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11: Fo Guang Studies - Class 1: The Spiritual Content of Buddha's Light Philosophy 第十一冊 佛光學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十一冊 佛光學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多年以來,佛光山僧團與佛光會教團相繼提出利世濟民的理論架構及思想體系,已具有實踐的方法及具體的成果。此兩大佛教團體猶如人之雙臂、鳥之兩翼,在相輔相成之下,為世界遍撒和平幸福的種子,如今這些都成為研究「佛光學」不可或缺的理念。所以,什麼是佛光學呢?質言之,舉凡至真至善的精神理念,乃至促進人間安和樂利的真理妙諦,都涵攝在佛光學的範疇之內。以下僅提出佛光學的四點內涵精神:
一、菩薩叢林是佛光學
叢林道場是指有組織、有制度,能夠接引十方大眾的佛教寺院,在此特地加上「菩薩」二字,是為了簡別專修聲聞、緣覺二乘*1,只求自度自了的道場。像佛陀在印度建立的精舍、講堂,中國唐朝「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所提倡的農禪道場*2,以及後來大江南北多少集眾參禪、弘法安僧的寺院庵堂等等,皆名之為「菩薩叢林」。東晉末年,道安大師在戰亂時期仍在各地建設道場,聚徒講學;清末楊仁山設立「祇洹精舍」,印經、教學;近代李炳南在台中創建蓮社。他們不遺餘力,都具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特性,所以均可稱為菩薩叢林。其他如民國初年月霞大師在上海哈同花園創設華嚴大學;太虛大師提倡菩薩學處*3等等,也屬於菩薩叢林的思想,只可惜因緣不具,未能擴大影響。佛光山及佛光會秉承古聖先賢的菩薩精神,懷抱慈悲濟世的願心,以淨化人間為己任,從事文化教育的深耕,重視群我關係的調和,在在顯示出菩薩叢林為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二、般若生活是佛光學
佛教非常重視般若的修持,經典中說般若不但是六度之首,也是諸佛之母,又說「般若」如人之雙目,能領導其他五度走向圓滿的境界。般若智慧得自於日常生活的體驗,因此離開了生活,就沒有般若。《金剛經》開宗明義便揭櫫佛陀的般若生活:「著衣持缽」,代表佛陀手中放般若光;「入舍衛大城乞食」,代表佛陀足下放般若光;「於其城中次第乞食」代表佛陀眼睛放般若光;「飯食訖,收衣缽」代表佛陀口中放般若光;「洗足已敷座而坐」代表佛陀通身放般若光;「爾時世尊」代表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放般若光。一卷《金剛經》如果通曉,便能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的般若風光。此外,禪門的修行著重生活的禪味,舉凡穿衣吃飯、搬柴運水,乃至揚眉瞬目、舉手投足,也都是般若的體現。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同樣平凡的生活,一旦有了般若,就能讓我們享有解脫自在的人生。佛光山與佛光會一向提倡生活的佛教,鼓勵夫妻連袂參加法會,經常舉辦親子聯誼活動,強調家庭美滿的重要,注重人際關係的順暢和諧,教導民眾養成良好的習慣,凡此都說明了「般若生活」是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三、法界融和是佛光學
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徹悟宇宙的真理時,發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宣言,為苦難的眾生帶來了無限的希望與光明,由此而開展出來的眾生平等、法界融和的思想,就是人類得到永恒安樂的根本,是世界能達到永久和平的指南。像佛陀創立「四姓出家,同為釋氏」*4的僧團,以六和敬*5作為共同生活的軌範,以慈悲包容作為待人接物的圭臬,不但打破了種族的界限與階級的差別,更使得佛法得以流佈十方,並且與各地文化水乳交融。佛光山開山伊始,即訂定「八宗兼弘」、「四眾共有」的原則,以及佛光會歷年來所提倡的主題:如「歡喜與融和」*6、「同體與共生」*7、「尊重與包容」*8、「平等與和平」*9、「圓滿與自在」*10、「自然與生命」*11等等,都是法界融和理念的推行。此外,佛光山及佛光會不僅提倡男女性別的融和、貧富貴賤的融和、士農工商的融和、國家種族的融和,也積極謀求宗教之間的融和、派別之間的融和、傳統與現代的融和、僧眾與信眾的融和,更兼顧佛法與世學的融和、佛法與生活的融和,凡此均為法界融和思想的實踐。所以,法界融和是佛光學基本的內涵精神。
四、人間歡喜是佛光學
佛教是倡導歡喜的宗教,《法華經》指出:佛陀降誕在人間、出家在人間、修行在人間、證悟在人間,是為了示教利喜;觀世音菩薩早已在無量劫前成就佛道,也是為了替眾生拔苦與樂,才倒駕慈航,迴入娑婆。此外,十方諸佛菩薩也以歡喜的修行來成就佛道,譬如彌勒佛又稱為歡喜佛,還有如《萬佛名經》的禪悅藏、歡喜地等許多的佛菩薩均以「歡喜」*12為名。可見歡喜是佛教真理的本質,歡喜是佛法修行的精髓,佛光山的工作信條中給人歡喜的精神,就是人間歡喜的修持法門;佛光會信條中「現證法喜安樂,永斷煩惱無明」的守則,也就是人間歡喜的當下體證,因此,人間歡喜是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佛光學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諦,中循歷代祖師的遺風德範,下啟萬代子孫的幸福安樂,以「菩薩叢林」為佛光人組織的架構,以「般若生活」為佛光人實踐的內容,以「法界融和」為佛光人思想的基礎,以「人間歡喜」為佛光人修持的法門,凡我佛光人均應矢志發揚,俾能達到光大佛教,普利群倫的目的。
【注釋】
*1 聲聞,是聽聞佛陀之教說而覺悟者;緣覺,以觀因緣法,無師而獨自證悟的修行者。此二乘行者,性樂寂靜,多偏於自度自了的出世解脫,不事說法教化。反之,菩薩乘則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而達自他圓滿的大乘行者。
*2 唐代馬祖道一禪師首創叢林制度以集眾安僧,其弟子百丈懷海禪師更繼師志,制訂清規,率眾修持,並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自耕自食精神,開啟禪宗農禪生活的家風,而成為禪宗叢林的千古楷模,亦為集眾安僧的菩薩叢林典範。
*3 菩薩學處原指一切發菩提心的有情所應作不應作的律儀。菩薩學處的「處」字,也可以指法門,如四念處等;也可以指行道之場所,凡菩薩所行履之處,隨時隨地修菩薩法門,皆是菩薩學處。本文所指則兩種意義皆含括在內。近代太虛大師重新擬訂在家、出家應學的「菩薩學處」大綱,並設立訂定「現代中國佛教新制度」,選定出家、在家菩薩等組成幹部團體,並協助執行一切事宜。該處首先計劃設立的是出家菩薩養成所及幹訓班。
*4 在古印度的社會,種姓制度極為嚴格,當時的四個種姓,即代表了四個尊卑不同的社會階級:(一)婆羅門種,乃指婆羅門教僧侶及學者之司祭階級,為四姓中之最上位。(二)剎帝利種,乃王族及士族之階級,為四姓中之第二位。(三)吠舍,乃從事農、工、商等平民階級,為四姓中之第三位。(四)首陀羅種,乃指最下位之奴隸階級。此四階級地位非常不平等,是家族世襲,一出生即注定了身份,無可改變的。佛陀本身出於剎帝利種,卻以眾生皆有佛性的平等觀打破階級的不平等,主張四姓出家皆為釋種,無有差別。
*5 指維持僧團和合共住、互敬互容的六項原則:
(一)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是思想的統一。
(二)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
(三)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是經濟的均衡。
(四)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開展。
(五)口和無諍:在語言上和諧無諍,是語言的親切。
(六)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是相處的和樂。
大眾若能以此做為生活的軌範,遵守不悖,則來自不同種族、身份的僧眾自能融和在一起。
*6 係發表於一九九二年國際佛光會之主題演說。詳見第八課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7 係發表於一九九三年暨一九九四年國際佛光會之主題演說。詳見第八課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8 係發表於一九九五年國際佛光會之主題演說。詳見第八課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9 係發表於一九九六年國際佛光會之主題演說。詳見第八課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10 係發表於一九九七年國際佛光會之主題演說。詳見第八課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11 係發表於一九九八年國際佛光會之主題演說。詳見第八課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12 在八十八佛中,歡喜藏摩尼寶積佛、阿毗歡喜光佛等,皆是以歡喜為佛名者。此外,《三千佛名經》中則更多。
【習題】
一、試述佛光山及佛光會所致力推行法界融和理念的內容。
二、如何體證佛光學中般若生活的精神內涵?
三、試述菩薩叢林乃佛光人的組織架構。
四、何以人間歡喜為佛光人的修持法門?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