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12: A Selection of Buddhist Works - Class 3: Faith in your Mind by Venerable Seng Can of the Sui 第十二冊 佛教作品選錄 第三課 信心銘 隋.僧璨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十二冊 佛教作品選錄 第三課 信心銘 隋.僧璨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沈。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兩,齊含萬像。不見精麤,寧有偏黨?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心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沈惛不好。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趣一乘,勿惡六塵。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妄自斟酌。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眼若不眠,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啟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然,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妄絕境界。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題解】
〈信心銘〉創作於六世紀末、七世紀初之間。為禪宗三祖僧璨所作。全文以四言韻詩構成,共一百四十六句,五百八十四字。內容主要強調超越一切對立、差別、是非、得失的妄念,而住於平等一味的自在境界。係歌頌信心不二的禪門思想。全文上承達摩禪法,下啟六祖頓門,融匯楞伽、般若、三論、華嚴諸宗精要,並受到老莊及僧肇思想的一定影響。與傅大士的〈心王銘〉、牛頭法融的〈心銘〉出自同一思想。是一篇以中國化的解脫思想來解說禪法真髓的重要著作。
〈信心銘〉自唐代起一直受到重視,廣為流布,對初期禪宗思想的形成,影響甚鉅。歷代大德為其撰疏作解很多,其中以宋朝真歇清了禪師《信心銘拈古》(存於《真歇清了禪師語錄》之內)及元朝明本中峰禪師《信心銘闢義解》(存於《中峰和尚廣錄》之內)最為著名。
【習題】
一、請敘述〈信心銘〉的主要思想。
二、試說明「莫逐有緣,勿住空忍」的含意。
三、本文對你有什麼影響?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