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10 - Humanistic Buddhism 《佛教叢書10-人間佛教》
The Human Warmth of Humanistic Buddhism - 5 人間佛教的人情味 之五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人間佛教的人情味 之五■手足之愛
方希聖居士就讀國立屏東農專時,有一天, 與出家已久的哥哥慧龍法師聊天,提到他想買一輛腳踏車代步。原本只是和哥哥說說自己的心聲,沒想到一個月後,他放學回到宿舍門前時,聽到有人叫他,回頭一 看,慧龍法師正騎著一輛嶄新的腳踏車,滿頭大汗,揮著手與他打招呼。他既驚喜又感動,一時之間,竟然說不出話來,良久,才問慧龍法師:「一輛腳踏車要數千 元,您一個月的單銀不過數百元左右,這筆錢……」
慧龍法師打斷他的話:「我騎了一個多鐘頭的腳踏車到你這裡,希望你日後能開著車子來佛光山。」
果然,數年以後,方希聖居士坐著車子來佛光山剃度出家,法名慧傳,一年以前,他又前往美國,擔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的副秘書長。
■拆除圍牆
住在臺北的葉阿玲居士一向和兒子媳婦不相往來,因為她不承認這段婚姻。有一天,葉居士來到臺北道場,當她知道媳婦也前來禮佛時,仍然避不見面。依德法師得悉此事以後,勸慰葉居士:「三十年的柏林圍牆都已經拆除了,東西德也統一了,海峽兩岸如今也互相交流往來,為什麼婆媳之間的牆要建得這麼牢固呢?」葉居士聞言,深感慚愧,於是主動和媳婦講話,從此以後,大家前嫌盡釋,相處融洽,共同成為佛門的護法。
■對弘法弟子的關懷
在佛陀弟子之中,以「論議第一」著稱的迦旃延尊者辭別佛陀,遠赴南印度弘法,此地大富長者的兒子億耳因為聽聞迦旃延講說佛法,心生歡喜,所以隨其出家。
披剃後的億耳,因為經常聽師父迦旃延尊者說起佛陀的種種威德,景仰之情油然生起,一日,剛好有商旅要到中印度去,億耳便央求迦旃延尊者允許他隨同前往,禮謁佛陀。迦旃延尊者見億耳如此有心,也就欣然應允,並且囑他代為問候佛陀。
經過長途跋涉,億耳終於得償夙願,來到中印度的舍衛國祇園精舍頂禮佛陀,並且代師父向佛陀請安。佛陀見此徒孫威儀端整,非常歡喜,隨即吩咐阿難在自己的寮房裡加敷臥具給億耳住。那天晚上,佛陀關愛地垂詢億耳生活是否適意?修行有沒有困難?億耳於是提出五個問題請教佛陀,佛陀不但慈悲地一一為他解答,而且授以《十六義品經》。翌晨,還集合大眾聽億耳報告在邊地修行的五種問題。之後,億耳滿懷法喜,拜別佛陀,返回南印度。
然而,比丘中卻有人對於此事不以為然,認為億耳只不過是個遠地來的小徒孫罷了,佛陀實在沒有必要為他大費周章,種種禮遇。佛陀知道這些人的反應以後,趁著一次集會時,向大眾說:「億耳雖小,但是他代表的卻是遠在他鄉精勤弘法的迦旃延。我一向很掛念他是否安然,現在億耳前來,我給予的種種關懷、信心,並不是只針對億耳一人而已,更是表達我對迦旃延及所有在外弘法弟子的愛護之意啊!」
■心眼
賀宗安從小就具有音樂天份,在臺灣讀完高中以後,就負笈法國進修小提琴,由於資質優異,再加上勤練不倦,頗得老師讚賞,大家都認為他將來必能出人頭地,他本身也以此感到自負。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即將畢業的那一年,他害了一場大病,雙眼因此失明,所有的美夢全都變成泡影。他每天在房間痛搥牆壁,詛咒蒼天,室友們為他著急難過,但也不知道怎麼安慰他才好。有一天,他跌跌撞撞地走到宿舍外面,想到以後沒有辦法再拉琴了,又開始痛哭流涕,咆哮怒罵,路過的行人以為他是個瘋子,全都走得遠遠的,只有一個老和尚走到他的身邊,問他為什麼如此憤怒。
知道原因以後,老和尚告訴宗安:「我有妙方可以治好你的病,但是你必須完成一件事情,才能把這個妙方給你,現在就怕你做不到。」
宗安一聽有辦法讓他復明,立刻跪在地上,央求老和尚慈悲賜教。老和尚看到宗安如此誠心,於是說道:「我這裡有一個葫蘆,裡面有一張妙方,你必須每天到街頭獻藝,以最美好的琴聲,讓大家心生歡喜。當你把第一千條絃拉斷的時候,才能從葫蘆裡拿出這張妙方,你都做得到嗎?」
宗安心想:只要能重見光明,讓我能復出演奏,這些條件算得了什麼!因此馬上說:「當然做得到。」
日復一日,宗安早出晚歸,盡己所能地拉出最動聽的音樂獻給過往的行人。四年過去了,當第一千根絃拉斷時,他幾乎是用跳的回到宿舍,請室友幫他打破那只葫蘆。但是,葫蘆裡什麼也沒有!他的血脈賁張,正要開始怒吼的時候,一道靈光在心田裡閃現……
「哈!哈!哈!……」他狂笑了起來:「我明白了!我完全明白了!我的肉眼雖然看不見,但是我的心眼已經打開了,今後我可以用我的心眼到各地拉琴,讓大家分享歡喜的樂聲。」
■修持如調絃
二百億耳隨佛陀出家以後,由於太過精進修持,用力過猛,漸漸感到疲累不堪,覺得佛道難成,生起退心。有一天,他終於受不了,低著頭請求佛陀原諒,因為他想回到世俗裡去。原本以為會遭到一頓喝斥,沒想到佛陀慈悲地問他:「過去你沒有出家以前是從事什麼行業的?」
二百億耳恭謹地回答:「我是一個音樂家,擅長彈琴。」
佛陀又問:「如果琴絃繃得太緊,你彈的結果會怎麼樣呢?」
「一彈就會斷掉。」
佛陀再問:「如果琴絃太鬆,又會如何呢?」
「琴絃如果太鬆,無法奏出音樂。」
佛陀說:「這就是了,二百億耳,修行也是如此,太過精進勇猛,就好像琴絃繃得太緊,容易折斷;但是如果我們修持不夠認真,貪逸懈怠,就好像琴絃放得太鬆,無有是處。你過去的修持崇尚苦行,矯枉過正,但是回到俗家,生活在熱烘烘的掌聲之中,也容易樂極生悲,真正的修道生活要懂得調和苦樂,安住在中道裡面,這個道理你懂嗎?」
「啊!原來修道就像是琴師調絃。」二百億耳言下大悟,於是重回僧團,遵照佛陀的指示修行辦道,果然大有所獲。
■隨手功德
十年前,慈莊法師初來美國洛杉磯創建西來寺時,人生地不熟,有一天她要到外州去考察,但又不清楚美國的飛機班次,不知道要問誰才好,只得信步走到附近一家銀行,問一位正在辦公的小姐:「對不起!我想知道美國的飛機班次,不知道在那裡詢問?」
「請您等一等,我待會就來。」這位美國小姐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笑容滿面地回答。
五分鐘過去了,美國小姐還沒有回來,慈莊法師心想:她只要簡單答覆我到那裡去詢問就好了,怎麼一去不回呢?十分鐘後,美國小姐終於出現在她面前,只見她一身香汗淋漓,手裡抱著一大疊長短不等的紙張,她說:「這裡是近期內各種飛機的航次表。對不起,這裡的資料剛好沒有了,我過了好幾條街才拿到全部資料,一定讓您久等了。」
慈莊法師大吃一驚,連忙說:「謝謝你,這些總共要多少錢呢?」
只見美麗的小姐搖著雙手回答:「不,不,全都是免費的。」
此後,慈莊法師逢人便稱讚美國人的布施美德,並且以此教誡後學:「『施比受有福』,懂得服務別人、親切待人的人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像這位銀行小姐雖然與我只是萍水相逢,但是知道我的困難以後,卻肯盡心盡力提供親切熱忱的服務,這就是隨手功德。我們是佛教徒,更應該多說好話,關心別人,多做隨口、隨手的功德……。」
■老榕樹
臺南成功大學有一棵百年榕樹,高聳壯觀,枝葉廣佈,學校的師生們都喜歡來此談學論道,附近的居民也經常扶老攜幼在綠蔭下乘涼嬉戲。在不知不覺之中,老榕樹成了大家日常生活裡的一部份。
有一天,榕樹生了重病,只見枝椏日漸枯萎,葉面長滿斑點,遠遠看去,像極了垂死的老人,大家見了都憂心如焚。校方請了多少專家為它會診,報告指出是染患了嚴重的病蟲害,估計醫療費用約數十萬元,大家知道了,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老榕樹有救了,憂的是要籌措這麼大筆的錢談何容易?校方想盡辦法,但是所有的預算裡都沒有編列這項經費。就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臺北一家保險公司的職員得知此事,呈報上級,結果董事會通過捐助一百萬元為榕樹治病,消息傳出,臺南市民們無不額手稱慶,全體師生們更是歡欣鼓舞。
老榕樹為人們帶來清涼,人們也以感恩之心回報,這可以說是「物我互通」的最好例證。
■美好的世界
祖孫二人住在破爛的樓閣裡相依為命,許多人建議他們搬到附近一間新蓋的救濟院,那裡的房間既不用繳租金,而且比這裡的設施好,雨天不會漏水,晴天不會西曬,但是年老的祖父總是一口拒絕。原來,樓下住著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每天早晚課的梵唄音聲總是讓老祖父深深地感動,每當梵音揚起的時候,老祖父總是和孫子說:「此音只應天上有啊!」
不料,樓下的王先生搬走了,祖孫二人再也聽不到清淨悠揚的梵唱,老祖父居然思念成病,躺在床上,整日巴望著梵音再起,不斷喃喃地說道:「我失去了美好的世界了。」
一個月後的清晨,老祖父的耳邊突然又響起祥和的梵唄聲,心想:難道是來到極樂世界了嗎?他張開雙眼,只見窗外魚肚白的天空點綴著稀疏的星辰,於是摸著黑走到樓下去,看到王先生一如往常,穿著海青,跪在佛前誦念經文。原來,住在十里外的王先生聽說自己的梵唄聲如此感人,特地又搬回來,從此再也沒有搬出去的打算。
老祖父豁然痊癒,熱淚盈眶地和王先生說:「感謝您!我又能擁有美好的世界了。」
■一念之間
臺北道場每天到了傍晚以後,前往聽經禮佛的人總是特別多。這天碰巧是星期六的晚上,法師們尤其忙碌的時候,卻接到一通十萬火急的電話,對方說:「我要找住持說話!我……我想殺人!」
原來,這位先生經營小本生意,不久前,小舅子倒了他的錢,導致財務周轉不靈,眼看著月底就要到了,公司裏幾十名員工等著他發薪水,真是又氣又急,只想殺了小舅子一洩心頭之恨。
住持慈容法師告訴他:「您殺了他,自己還得坐牢,仍然不能解決問題啊!」
「那我只有自殺了!」
「自殺了以後,家裏的親人情何以堪?難道要他們為你揹債嗎?」
「那我怎麼辦?怎麼辦呢?」對方的聲音沙啞了,想必是在掉眼淚。
慈容法師留下臺北道場的地址,請他過來談話。
約莫半個小時以後,他依約來到臺北道場。慈容法師安慰他:「人生難免有起有伏,跌倒了,只要自己肯站起來,就有希望,況且人活著,不只是為了自己而已,更要為愛護自己的人著想。殺人、自殺,不過落得親者痛,仇者快罷了……。」
看到他情緒漸漸穩定下來,望望牆上的鐘已經十點了,慈容法師說:「您趕快回家吧!這麼晚了,太太一定等得很著急了!」
「唉!」他嘆了一口氣,接著說:「我的太太很賢慧,但是回家看到她,就想到她弟弟,心裡更難過!」
慈容法師繼續耐心地勸導他。一番懇談之後,這名男子居然請求住持收留他出家。慈容法師以出家必須知道家庭狀況為由,請他填表格,然後按照上面寫的資料,偷偷地打電話給他的太太。
「王太太!您請坐。」中年男子聽到這句話,吃驚地回過頭,只見太太在知客法師的引導下,走進門來,一臉的悲悽。他不禁起身走上前去,與太太相擁而哭。
三個月以後,王先生夫婦二人再度來到臺北道場,拜訪慈容法師。王先生歡喜地說道:「感謝您救了我的一生,也救了我的家庭。」
■回頭轉身
小偉在學校聽同學說「佛光山大佛轉身」的事情,央求媽媽帶他去佛光山看「接引大佛」:「媽媽!您平常總是說公司忙,今天好不容易休假,帶我去佛光山玩玩,好不好嘛?」
麗英崇拜尖端科技,一向自詡是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女性,對於神佛一點兒也生不起信心,當然更不曾去過寺院,然而此刻看到兒子一雙渴求的眼神,一陣內疚襲上心頭:「好吧!但是小偉在路上要乖哦!」
坐上計程車,司機聽說他們要去佛光山,便和麗英聊了起來,並且自稱是佛光山的信徒。
麗英問:「信佛有什麼好處?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信佛呢?」
「信佛啊!不只是燒香拜佛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學做人。我在佛光山參加過好多次活動,像八關齋戒、禪七、短期出家、時代青年夏令營等等,師父不但教我們要孝順父母,更教我們要廣結善緣;不但教我們要受持淨戒,更教我們要給人歡喜……。我在心境上不斷地提昇,所以在生活上就能夠受用無窮……。」司機侃侃而談。
「佛教都在說什麼『六道輪迴』的,對不對?」麗英隨便拿了一句平常聽來的話應他。
沒想到司機對答如流,「是啊!不只是死了以後有『輪迴』,在人活著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在『輪迴』,我們的生活也在『輪迴』,這就是因緣果報的關係,你知不知道什麼是因緣果報?因就是……。」司機解釋以後,好像怕麗英不懂,又繼續說:「所以,種什麼因,結什麼緣,就會遭受到什麼樣的果報,這個世間是很公平的,只可惜許多人不但不懂因果,還錯亂因果,身體不健康、被別人倒會、事業不順利、兒女不孝順……,不知道自己研究原因,卻向佛菩薩去祈求,求不到,又說佛教是迷信,其實佛陀那裡會教人這樣去求呢?……。」
這席話倒是讓麗英耳目一新。然而,她心裏還有疑惑,「但是,一個月前佛光山的『大佛轉身』又怎麼說呢?」
「我正納悶呢!連佛都回頭轉身來度眾生了,眾生卻不肯回頭轉身。」麗英言下若有所悟。
小偉突然大叫:「媽媽!下雨了,我們沒帶傘耶!」
不一會兒,車子到了山門,司機收了錢,說道:「你們等一下!」
只見他迅速地跑到車子後面,打開車蓋,拿出兩把黃色的雨傘遞給麗英,「我準備了很多把傘給客人用,為的是實踐佛光人的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您轉身回個頭看看,大佛正在笑著接引你們呢!」
是啊!「接引大佛」看起來好慈悲,好詳和啊!
回家以後,麗英開始研究佛典,並且經常到普賢寺聽經聞法。丈夫看到她一改平日驕慢的習氣,不解地問她:「妳怎麼變了?」
「連佛都回頭轉身,我怎麼不回頭轉身呢?」
為了謝謝司機先生的適時相助,更為了感念他的一句話,一年來,麗英不斷地透過各種媒體,找尋這個接引她學佛的菩薩。
■生命的意義
薛佩芬送到醫院時,已經是腎病末期的患者。她經常望著窗外的藍天,想像班上的同學們此刻正在操場上升旗,在教室裏早自修,在籃球場馳騁,在提便當吃香噴噴的中飯……,而自己卻只能躺在床上忍受病痛的折磨。「難道十七歲的青春就這樣斷送在病魔的手上嗎?」佩芬越想越難過,常常背著家人偷偷流淚。
有一天,隔壁的病床來了一位病友,頭髮剃的光光的,待他開口說話,才知道「他」……原來是一位比丘尼,法號叫永文。
自從永文法師來了以後,整間病房笑聲不斷,佩芬也變得開朗起來。永文法師從來沒有說過自己的病痛,倒是從醫生、護士口中,佩芬得知她的腳剛開過刀,得的病也不輕。善解人意的佩芬感同身受,經常和母親說:「我會照願我自己,您過去看看永文法師吧!」
這天,佩芬似乎若有所感,側著頭問永文法師:「佛教裏是不是說人生很苦,有生、老、病、死……種種的苦……?」
「……佛教說苦,是要我們勇敢地面對現實,超越苦難,因為人生的可貴,在於發揮生命的光與熱,讓別人分享我們的歡喜。受苦其實是一種福報,自己沒有感受到苦,怎麼會想到世間上一切得來不易?怎麼會想到要給人歡喜呢?感受到苦,才會更珍惜生命……」
「啊!原來『苦的感受』也是一種修行啊!」佩芬展開甜美的笑靨。
幾天以後,佩芬的病情加劇,永文法師一再叮嚀薛媽媽:「如果佩芬有什麼事,請您一定要告訴我,即使我在睡覺,也務必把我叫醒。」
翌日,佩芬呈昏迷狀態,永文法師顧不得全身吊滿瓶瓶罐罐,也不管傷口尚未癒合,一跛一跛地走到她的床前,為她念佛。半天過後,佩芬帶著微笑,安詳地離開人世。薛媽媽雖然萬般不捨,卻也感到十分欣慰。
至少,佩芬為人間留下了一抹歡喜。
■不皈依也難
在屏東公路局服務的高居士,自從佛光山開山以來,便幫忙募款集資,我們也都不把他當外人看待,只是有一件事很奇怪,十多年了,他就是不皈依佛教。有人問他:「你對佛光山這麼赤膽忠誠,為什麼山上每次舉行皈依三寶典禮時,你都不參加呢?」
他說:「唉呀!我沒有那個能力皈依啊!一旦認了大師作師父,就要跟著他的腳步,但是大師的慈心包容天下,大師的願力橫遍十方,他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所要推行的事業何其廣大,永遠也做不完啊!我怕自己做不到,乾脆不皈依算了。」
有一天,高居士終於皈依了,我就問他:「你不是不皈依的嗎?」
「唉!這十幾年來不皈依,心裡真是難受,我實在忍不住了。」他苦笑著說。
他的同修蓮友們在一旁說:「大師的人間佛教,你雖然不皈依,不也跟隨了十幾年,皈依了以後,心裡會更踏實。」
■萬朵蓮花
有一天,為我立傳寫下《傳燈》的符芝瑛小姐,帶著祈琳瑛小姐來見我。祈小姐是教美姿美儀的專家,原先對佛光山有許多誤解,但是自從看到《傳燈》描述我弘揚佛法的種種心願及艱苦過程,讓她感動萬分,所以專程前來懺悔過去的錯誤,並且決定摺一萬朵紙蓮花供養我。我覺得她用心可嘉,因此又把她摺來送我的蓮花分送給佛光人,讓佛光人都能分享這顆清淨的心意。
現在,紙蓮花遍滿臺灣各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在娑婆穢土上培養出無數純淨的心蓮。
■傳燈老人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為我寫了一本傳記,名為《傳燈》,自從出版以來,未至半年,已銷售二十萬冊以上,在每個月金石堂書局的排行榜中,都高居首位。
羅東有家書局,時見一耄耋長者,每日走一回書店,只為了購買一本《傳燈》,與人結緣,半年以來,陰晴無阻,至少也買了一百八十冊以上。日子久了,書店的店員遠遠地看到他來,就說:「傳燈老人來了!」
他,就是蕭松枝老先生。
蕭老先生多次被任命為各地郵政局首任局長,負開創之功,因清廉不阿,杜絕貪風,迭有佳績,曾蒙總統多次召見。退休後,經常為人講善書。
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熱心地購買《傳燈》送人?」
他笑瞇瞇地說:「因為星雲大師要傳燈,雖然我懂的佛法不多,但我知道,應該將他的法燈接過來,分燈給更多的人,好讓這個社會更加光明。」
■忘卻生死
一九六九年,佛光山舉辦第一屆大專佛學夏令營時,有一位活潑美麗的少女跑到我面前,「師父!爸爸媽媽叫我來問候您!」
我一看,覺得十分面善,一時也想不起是誰家的女兒。
「我是中興醫院院長趙寰村的女兒,名叫趙翠慧。」
這下我才想起二十年前,她的母親在一所小學擔任老師,本來想要跟一位老和尚發心出家,在剃度前一刻,我希望她多考慮清楚再來,離去之前我勉勵她:「心出家比身出家更重要。」並且送了一串念珠給她,祝福她未來佛緣不斷。想不到,一轉眼已近二十年,如今她的女兒也已亭亭玉立了。
我聽了翠慧的自我介紹以後,取笑地說道:「如果不是我當初的一句話,妳現在還不能到這人間來呢!」
第一屆大專佛學夏令營結束以後,我幾乎很少聽到「趙翠慧」這三個字。又再過了二十年以後,加拿大溫哥華地區籌備佛光會時,趙翠慧居然出現在我的眼前,旁人介紹她是中華學校校長、三民主義大同盟會會長……,總而言之,她是當地華人中的領袖人物,在僑界十分活躍,對佛教也非常熱心,承擔了當地佛光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她對我,除了恭敬以外,更有一份熟稔,彷彿親人一般。
一九九三年,她發現自己罹患淋巴癌後,舉家返臺定居。難得的是,她一樣樂觀進取,熱誠好施,完全不像一個癌症患者。回國以後,她全力支援海內外的「佛光緣書畫義賣會」,協助解決佛學院外籍學生問題,我的傳記《傳燈》一出版後,她即刻購買了一千本帶往澳洲,和人結緣。總之,她以佛光會作為她生命的重心,將色身與心力投注於大我之中,竟忘卻了個人的生死與病苦。
■無言的身教
四十年前,一個留著平頭的初中生--林清志,來到宜蘭雷音寺的學生會學習佛法。由於個性主動活躍,高中時,他當上學生會的會長,經常跟隨我到鄉下佈教。服役後,他有心報考大學,充實學問,我嘉其志,在雷音寺安排房舍,讓他能安心念書。他果然不負眾望,考上師範大學。畢業以後,在我創辦的智光工商學校任教,幫我分擔創校的艱辛,後來又在宜蘭教書,課餘時,常至各地監獄佈教。
在臺北普門寺青年會時,他認識一位在中山國小教書的林秀美老師,雙方家長都有意促成他們的姻緣,我也本著「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心願,玉成其事。自六、七年以前開始,他們每個月都匯給我臺幣三千元,儘管我從來沒有給他們一通電話,甚至隻紙片字以為道謝,然而供養金未曾中斷。現在他們的子女都已經在各個國立大學研究所獲得學位,並且成家立業,一門賢孝,聞名鄉里,我深信這與他們自然流露的身教有著密切的關係。
至今,他們每個月依然按時寄來三千元,我倒想看看他們究竟會寄到什麼時候?
■乘公車記
剛抵達東京火車站,我們趕著到某地赴約,急急忙忙上了一輛公車,司機問明我們去的地方以後,說道:「這輛車子不到那兒,你們必須拐個彎……。」
我們初到日本,人生地不熟,要我們繞幾個彎,走幾條街,說來是有些困難,但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只得道謝下車。司機先生大概看我們一臉難色,竟然對著全車的人說:「抱歉!我必須帶這幾位外國朋友到另一個地方搭車,請各位等一等。」
說罷抽出鑰匙,跳下公車,領著我們走了五分鐘的路,到另外一個車站。
幾年以後,我再度赴日弘法,一位年輕的日本人一看到我,就親切地打招呼,說道:「您可能不認識我,但是我認識您,記得嗎?數年前,一位司機曾經停下公車,專門為您帶路,我就是那輛車子的乘客。」
「啊!真是對不起!讓大家為我久等。」我赧然以對。
「不!千萬不要這麼說,敝國深受佛教文化影響,佛法裡所說的隨喜結緣,我們都落實在生活上。您可知道,當司機再度上車時,全車的人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呢!」
■日本買手錶
在日本弘法之餘,我們也抽空上街購物,一方面想藉此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一方面也是想買些禮物帶回去給徒眾分享。
在一家禮品店,我看中一只精美的手錶,一位年老的店員告訴我訂價是日幣五萬元,我說:「記得貴國好像有什麼規定,說外國的觀光客可以打折。」
店員立刻說:「是啊!我差點兒忘了,打折以後是四萬六千元,請問您有帶護照嗎?我們必須登記才行。」
「對不起,來去匆匆,護照放在旅館裡,沒有帶出來……。」心想,以後的行程緊湊,不可能再花一個鐘點的時間坐車來這裡,於是又和他說:「算了,五萬就五萬吧!我買了。」
沒想到他執意不肯:「不行,政府的確有這項規定,我們必須恪守。這樣吧!請您留下大名及旅館地址,敝店一定在您離開前送到。」
即將返臺的前一天晚上,他果真專程送上那只手錶。我出示護照給他看,付過錢後,向他道謝。看他一臉的汗水,心想讓他多跑一趟,委實感到過意不去,所以一再請他進來喝杯茶再走。他笑了笑,深深一鞠躬後,從西裝裡拿出一本《心經》,指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的句子,說道:「無一物中,無盡藏。我以無所得之心送錶來這裡,已經得到了許多。活了大半輩子,我深深感到:快樂的人生,莫過於做好自己的本份事。」
■賺到歡喜
三十年前,在興建壽山寺時,蕭頂順先生只是一名小工,我發現他雖然學歷不高,卻很有建築的天份,所以後來開拓佛光山時,特地請他來為我們負責工程事宜。
記得當時,我們不曾畫過正式的藍圖,經常都是手裡拿著一隻米達尺,隨意在附近揀一塊石頭,邊討論邊在地上畫圖,佛光山一項項工程都是這樣興設起來。無論當時經濟多麼困窘,我都會盡量設法籌措建款給他,好讓他發放工資給手下的工人;為了怕他蝕本,我常常問他成本夠不夠。
多年來,我們彼此之間已經建立了默契共識,只要一見到我,他就知道我對工程的需要,單刀直入地切入話題,一切形式上的寒暄問候在我們而言都是多餘的。他在山上一做就是三十年,甚至兒子、孫子都投入山上的大小工程,只見他經常驕傲地向別人說:「佛光山的工程都是我做的。」
別的建築公司高薪挖角,他一概予以婉拒,經常有人問他為什麼如此賣命的為佛光山服務,他總是堆滿了笑容說:「因為我在佛光山賺到了歡喜,這是世間所有的財富都不能比擬的。」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