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stic Buddhism Selected Letters 《人間佛教書信選》
Selected Letters - Giving a Whole Nation's Buddhists a Letter - Six Perfections Enables Capacity to Endure Hardship, Expand the Future 書信選 給全國佛教徒的一封信──六度精神來荷擔憂患,開拓未來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書信選 給全國佛教徒的一封信──六度精神來荷擔憂患,開拓未來全國佛教同胞們:
近幾天來,舉國上下為美國政府的背信斷交,而激昂憤慨,幾乎不能自己。相信凡我佛教界同修、信眾們,也必定為我們國家處此外交鉅變而大有所感。數日以來,我為了這一問題,也幾至寢不安席、食不知味。當然!我所困心衡慮的並不是個人榮辱安危問題,而是一個出家人或一個佛教徒,在國家面臨這種困難的時候,能夠為國家做些什麼?應該為國家做些什麼?
大家都知道,佛陀是大公無私的聖者,佛教也是大公無私的宗教。尤其是大乘法門所教示的,更未夾雜有任何一絲一毫私人的情欲在內,完全在教人如何捨己為人,回向眾生。因此,面對著當前國家的處境,我們佛教徒的本分,應該是儘可能將這種大乘精神付諸實踐,絕不應該把個人的問題當作自己唯一在意的問題。
大乘精神就是菩薩道精神。「菩薩」是在「捨己為人」的實踐過程中完成的。我們都是大乘法門的信仰者,都是已發心或將要發心的菩薩行者。因此,在當前這種處境裡,正是大家實踐菩薩道最適當的機緣。而佛陀則是我們實踐時的最佳榜樣,他在求法的歷程中為濟渡眾生,曾經無數次地犧牲自己。甚至於捐出頭目腦髓也在所不惜。這種楷模啟示我們: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佛教徒不唯不能袖手旁觀,而且要勇往直前,奉獻出一己的生命。這就是大乘行者的本色,這種行徑也正是大乘佛教徒的修行內涵。
大家都知道,六波羅蜜是大乘法門的核心要義,是我們所應拳拳服膺的,並不只是徒託空言。「波羅蜜」是「度」的意思,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種德目的實踐,可以使一個修行者抵達解脫的境界。我們平常拿這六種德目來修行,現在,我也要拿這六種德目來與大家共勉。如果要問,佛教徒現在應該如何報國?我覺得應該以六度精神來報國。應該以六度精神來促使自己對國家社會盡其應盡的責任。下面我願就這六種法門,略作說明:
一、以布施的精神來奉獻社會
布施是大家平日最熟悉的修行方式。出家眾的法施,在家眾的財施等,使佛教得以維持於不墜,使行者的福慧得以增長。佛書說:「布施是立事聚眾之緣,善法道行之本。」這種道理是不難明白的。根據這個啟示,我們可以擴大平日布施的範圍,將這種精神推展到整個社會裡去。
從美國宣布斷交以來,社會上踴躍的捐輸風氣,正是布施精神的典型範例。我們佛教徒平素以布施為實踐佛法的信條,處此關頭,當然不能落人於後,在社會需要我們、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都必須抱著檀波羅蜜(布施度)的精神去奉獻自己。
其實,布施精神是可以用多種方式放射出去的,並非只是施物於人才算布施。譬如:自己是做生意的商業人士,那麼別人抬高物價時,我們仍然維持原價,這便是布施。因為我們哄抬物價是不利於社會的,是不慈悲的。如果我們是公務人員,當民眾來接洽公務時,我們盡量給予合法合情的方便,這便是布施,這便是慈悲。如因我們是教育人士,在教學時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去教育學生,這也是布施,這也是慈悲。整個社會如果都充滿著這類布施氣氛,那麼必定可以化艱難為平易、化憂患為祥和。全國勢必形成一個重重無盡,圓融、無礙、安和、樂利的理想國。
二、以禪定的境界來應付變局
禪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很多同修們也都有相當程度的禪定功夫,因此我不想在這方面多做解釋。我想說明的,是如何運用禪定的境界來應付當前突如其來的變局。「禪」,通常譯為「靜慮」,有些宗教派稱之為「止觀」,可見它是一種心理修持的功夫。佛書說:「亂心輕飄,甚於鴻毛」。禪定即是要攝諸亂心。所以廣義的看,禪定的功夫,實在只是專注一心,不被外境或妄想所牽引的心境而已。
當美國與共匪建交的消息傳出來以後,不必諱言的,有不少人的心理是受到相當程度的震撼。這一點從股票普遍下跌一事,也可以看出端倪。但是,我們佛教徒平常素有禪定的修為或知解,當能知道被外境、妄想所牽引是修行者的大忌。因此,我們應當能比較冷靜地面對這一件大事。我們不是冷漠,而是鎮定,才能使本具的智慧顯發開來,才能有更大的成就。這就是佛書上說的:「以禪定力,服智慧藥,得神通力。」先總統 蔣公「處變不驚」的指示,不只是至理名言,而且是一種崇高的心理境界。我們佛教徒,可以從禪定境界上來理解。讓我們行住坐臥都能在定境之中,以禪定力來應付任何外來的橫逆與困局。如果能這樣,那麼「履險如夷」這句話一定是可以成為事實的。
三、以忍辱的心態來荷擔憂患
當這次電視上播出美國斷交的消息時,相信大家都注意到蔣經國先生之堅毅、凝重的表情。在短短的幾天之間,經國先生又果決地宣布了:不與共匪談判、不聯蘇俄,繼續實行民主憲政,反對台灣獨立等重大措施。並且沈重地昭告我們:「美國的背信毀約,增加了我們正在奮鬥之中的困難,這是我們國民奮鬥史上一次強烈的變化和重大的挫折,但並不是革命的失敗。」從這裡可以看出,總統的心情是沈重的,精神是積極的,而斷事則仍然是果決無匹的。
顯然的,政府遷台的三十年間,這次事件是一件最強烈的震憾,所遭受的也是最大最深的一次憂患。但是經國先生在沈重心情之中,仍然以堅毅、果斷的心態來處理攸關國運的幾件大事,仍然如此地慎謀能斷。並未由於局勢的變化而氣餒,也不因為美國的背信而妥協,這就是忍辱波羅蜜的典範。「菩薩行生忍,得無量福德,行法忍,得無量智慧。」只有能忍受一切外來橫逆憂患的人,才能有真正的大智慧可言。因為佛門的忍辱並不是姑息,也不是懦弱。相反地,忍辱是一種大勇,它是一種擔當,一種氣勢。唯有能忍辱的人,始能面對任何打擊而屹立不搖。
因此,我們佛教徒在這個時候,不但要保持忍辱波羅蜜的修養,而且更要加以擴大,我們不只忍個人之辱,而且要能忍受國家所遭受的任何挫折。我們不只要趁此機會一掃前此崇洋媚外的歪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可意氣用事地遷怒其他無辜的美國人民。
因為,我們清楚地知道,忍辱不只是慈悲的,而且是智慧的。
四、以持戒的風範來恪遵律法
儘管佛教戒律的條文相當多,儘管出家眾須守好幾百戒,在家戒也有不少條文,但是歸根結底,其核心要義實在不出下列兩句話:「息身口惡,是名戒相。」「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戒)。」
持戒的人,不只是行為不可以違犯戒條,而且在行持的背後,還必須要有道德的良心和勇氣。換句話說,還要有慈悲的認識和修養。佛經上告訴我們:「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佛陀稱這種方式為「自通之法」。事實上也就是儒家推己及人的恕道。
在實踐上,戒律的遵守比守法要更為困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為戒律的內容擴大及於六道眾生,並且極重視心性的修為。
然而,儘管持戒比守法更艱難,而且犯戒之後並沒有像世俗判刑那麼嚴格的處罰,但是持戒的人還是兢兢業業地遵守,而不敢掉以輕心。這就是持戒的風範。
為什麼持戒的人能有此等風範?因為他們能深入地了解遵守戒律的根本動機。他們的持戒是自動自發的,不是被動的。
當我國與美國正式斷交之後,在各種形式上,我國的處境將會比以前更加艱難。為了因應這種處境,相信我們的政府將會在政策上、律法條款上作比較彈性的調整。在這裡,我希望全國佛教徒都能體認政府的苦心,而儘可能在政策上、律法上與政府配合。我們不唯要恪遵國策與律法,而且更要有身為表率地導引其他同胞。就如在持戒時我們不敢掉以輕心一樣,在遵循律法國策時,我們也該嚴肅地遵守。我們之持戒,是因為我們曾深入理解戒律的本意。我們守法,我們遵循國策,也是由於能深入體會政府的艱難,以及遵守國策的真正意涵。
因此,小自闖紅燈的違警罰法起,大至於勘亂時期的戒嚴法,不論大小,當可能干犯條款時,請拿出持戒的風範來,想想,我們不是律法的敵人,相反地,我們正是有慈悲心作後盾的律法護持者。
五、以精進的行動來護持政府
大家都知道,精進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不只是修行,即使世俗行事也是如此。佛陀曾說過,即使血肉脂髓都消耗竭盡,只要皮膚筋骨仍在,那麼仍然不能捨卻精進。菩薩發心,在荷負一切眾生的痛苦,即使為眾生身墮地獄,也不稍懈怠。所以,佛書上說:「如一眾生未成佛,誓不於此取泥洹」,這就是精進波羅蜜的本義。
平時,大家都矚目於修行。因此,了生脫死成為我們精進的目標。但是,菩薩發心是要上求下化的,濟度眾生是修大乘行的人必備的內涵。因此,當國家有困難的時候,沒有任何佛教徒能袖手旁觀。當政府需要人民護持的時候,我們佛教徒就得拿出精進波羅蜜的行徑來響應、來配合。
佛書以「於事必能,起發無難,志意堅強,心無疲倦,所作究竟。」五點來形容精進的意義。換句話說,精進就是「堅毅積極,貫徹始終」。有些外國人批評,為什麼我們的政府迄今仍然堅持反攻復國與不和談不妥協的論調。顯然的,這些人對於我們政府的做法不了解,因為他們不清楚「志意堅強,心無疲倦,所作究竟」等精進波羅蜜的內涵。
這是全民精進的時候了,為了護持政府,為了修菩薩行,我們佛教徒不只是要袪除自我的懈怠心理,而且也有責任讓這種風氣瀰漫到全國。因為我們深深了解,天下絕沒有不精進而能成就的菩薩,也絕沒有不精進而能強大的國家。
六、以般若的智慧去開拓未來
般若是最根本的智慧。沒有般若智,則一切佛法都不能與自己相應。一切見解都可能是虛妄、顛倒的看法。所以,佛書說:「般若攝導萬行,萬行隨順般若。」
就世俗情勢來說,目前我國的處境確是較前艱難。但是,如果被這艱難的情勢所嚇阻,而生起一切虛妄情見,那麼不唯不能自救,反而易貽敵人以可乘之機。因此,我們學佛的同修們,要時時提醒自己,以般若智觀照一切,自我的心志,千萬不要被虛妄的情勢所轉移。
「緣起性空」是佛法的根本真理,用這尺度去衡量,則一切人、物、事都是沒有實體的緣起法,沒有一法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天下也沒有絕對困難的處境,也沒有扭轉不了的困局。以這種角度來衡量,目前國勢的遭遇,可能就是來日否極泰來的一大契機。一次外交上的鉅大挫折,未嘗不是將來國家進步的因緣。所以,面對目前的處境,我們沒有驚慌的理由。重要的是,我們要以般若智去觀照一切,判斷一切。千萬不能墮入意氣、感情的漩渦之中。我們要在當前的因緣大網中,妥善去取,審慎抉擇。如果全國上下都能如此,則未來的輝煌成果,是可以預期的。
上面六點,是我針對目前國勢所作的一些獻言。事實上,這裡所提出的六度精神,在一般國人的意識中早已深深地存在,只不過名目不同而已,數年前,先總統 蔣公曾昭示國人以「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慎謀能斷」等教訓。這實在是六度精神的細密融合。布施、持戒、精進等精神,正是「莊敬自強」的分別顯現,禪定與忍辱態度則正是「處變不驚」的另一層說明。而般若智的開顯,與「慎謀能斷」的教訓也可以說是息息相通。因此,這六度精神的提出,也不過是以佛教徒立場為先總統 蔣公的訓示作一註腳而已。
全國教內同胞們,當前的時代,已經不是做「自了漢」的時代了。出家人處身方外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我們固然不應貪戀物質文明的繁華,但卻不能無睹於國家、社會的苦難。做為一個大乘佛教徒,不管在家出家,都應該把六度精神作徹底實踐。我們不唯要口頭地回向功德給一切眾生,更要從寺廟裡走到社會上去。如果自己的國家不能突破困境,那麼一切救度眾生的行願必易流於空言。
期望在般若智的光明導引下,讓我們以禪定、忍辱的精神來面對困局,荷擔憂患;以布施、持戒、精進的精神來獻身國家。讓我們共同以大乘佛教積極入世的精神,來投身報國的行列,共同開拓燦爛的未來。
星雲
一九七八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