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9: Investigation of Buddhist Questions - Class 8: Etiquette and Ceremony 第九冊 佛教問題探討 第八課 儀禮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九冊 佛教問題探討 第八課 儀禮一、佛教對於民間節慶的看法如何?
中國民間節慶有新年春節、元宵、清明掃墓、端午、中元、中秋;美國有萬聖節、感恩節;泰國有潑水節,乃至全世界各國民族都有各種不同的節日。節慶的形成或是由於人民終年累月工作,需要有共同節日,作為休息、鼓舞士氣以及互相聯誼之用;或是為了效法先賢的忠孝仁義事蹟,而訂定節日以茲紀念。因此,從社會立場而言,節慶實有其存在的必要。
佛教尊重各民族習俗,無有好壞優劣之別,然佛教徒應提倡慶祝佛教的節日,讓佛教徒有緬懷教主、相互學習、宣揚教義的機會,同時藉著佛陀偉大的弘化事蹟,淨化社會人心,達到潛移默化的功用。例如四月八日佛誕節、十二月八日佛陀成道紀念日、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等,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佛教紀念日。佛教徒若能全力推動,將上述三個節日訂為正式的佛寶節、法寶節、僧寶節,成為全國共同的節日,則佛教將更深入人心,與生活更緊密結合,達到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的目標。
二、三寶節的意義?
佛寶節,指四月八日佛誕節,也稱浴佛節,是紀念佛陀在印度藍毗尼園誕生時,九龍吐水、金盆灌沐的景況。當然,佛陀的聖德、自性、法身早就清淨無染,毋須灌沐,眾生不過是藉此洗滌自我罪業,期與佛心相應。今日佛教迅速發展,許多國家已把佛陀的誕生、成道、涅槃日統一訂為「衛塞節」,所以每當五月月圓時,錫蘭、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都以之為國定假日,尤其錫蘭,更以此日為最偉大的慶典,舉國歡騰。希望所有佛教徒也能在全世界大力提倡訂定衛塞節,或直接稱之為佛寶節,爭取假日。例如:每逢該日,公教人員向機關請假一日,自營商店則自動公休一天,如此逐漸影響政府重視廣大佛教徒的心願,使佛誕節成為國定假日。
法寶節,是紀念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證悟正覺的日子。十二月八日,讓人間有了佛法、光明,使眾生得以遠離無明,有超脫輪迴的希望,所以稱為法寶節。過去寺院叢林在此日以臘八粥供佛,與大眾結緣,表示感戴佛恩,並為信眾消災祈福,遂將之名為「臘八節」。今日佛教徒更應感念這個使人間充滿光明希望的日子,繼續以臘八粥與世人結緣。
僧寶節,是目犍連尊者為救母脫離倒懸之苦,經佛陀教示,應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設齋供僧,以此功德迴施其母,使離三途之苦,始有盂蘭盆會的節日,所以在中國節慶中,盂蘭盆會為重要的節日。希望佛教徒能本諸過去流傳,繼續提倡盂蘭盆會,光大僧寶的聖德。
三、盂蘭盆會、普渡是什麼意義?
盂蘭盆,意譯作倒懸,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至極。據《盂蘭盆經》所載,目犍連尊者以天眼通見其母墮在餓鬼道,皮骨相連,日夜苦悶相續,故以神通持缽飯往餉其母,然其母以惡業受報之故,飯食皆變為火焰。目犍連於是向佛陀請示解救之法,佛陀便指示其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或稱佛歡喜日,以百味飲食置於盂蘭盆中供養三寶,能蒙無量功德,得救七世父母。現今於七月十五日,寺院循例舉行盂蘭盆會,在誦經施食之外,並有供僧大會。
所謂「普渡」,即普施餓鬼諸種飲食的法會。依唐代不空所譯的《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載,阿難一夜在靜處思惟,焰口惡鬼來告訴阿難,謂其三日後即將命終,墮餓鬼道。阿難大為驚怖,急至佛陀座前哀求救度,佛陀教示阿難若能施飲食予恆河沙數餓鬼及諸仙等,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延年益壽,諸鬼神等常來擁護,遇事吉祥。後至梁武帝啟建水陸法會,擴而普施齋食於水陸有情,演變而為救拔諸鬼神的法會。
四、生活中的佛教儀禮有何重要性?
佛陀的教法具有人間性,與生活息息相關,表示生活中處處有佛法。要使佛法能普遍為社會所接受,提倡佛教生活儀禮乃刻不容緩之事。
佛教儀禮的範圍涵蓋了生老病死、婚喪喜慶,目的是讓佛教徒在生活中都能有所依循,都能心存感恩,都能歡喜安詳。例如:佛教家庭在嬰兒彌月時,要到寺院中為其子女取名;成年時,行成年禮,代表已能擔當家計,負擔社會責任;結婚有佛化婚禮,接受法師的祈福祝禱。此外,舉凡佛像安座、新居落成、工廠開工、房屋遷移、破土奠基等等,都可遵循佛教儀禮,請法師證明、灑淨及說法,使佛法能落實生活之中,達到佛教人間化的目的。
五、婚喪喜慶儀禮有標準的規定嗎?
人從出生、彌月、成年、結婚,一直到往生,不分國家、種族、區域,都有既定的儀式,這些儀式又都與宗教息息相關。例如:西方社會信奉天主或耶穌者,上從國王,下至百姓,不論生老病死,全在教堂完成一生的祝福。佛教徒亦然,舉凡毓麟之禮*1、皈依之禮、成年之禮、佛化婚禮、壽誕之禮,乃至臨終關懷、喪葬禮儀,佛教徒都可以在寺院中完成。
舉行這些儀禮最主要的原則是簡單隆重,能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下,接受法師的祈願、諸佛菩薩的加被祝福,使人生更加圓滿殊勝。
六、臨終助念要多久?八小時之內不可移動亡者嗎?
亡者臨命終時,幫助他放下萬緣,提起正念,隨大眾念佛,以正信安住正念是最重要的,因此家屬要輪流助念,或請法師或助念團前來幫忙,最好是八小時之內不間斷的念佛。
亡者雖已斷氣,但神識尚未離開,如果此時移動他的身體,恐其劇痛生瞋而墮惡趣,故有八小時之內不可移動亡者之說。然而八小時之說並非絕對,須依時空人事權宜處理,例如:遇到意外死亡,身體受傷嚴重;或在醫院中往生,諸多不便;或生前即發慈悲心,捐贈器官,遺愛人間者,則不必拘泥於八小時不可移動的禁忌,而流於執著。
七、各種儀禮必須要歌讚唱頌嗎?
世界上凡有重要的集會,無不在會前有一歌唱、讚頌的儀式,有的是唱國歌,有的是唱會歌、團歌,藉以昭顯集會的正式隆重。佛教在舉行法會或召開會議之前,也必須要有此一儀式。一般而言,傳統習慣以唱「香讚」為主;現代佛教活動日益多元,除了香讚以外,「三寶頌」最為普遍流行,三寶頌歌詞如下: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
南無僧伽耶,南無佛法僧。
您是我們的救主,您是我們的真理,
您是我們的導師,您是我們的光明。
我皈依您,我信仰您,我尊敬您,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除此,會中念誦「祈願文」,為參加集會者祝禱祈願,尤其具有特殊的意義。
八、佛教教旗的顏色代表什麼意義?
佛教教旗是一面五色旗,縱橫均為藍、黃、紅、白、橙。五種顏色象徵五乘佛法、五族共和,進而達到各民族平等;橫向表示全世界都能和睦相處,縱向代表世界和平,綿亙永遠,亦即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真義。
【注釋】
*1 毓有養育、教育的意思,麟是麒麟兒的簡稱。當孩子自母體孕育誕生後,他的養育、教育,對父母來說,都是一種新的經驗,新的學習,因此必須要有好的方法,幫助父 母培養菩提幼苗的成長。在佛教的人生禮儀中,有所謂「毓麟之禮」,提供給為人父母來教養子女,其內容包括孕育生命之初的胎教,及至出生後的命名、彌月、寄名、 入學、祭祖、拜年等禮儀。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