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ed Humanistic Buddhism Prefaces 《人間佛教序文選》
“2003 Charity Specialty Publication” Preface: Fo Guang Shan's Charities 《二○○三年慈善專刊》序 : 佛光山的慈善事業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自序 《二○○三年慈善專刊》序 : 佛光山的慈善事業其實,佛教本身就是慈善事業。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說法四十九年,以種種法門示教利喜,就像《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醫品〉第三記載:「……貧窮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給予醫藥,無護者為作護者,無所歸者為受其歸,無救者為作救者……。」無非都是要讓眾生解脫身心的痛苦、纏縛,獲得幸福安樂的人生。
我自覺具有慈悲的性格,早在一九五二年,花蓮發生大地震,連公共汽車票都買不起,卻到處為花蓮震災而勸募;韓戰時,募集醫藥送往韓國;越戰後,支援購買難民船,搶救越南難民;多少次颱風之後,率先到災區運送食物,甚至慈濟功德會初創,那時佛光山開山不久,在萬分拮据下,我也捐了十萬元。
佛光山自開山以來,即訂「以慈善福利社會」為四大宗旨之一,不僅致力慈善工作的推動,而且是從育幼、養老、疾病醫療,到往生後的骨灰安厝等,可以說人一生的生老病死都照顧得面面俱到。尤其近幾年,台灣乃至世界各地各處發生的水災、地震、颱風、空難……等,海內外所有的佛光人,無不勉力給予急難救助。大家誠心奉獻時間、財力,點點滴滴,血淚輸誠,其實都只是想盡一點佛子的力量,讓佛陀的慈心悲願,普潤苦難的眾生。
然而,佛光山從來不標榜這些,因為我們知道,再多的錢財,會有用盡的時候,只能拯救肉身生命,濟人燃眉之急,仍然無法熄滅三毒;佛法的布施,則能更進一步地淨化心靈,拯救法身慧命,使人斷除煩惱,了生脫死,其影響及於生生世世。
是以,佛光山的慈善事業不同於一般的慈善事業,我們不願讓「慈善」造成人們的懶惰、依賴,不僅樹立教育、文化、正見、修持、智慧的形象,還要發揚宗教的精神,宣揚教義,用佛法解決人們的究竟煩惱。可以說,佛光山的慈善不光是慈善的工作,更是文教的工作,我們以慈善拯濟眾生色身,而以教育改變人生,根除煩惱。
佛光山慈善院從事慈善事業的法師、師姑、義工、護持的信徒等,他們的耐煩、慈悲,都是佛陀的千手千眼,稟持佛陀的教法,用慈悲的心靈關懷眾生,用慈悲的眼神看待萬物,用慈悲的話語隨喜讚歎,用慈悲的雙手廣做好事,只希望為堪忍的娑婆世間,注入一股清涼,也為芸芸的眾生,結下一分得度的因緣。
祈勉大家繼續共同努力。是為序。
西元二○○二年十二月于法堂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