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stic Buddhism Quotations 《人間佛教語錄》
Writings on Application in Life - An Ethics View 生活應用篇 倫理觀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生活應用篇 倫理觀佛教認為孝可分為三種層次:一般的甘旨奉養,使父母免於飢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為中孝;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惡道,了生脫死,使宗親得度,永斷三途輪轉之苦,才是上上大孝。
──《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道德觀》
所謂「孝」,是愛心的表現。孝是對國家、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孝是人倫之際的一種密切關係。孝維持了長幼有序,是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對生命的摯誠感謝,更是無悔無怨的回饋報恩。一般說來,為自己所愛是小孝,為家族親人為中孝,為國家民族是大孝。
──《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道德觀》
親友的關係應該做到「互相安慰鼓勵,嘉勉惜福守財,幫助人格尊榮,彼此隱惡揚善,督促前往善道」,以道相交,以捨往還,不可只有金錢的往來。
──《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佛教的忠孝觀》
朋友之間如果有隔閡誤解,如何才能消除距離誤會,促進良好的關係?根據佛陀開示,我仿無際大師,開了一帖「朋友十劑」的藥:
1.好心一片:以正直、關愛、提攜的心和朋友交往。
2.愛語三句:朋友見面,至少要有幾句好話,「你現在看起來好年輕哦!」「你好有福報哦!」「你真好命呀!」
3.忍耐一時: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正是這個意思。
4.慈悲全用:能以慈悲心對待朋友,如菩薩的慈愍眾生,則無事不能忍,無事不能容。
5.布施五錢:對於錢財,要有「分一半也無妨」的氣慨。
6.信用始終:比方「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已經承諾的事,要盡力履行,切莫虎頭蛇尾。
7.感謝萬分:受朋友施助,無論身行、口說、意念,都應該至誠的感謝。
8.體諒一點:體諒可以潤滑彼此間的磨擦,消弭不愉快的裂痕。
9.恭敬十成:恭敬可以昇華友誼的境界,美化兩者的交情。
10.方便不拘多少:為人處事,雖然要有原則,有時候不妨略作變通,開方便法門對待。
──《人間佛教系列‧學佛與求法‧佛陀的教育法》
在生兒育女方面,佛教認為眷屬都是有緣來相聚,身為父母者,平時就要有健康的心理及端正的行為;尤其在母親懷孕後,更要培養善因良緣。因此,父母於平素禮佛誦經、聽經聞法、樂善好施、長養慈悲善根,具足清淨福慧的身心,將來子女出生,其肉體與精神必能受到父母良好性格遺傳的影響,這就是最好的胎教。
──《佛光教科書‧佛教與世學‧佛教與禮俗規範》
家庭有傳燈的功能,不僅把生命延續下去,更將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傳揚下去。人間佛教的家庭,便是依此菩薩精神而建立,夫妻不再是冤家,兒女也不是討債鬼,以正知正見成就菩提眷屬,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的家庭觀》
身為主管者,是領導的中心,除了愛護部屬、員工以外,也要健全自己,例如:包容的心胸、承擔的勇氣、決斷的智慧、主動的精神、不看輕後學、不推卸責任、不疑心猜忌、不爭相領導等。以此為行事準則,必能獲得大眾的擁護。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的倫理觀》
員工與主管相處之道:
1.被怪不生氣。 2.工作不拖延。
3.指示不違逆。 4.凡事不隱瞞。
5.處眾不特權。 6.敬業不偷懶。
7.積極不懈怠。 8.往來不投機。
9.做人不孤僻。 10.做事不呆板。
11.思想不陳舊。 12.處世不極端。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的倫理觀》
佛門自古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見地,站在為師者的立場,心中時時以徒弟為道友,以開通開明的教育方式,令法徒在師者啟發之下,有更多自我啟悟與開創的空間,站在為徒者立場,不只奉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美德,尤其在禪門中,往往受到一句一字的點撥,則慧命重生,人生改觀。
──《佛光教科書‧實用佛教‧佛教的師弟之道》
子女如何孝順父母:供養父母,不令缺乏;凡有所為,必先稟白;父母所為,恭順不逆;父母正令,不敢違背;父母正業,不為中斷。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母親在懷孕時,性情能慈悲、溫和、尊重,常行善事,將來兒女出生,必定能受到母親性格遺傳的影響,這就是胎教。《雜阿含經》卷三十六云:「我見眾生主懷妊之時,我即教彼,為其子故,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其生已,復教三歸;及生知見,復教持戒。」可見人生的教育並非始自出生,更非進入學校才開始,在孕育中的每一刻,有良好的因緣,都可以給子女美好的未來。
──《佛教叢書‧儀制‧人生禮儀》
一個好丈夫,必須是勇敢護妻的丈夫,負責家計的主人,誠信服務的君子,工作熱忱的勇士,歡喜樂觀的家人,幽默風趣的伴侶。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一個好妻子,必須是勤於家務的賢妻,長於讚美的友人,敦親睦鄰的鄰居,慈悲應世的信徒,愛語笑聲的家人,熱心公益的善人。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妻子對待丈夫有五事:體貼敬愛,家務整潔,誠實毋欺,溫柔親切,讚嘆恭維。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老師對待學生,有下列五種方法:順法調御,以愛教導;誨其未聞,增廣見識;隨其所聞,令解善義;示其善友,樂於交遊;盡己所知,教授不捨。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生活要美滿幸福,社會、國家要安和樂利,都必須植基於健全的家庭之上。如何才能有一個健全的家庭呢?生活佛教化。就是說家庭生活要用佛法來淨化、美化、弘化、佛化。「佛化家庭」的內容包括:家庭教育、職業選擇、人我關係、養生之道、養老之道、修行之道、佛堂布置、居家圖書館等,一切生活行事都以佛法為依歸,如此必能建設一個幸福美滿的佛化家庭。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篇》
為人學生或弟子者,應以五事恭敬供養師長:
1.善恭順:為人學生弟子者,應恭敬順從於師。
2.善承事:所謂「有事弟子服其勞」,以財力或勞力供事於師。
3.速起:見師應速起,以示尊重。
4.所作善業:能依師之所教而實行之。
5.奉敬師:若師有教命,敬奉無違。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現今社會普遍存在著勞資問題,在佛教經典《善生經》中,佛陀早已教導資方如何對待員工的方法:
1.每呼使役,莫令過分。
2.飲食以時,彼飢如己。
3.勞動定時,有暇令息。
4.病時與藥,速令康復。
5.多餘財物,常應賜予。
佛陀慈悲,早就注意對待員工的問題,他的主張與現代的勞基法非常吻合。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每個人都有親人、朋友,善待親友,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五種善待親友的方法:若有布施,先給親友;溫和愛語,恭敬禮遇;利益均分,有我有他;困難之事,助他解決;誠實相待,不可欺騙。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丈夫對待妻子有五事:要幫忙家務,經常禮物慰贈,關心妻子的親友,要讓妻子家居自在,與妻子一起戶外活動。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為人父母者,除了教育子女以外,還要對子女未來前途有一番幫助。如何對待子女呢?有五個方法:教育子女,不可為惡;指其善處,使有品格;慈愛關懷,教其學問;善為婚嫁,尊重為要;適時供給,助其事業。
──《佛教叢書‧儀制‧佛化家庭》
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主張以慈悲來運作感情,以理智來淨化感情,以禮法來規範感情,以般若來化導感情。佛教鼓勵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親子之間要互敬互諒,朋友之間要相互惜緣,進而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亦即將一己的私愛,昇華為對一切眾生的慈悲。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家庭是每個人的生活重心,孝順則是人倫之始,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本,所以在家庭的人倫眷屬關係當中,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佛教認為,孝順父母,報答親恩,這是上報「四重恩」之一。反之,弒父弒母,則是不通懺悔的「五逆大罪」。《觀無量壽經》更將孝順父母列為往生淨土的重要資糧。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愛維護了倫理,愛制定了秩序;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之間,是靠愛來維繫關係,是靠愛來制定層次。一個人如果連父母、夫妻、兒女都不要,如何愛所有眾生?甚至有的人自殺輕生,自己毀身滅體;一己之不愛,如何愛他人!因此《華嚴經》告訴我們,要「愛人如愛己,率己以隨人」。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心地觀經》說:「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堂上雙親健在,是人間最幸福的事,因此為人子女,當父母健在時就應該好好孝順,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徒留遺憾。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菩薩愍念眾生,不分親疏,因此我們應該學習諸佛菩薩,把愛從狹義中超脫出來,不只是愛自己、愛家人,更要愛社會大眾、愛國家世界。我們要用慈悲去擴大所愛,用智慧去淨化所愛,用尊重去對待所愛,用犧牲去成就所愛。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忠是信仰,是追隨,是學習;孝是恭敬,是愛護,是孝養。談到孝順,一般人以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事實上,烏鳥禽畜尚且知道反哺,奉養父母只是孝順最基本的一環,除了對父母盡孝之外,更要擴而充之,對宗族盡孝,甚至進一步擴大為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今日人間佛教的居家之道,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的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佛化家庭生活。對於老中青幼等份子,彼此之間要互相愛敬、慈孝、教育、規勸,因為家人之間是一種連鎖關係,父母子女等眷屬就像鎖鏈一樣的環環相扣,不可分割。人人盡其在我,相敬相愛,個個身心健全,融洽和諧,家庭才有歡笑,家庭倫理也必然和樂美滿。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當太太發現丈夫有了婚外情,應該如何處理?吵架是沒有用的,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用愛再去把愛贏回來」,這才是明智之舉。我們常說夫妻的關係是「另外一半」,你嫁的另外一半,他要的是什麼?無非是要你愛他,要你對他好,你都不會讚美,怎麼好得起來?因此不會笑的要學習笑,不會說話的要學習說話,沒有表情的要學習有表情。如果能讓對方感覺「家庭如樂園」,每天生活裡充滿了歡樂、笑聲,又哪會有婚外情的發生呢?
──《普門學報‧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一個家庭如果夫妻雙方個性不合,無法一起生活,甚至演變成為家庭暴力,到底可不可以離婚?站在人間佛教的立場來看,當然希望大家能組織幸福美滿的家庭。基本上佛教並不贊成離婚,但是如果到了水火難容的地步,也要好聚好散,畢竟人和人之間,適性者同居。如果人心、人情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還是讓它水歸水,火歸火,勉強在一起,不如彼此好聚好散。
──《普門學報‧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如何才能化解家庭暴力?正本清源之道,就是家庭裡的每一個份子,對家人的愛要永恆、寬容、體諒、昇華,要互相尊重與包容,共同維護家庭的和諧與美好。
──《普門學報‧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我認為婆媳間,應該先學會認知、體諒與同情,並且要有方法、要交流、要溝通。比方說,為人媳婦要懂得尊重婆婆,了解婆婆的心理,並鼓勵丈夫對婆婆多些照顧,讓婆婆不致於有失落感,如此,丈夫便不會夾在兩個女人之間難做人,他自然就會更加愛老婆。假如婆婆也把媳婦當女兒看待,教導兒子要愛老婆,媳婦看到婆婆這麼開明,也會恭敬這個長者。總之,婆媳之間互相體諒,問題就容易解決。代溝是雙方的責任,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如果有一方肯讓步,就會天下太平。
──《普門學報‧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四等婆媳:
第一等婆媳,如母女親密;第二等婆媳,如朋友尊重;第三等婆媳,如賓主客氣;第四等婆媳,如冤家相聚。婆媳之間的關係如同跳探戈,你進我退,我進你退。人際之間,只要我待人好,他人也會把我當成親人一樣;人家嫌我、怪我,就是我待人不夠周到,所以要待人好才能增加人我之間的空間,婆媳之道,更是如此。
──《普門學報‧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青少年交朋友應當要「以德相交」,拿出慈悲、真心、義氣來交往,在緊要關頭時才會互相扶持,患難與共。要「以誠相交」,朋友之間講究誠信,擯除利害關係,才能成為知交。要「以知相交」,一個人懂得吸收新知,也會引來許多見多識廣的人,興趣相投,則能成為好朋友。最重要的是「以道相交」,一個有道德的人,無論遠近,人人都樂於和他親近。君子以信譽為信,朋友以道德為信;以道所交的朋友,才堪稱做道友、法侶、善知識。
──《普門學報‧佛教對「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與人交朋友,不要處處想到要別人幫忙我、有利於我,這種自私的心態,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交朋友,要想到我怎樣給人快樂、給人歡喜、給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於自己,就會虧損道義,所以交友不求益我。
──《普門學報‧佛教對「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怎樣的傳家之寶,才能讓家庭和樂、家族興盛綿延呢?
1.「勤儉」是傳家之寶:社會上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之所以能成功,絕不是從安逸享受中得來,而是從勤儉奮鬥中獲得的。
2.「孝道」是傳家之寶:親子之間有著「上代以來,從己而出」的血緣關係。藉著世代相傳的倫理,人類的綱常秩序才能穩固和延續。
3.「慈悲」是一種傳家之寶:培養孩子有慈悲心、有善念,他就能與人為善,不會到處樹立敵人,而擁有平安順遂的人生了。
4.「信仰」是傳家之寶:人不能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心中就沒有力量。但是要選擇正信的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
除此,其他如儒家的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八種正道等,以及書香、教育、知識、明理、忠信、誠實、歡喜……,都是值得代代相傳的珍寶。
──《普門學報‧佛教對「家庭問題」的看法》
宴客時,上等的主婦能和客人同時用餐;中等的主婦,來不及和客人一起用餐,拜託大家先用,表明有一道湯還沒煮好、一道水果還要切;下等的主婦,讓客人老是呼喚吃飯,卻仍不得辦法出來吃;劣等的主婦,客人喊到最後,飯都吃飽了,還來不及出來。
──《普門學報‧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夫妻是五倫之一,也是一切社會關係的開始,如何建立美滿和諧的夫妻生活?先生要做到:身邊少帶錢、晚飯要回家、應酬成雙對、幽默加慰言。太太要做到:家庭是樂園、飲食有妙味、勤儉為五婦(1)、讚美無祕密。
──《星雲日記》
人間佛教,講究的是生活要過得幸福,夫妻要相親相愛,人際關係要和諧,家庭要美滿,故頗能與一般社會人士相應。有很多父母到寺院禮佛時,都會把小孩帶來,雖然孩子在佛殿裡亂跑、吵鬧,但我們仍很歡喜,因為這是一種家庭信仰的傳承。
──《星雲日記》
夫婦之道有以下六點:
1.上等的丈夫,回家幫助太太料理家務。
2.中等的丈夫,回家喝茶看報讚美太太。
3.下等的丈夫,回家氣勢淩人嫌東嫌西。
4.上等的太太,治家整潔賢慧有禮。
5.中等的太太,慰問丈夫讚美辛勞。
6.下等的太太,嘮叨不休刻薄自私。
──《星雲法語‧夫婦之道》
治家之道:
1.妻女無妒則家和:家庭裡的妻、女、姑、嫂,相處之道要彼此和平禮讓,恭敬淳謹,不要嫉妒、多生是非,這樣家庭自然會和諧。
2.兄弟無偏則家興:兄弟姐妹的思想、意見、看法,要合於中道,不要太過偏頗、執著。兄弟團結無偏,家庭才能興隆。
3.上下無縱則家尊:家庭中,無論長輩、晚輩,不可縱情縱欲,要依理遵法,這一個家庭才會有尊嚴。
4.嫁娶無奢則家足:婚姻嫁娶是家庭的大事,難免慎重其事。但良好端正的人品,才是最重要,不可太過奢華、浪費,如此,家庭自然會富足。
5.農工無休則家溫:也不一定指農工之家,現今的工商社會,只要從事正當事業,勤勞勉力,都能夠讓家裡的大小衣食溫飽。
6.祭祖無忘則家良:一個家庭,不忘記祭祖之誠、不忘失喪祭之禮,必定是一個良善的家庭。
──《星雲法語‧治家之道》
夫妻相處,最重要的是「溝通」,有溝通才能讓對方了解彼此的感受,說出問題點,彼此才能有改進成長的機會。所謂「微小轉廣大」,一件小事情悶在心裡,悶久了,彼此不說話、不關心,最後形成冷戰,隔閡就會愈來愈深,終究變成不可挽回的憾事。
──《星雲法語‧夫妻相處》
中華文化主張三綱五常,主要在孝道的闡明。孝,是對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孝,是人倫之間的一種密切關係。擴而充之,對兄弟的孝就是悌,對朋友的孝就是義,對國家孝就是忠,乃至對眾生的孝就是仁。要重整倫理道德,應從發揚孝道精神做起。
──《星雲法語‧用六心培福慧》
三等媳婦:
第一等媳婦:不但要讓公婆尊重你、丈夫愛護你,尤其要善理家務,把婆家視如娘家,每日灑掃庭院,供應三餐,委屈忍耐,不可以有情緒化的語言、動作出現,這是最重要的。
第二等媳婦:至少要顧念大局,要為親愛的丈夫做人,要設法對婆婆表示臣服,不可意氣用事,做晚輩的本來註定就是理虧,如果能夠認清自己的身分,後面就會有改善的空間。
第三等媳婦:一到婆家,立刻擺出對立的態勢,開口「你們這一家」,閉口「你的爸爸媽媽」,就是藐視公婆,存心向倫理挑戰。甚至平日生活斤斤計較,一點委屈都不能忍受,整天詛咒、怨恨、哭鬧、投訴,這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婆媳關係,也沒有辦法成為一個正常的家庭了。
──《人間萬事‧三等媳婦》
【注釋】
(1)五婦:指妻子要做像母親、像妹妹、像婢女、像妻子、像臣子般的太太;也就是說,對待丈夫有時像母親關心兒子、有時像妹妹敬愛兄長、有時像婢女服侍主人、有時像妻子依賴丈夫、有時又像臣子伴隨君主。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