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5 - Buddhist History 《佛教叢書5-教史》

Section 1 India - Chapter 2: The Buddha's Life 第一篇 印度篇 第二章 佛陀的一生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一 印度 第二 佛陀一生

  古印度婆羅門制度思潮佛陀無疑偉大自由思想才能見識智慧道德堪稱當代人中佼佼者讚佛

  天上天下十方世界無比

  世間所有一切無有

  道出佛陀偉大超越時空獨一無二佛陀真實覺悟親身體現真理引導眾生解決煩惱因此佛陀人間行者梵天神話傳說佛陀言說教化品格合一慈心悲願救世智慧方便教化度眾成為佛教入世基本精神綜觀佛陀一生平淡平凡不朽精神生命眾生慈父良師世人學習楷模

    ◆出生降魔成道

    誕生出家

  五百年印度北方釋迦族建立迦毘羅衛當時國王喬達摩剎帝利淨飯王城國女兒摩耶夫人夫人四十五藍毘尼園無憂樹下誕生太子佛說灌洗佛形像經太子四月降誕誕生不久即行右手:「天上天下。」

  傳說摩耶夫人藍毘尼園生下悉達多太子第七便辭世從此太子便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扶養長大悉達多從小宮廷種種富貴享樂生活沒有染污清明宿人生苦樂生命問題反而不時觸動敏銳心靈使經常潛心一種哲學宗教思索一天太子城郊先後各個城門遇見佝僂老叟病患出殯死屍震懾人心悲慘景象機緣深刻無法掌握變異人生原來一切無常最後太子遇見儀容祥和出家修行氣質感動興起無限崇敬恭敬問道:「請問甚麼甚麼穿與眾不同服裝?」

  「這個告訴離開家庭束縛沙門厭離老病苦惱為了要求自由解脫大道眾生沒有人免除老病沒有人逃脫瞬息萬變無常因此出家沙門沒有甚麼可以憂愁沒有甚麼可以歡喜希望只是能夠獲得不生不滅達到冤親平等境地

  「沒有沒有色欲終日隱居山林寂靜地方斷絕世間名利關係沒有觀念沒有我所東西沒有選擇沒有分別市鎮村莊乞食滋養色身

  「遇到別人苦難時候設法解救沒有希望別人報酬心理沒有功德念頭覺得眾生苦惱應該一個承受努力解救生死大海中的眾生還有?」

  太子沙門的話滿心歡喜說道:「也是一樣思想遠離一切尋求解脫境界同時救度眾生願力只是還沒有懂得怎樣今天幸而遇到彷彿見到黑暗世間明亮燈光。」

  太子沙門沙門忽然不知那兒

  太子以為過去諸佛點化即刻決定踏上修行

  悉達多太子為了尋求自由解脫境界實現救度眾生願力必須割愛放棄王位一天太子終於淨飯王懇求允許出家修行淨飯王難過萬分不願答應

    參訪

  二十九(一說十九)悉達多太子毅然決定動身求道夜半喚起車匿騎上白馬疾馳離開迦毘羅衛踏上修行路途黎明時分到了羅摩村悉達多自行剃除鬚髮現出沙門相貌命令車匿自行淨飯王表明自己為了救度眾生解脫煩惱出家求道心志

  首先到了毘舍離苦行仙人求法隨後王舍城一處森林追隨數論派仙人求學解脫苦行悉達多看到來自各地形形色色苦行者有的身穿樹皮而立有的有的裸體曝曬有的一手舉起站立甚至赤身荊棘滿木板還有一些節食一日週一斷食一個乃至長達以上使肉體飽受飢餓痛苦煎熬這些苦行者認為透過肉體精神折磨最後可以達到生天目的面對這些苦行者種種修行方式太子心中感觸認為求生天界並不真正解脫煩惱因為天福仍舊墮落五趣於是離開苦行繼續

  當時王舍城附近修行普遍修行不是苦行就是禪定所以悉達多離開苦行轉而追隨阿羅邏迦藍迦羅摩修習禪定仙人悉達多獲得精深禪定成就受到仙人讚賞希望留下指導自己弟子可是悉達多發現禪定固然可以難得輕安快樂只是暫時無法徹底解決人生苦惱

    苦行

  於是悉達多繼續王舍城修習苦行禪定後來尼連禪河伽耶山附近苦行嘗試各種更為艱困苦行日食禪悅為食風雨無阻

  以前淨飯王派遣追趕太子時候留下憍陳如隨侍太子太子當初跋涉在途各處參訪早就他們分開現在太子進入尼連禪河森林修行憍陳如聽到這個消息各方趕來太子共同修習苦行太子隨時差遣

  日復一日度過苦行悉達多肉體雖然承受各種困苦內心無法徹底克服煩惱使心地清淨於是毅然放棄苦行消瘦羸弱軀體尼連禪河沐浴洗淨身上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逐漸恢復體力

  憍陳如人見太子接受牧羊女的供養大為驚奇他們以為勇猛精進太子已經退失道心因此不願追隨左右可是不想釋迦於是轉往西方波羅奈城外鹿野苑修行

    成等正覺

  悉達多恢復體力菩提樹柔軟在座一心正念端坐並立誓言:「不成正覺!」從此默默思索解決生死問題傳聞這種不可思議甚深思惟掀起天搖地動景象蟄伏魔王波旬派遣魔女引誘擾亂禪定中的悉達多但是太子絲毫不為魔王派遣羅剎脅迫悉達多投擲各種利刃兵器但是這些刀刃到了湛然不動太子金剛座如花一一散落不能傷害太子

  降伏惡魔以後太子志願更加堅固心中更加平靜深入三昧禪定境界心靈澄清終於清朗夜空目睹明星豁然大悟成就佛悉達多內心道出讚嘆的話:「大地眾生如來智慧德妄想執著不能。」悉達多徹底覺悟生命真諦成為人間的佛陀

  佛陀徹悟道理就是緣起然而眾生種種妄想執著不能真實微妙道理佛陀證悟真理世人錯覺所見相違不易世人接受因此認為寧可入涅槃轉法輪經過梵天三次誠心勸請希望佛陀憐憫世人無邊生死海受苦慈悲世間佛陀於是離開伽耶山菩提樹金剛座救濟眾生大悲心開始度化眾生

    ◆證悟教化

  偉大的佛陀施恩眾生到處甘露法雨滋潤眾生枯乾心田佛陀苦海中的接引眾生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

  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五(一說四十九)感化眾生無量無數最高婆羅門階級國王貴族工商巨富乃至販夫走卒佛陀一視同仁應機說教

    轉法輪最初三寶

  佛陀最先想要度化對象阿羅邏迦藍迦羅摩教導禪定仙人不幸他們早已仙逝

  於是佛陀波羅奈鹿野苑度化苦行中的憍陳如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個人佛陀他們宣說四聖諦八正道佛陀最初說法佛教史稱為轉法輪乍聞佛陀教誨憍陳如衷心感佩慚愧先前猜疑背離從此隨侍佛陀成為佛陀最初度化五比丘之際護持佛教世間三寶具足佛寶佛陀法寶四聖諦僧寶就是五位比丘

    二百五常隨

  接著佛陀度化鹿野苑長者耶舍出家耶舍父母皈依成為最早在家信徒耶舍出家五十好友相繼接受佛陀教化出家一同修行證果

  自從佛陀菩提樹覺悟禪定教化世人鹿野苑說法為止弟子組成教團規模於是佛陀弟子開始展開教化活動

  佛陀度化出身拜火教迦葉兄弟及其同時捨棄外道皈依佛陀王舍城頻婆娑羅王說法接引王公大臣國王因此奉獻郊外竹林精舍成為教團最初道場

後來竹林精舍佛陀度化舍利弗目犍連二百五十位婆羅門青年舍利弗目犍連日後成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至此教團一千二百五這就經典序文經常提到佛陀常隨

    教化四姓福祉

  佛陀教化弟子依據弟子根器差異給予不同引導對於奉行弟子佛陀耐心調教對於不能奉行弟子予以方便隨機攝受譬如佛陀自己苦行深深體會苦行並不究竟無法了悟正道大迦葉喜好苦行堅決修持頭陀佛陀雖然不予鼓勵直接阻止伺機特別大迦葉尊者宣說不樂中道生活阿難尊者佛陀姨母請願允許出家佛陀隨緣接納不能奉行弟子佛陀不會成見以人廢言

  此外佛陀對於資質愚鈍弟子總是不厭其煩諄諄教誨譬如周利槃陀伽不善記憶佛陀持誦拂塵周利槃陀伽遵照佛陀指示每日掃帚一面掃除塵埃一面用心持誦拂塵」,終於使成為尊敬比丘對於懈怠弟子佛陀激勵上進對於操之過急過份勇猛精進弟子佛陀緩和名叫二百億比丘超群音樂家由於平日嬌生慣養僧團不能適應沙門生活加上求道心切過於精進身體日漸衰弱佛陀不忍慈悲譬喻說法告訴:「修行彈琴沒有聲音如果彈出美妙音聲修行要不放平才能持久有成。」

  佛陀教化弟子總是逗教教化對象不分貴賤貧富一律關愛譬如擔糞尼提理髮優波離佛陀慈悲納受他們成為僧團份子佛陀曾經救度五百盜賊使他們棄邪歸正信仰佛教教導妓女正道感化鬼子母愛護一切幼童有如佛陀一切弟子猶如自己親生子女尤其眾生格外幼童懵懂無知需要庠序眾生煩惱需要佛陀光照耀

  佛陀教化弟子方法四點

  1.佛陀不辭辛苦比丘看病照顧生活起居目盲阿那律穿縫衣不厭繁瑣佛陀不以權威力量懾服大眾無與倫比慈悲

  2.佛陀不以身份地位壓迫大眾僧團樹立聖潔風範使弟子圓融人格崇高道德自然生起無限景仰恭敬歡喜接受教導

  3.佛陀成道以後四十餘年晝夜適時演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妙法並且無礙辯才善巧譬喻眾生智慧開啟弟子迷津

  4.佛陀不以金錢財物珍餚養活眾生禪悅法樂滋潤眾生慧命

  佛陀四十弘法生涯足跡恆河南北兩岸國度教化眾生無量其中傑出弟子不在少數他們秉持佛陀慈心悲願自覺行化人間或者嚴守佛陀教誨用心道業譬如大迦葉最初印度王舍城那爛陀之間佛陀教化第八便證入阿羅漢果年紀佛陀自律頭陀第一美稱獲得佛陀半座殊榮佛陀入滅大迦葉統領教團成為第一長老

  佛陀度化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貴族佛教日漸得到發展後來佛陀回到故鄉迦毘羅衛度化其父淨飯王釋迦族青年難陀羅睺羅優波離阿那律阿難提婆達多等人

  佛陀迦毘羅衛回到王舍城前往西北方憍薩羅國舍衛城度化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須達多於是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共同創建莊嚴道場稱做祇樹給孤獨園佛陀作為弘法中心這就佛經經常提到祇園精舍也是佛陀一生往來居住弘法度眾頻繁地方之一

  佛陀成道持續不斷教化工作活動範圍中印西北地區弘法長達四十五度眾精勤直到涅槃之前最後得度百餘比丘跋陀羅

    ◆弘法建立教團

  

    教團成立

  佛陀度化五比丘教團成立開始其後阿難再三佛陀同意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五百出家最初比丘尼僧不久耶輸陀羅釋迦族女性陸續加入僧團於是隨著歲月流轉佛陀教化地區擴增佛教教團成員增多佛陀便組織制度領導龐大僧團

  具有組織佛教教團稱為僧伽通常二十二十以上比丘比丘尼不過因地偏遠致使組成人數過少十位五位不等最初僧團成員分為四眾」,就是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優婆塞優婆夷

  出家眾主要任務學習實踐弘揚佛法出家揚棄個人世俗物質享受團體規律生活修習佛法教化眾生使佛法僧團流傳在家眾則是護持佛法供養僧團協助僧團從事弘法利生工作不論出家在家修行佛陀親自他們制定生活規約紀律中和合共

    雨安居

  安居佛弟子雨季集合一處淨心修道生活行事為何施行安居緣由四分律三十七安居犍度記載六群比丘不分春夏秋冬一切世間遊行一次適逢夏日雨水衣缽坐具慌亂比丘不免踐踏草木傷害因而居士譏嫌於是佛陀運用種種方便開導他們制定雨季三月之間應當結夏安居佛教雨安居開始

  依據僧伽羅剎所集經記載釋尊成道四十五說法當中各地雨安居時間地點如次

  第一鹿野苑第二靈鷲山第五毘舍離第六羅山第七三十三天第八十一十三鬼神(位於);第九第十第十二摩竭陀國閑居第十四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第十五十六迦毘羅衛第十七十八二十羅閱城第十九二十一

  其後記載詳細年代鬼神舍衛城十九至於最後雨安居則是跋耆境界

    ◆圓滿示現涅槃

  

    最後遺教涅槃

  佛陀一生教化因緣無緣得度因緣涅槃之前佛陀接受金銀淳陀最後真誠供養佛陀知道八十應身因此選擇拘尸那城娑羅雙樹作為入滅場所

  阿難遵照佛陀指示娑羅樹中間尼師壇佛陀向北西安詳準備證入涅槃不知佛陀滅後如何使正法久住於是公推阿難佛陀提出問題

  第一佛住入滅

  第二佛住安住入滅安住

  第三佛住惡人調伏入滅惡人如何調伏

  第四佛住親口言教佛弟子信解入滅經典結集如何令人起信

  佛陀回答:「你們認識法性入涅槃你們依法佛陀常住世間。」指示:「入涅槃大家應當以戒為師四念處安住調伏惡人使經典結集令人起信一切經加上如是我聞』,共同。」

  佛陀即將入滅對比弟子最後一次教誨囑咐弟子精進放逸遊行經記載佛陀最後教誨:「是故比丘無為放逸不放逸正覺無量不放逸一切萬物無常。」

  此外佛遺教經有如囑咐:「汝等比丘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皆是敗壞不安,……最後教誨。」

    舍利

  佛陀涅槃弟子轉輪聖王葬禮收斂聖體傳聞當時大迦葉遠遊在外聞訊悲痛不已這時佛陀伸出大迦葉頓然意會誓願擔負顯揚聖教佛足隨即收入三昧荼毘佛陀荼毘留下舍利最初拘尸那城末羅族所得不服紛紛舉兵爭奪參加爭奪王舍城阿闍世王毘舍離離車迦毘羅衛釋迦族羅摩大梵王末羅族調解婆羅門戰爭舍利分成供養

  舍利塔位置八大靈塔名號經記載

  1.迦毘羅衛藍毘尼園

  2.成道摩竭陀國尼連禪河菩提樹

  3.轉法輪迦尸波羅奈鹿野苑

  4.大神通舍衛城祇園精舍

  5.忉利天下降伽尸國曲女城

  6.化度分別聲聞王舍城

  7.思念壽量毘舍離

  8.入涅槃拘尸那城娑羅

  佛陀出生在人間修道人間成佛人間一生代表人間精進修行典範留給後人遵循解脫道打破了當印度壁壘森嚴種姓制度提倡四姓平等深深影響古印度社會歷史哲學文化宗教發展所以佛教創立東方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

佛陀出家因緣

佛陀一生弘化事蹟

佛陀甚深微妙真理

佛陀苦行具有意義

佛陀最後教誡

...................................................................................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