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1 - Doctrine 《佛教叢書1-教理》

Organization Methods for Buddhist Studies - Part 1: The Tripitaka and Twelve Divisions of Sutras 佛學的組織法 第一篇 三藏十二部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學組織法 第一 三藏十二部

    前言

  釋尊說法四十九後世留下千古不滅真理當時沒有文字這些教理是以口口相傳方式記憶傳承佛陀入滅弟子為了避免遺教確立教法大迦葉上首五百弟子進行第一次經典結集阿難誦經優婆離然後長老檢討修訂審定佛說的部分其次經過第二第三第四經典結集三藏十二部經流傳

  《大乘莊嚴經論設立三藏典籍意義

  1.對治眾生疑惑說戒三學講說所以設立經藏

  2.使眾生遠離苦行樂行二邊成就戒學心學成就法所以設立律藏

  3.對治自心見取成就慧學通達所以設立論藏

    佛典分類

    三藏

  佛陀教法經過弟子幾次結集整理分為經藏律藏論藏稱為三藏典籍印度佛教聖典分類

  1.經藏音譯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涵蓋所有諸佛義理眾生根機佛陀教法

  2.律藏音譯毘奈耶藏毘尼藏意譯調伏佛陀調伏弟子心性對治生活惡習制定教團規則

  3.論藏音譯阿毘達磨藏阿毘曇意譯對法藏佛弟子佛典教義加以論議解釋整理組織典籍

    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佛陀教法敘述形式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又稱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

  1.契經音譯修多羅又稱長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記載佛陀教法小乘經典包含雜藏四阿含大乘經波羅提木叉

  2.音譯祇夜契經相應偈頌重覆闡釋契經教法又稱重頌

  3.音譯伽羅又稱授記教義解說後來特指佛陀弟子未來印證二種自己內證境界明確表達出來如來聲聞弟子自己證悟種種功德他人證言

  4.諷頌音譯伽陀孤起頌全部偈頌形式記載佛陀教法

  5.音譯優陀那不待他人請問佛陀自行開示無問自說佛陀自己開啟雜阿含經、《阿彌陀經》;讚歎善哉善哉希有世尊世尊!」;涅槃弟子偈頌法集要頌經》。

  6.因緣音譯尼陀那義譯緣起本緣因緣記載佛陀說法教化因緣也就是顯示因緣

  7.譬喻音譯阿波陀那是以譬喻宣說法義中阿含長壽王本起經》、《百喻經》、《》,《法華經火宅喻」、「化城喻

  8.本事音譯伊帝目多伽記載本生譚以外佛陀弟子前生包含如是說開卷經典

  9.本生音譯闍陀伽記載佛陀前生種種大悲心修行弟子過去事跡律藏僧祇最多

  10.方廣音譯毘佛略毘富羅宣說廣大深奧教義大都編入長阿含中阿含》。

  11.希有音譯阿浮陀達磨義譯未曾有法勝法希法記載佛陀弟子三寶希有大毘婆沙論:「希法云何三寶希有。」中阿含經未曾有法中有希有具體內容

  12.論議音譯提舍記述佛陀論議抉擇諸法體性分別明法義一切通稱

  佛教聖典分類學十二分教方式劃分十二分教三藏統稱三藏十二部經

    原始佛教聖典

    經藏

  代表原始佛教聖典經藏律藏雜藏三大

  經藏四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

  1.《雜阿含》:五十包括一千三百六十二篇幅短小廣泛小經主要論述原始佛教基本教義闡明正確禪觀鼓勵在家信徒信奉佛教皈依三寶四阿含主要部分也是了解原始佛教教義根本經典

  2.《中阿含》:六十包括二百二十二十八涵蓋修行法門因果報應佛教基本理論是以修證比丘中心

  3.《長阿含》:二十二三十篇幅較長主題不同經典匯集內容佛陀弟子傳教活動佛陀本生駁斥外道理論著重在教婆羅門外道透過天神神通一般信仰表彰佛陀崇高超越佛法究竟因此教外適應化導重心

  4.《增一阿含》:五十一五十二四百七十二內容特質世間善行慈心福德自利利他導入出世法大乘思想佛陀弟子事跡出家戒律在家信徒如何修行經文按法順序相次編纂一法逐次增加十一所以稱為

  《雜阿含偏重教理闡明,《中阿含長阿含偏重佛陀弟子事蹟敘述。《中阿含文字篇幅適中因此稱為中阿含》;相對,《長阿含篇幅較為冗長因此稱為長阿含》。

    律藏

  律藏戒經

  ()

   1.《》:印度傳入錫蘭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南方佛教國家流傳內容分為經分別犍度三大

   2.《十誦律》:我國最早六十一比丘七法八法調達雜事一法優波離比尼

   3.《四分律》:佛陀耶舍竺佛念翻譯筆錄內容比丘比丘尼二十犍度毘尼調毘尼

   4.《摩訶僧祇律》:又稱大眾》,四十法顯道場寺佛陀跋陀羅內容比丘毘尼比丘尼毘尼二部

   5.《五分律》:》,三十五分:(1)比丘,(2),(3)受戒,(4)羯磨,(5)破僧八法五百七百

   6.《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五十根本說一切有部

  ()戒經

戒經波羅提木叉僧團半月半月又稱戒本戒心」,律藏核心根本分為比丘戒比丘尼戒

1.比丘戒十三銅鍱部比丘波羅提木叉》、大眾部摩訶僧祇大比丘戒本》、化地部彌沙塞五分戒本》、法藏部四分戒本》、說一切有部戒本解脫戒經》。

2.比丘尼戒八部銅鍱部比丘尼波羅提木叉》、大眾部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法藏部四分比丘尼戒本》、化地部五分比丘尼戒本》、說一切有部比丘尼戒》。

  ()

  關於

   1.毘尼譯者不詳毘奈耶藏(提綱挈領解釋佛說)

   2.摩得勒伽劉宋僧伽跋摩十誦律優波離毘尼

   3.善見十八蕭齊僧伽跋陀羅四分律解釋

   4.薩婆多譯者不詳十誦律解釋

   5.律二十二明了論真諦十八部正量部二十二注釋

  另外還有因緣》、《優波離問佛經》、《舍利弗問經》、《佛說苾芻五法經》。

    雜藏

  雜藏就是銅鍱部小部」,小部屬於經藏四阿含合稱五部阿含性質阿含不同獨立雜藏內容分為十五天宮長老長老本生無礙解佛種譬喻餓鬼如是語經集法句

    部派佛教

  原始佛教結集經藏含有不少歸入論藏經典隨著部派分裂教理戒律產生種種異說諍論於是三百年間另外完成阿毘達磨論

  1.巴利初期完成法集論》、《分別論》、《人施設論》;中期完成論事》、《》;後期完成雙論》、《發趣論》。

  2.說一切有部一身初期完成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中期完成識身》、《》;後期完成品類足論》、《發智論》。合稱發智論》。

  西元紀年前後部派佛教完成論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

    大乘佛教聖典

    經部

  大乘經成立時間可分第一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淨土密教第二涅槃經勝鬘經解深密經第三楞伽經密教

  ()第一

  1.般若經西元二世大乘思想興起最早出現大乘經般若經典

  般若大正藏共有四十二七百七十七其中唐代玄奘大師大般若經便六百十六

  中國佛教史傳說般若部傳譯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八部十六表示般若經不斷增多不斷發展中。《般若經最早傳譯過來漢靈帝光和(西元)道行般若經》,三十又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到了元康(西元)放光般若經》,道行般若經相對古人稱之為大品小品》。《大品小品》,也就是般若經

  另外,《維摩經成立可能次於小品般若》,一部維摩詰居士中心人物透過文殊菩薩佛法方式宣揚般若空理經典

  接著般若》(六百大般若經第八──那伽)、《金剛般若》(六百大般若經第九──金剛)、《文殊般若》(六百大般若經第七──曼殊室利)、《天王般若》(六百大般若經第六──最勝天王),《般若等至唐代以後

  《般若經初期大乘重要經典佛法般若三乘般若經:「聲聞乘者般若波羅蜜緣覺乘般若波羅蜜菩薩乘般若波羅蜜。」成立種種,「」,般若經心要無生真如法界涅槃等同內容。「般若之所以特別闡揚空義修行妄執不落名相體悟聖者心境無住無罣礙般若般若。「般若」,也就是世間法佛法差別所在

  2.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中國譯經一部大經稱為大乘經──「五大之一」。全部編集完成般若經一些

  華嚴集成不是一次有些部類早已存在流行現存華嚴經內容入法界品〉,《大智度論稱為不可思議解脫》,或稱不思議》。四十大方廣佛華嚴經》,其實就是不可思議解脫》──〈普賢行〉。《十地》、《漸備一切智德經》,華嚴經十地品〉。《兜沙經八十華嚴如來名號第七光明覺第九部分不但有法名稱而且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齊備具足一部組織形式大部華嚴經以前有的經典之後綜合編集大部華嚴經中的古人隨類」──就是相關編集起來因此近代學者推論現在流通大部華嚴經》,大約西元三世紀集成

  中土華嚴譯本

   (1)《六十華嚴》:六十三十四佛陀跋陀羅舊譯華嚴

   (2)《八十華嚴》:八十四十一實叉難陀新譯華嚴

   (3)《四十華嚴》:四十一品般若華嚴不可思議解脫》,普賢行〉(入法界品〉)單行本

  《華嚴經內容統攝空有思想建立諸佛圓融一乘圓教成立萬有諸法心所一真法界真妄泯滅生佛不分真理世界超越一切對待本體現象現象本體絕對平等世界

  描寫佛陀大覺境界經典經由般若真空表現境界──華嚴世界不思議解脫世界所謂大小一真法界

  3.法華經華嚴經同一時代出現法華經》,二十八十四開顯真實知見說明弟子明示十四說明長遠弟子其中心思是以般若經樞紐顯示真空妙有世界主張三乘歸一聲聞緣覺菩薩成佛。「無二」,名為一佛乘妙法蓮華經一說:「舍利弗如來一佛乘眾生說無有。」:「方便力分別三乘唯有一佛乘。」大概,「開權顯實,「法華經大宗

  《法華經譯本三部

   (1)竺法護(西元二八)正法華經》,

   (2)姚秦鳩摩羅什弘始(西元)妙法蓮華經

   (3)闍那崛多笈多仁壽元年(西元)添品妙法蓮華經

  《華嚴法華》,著重佛德。《華嚴釋尊毘盧遮那佛成正覺境界著重一切無盡無礙。《法華經分身眾多壽命久遠表示成佛入涅槃應機方便

  《無量義經根據般若經思想連貫法華經》,法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法華經第二十普賢菩薩勸發有關結論

  4.淨土經典起源最初作品阿彌陀經》、《阿閦佛國經》,般若經早期成立。《阿彌陀經思想他力大乘是以成佛度眾生為重願行中心佛果菩薩行除了西方淨土還有東方阿閦佛淨土思想重點發願往生主要學習往昔菩薩道願行是以自力為主淨土智證大乘淨土法門菩薩行自力淨土阿彌陀淨土佛力大乘淨土法門主要經典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阿閦佛國經

  5.密教密教古老經典金剛力士》,竺法護收錄大寶積經十四是以夜叉為主執金剛夜叉內容首先闡明菩薩如來三密最後秘密主請求佛陀入滅後五百年護持本經

  ()第二

  1.涅槃經:《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四十法顯大般泥洹經由於經本完全曇無讖西方尋求在于後續部分經本後來部分成立時代先後所以解說有些不同本經曇無讖南方慧嚴慧觀謝靈運等人對照法顯泥洹經增加重修二十五三十六稱為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五品是以入涅槃緣起大般涅槃如來常住大般涅槃說到眾生如來藏常樂我淨四德之一四德如來大般涅槃果德如來常住所以眾生如來藏大般涅槃經:「即是如來藏一切眾生佛性即是。」如來藏佛性含義在後三十經過般若學系會通修正這樣:「一切眾生佛性」、「佛性即是」,不再如來藏。《大般涅槃經後續部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只是通俗方便如此經卷:「一切眾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一切眾生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眾生定當」,不是眾生已經有了:「一切眾生定當是故一切眾生佛性。」佛性果德眾生增上修習大般涅槃無量功德成就常住不變無盡利益眾生

  2.勝鬘經:《勝鬘經十四旨在詮釋如來藏生滅關係一部大乘真常有的包含法華》、《楞伽》、《涅槃要義肯定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一切眾生皆得成佛」,所以又稱如來藏譯者求那跋陀羅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譯本武后菩提大寶積經第四十六勝鬘夫人會〉。

  代表如來藏一法初期經典本經之外

   (1)《大方等如來藏經》。

   (2)《大般泥洹經相當於曇無讖大般涅槃經

   (3)《》──《大方等無想經》,現存殘本

   (4)《大法鼓經

   (5)《央掘魔羅經

   (6)《不增不減經

  3.《解深密經》:唯識學系經典我國譯本

   (1)玄奘三藏解深密經》,

   (2)元魏菩提流支深密解脫經》,十一

   (3)真諦三藏佛說解節經》,勝義諦

   (4)劉宋求那跋陀羅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譯本波羅蜜多第七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譯本如來第八

  唯識思想源流內容分為佛說四教理解本經真實義所在四教

   (1)勝義了義勝義勝義諦勝義心意識三相勝義一切法無自性

   (2)瑜伽了義分別瑜伽說明止觀勝解意義說明唯識

   (3)波羅蜜多了義波羅蜜多

   (4)如來了義如來瑜伽唯識學派根本

  ()第三

  1.楞伽經:《楞伽經譯本

   (1)劉宋求那跋陀羅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2)元魏菩提流支入楞伽經》,

   (3)實叉難陀大乘入楞伽經》,

  內容記錄大乘佛教多種重要教義主要五法三自性八識無我特色是以如來藏阿賴耶識結合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思想經典法相宗六經之一

  2.密教密教經典雜多到了第三純粹密教經論出現大日經》、《金剛頂經》。

    律部

  《梵網經大乘第一經典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菩薩心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心》。主要說明菩薩修道階位受持四十八戒相內容小乘不同沒有出家在家區別主張眾生依循共通戒律佛性自覺特色

   

  大乘經相繼出現大乘論隨著大乘佛學分為空宗中觀學派瑜伽學派如來藏也就是中國法性法相唯識宗真常唯心

  中觀學派主要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百論》、《十住毘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其中中論立論根本

  瑜伽學派主要十一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阿毘達磨雜集論為主

  真常唯心:《究竟一乘寶性論》、《佛性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三藏十二部經小乘三藏大乘小乘不同在於大乘佛果究竟圓滿小乘阿羅漢果究竟解脫大乘佛典菩薩行指南小乘經典則是聲聞指南而言大小乘有所不同但是研究佛學了解佛陀一代根本思想佛教發展這樣才能全盤把握佛教精神根本教義

...................................................................................

三藏內容

舉例說明十二部經

列舉經典

列舉十部

大小乘三藏差別

如何三藏十二部經把握佛教精神根本教義

...................................................................................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