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2 - Canonical Texts 《佛教叢書2-經典》
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摩訶止觀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祖師著作 ■摩訶止觀《摩訶止觀》,又稱《天台摩訶止觀》、《圓頓止觀》,略稱《止觀》。十卷(或二十卷)。天台大師智顗(538-597)講述,弟子灌頂筆錄。師為我國天台宗開宗祖師(一說三祖)。隋代荊州華容(湖南潛江西南)人,俗姓陳,字德安。世稱智者大師、天台大師。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便能誦持。年十八,投果願寺法緒出家。未久,隨慧曠學律藏,兼通方等,後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諸經,二旬通達其義。陳天嘉元年(560),入光州大蘇山參謁慧思,慧思為示普賢道場,講說四安樂行,師遂居止之。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既而代慧思開講筵,更受付囑,入金陵弘傳禪法。於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觀的基礎。
陳太建七年(575),入浙江天台山,居於佛隴北建寺。九年,帝賜額「修禪寺」。至德二年(584),陳後主率后妃從師受菩薩戒,三年奉旨出山,寓金陵靈曜寺。未久,於太極殿宣講《大智度論》、《仁王般若經》,又於光宅寺講《法華經文句》等。及隋軍攻破金陵,師西遊荊土。隋開皇十一年(591),晉王楊廣(煬帝)累請東返,師鑑其誠,乃至揚州為授菩薩戒,王賜「智者」之號。其後西行,至當陽玉泉山建寺,開皇十三年講說《法華玄義》,文帝乃賜「玉泉寺」額。翌年又宣講《摩訶止觀》,十五年復應晉王之請,東返金陵,撰《淨名義疏》。開皇十七年,坐化於石城,生前造大寺三十六所(一說三十五所),度僧無數。
師之思想,是將《法華經》精神與龍樹教學,以中國獨特的形式加以體系化而成。又將佛教經典分類為五種,將佛陀的教化方法與思想內容分為四種,此綜合性佛教體系的組織,被視為具有代表性的教判。依禪觀而修的止觀法門,為師之最具獨創性者。生平撰述宏富,少部分為親自撰寫,大部分由弟子灌頂隨聽隨錄整理成書。有《法華疏》、《淨名疏》、《摩訶止觀》、《維摩經疏》、《四教義》、《金剛般若經疏》、《禪門要略》、《觀心論》等數十種。
師之著述,建立了天台一宗的解行規範,其中《法華經玄義》、《法華經文句》、《摩訶止觀》,世稱天台三大部;又《觀音玄義》、《觀音義疏》、《金光明經玄義》、《金光明經文句》、《觀無量壽佛經疏》,稱為天台五小部。其特點在於教觀雙運,解行並重。其學說影響中國佛教頗鉅。
智者大師於隋代開皇十四年(594)講述本書,是其眾多著作中,體系最圓熟的一部論書。書中詳說圓頓止觀的方法,闡述智者大師獨特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智者大師為了敘說以禪觀思惟所體得超常識的宗教境界之蘊奧──圓頓止觀,所以將其具體實踐法分成總論略說(五略)與別論廣說(十廣),詳加解說。五略,謂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等五段;十廣,謂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等十章,二者並稱五略十廣。
十廣中的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是發菩提心,方便、正觀是四種三昧,果報一章明違順,起教一章轉自心利於他,旨歸則是同歸大處祕密藏中。
第一大意章(卷一上~卷二下)
本章共分五略門,即:
1.發大心:謂由於眾生昏倒,不自覺知,於是勸令醒悟,以上求下化。此發大心,即是發諸行之本的菩提心。文中訶斥十種非心,闡明菩提心的意義,並顯四諦、四弘、六即等。
2.修大行:謂欲登妙位,雖復發心,望路不動,永無達期,因此,勸牢強精進行四種三昧。即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此是十廣中第七正觀章的大意。
3.感大果:明菩薩清淨大果報。若行違中道,即有二邊果報;若行順中道,即有勝妙果報;設未出分段,所獲華報亦異七種方便。此十廣中第八果報章的大意。
4.裂大網:既感果報,設教利人,破他疑網。即說善用止觀觀心,則內慧明了,通達頓漸諸教;若欲外益眾生,則能觀機逗教,隨宜說法。此十廣中第九起教章的大意。
5.歸大處:化物既周,歸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祕藏大涅槃中。此十廣中第十旨歸章的大意。
第二釋名章(卷三上)
本章以相待、絕待、會異、通三德,解釋止觀的名義。
1.相待:說明止觀各有三義,止三義是:息義、停義、對不止止義。觀亦有三義:貫穿義、觀達義、對不觀觀義。
2.絕待:橫破豎破前三相待止觀。絕橫豎諸待,絕諸思議,絕諸煩惱、諸業、諸果,絕諸教觀證等。滅絕絕滅,名絕待止;顛倒想斷,名絕待觀。
3.會異:會諸經論異名。
4.通三德:說止觀共通三德,又止觀各通三德。
第三止觀體相章(卷三上、下)
本章以教相、眼智、境界、得失四科顯體。
1.教相:止觀名教,通於凡聖,不可尋通名,求於別體,因此用相簡擇之。列舉大小權實的教相,簡擇前三教,顯圓頓教止觀的體性。
2.眼智:以止觀為因,智眼為果,用不思議眼智,得圓頓止觀的體性。
3.境界:以三語說三智五眼的對境,示三種三諦的權實。
4.得失:失即思議,得即不思議。以得失闡明不二寂照的體性。
第四攝法章(卷三下)
闡明止觀遍收諸法,能攝一切理、攝一切惑、攝一切智、攝一切行、攝一切位、攝一切教。
第五偏圓章
行人既知止觀無法不攝,攝法既多,則須明了所修之法為大小、半滿、偏圓、漸頓、權實。
第六方便章(卷四上、下)
本章釋觀前的加行方便。方便名善巧,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無量行成解發,入菩薩位。修圓頓止觀前,須先具備五法,即:具五緣、呵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等二十五方便。此二十五法,約事為觀,調粗入細,檢散令靜,所以是為止觀遠方便。
1.具五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得善知識。
2.呵五欲:呵厭色、聲、香、味、觸等五塵。
3.棄五蓋:棄絕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蓋。
4.調五事:調食、調眠、調身、調息、調心。
5.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
第七正觀章(卷五上~卷十下)
前六重依修多羅以開妙解,今依妙解以立正行。
正觀章是本書的綱要,天台觀行的正規,標明修習止觀的十境:陰界入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定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一一境各論十乘觀法,是為十法成乘。後三境缺,果報三章亦缺。
1.觀陰入界境: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為對象作觀。
2.觀煩惱境:對貪、瞋、癡等煩惱所引起的境作觀。煩惱臥伏,如有如無,若不識者,則能牽人作大重罪。非唯止觀不成,更增長惡業,墜黑暗坑,無能勉出,故須觀煩惱境。此觀法有四:略明煩惱相、明因緣、明治異、修止觀。
3.觀病患境:以業報生身,由四大不調而起的病患為對境。蓋長病遠行是禪定大障,若身染疾,失所修福,起無量罪,故應觀病患境。觀病有五法:明病相、病起因緣、明治法、明損益、修止觀。
4.觀業相境:修行人無量劫來所作善惡諸業,或已受報,或未受報,若平平運心,相則不現,今修止觀,能動諸業,故善惡相現。明業相有四法:相發因緣、正發相、料簡、修止觀。
5.觀魔事境:行人修四種三昧,惡將謝,善欲生,魔恐迴出其境,又當化度於他,失我民屬,空我宮殿;又慮其得大神力、大智慧力,復當與我興大戰諍,調伏控制觸惱於我,待其未成,壞彼善根,故有魔事。今以五法明魔事:分別同異、明發相、明妨損、明治法、修止觀。
6.觀禪定境:魔事已過,而真明未顯,以修觀故,發過去習,諸禪紛現,當置魔事,用觀觀之。因為禪樂美妙,喜生耽味,垢膩日增,雖免魔害,更為定縛,有如避火墮水,無益正行,所以須觀禪定境。觀法有四:明開合、發因緣、明發相、修止觀。
7.觀諸見境:非一曰諸,邪解稱見。又解知是見義,推理不當而偏見分明作定解,名之為見。此之諸見,或因禪發,或因聞發。因聞發者,本聽不多,廣能轉悟,見解分明,問答聰辯;因禪發者,初因心靜,後觀轉明,翻轉自在,有如妙達。雖因禪、因聞而發,既推理不當,皆屬邪見,實非辯悟。此等見發,即須用觀觀之。其觀法有四:明諸見人法、明諸見發因緣、明過失、約見修止觀。
十乘觀法
謂觀不思議境、發真正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識通塞、道品調適、助道對治、明次位、安忍、無法愛。
智者大師講述的止觀有四本:
1.圓頓止觀: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十卷。即本書。
2.漸次止觀:於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原三十卷,章安治定為十卷。即《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3.不定止觀:陳尚書令毛喜請大師出,一卷。即《六妙法門》。
4.小止觀:大師為俗兄陳鍼出,一卷。是大部的梗概,入道的樞機。即《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本書是天台家觀心法門的至寶,也是修禪定、智慧的聖典,今收錄於《嘉興藏》第二冊、《龍藏》第一一八冊、《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其注釋書主要有:
1.止觀輔行傳弘決 四十卷 唐‧湛然述
2.止觀義例 二卷 唐‧湛然述
3.止觀大意 一卷 唐‧湛然述
4.刪定止觀 三卷 唐‧梁肅述
5.摩訶止觀科節 一卷 唐‧法藏撰
...................................................................................
一、如何修習四種三昧?
二、如何修習止觀的前方便?
三、試述修習止觀的十境。
四、試述十乘觀法。
...................................................................................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