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6 - Schools 《佛教叢書6-宗派》
Pure Land School - 2. The Canonical Foundation of the Pure Land School 淨土宗 貳、淨土宗的經論依據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淨土宗 貳、淨土宗的經論依據淨土宗所依據的主要經論為《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及《往生論》,合稱「三經一論」。前三部經傳入我國的先後次序,分別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觀無量壽經》。今就其譯者、內容一一介紹如下:
一、《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又名《雙卷經》、《兩卷無量壽經》。以其梵文名稱同於《阿彌陀經》,所以相對於字數少的《阿彌陀經》,又稱為《大無量壽經》、《大經》。
(一)譯者
本經有梵、漢、藏三種譯本。漢譯的異譯本,古來即有「五存七缺」等十二種譯本的說法,今流行傳誦者,為三國曹魏康僧鎧所譯。大師廣學群經,義暢幽旨,曹魏嘉平四年(西元二五二年)至洛陽,於白馬寺譯出《郁伽長者所問經》二卷、《無量壽經》二卷、《四分雜羯磨》一卷等。
(二)主要內容
本經主要是敘述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所發四十八個成就清淨國土依正莊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的行願,及宣說五惡、五痛、五燒的劇苦,勸發眾生精進修行,並載明三輩往生的條件。全經內容大致可分為五個部分:
1.本願緣起
說明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的形成淵源。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為一國王,因聽聞世自在王如來說法,心懷悅豫而棄位出家為僧,法號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後又聞世自在王佛為其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的善惡、國土的粗妙,應其心願,悉皆呈現眼前,而發起無上殊勝四十八大願,誓願度化一切眾生至極樂世界。為成就此願行,歷經不可思議長遠時間,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而得一切法自在功德,圓滿莊嚴國土清淨之願。
2.四十八願的內容
此四十八願依阿彌陀佛攝取對象的不同,可略分為三部份:
(1)攝法身願:即阿彌陀佛本身要成就法身之願。如第十二光明無量、第十三壽命無量及第十七諸佛稱揚願等
三願。
(2)攝淨土願:又稱佛土願,是阿彌陀佛成就依報莊嚴之願。如第三十一國土清淨願及第三十二國土寶香妙嚴
願等二願。
(3)攝眾生願:即為利益眾生所發之願。除上列諸願外,其餘四十三願皆屬之。
3.廣說淨土依正的莊嚴
佛陀開示法藏比丘因位的願行圓滿,於十劫前已成就報土、報身等種種果德相狀。例如宣說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乃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壽命無量,百千萬劫不能窮盡;國中聲聞、菩薩數量難測,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相好莊嚴,勝過天帝百千萬億倍;所成就淨土,道場華樹、講堂樓閣、池流蓮華,皆七寶妙飾所成,奇麗殊勝,居十方佛土之冠。
4.說示眾生往生的行果
眾生往生淨土,依其願行的差異,有二種不同程度的瑞相果報,即蓮花化生、邊地胎生。
(1)蓮花化生者: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作諸功德;或只聞名,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者,即得於七
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地。此中又可分為三輩往生:
*1上輩往生:捨家為僧,發大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聖眾
前來迎接,於七寶華中化生,得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2中輩往生:雖不能行作沙門,不能修大功德,亦當發大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號,多少修善,奉持齋戒
,起立塔像,供養僧眾,懸繒燃燈,散華燒香,以此回向,願生彼國。臨命終時,化佛來迎,住不
退轉地,諸德智慧次如上輩者。
*3下輩往生:十方眾生至心願生彼國者,雖不作諸功德,亦當發菩提心,稱無量壽佛名號,乃至十念;或能聞深
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彼國。臨命終時,夢見彼佛,
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
三輩往生中,行雖有別,辨其正因,必須發大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聖號,修諸福善及迴向願生等四行,方得往生。
(2)邊地胎生:這是指對佛智佛理疑惑不信,但猶信有罪福,能修習善本,願生其國的人。這一類人雖能往生極樂世界,但有五百歲住在宮殿中,不能見佛聞法,如處於母胎之中,不見胎外之物,故稱胎生。
5.揭櫫五惡所引起的五痛五燒
五惡,指的是種種惡業。若眾生造作種種惡業,現世受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難;於未來世三途受報,無量苦惱,累劫無有出期,譬如大火焚燒人身,痛不可言,稱為五痛五燒。所以,佛陀勸導眾生應當廣持五善,以六波羅蜜度世,是為涅槃正道。
以上是《無量壽經》的梗概介紹。本經主要思想,在於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由於本願思想的興起,仗佛他力的思想也因此產生。眾生只要發願往生,即使十念,仍可以在自力及仗佛他力之下往生彼佛淨土,這是彌陀淨土受到廣泛信仰的原因之一。
二、《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又稱《小無量壽經》、《小經》、《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一)譯者
本經於姚秦弘始四年(西元四○二年),由鳩摩羅什大師譯出。大師龜茲國(新疆疏勒)人。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自幼聰敏,七歲從母入道,遊學天竺,遍參名宿,博聞強記,譽滿五天竺。東晉隆安五年(西元四○一年)至長安,姚興尊奉為國師,居逍遙園,與僧叡、僧肇等俊才從事譯經工作,先後譯出《百論》、《中論》、《十二門論》、《維摩經》、《般若經》、《法華經》、《大智度論》等重要經論,譯文簡潔曉暢,流通甚廣。
(二)內容大意
本經主要敘述阿彌陀佛極樂淨土依正莊嚴的事相,並說明發願往生的意義及方便,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其內容可分為三部分:
1.描述淨土依正莊嚴。
2.揭示往生淨土的方法。
3.引六方諸佛同聲讚嘆證明。
由於前述《無量壽經》對淨土的依正莊嚴已有說明,第三點則以讚嘆勸請為主。今就往生淨土的方法約略說明。在《阿彌陀經》裡,提出「淨土三資糧」--信、願、行,作為其主要的往生法門。
1.信:信有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及念佛決定往生。
2.願:迴向、發願往生彼國。
3.行:(1)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2)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
此三資糧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先有信,才能啟願;有願,才能導行;有行,才能往生淨土。
根據此「行」的要求,是說往生極樂必須善根、福德諸因緣具足,並且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臨命終時才能心不顛倒,才能順利往生。此「一心不亂」的境界,若依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的解釋,是說「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念而無念,是名一心」。
在淨土三經中,本經的流傳持誦最廣。探究其源,除因言簡意賅,以一千多字說盡淨土依正莊嚴及六方諸佛的印證之外,主要是該經中所說持名念佛、往生不退等,使淨土信仰明確而平易,因而得以廣大的流布傳播。宋、明之後,本經更成為各大叢林道場早晚課誦必持的功課之一,所以淨土宗能有今日的蓬勃發展,本經居功厥偉。
三、《觀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略稱《觀經》、《十六觀經》。以文中第九觀為「觀無量壽佛」的真身,故又稱《觀無量壽佛經》。此外,依本經流通分的記載,又稱《淨除業障生諸佛前經》。
(一)譯者
本經由畺良耶舍大師翻譯。大師是西域人,劉宋時代的譯經家。博通阿毗曇、律部,尤其精通禪觀,常以三昧正受傳化諸國。劉宋文帝元嘉(西元四二四-四五三年)初年,前往建業,居於鍾山的道林精舍,譯出《觀無量壽經》、《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元嘉十九年,西遊岷蜀,弘道四方,學禪者一時之間蜂擁而來。
(二)內容大意
本經主要說明欲生西方極樂國土的眾生所必修的淨業正因,並以十六觀法諦觀阿彌陀佛的身相及極樂淨土相,又釋九品往生的因果。
1.本經緣起
佛陀時代,王舍城的阿闍世王受提婆達多惡友的教唆,幽禁父王頻婆娑羅王於七重暗室。王母韋提希夫人每日以酥蜜和麨塗身,於諸瓔珞裡裝盛葡萄漿,趁探視國王的時候,偷偷地送給國王食用。後來終於被阿闍世王察覺,怒將夫人閉置深宮。韋提希夫人愁憂憔悴,不樂閻浮提濁惡,號泣遙禮遠在耆闍崛山中的佛陀,請求佛陀說示無三惡道、無惡聲、無惡人的清淨無憂國土,以及往生的方法。佛陀依其請求,廣說「三福行」及「十六觀行」,是為往生淨土的因行。
(1)三福行:是往生極樂淨土行者必修的三種淨業。
*1世福: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2戒福:須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3行福:須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
此「三福」,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所修淨業正因,代表福慧雙修、解行並重,故為所有淨土行者修持的根本。
(2)十六觀行:依善導大師的判釋,前十三觀純粹講述觀想方法,故稱「定善」;第十四觀至第十六觀,是以講述往生行業成就的等級為主,並未涉及觀想,則稱為「散善」。其等級的分類,即所謂「三輩九品」往生。十六觀行如下:
定善十三觀:又分為「依報觀」及「正報觀」二種。
*1依報觀:自第一觀至第七觀
第一日想觀:觀此土日輪即將西下時的懸鼓狀。
第二水想觀:觀淨土一切如水,其水清澈如琉璃。
第三寶地觀:觀淨土內外澄淨,映徹如琉璃之地。
第四寶樹觀:觀七寶莊嚴的妙華行樹。
第五寶池觀:觀八功德水充滿的寶池,有如如意珠王光明微妙。
第六寶樓觀:觀堂皇巍峨的寶樓宮殿。
第七華座觀:觀蓮華寶座的莊嚴殊妙。
*2正報觀:自第八觀至第十三觀
第八像想觀:觀佛菩薩假正報身像的殊勝。
第九真身觀:觀阿彌陀佛真正報身的真金身。
第十觀音觀:觀阿彌陀佛脅侍觀世音菩薩真實金色身。
第十一勢至觀:觀阿彌陀佛脅侍大勢至菩薩的殊妙身相。
第十二普往生觀:觀自身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坐蓮華寶座,開眼見佛菩薩演說妙法。
第十三雜想觀:觀池水上丈六金身的佛菩薩。
散善三觀:自第十四觀至第十六觀。
此三觀說明依行持的不同,於臨終時,諸佛聖眾迎接往生的情景互異;及至往生彼國後,見佛聞法,修持成道的時空也有所差別。初分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又各分上、中、下三生,總為九品往生。
第十四上品生觀:包括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
第十五中品生觀:包括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
第十六下品生觀:包括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此「三輩九品」往生,是依據《無量壽經》中的「三輩往生」擴充而來。大約而言,上三品是著重於「能解第一義諦」的修行者,其往生後以證「無生法忍」為目標;中三品是「能持戒,行善法」而遵循人間倫常道德者,往生後以先證得「阿羅漢果」為目的;下三品是雖曾行惡、犯戒,然因得遇善知識,而聞佛經或佛名者,往生後在漸薰漸修下,發無上菩提之心。故此九品往生,為任何有一念向善的眾生大開方便之門,其中,即使是違犯十惡五逆者,只要至心稱念佛名,具足十念,亦能下品下生。「觀」,有審慎觀照、諦觀及觀想的意思。依經所言,觀乃除惡滅罪的方法。如十六觀中的第三、第六至第八、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及第十六觀中,皆有除滅生死罪業的說法。所以,十六觀的主旨,在於借助觀想,來達到除惡滅罪,往生淨土的目的。
四、《往生論》
全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又稱《淨土論》、《無量壽經論》、《無量壽經優婆提舍經論》、《願生偈》。優婆提舍,即是「論」的意思。
(一)作者
本論的作者是世親(又作天親)菩薩,梵名婆藪槃豆,北印度人。初從一切有部出家,盛弘小乘,造五百部小乘論等,常在論中詆毀大乘。兄無著菩薩為他憂心不已,於是以善巧引導,使其迴小向大,從此研讀大乘經教,撰述《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大乘成業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頌》、《大乘百法明門論》等五百部大乘經論,有「千部論師」的美稱。
(二)譯者
本經為北魏菩提流支大師翻譯。大師是北天竺人,大乘瑜伽系的行者。資性聰穎,遍曉三藏,精通咒術,夙懷廣弘佛法之志。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西元五○八年)至洛陽,受到宣武帝的敬重,敕住永寧寺譯經。計其所譯經論有《楞伽經》、《十地經論釋》、《金剛般若經》、《佛名經》、《法華經論》等三十九部一百二十七卷。大師由於翻譯《十地經論釋》,被中土尊為地論宗祖師。又嘗授本論予曇鸞,鸞依之修習,終獲大悟,作《往生論註》,對淨土的弘揚貢獻遠大。
(三)內容組織
本論依《無量壽經》作願生偈,讚歎極樂淨土的莊嚴,闡說修習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等五念門,勸人往生西方。全文是由偈頌和長行組織而成。其中,偈頌共有二十四頌;偈頌後的長行則是以問答論議方式解釋「偈頌」的內容。
五念門,意指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五種憶念修行門。內容概述如下:
1.禮拜門 身業:一心恭敬禮拜彌陀如來,願生彼國。
2.讚嘆門 口業:至誠讚嘆如來名號、功德光明智相,如實修行,求生彼國。
3.作願門 意業:心常作願,一心專念,如實修行奢摩他以止息散亂之心,求生彼國。
4.觀察門 以智慧、正念觀察彼極樂國土的依正莊嚴,即:(1)觀察安樂國土十七種功德莊嚴;(2)觀察彌陀如來八種功德莊嚴;(3)觀察安樂國中諸菩薩四種功德莊嚴。如實修毗婆舍那,以觀破昏暗之心,求生彼國。
5.迴向門 將自己所有的功德善根,普皆迴向一切眾生,願同生極樂國,皆共證佛道。
若能如是迴向,便可以遠離三種障菩提法及隨順三種菩提門法。
(1)遠離三種障菩提法
*1依智慧門,了知我空法,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的障菩提法。
*2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的障菩提法。
*3依方便門,憐憫一切眾生,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的障菩提法。
(2)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
*1無染清淨心:以不為自身求諸樂故。
*2安清淨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
*3樂清淨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攝取眾生生彼國故。
此外,依五念門而修,其結果亦有五門,稱為五功德門:
1.近門:身不再墮入迷界,而能接近佛的悟界。
2.大會眾門:加入聖者的行列。
3.宅門: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國土。此「修止」--入寂靜三昧成就時,如入阿彌陀佛的常寂光土,定能往生安樂國宅中。
4.屋門: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由修觀成就,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因其能「諦觀」極樂依正莊嚴功德,如已入於屋中見物,一一物相分明現在眼前。
以上四種功德門是入安樂國土門,所以稱為「成就入功德門」,能入於蓮華藏世界,自受法樂。
5.園林遊戲地門:即「成就出功德門」。菩薩雖常住蓮華藏世界,仍以大慈悲心觀一切苦惱眾生,以本願力,示應化身,迴入娑婆的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令同生極樂國土,共證菩提佛果,故稱「園林遊戲地門」。
由上可知,本論乃綜三經之義,而結成「五念門」的往生法。前四門的目的在使自己趨入菩提,為「自利行成就」;第五門以救度他人出離苦海為目的,為「利他行成就」。如是廣修五門,自利利他,能疾速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