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stic Buddhism Quotations 《人間佛教語錄》
Writings on Application in Life - A Worldview 生活應用篇 世界觀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生活應用篇 世界觀儒家以世界大同為天下昇平和樂的期望,孫中山先生也以「天下為公」做為他草創民國的理想。佛教則以四生九有、法界平等的「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理念,建設人間淨土。
──《佛光教科書‧佛光學‧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國傳統的兼愛思想,而佛教除了對人權的維護,更進一步,重視「生權」的平等。此為「眾生皆有佛性」、「汝是未來佛」,恭敬尊重每一個生命的權利。由於佛教提倡生權的平等,自然跨越國界的藩籬,而能天下一家;泯除同異的分歧,而能人我一如。
──《佛光教科書‧佛光學‧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阿彌陀經》裡提到,眾生「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彼此結緣,彼此讚美,就是充滿了國際觀。《彌勒菩薩上生經》、《彌勒菩薩下生經》中,彌勒菩薩不但與地球上的人類有來往,甚至天上天下,乃至到三界二十八天、十八層地獄裡去度眾生。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平等」才能共尊,「和平」才能共榮,今日欲求世界的和平,必先呼籲世人建立平等心,不但大國小國要平等相處,各種族之間要平等相處,尤其要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以強尊重弱、以有尊重無、以上尊重下,唯有在平等的觀念之下,人人平等共尊,才能進取世界和平。
──《普門學報‧佛教對全球問題概觀》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彼此尊重、包容、平等、無我、慈悲,這才是民族間、國際間需要的理念。因此,我們居住在地球上,應以同體共生的地球人自我期許,提倡「生佛平等」、「聖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的思想。進而泯除人我界線,打破地域國界,人人具備「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國際宏觀,進而以「天下一家」為出發點,讓每個人胸懷法界,成為共生的地球人,懂得保護自然,愛惜資源;以「人我一如」的同體觀,自覺覺他,昇華自我的生命,為自己留下信仰,為眾生留下善緣,為社會留下慈悲,為世界留下光明。如此,才能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佛法著重內心的淨化,它認清世界不平等的根本,源於人們內在的無明我執,人類貪求權力、名譽的欲望所致;由於貪染心的占有,彼此就會引起衝突,從而招來不息的鬥爭。因此,佛教告訴我們要根治世界的亂源,須從人們的心靈淨化做起,從眾生心中去實現人心的和平,從實踐佛教的無我、慈悲、尊重、和平的教義,才能完成世界的真正和平。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由於佛法能不分種族、宗教、國家,因此佛教徒在世界各地都在努力推動淨化人心、福利群生的工作,甚至結合各地人士的力量,共同為世界和平、社會福祉而努力,同時更擴大胸襟,包容異己,群策群力,以法界為心,以地球人自居。只要地球上的人與人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都能本著慈悲心,彼此互相尊重,相互幫助,大家都能做個慈悲的地球人,都能走出國界,自然沒有種族的歧視。
──《普門學報‧佛教對全球問題概觀》
從「緣起」的法則來看,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因相成,眾生之間也具有同體共生的關係,因此人類應該摒棄過去「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概念。大家要發揚互助精神,彼此不要分裂、排擠,讓共生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融和共存,都能以共生的理念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讓地球成為和平安樂的人間淨土,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追求的目標。
──《普門學報‧佛教對全球問題概觀》
佛光山是宗教團體,我們主張本土化、無國界。我的理念是不分國家大小、種族膚色,在平等下彼此不分大小、上下、強弱,共同來創造人間的和平。我不侷限自己要做哪一個國家的人,我是一個「地球人」。
──《星雲日記》
儘管外在的花花世界是虛虛假假、爭權奪名,只要我們內心的世界無風無浪、無花亦無香,自然會有韓愈所說「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心」的知足與自在。
──《迷悟之間‧花花世界》
所謂「本土化」,包含有:語言本土化,風俗本土化,習慣本土化,教育本土化。本土化不是狹隘的地域觀念,更不是族群的對立,而是放眼國際,展望未來。現代社會由於交通發達,地區與地區之間往來密切,旅遊、參訪,甚至移民風氣普遍頻繁。到了一個新地方,想要融入當地生活環境,學習當地的語言、接受當地風俗習慣,就成為必要的條件。
──《星雲法語‧本土化》
現在是「無國界」的時代,更需要有「天下一家」的恢宏思想。但是有些人經常強調你是南部人、我是北部人、我們是本省人、你們是外省人,這種地域觀念,只會造成矛盾和族群排斥的現象,對整體而言並非善事。若能泯除分別,不分彼此,不相阻礙,如重重無礙的燈光,同體共生,社會才會平安和諧。
──《星雲法語‧健全的思想》
現代的世界由於交通便利、資訊發達,國與國之間的界線,日益淡化,種族與種族之間的距離,漸漸縮小,可說是咫尺天涯,近若比鄰,地球村的時代已經來臨,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做一個地球人。如何做一個地球人呢?
1.做一個平等的地球人:對於所有人等,能尊重愛護,沒有紛爭;對於不同種族,能用心平等,沒有歧視;對於世界上大小國家,不管是強者或是弱者,能互通往來,沒有排擠,體認萬法緣生,彼此密切,才能做一個平等的地球人。
2.做一個共生的地球人:每一個人都不能離開別人而存在,都無法離開因緣而獨立。我們的衣食住行,隨時隨地都仰賴著社會大眾的供應,生病時有醫師療護,學習技能智識,也要有老師先輩教導。所以,我們要大其心,厚其德,認知大家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彼此互助合作,彼此心懷感恩,才能共生共存。
3.做一個尊重的地球人:地球上的人類,雖然有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的不同,雖然有人種、膚色、性情的不同,但是人格一樣,都應該受到尊重。
4.做一個包容的地球人:世界上遍布著眾多的不同,舉凡生活環境、民情風俗、語言文字、思維模式皆不同,但也因為各種「不同」,而展現世界多采多姿的風貌。所以,人在思想上要建立包容的觀念,才能將自己融入世界裡。
──《星雲法語‧學做地球人》
人,應該擴大自己的領域,擴大自己的世界,全人類應該把地球看作是一個「地球村」。大家要做一個「地球人」,在地球村裡,共同和平生活,彼此攜手合作,相互包容。
──《星雲法語‧地球人》
不殺生而護生,進而倡導生權平等,這是最合乎現代舉世所關心的生態保育,也是最積極的重視環保。因此,唯有喚起現代人的共識,大家共同重視生權的提升,共同保護環境生態,才能還給人類一個健康美好的地球與未來。
──《星雲法語‧本土化》
我們在生活裡,把好和壞,分得很清楚,把有和無、生和死也分得很清楚。所謂不二法門的世界,是生死、善惡、因果,都是不二的。現實的世界,「有」的時候很歡喜,「無」的時候很悲傷,但在《維摩經》裡的世界,有和無都是一樣的,「有」的世界固然很好,「無」的世界更好,因為無可以無限無量。另外,我們認為善的是好,惡的是壞,但是真正有修行的人,善的固然是好,惡的他也當作是一個借鏡;所謂逆增上緣,惡人也能是一個善知識。
──《人間佛教系列‧緣起與還滅‧從現實的世界到理想的世界》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種種改善雖然僅僅踏出自我的一小步,但只要大家肯持之有恆,在教育上,注重大悲力、寬容心的培養;在文化上,推展人我共尊、立場互易的美德;在社會上,發揮萬法緣生、一多不異的真理;在處事上,消除我執,攜手合作,以期從時間的共榮、空間的共榮,達到人間的共榮,那麼,建立平等社會、達到世界和平將是指日可待之事!
──《當代人心思潮‧平等與和平》
今日的社會因為缺少「同體平等」的認知,因此亂象迭起;當前的環境因為沒有「共生慈悲」的觀念,因此遭到破壞。我們要努力實踐同體共生的理念,推動誡煙毒、誡色情、誡暴力、誡偷盜、誡賭博、誡酗酒、誡惡口的新生活七誡運動,淨化社會人心。積極響應世界環保運動,不濫伐、不濫墾、不濫殺、不濫建、不濫丟,來挽救我們的地球。
──《當代人心思潮‧同體與共生》
兩個人在一起,各有我執就不能和平;一個家庭若各有我執,如選舉時每個份子所支持的對象不同,就會造成家庭糾紛;社會國家若有太強的理念我執,就無法和平。去除我執,並非無我,而是從小我到大我,從私我到公我。
──《當代人心思潮‧平等與和平》
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佛陀提出:「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主張。由此可以了解到,在佛教教義裡,對於不同國家、種族、階級、性別、年齡的人們,均能賦予尊重,一律平等對待。正因為佛教擁有「人我共尊」的平等特性,心物一體的平等主張,因此,佛法得以迅速風行印度,乃至流傳世界,並且與當地文化相互融和,彼此尊重。在歷史上,唯有佛教在流傳的過程中未曾發生過戰爭流血的衝突。可見「人我共尊」是平等互惠的基石,也是世界和平進步的良方。
──《當代人心思潮‧平等與和平》
我們感謝世間在種族上有黃、白、黑、紅多采多姿的膚色;感謝有百多個國家可以共同往來,建立美好的友誼;感謝世間上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各種不同的宗教,讓眾多不同信仰的人們,各有其精神的依託。世界各地依其地理環境,出產不同的金銀銅鐵,生長不同的花草植物;依個人喜好有酸甜辛辣之味,依個人習慣有麵飯飲食,天地間都供應著我們所需,我們怎能不共同建立集體創作的共榮觀念?
──《當代人心思潮‧平等與和平》
人間佛教的國際觀,就是要打破人我的界限,本著「同體共生」的認識,互相包容、尊重,彼此平等、融和,大家共榮、共有。例如:在佛教裡,講到時間都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講到空間都是此方、他方、十方無量世界;講到人間,都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是無量無數。所以,佛教的國際觀已經泯除了時空的界限。
──〈如是說〉
平等是佛教最殊勝的教義之一。這個世界之所以紛擾不安,不外是各種不平等所引起的。佛陀曾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外在的世界或許有諸多不圓滿的地方,但是我們內在的佛性,卻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如果人人都能從根本上認識眾生平等的真諦,以平等心來接引十方,則世界和平將指日可待。
──〈如是說〉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