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8 - Use of the Teachings 《佛教叢書8-教用》
Buddhism and Science 佛教與科學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教與科學佛教與科學都是在探討宇宙和人類的關係,而佛教更是在解決人生的問題。
佛教的內容範圍是闡釋宇宙現象、人生真相,進而示導解脫,以達究竟安樂的方法。因此,對於物與物、心與心、心與物的種種關係,都有精闢的理論。狹義的科學通常是指自然科學,即研究自然物質及其現象的科學,如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礦物學等,其研究對象,只限於物與物的關係;廣義來說,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也就是除了自然科學外,社會中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等學科也包括在內,最近更擴大到人類精神上的探討,故有「精神科學」、「身心醫學」等學科的開發。在世界各大宗教的教義中,可以發現科學越發達時,「天啟式」的宗教教義愈受動搖,佛教教義卻愈見契合,這是因為佛法深知「精神是物質的內涵,物質是精神的作用」,所以科學的發現,是不斷的印證佛法的合理性、真實性。
◆佛教是指引科學的明燈
古代的人類迷信神巫之說,凡「神」所說的都是事實;現代的人類卻又迷信科學,凡被科學證實的,都認為是真實不虛。表面上看來,現代人似乎是比較聰明、理智,但又忽略了科學上的知識都是從官感而來的,仍然是變幻無常,今日的定律也會被明日的定律所推翻,並非永遠不變的。佛教所說的種種教理,卻是透過佛陀,以他至高無上的般若智慧所發現的自然法則,這個「法」是宇宙本有,歷久彌新的。所以,佛學的提倡不僅與科學沒有牴觸,反而對科學的方法與效用上,提供更精確的檢證。科學愈進步,與佛教的教義愈見契合,科學愈發達,愈能證明佛法的精微高深。
◆教義合乎科學的辯證
佛陀說法最重視的就是契理契機,為了讓一般人能了解佛法真義,以啟發正信,必須應機立說,以配合時下的需要。今適值此科學發達之世,若能從科學的角度來解說佛法,應是契理又契機之道。實際上,今日科學的若干發現,正可以解說科學家的精神方法和佛法最為相近,而且佛法是殊勝的科學。茲列舉一、二說明如下:
1.佛教的時空觀
佛教對時空的看法是:時間是古往今來,豎窮三際的;空間是百界千如,橫遍十方的。在佛教裡,時間的一念、剎那、一晝夜是非常短暫的。在佛教裡,說明長時間是以「阿僧祇劫」來形容,意思是無窮無盡,不可言說的;至於空間,大的空間叫佛剎、虛空、法界,說有多大就有多大,是無量無邊的。
佛陀說:「宇宙是無邊無量,重重交參,自在無礙。」《華嚴經》云:「眾生心量局於見聞,不知法性無邊無界,今欲開演,先從小世界始,此圖外圈應作渾圓如球。」這是說宇宙是由一個小世界開始,集一千個世界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由這樣的無數個大千世界,總成為一大圓相的宇宙。所有小世界在這圓球形的宇宙中自在運行,各不妨礙。佛陀早已知道世界是圓的,也知道天體運行的秩序與系統。佛教認為眾生所居住的世界,在成、住、壞、空的四劫中循環,這都與科學理論所說的宇宙論不謀而合。
佛陀對整個時空的體認是「因色故有無色處,無色處名虛空相」、「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換句話說,時空是不可分割的,唯有在時空一體的時候,一切法的真相才能顯現出來,這與愛因斯坦發表的相對論:宇宙是三度空間一度時間的四度時空連續區,如無時空的標準,宇宙並沒有客觀的存在的理論是相同的。
從前科學家認為時間與空間是絕對獨立的,不受其他的影響,但是隨著科技的進展,人類了解由於時間與空間的轉換,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回溯歷史並進入未來。這是因為時空受到物質和速率的影響,使原先距離遙遠的二點,會變得很近。可以瞬間離開某一星球,到達另一星球。佛教認為時空不是常住不變的,時空不光是受到物質速率等的影響而起變化,同時也隨著我們的心念而起變化,如《楞嚴經》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可見佛法有一部分的理論是可以用科學來解說的,而另有一部分則已超過了科學的領域,所以說,佛法是殊勝的科學。
在佛教裡面,小的空間叫微塵,所謂微塵,就是現代物理學上把物質分解成最小最小的單位,叫做原子、電子、中子,而微塵是比中子更微細的。這就像牛毛是很微細的,可是牛毛的尖端用高倍度的顯微鏡放大來看,還可以發現更多更小的成份,這種比一般觀念還要微細幾萬倍的情形,就是微塵。一隻小小蒼蠅的眼睛,由四萬個小眼組成,這些空間都是極微極微,是人眼所不能見的。佛陀說:「阿那律見閻浮,如觀掌中菴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科學的理論同樣認為官感的能力非常有限,人的確只能洞視分寸,視域以外的景物,即使眼前全無阻礙,也看不見;人的確不能超越光譜的七色,紫以外及紅以內的光線,人的肉眼都看不見。人的耳朵構造所能接受的音波,只限於一定的頻率範圍,而狗就能聽到較高頻率的音響。所以,人官感能感知的僅是虛假世界,與真實的世界仍大有距離,唯有佛陀從覺而得知一切真相。
2.佛教的人生觀
佛教的人生觀是科學的,是辯證的,是合乎真理的,因此,佛教的人生觀能引導人類走向和平幸福的境地。例如佛教的重要教義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非常科學的。
*1.諸行無常:諸行,是指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這些事物,若依佛法來觀察,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可以從兩個道理來說明:一、三世遷流不住,所以無常;二、諸法因緣生,所以無常。什麼是三世遷流?過去、現在、未來叫做三世。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故說無常。何謂諸法因緣生是無常?因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因緣離散則消滅,因緣是無常的,由因緣所生之法,自然也是無常。譬如人生由過去的業識來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長,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後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世遷流不住,生命實實在在是無常的。又如《阿含經》云:「積聚終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當離,有生無不死。」這都是說明人生無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滅,剎那間變幻莫測。而宇宙萬事萬物也是如此。一切現象是時時刻刻剎那生滅,剎那變化,換句話說,是時間性的存在而已,也可說是永遠的過程而已。世界的生住異滅,氣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遠如此,都是流動變化的狀態。在這流動之中,並無任何一個不變的東西。
再說宇宙世間一切事物,依物理學來說,沒有一樣是靜止的,既都是動的,即是無常。如一朵花,以肉眼來看,它是靜的,若用佛法來觀察,則知組織成花朵的各種元素都是動的,且在遷流不息的新陳代謝中。從各種元素的變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漸凋謝,它雖然也曾鮮艷一時,但終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們知道它是無常的。
*2.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是從「縱」的時間上講,世間上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從「橫」的空間來說,世間上萬有諸法,沒有一樣是獨自存在的東西。人,都喜歡執我,都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我的頭,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兒女,從這上面生出自身的「自我愛」,和我所有物的「境界愛」。凡事都以我為主體,好像離開了這個我,就什麼都沒有了。而佛法對諸法做理性的透視則說無我,在一切諸法中,沒有一個常住不變,固定自在的我可得;因為可以稱為「我」的,必須具有恒常的、主宰的、不變的、自在的四個定義。但是,現在被我們認為是「我」的這個身體,數十寒暑,從生而老,無時不在生滅遞嬗,那裡是恒常的固定不變呢?身體是四大所聚、五蘊結合而成,緣聚而生,緣散而滅,那裡是自主的呢?身為眾苦所聚,生理上有飢、冷、疾病、疲勞等苦,精神上有憎怒、哀懼、失意等苦,當為眾苦逼迫時,欲離而不能,那裡有自在可言?由此可知,一切諸法中,所謂的「我」是無法成立的,故說諸法無我。
*3.涅槃寂靜:涅槃寂靜是說不論世間如何動亂,最後終歸於寂靜;不論萬法如何差別,最後終歸於平等。動亂歸於寂靜,差別歸於平等,寂靜、平等,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來說,達到涅槃的境界,已寂滅了一切煩惱和生死,而到了離苦得樂的境地,亦即圓滿一切智德,寂滅一切惑業的果位。
有云:人生如大海。人海茫茫,恰如大海中的水浪波濤洶湧,一浪推一浪。大海的洶湧可喻人生的諸行無常,動盪不止。若能以聖賢的眼光來看,則知海浪雖洶湧,其水性卻是永遠寂靜的;恰如人生,雖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但人的真如本性卻永遠涅槃寂靜。
依量子論的觀點,我們也能體會到一切事物本性空寂、無有常性的真義。一切物質可以完全變換成能量,儲藏於空間中;同樣的,空間中瀰漫的能量經過聚集後,也會形成物質。猶如水遇熱,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又變成冰,水、水蒸氣、冰三者的外在表相不一樣,但其內在的本質是一樣的。因此,我們知道物質和能量的相互變換,在轉變中,質量並沒有絲毫消滅,也沒有絲毫成長,只是方式上的轉變。
人是有生命的物質,因此和其他物質一樣,可以轉變成另一形式存在,但這轉變並不代表斷滅,如佛教所說六道輪迴,即是說明此理。所以,在現象上,人與畜生是不同的,但本體上則完全平等,誠如明代陶望齡〈戒殺詩〉云:「物我從來本一真,幻形分處不分神。」
由此可見,佛教的人生觀是科學的,是符合人生實際情況的,它可以引領我們圓滿無上的佛果,因此,佛教不但為現時所需要,更是未來一切眾生的希望。
◆佛典合乎科學的驗證
科學是有組織、有系統的知識,它的研究方法不外邏輯學中的歸納和演繹,而研究科學的精神在於客觀,重分析,憑實證,以求出研究的正確結果。佛教經典的組織、結集與傳譯的作業方式、注疏分析的精密、科判的嚴謹等,都合乎科學的精神。茲分述如下:
1.佛經的組織合乎科學的精神
東晉道安大師將佛教經典的組織,做適度的區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部分,稱為三分科經。
*1.序分:述說一經教說產生的由來。
*2.正宗分:論說一經的宗旨。
*3.流通分:述說受持本經的利益,復勸眾等廣為流傳。
其次,諸經的通序「如是我聞」等語,具足有六種成就:
*1.如是: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陀所說而不疑,並依之而奉行,故稱信成就。
*2.我聞:聞成就。阿難親聞佛陀的說法。
*3.一時:時成就。指說法的時間。
*4.佛:主成就。指說法之主。
*5.在某處:處成就。指說法之處。
*6.與眾若干人俱:眾成就。指聞法的大眾。菩薩、聲聞、緣覺、天、人等諸大眾雲集聽法,故稱眾成就。
此六成就恰與今日新聞學上的六何:何人、何事、何時、何地、為何、如何等相似,又與科學上作者寫實驗報告相同。實驗報告開頭必須將實驗主持人、共同實驗者、時間、地點、實驗目標,使用儀器材料一一列明,再記錄實驗的本文。所以要這樣寫,是表示此報告的準確性。此種敘述法在二千多年前,已為佛教所採用。
2.佛經的結集與傳譯合乎科學的作業方式
佛經的結集是由於佛陀入滅之後,僧團中有不守戒律者破壞佛教,為防止此等垢瀆佛法的事情繼續發生,於是有會眾編纂佛語,流傳後世之議。佛陀的遺教,經過數次結集,每次與會者都在五百人以上,在會中誦出三藏,復經大眾同意,定為佛說。
中國的佛經,多由梵文翻譯而來,歷史上幾次大規模的翻譯,人員多達三千,譯場中有主譯、證文、證義、譯語、筆受、綴文、刊定與潤文等職別。每人各司其職,分工合作,組織嚴密,合乎科學的作業方式。
3.注疏分析的精密合乎科學的方法
科學家是最注重分析的,經由分析而後有歸納,歸納之後而有條例,而後能推演,乃至以簡御繁,設計製造,形成現代的各種工程。佛教經論的注疏分析十分縝密,較之科學分析,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科文,是為方便解釋經論而將其內容分成數段,再以精簡扼要的文字標示各部分的內容。科圖,則是將科目全部以圖表示。此外,經論注疏內容繁複者,往往將全書分為若干卷,又將全經三分,再以天干地支細分為若干目,其分析之細膩,令人嘆為觀止。
◆佛教修行合乎科學的精神
佛教一向注重「解行並重」、「知行合一」。在經文的流通分大都記載有「信受奉行」之文,可見佛教崇尚實踐,經由實踐而與理論相互印證,這是相當具有科學精神的。
以佛教的修行而言,它是有層次的,有系統的。例如:
1.禪者修行的層次:禪門有句話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又常聽禪宗祖師們說「要提起疑情」、「要大徹大悟」,這正是科學家的研究精神。禪者的修行是身心相應的全一之修行,禪門將參禪證悟的境界分為三關,即三個階段。禪宗的祖師們多運用三句問題,反覆探測學人的境界,稱為三關。最顯明的是黃龍慧南禪師,他常問學人道:「上座生緣在何處?」學人還沒能夠回答,禪師又問:「我手何似佛手?」接著又問:「我腳何似驢腳?」學人如墜五里霧中,都認為是黃龍禪師的三大難關。後人即以三關用為三段證悟的境界,命名為初關(又名本參)、重關、牢關。有些禪門的行人,利根者一悟即三關透徹,有的一次透破二關,普通則繼續的參,逐一的破,並沒有固定的階段,只看各人的根機如何。
2.淨土修行的層次:「淨土」這個法門,易行難信,在《佛說阿彌陀經》中,佛陀亦說念佛法門為世間難信之法。因此,要修持淨土法門,當先建立信心,依信心為支柱,然後才能生起行動,才會因果圓滿,否則佛門雖大,不度無信之人。有了信心,而後發願,由願生行,所謂信願行三為淨土三資糧,譬如離家遠行,一要資財,二要糧食,缺此二事,則難到達。
淨土的修持法門很多,可大致分為三類,即:一、持名;二、觀想;三、實相。修此三種法門,都可以生於淨土。此中,持名念佛一法,經過千餘年來,佛門大德不斷提倡和實行的結果,已成為最普遍、最深入民間的佛法。雖然有人誤認此念佛法門是迷信的,可是經過現代科學家以科學的道理驗證,淨土法門是正確的,是科學的,並非迷信。
3.一般修行的層次:除了上述修禪、修淨土者有其修行的層次外,有關一般修行的層次,則是以皈依三寶為首,三寶是佛法的總綱,皈依三寶是進入佛門的第一課。一個發心學佛的人,第一步必須先皈依三寶,皈依三寶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皈依三寶以後,除盡形盡以至誠心來受持外,進一步還要受持五戒。受持五戒而能持戒清淨的,可說是眾福之所歸。由於能持淨戒,現生不犯國法,且能受到社會的尊重,真是人天愛戴,天龍護持。從受三皈而持五戒,可說在修學的路程上又進了一層。
佛法中,從發心信仰到究竟證悟,尚有解、行的修學過程,皈依三寶,進而受持五戒,是修持的表現。《大毘婆沙論》說:「有信無智,增長愚痴;有智無信,增長邪見。」這是說明發心學佛,除了信仰以外,解行並重,更是重要的階段。從受持五戒,進而受持八關齋戒,這是更向佛道前進一步。
在佛法中,佛陀曾依修學者的環境、根性而制訂不同的規律,除五戒、八關齋戒外,有十善業為德行的根本。十善業,在大乘佛法中,屬菩薩戒,亦為人、天、聲聞、緣覺等一切善行的根本。
在家修行者,除自身修持外,更有發心修持菩薩行者,即發心護法,協助法務進行,或作利益他人事業。所謂修菩薩行,不出六度。至於出家學佛,則有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等戒法。
總之,佛教不僅在理論上是有組織、有系統的,就是在實踐的法門上,也是循序漸進,相當縝密而科學化的。
儘管現代的科學多麼的進步,甚至把人送上月球,但是能登陸月球,卻無法登入人的心上;儘管現代的醫學科技進步到可以替人換腎換心,物質的心臟可以換,但我們的本性真心卻絲毫無法更替。
近代西方科學的反思,已經察覺到「精神」與「物質」的不可分離,也相信世間萬象(物質)的內涵,還有很多是目前科學未能解開的謎底,是未來科學研究努力的目標,但是這些努力仍然是在佛教所說的「緣起性空」的法則下進行。如果這些科學的成就偏重「物質」的研究發展,只能造成人類心靈的空虛與失控。佛教強調行解並重,並不單是著重在知識的累積,而是在精神意識的豁達與智慧的開展,因此,能防治「科學主義」的弊病。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