
四、試列舉佛光山歷年的公益活動。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