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1/5-1992/12) 《星雲日記(1991/5~1992/12)》
Hsing Yun Diary 12 - Everywhere with no Families and Everywhere with Families: The Six Senses as a Place of Practice 星雲日記12~處處無家處處家 六根作道場(1991/7/16~7/3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12~處處無家處處家 ■六根作道場(1991/7/16~7/31)一個人要轉煩惱為菩提,
必須要好好處理自己的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所謂「熱鬧場中好修行」。
精華語錄
◎功名富貴皆人世浮榮,惟胸襟浩大是真受用。
◎在修行的路上,八正道可以讓我們人格完成、佛道完成、自我完成,讓我們幸福快樂、美滿生活、天下人我一如。
◎眼的修行--
一、要修慈眼,用慈眼關愛一切眾生。
二、要修慧眼,用慧眼辨別是非。
三、要修法眼,用法眼觀看事情。
四、要修佛眼,用佛眼瞻仰人間。
◎耳的修行--
一、要善聽,將不好的話聽成好話。
二、要諦聽,注意聽且不會聽錯。
三、要兼聽,聽了這個還要聽別人的看法。
四、要全聽,不斷章取義,要把話聽完。
◎念念慈悲,是立德、立言、立功之本。
◎在世間除了慈悲外,歡喜也很重要,跟活潑開朗的人在一起,自然會感染到信心和光明面;反之,與悲觀者相處
在一起,只會了無生氣,看不到陽光。
◎人生榮辱禍福皆業,該來的不必避,不該來的則不用去擔心。
◎寺廟對信眾的功能︰
一、修身養性,培養宗教情操。
二、聽經聞法,可以增長信心。
三、齋飯素食,廣結善緣功德。
四、道友聚會,能夠以會會友。
七月 十六日 星期二
服務於傳播界的楊華沙小姐,昨天和我談起美國教育電台,將錄製「布袋和尚」的故事,希望我能提供資料作為劇本的參考。布袋和尚在美籍人士的心目中是「歡喜佛」,希望藉他給人歡喜和包容的胸量,把快樂散布給人。其主題和動機非常美善,然美國能包容那麼多的種族人民,其本身就具有布袋和尚的性格。
「功名富貴皆人世浮榮,
惟胸襟浩大是真受用。」
晚,七時,師徒會座談。
剛從紐約回來的慧開表示,平時一個人在東部,課業忙的時候還要犧牲睡眠時間,二十四小時都不夠用,從沒有想到孤獨,回到西來寺人多,噓寒問暖的感到很親切,幾次錯過打板時間,師兄弟還會替他留飯菜,好像遊子回家一樣,好溫暖。
為讓西來寺更美好完善,以「西來寺缺少什麼」為題,讓大家發表他們的看法。我歸納如下︰西來寺缺少整修水管之類的人才、運動場所及器材,不了解本地人士的文化背景,缺乏對美國法規的認識、淺顯的英文佛書、較高大壯碩的樹木,義工資料不全......
有了這些資料,大家就有個方向可以去改善。
「出家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慈悲、威儀、僧格、忍耐、智慧、耐煩、道心、平等心、熱誠、明理,除此之外還要溫和、發心、正見、負責、靈巧、說法、說服人、會用功......
「一個人要有多少專長?」要會典座、會法務、會園藝、會電腦、會開車、會寫作、會知賓、會理財、會教書、會醫護、會開示......要身兼數職。
所以一件平常事,是要經過多少不凡的過程。
「俗情濃艷處,淡得下;
俗情苦惱處,耐得下;
俗情抑鬱處,遺得下;
俗情耽溺處,撇得下;
俗情擾攘處,閒得下;
俗情牽絆處,斬得下;
俗情矜張處,抑得下;
俗情侈放處,歛得下;
俗情難忍處,忍得下;
俗情難容處,容得下;
斯為有超世之識,且有超世之守;
胸中不平要鳴,胸中有得要說,即是無量。」--耿楚侗
七月 十七日 星期三
西來寺附設的中華學校,學生都很用功,適值暑假,早上還不到八點,就可以看到小朋友進進出出;也有一些青少年是到西來寺打工或當義工。看到第二代子弟們如此精勤,也感受到我們未來的希望。
有兩位就讀高中的少年,和我提到一些他們似懂非懂的句子,要我回答,我竟然也似懂非懂,只得相約明天再談。花了約兩個小時才弄懂,他們問的是︰
一、「曇花一現」,曇花是什麼花?
「曇花」為梵文的音譯,語出自佛經--
《法華經》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優曇缽羅花,時一現耳。」
《長阿含經》云︰「佛告諸比丘,汝等當觀,如來時時出世,如優曇缽羅花時一現耳。」
《法華文句》云︰「曇花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曇花,意譯為「祥瑞靈異之花」。「曇花一現」喻不尋常事物,迅即消失。
二、「不學無術」是什麼意思?
通常我們可以將人分為四個等級--
1.有學有術。
2.有學無術。
3.不學有術。
4.不學無術。
不學無術是形容沒有學問又沒有修養、專長的人。
三、「三長二短」是指什麼?
「三」長--《書經》云︰「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每年春季、每月上旬、每日早晨要懂得保健養生,則會長壽。)
「二」短--一短是說,未滿十六歲而夭折;二短是指死亡。
三長二短是指意外的不幸或禍患,特別指死亡;多用於假設虛擬,在事情未發生前的猜測。
又,在「長」時不注意保健,就會變成「短」了。
四、「天涯海角」在何處?
廣東欽縣有「天涯亭」,合浦縣有「海角亭」,二郡蓋南轅北轍之謂也。
天涯海角之名由此而來,喻極偏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五、為什麼要「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是喻買皮裘的人,多方刁難,吹開皮衣上的茸毛,露出根皮,檢查有沒有毛病。
「疵」是指毛病,形容故意挑剔別人的過失。
六、「不孝有三」的「三」是指什麼?
《四書集注》云︰「於禮,不孝者有三事--
1.阿意曲從,陷親於不義。
2.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3.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者中無後為大)。」
七、「十惡不赦」是指那十惡?
「十惡」原指十條大罪,始於北齊的法律;隋、唐時把這十條大罪加以增刪,正式定名為「十惡」,寫在法典前面;以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都規定犯了「十惡」罪不能赦免--
1.謀反。 2.謀大逆。
3.謀叛。 4.惡逆。
5.不道。 6.大不敬。
7.不孝。 8.不睦。
9.不義。 10.內亂。
七月 十八日 星期四
下午一時,西來寺中華學校開會。出席者有慈惠、心定、李曾艷鶯(教務主任)、蕭樹蓉(中華學校聯合會會長)等人。心定邀我出席指導,提供意見。
李主任在會中報告,除了華裔子弟外,也有菲、韓、泰籍子弟,採雙語教學。學生人數已增加到一百七十二位,可見校務的推展已具有相當的成效。
會中確立校名為「佛光山西來學校」,凡有心就讀的學生,不分國籍、種族、宗教,都一視同仁。會中並決議設立董事會、護持委員會和家長會,以利校務推展。心定、依門和依航為董事。
據蕭女士表示,她對中華學校的推動十分熱心,把中華學校的推動當作一種信仰。信仰對於人真是太重要了。她戲稱自己是「無事忙」,我說︰「凡是能幹的人,都是無事忙。」
我感覺佛光山西來學校,除了教育學生以外,若學生有心理或家庭的問題,可由西來寺的法師加以指導。人遇苦難,若不加以協助,則失去西來寺建寺的功能與意義。
緊接著,和劉秋岳先生、鄭金德博士、王錦華教授、詹家和(捷夫)教授、李雄風夫婦和葉先生舉行座談,聽取他們對佛教教育的看法。
王教授建議︰沒有教育,佛教就沒有未來;未受佛學院教育者,沒有資格受比丘、比丘尼戒;住持人選一定要佛學院畢業才能擔當。他的真知灼見,實在令人激賞。
王教授又建議︰佛學院應有七年的教育時間。二年先修班,第七年為寺院教育。
座中有人提議︰佛學院可邀理工科的教授來講演「現代生活包括什麼」,以擴展學生的視野和胸襟。這一點佛光山的佛學院早已著手進行。
關於院際學生的交流,我一向提倡。沒想到在座各位,與我的看法一致。
佛教要在美國生根,佛學院的成立是很重要的。但是,美國人具有吉普賽的性格(雲遊)和被虐待的性格(苦行),能安住一年就很不錯了。如何針對他們的需要來教育,是相當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佛教不應只是著重過去的歷史,應具「前瞻性」、「未來性」。故,應著重在解決當代佛教及未來佛教的問題。
有人建議︰有必要對寺院教育、學院教育、教師、學生、教學計畫、課程等做一次評鑑。
也有人主張︰寺院應為徒眾付學費。其實,寺院那裏肯替徒眾付學費,有的甚至不肯讓徒眾就讀佛學院。
在座各位都同意,宇宙基本的原動力為「無形」,「無形」即「空」,亦即《心經》所謂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李先生在會中表示,日蓮宗吸引許多南加州的人士,許多美籍信徒能以日語拼音背誦《法華經》中的<方便品>和<如來壽量品>,真是不可思議!
即將到佛光山佛學院任教的鄭金德博士,將他費時四年,苦心收集的五十五本佛教書籍致贈佛光山。很感謝他,希望佛光山的徒眾能好好利用這些得來不易的「法寶」。
七月 十九日 星期五
依晟到法國巴黎差不多快三個月了,他在巴黎一面學法語,一面弘法,經常在潮州會館說法。昨天收到他的來信,報告在巴黎的情形,值得把它公諸於眾。
他的來信全文如下︰
師父慈鑒︰首先向師父請安!
雖然海天遙隔,但是師父廣大慈悲的精神,在法國也能「呼吸」得到。最近我在雅利安學校(外國人學習法語的有名地方)學法文,對初學者來說,相當困難,一般人都是先在自己的國家學過一兩年再來,這種「失敗」的經驗,又再度不斷的考驗我,但是也有不少收穫。一次巧遇嚴家其的兒子,名叫嚴嚴,他在別的地方學法文已一年了,上個月偶然被分到同一班,讀了兩、三天就「升班」了。他安慰我,讀一年聽不懂、不會說,對東方人是很平常的事。另一位西藏女子會說國語,一看到我就開玩笑的問道︰「你是星雲大師的徒弟嗎?」
在法國所遇到的大陸人、台灣人都不如意,一見面,談起來幾乎都是一肚子苦水,柬甫寨人都從受苦中來,更不用說了,法國人本身更不快樂。一位法國青年說,要在地下鐵中見到一張平靜、微笑的法國人臉孔是很不可能的事。想起來,要把一些「禪」放在這裏,不知要多久才能「活」過來?
日前為勞努‧雷諾(Launoy Renault)城堡的事,傳聞有人示威抗議,那是因為居民以為是日本日蓮宗所購買,現在他們已經知道是台灣不是日本。現將屋主發表在報上的聲明翻譯如下︰
梵得樂(Verdelot)堡--佛教徒的廟宇
--舊城堡會受到愛惜--
佛教徒向亨利‧古息諾(Henri Coussineux)買下在梵得樂的勞努‧雷諾堡,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有些人不經思索就誤以為他們是邪教,其實,那群佛教徒都是住在巴黎市十三區的中國人,是屬大乘佛教徒之列。
大乘佛教徒在法國組織了一個「法國佛教協會」,由馬丁擔任主席(Jacgues Martin),約有五十萬名信徒,其中十五萬人為法國人。這個宗教在一九八八年七月八日通過的法令中,和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一樣,被列為正教。
佛教徒為了發揚佛教的精神,以五百萬法郎(含手續費)買下這座古堡。
兩位法師誠摰地向買主及當地市政官員解說他們購買此堡的計畫,是供大乘宗派信徒之用。大乘宗派在倫敦、洛杉磯均置有產業,其總會則設在台灣。他們將在城堡內整建二十個房間,平常則由三至五名法師負責主持。
這座城堡的外牆、屋頂、大廳及主樓梯,都被列為國家文物的保護項目,有人耽心,佛教徒在內院中將建一「塔」,但賣主認為無此可能,因為國家文物保護會不會批准此一申請。
賣主事前已深思熟慮。他認為,在法國的亞洲人未曾有不良紀錄,尤其是被政府(官方)認可的宗教信徒,更不會有任何問題。
古堡離梵得樂市中心,有相當距離,週末來此的二百至三百名信眾,不致影響到市內六百一十三名住戶的安寧。地方上的行政管理顧問,對古堡的交易,現已不存疑慮。
古堡過戶的手續,合法而正常。大乘宗派的信徒,在簽訂買賣同意書與正式簽約過戶的空檔,依一九○一年的法令,組織了「法國佛光協會」。這本是一個公益性團體,可惜成立時稍慢了一步,因為按公益性團體,是可以在過戶時,節省一筆「規費」的......
七月 二十日 星期六
永會、永和分別從高雄和台北託人帶來多份報紙和雜誌,捨不得一口氣把他看完,只好床前放一些,書桌放一些,客廳放一些,方便隨時閱覽。中午從西來寺回寮房時,正想好好飽覽一番,卻怎麼也找不到,問了半天才知道,原來幫我收拾房間的依宣,把報紙、雜誌全部拿到西來寺客堂給大家看,不好意思一張張的追回,只好利用傍晚信眾較少時,跑到客堂去看,真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我生平沒有什麼嗜好,唯一比較著「迷」的是籃球,當初我買電視的最大動機也是要看新聞和看球賽。在我的教育理念下,深感佛教青年打籃球可以治療很多毛病。因打球要靠團隊精神,一個個性不合作、不團結的青年,在打球中為了要跟大家配合,自然會與隊友合作、團結;在球場犯規也要舉手認錯,做事不肯認錯的青年,在打球時自然會順服;猶豫不決是青年的通病,但在球場上自然易養成勇往直前、冒險犯難的精神。故我很鼓勵青年們打球,從打球中還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性。
最近對籃球不似昔日熱中,除因年紀老大以外,是「受」不了每次中華隊輸球的滋味。中華隊啊!為什麼你們都輸得那麼慘不忍睹呢?
美國電視播出很多具有職業水準的球賽。一個有實力的球員,不管別人如何阻擋、包抄、妨礙,只要拿到球一定會射中,神情之穩重、姿勢之靈巧,實在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西來寺原本有一個「克難」的球場,後因停車場不夠,就把它規畫為停車場。有不少時光,「打球」是我跟徒眾相處的唯一時間,可是自從沒有球場後,也沒有聽過徒眾對此有所惋惜,倒是我每走過那個地方,都會有絲絲懷念,耳際彷彿還回響著那喧嘩的音聲。
傳說籃球運動與模仿傳遞西瓜的動作有關,但按正式記載,十六世紀阿茲克人在墨西哥的球類,才是籃球前身。近代籃球是加拿大人奈斯密斯於一八九一年在美國麻州春田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發明的。當時只是一種供少數人玩樂的運動,用桃枝編成籃子掛在牆上,把球投入籃中,故名「籃球」。因為球籃掛在離地三公尺的高處,而籃底又是封閉的,所以每投進一球,就要由一個人爬上專設的梯子從籃筐裏把球取出來,那時的遮板用鐵絲網,球則用足球代替。
到了一九○六年,籃筐才改成空心圈,並有金屬筐代替桃枝筐。
一九○一年左右,籃球運動就從國外傳入中國了。
目前,中華隊的總教練劉俊卿是皈依弟子,他很用心訓練球隊,但一個球隊不是一個人的作為所能決定的,所以我現在連球賽也不看了。
七月 二十一日 星期日
上午和曹永杉去探望畫家李自健。對李自健的作品,曹先生也讚不絕口,認為是難得一見的好畫。
李自健先生說,以前一提起筆來作畫,心裏就在擔心這幅畫是否賣得出去?要是賣不出去這星期的伙食就有問題......。在心有罣礙下而完成的作品,大多是依商業眼光或顧客的需要而作,根本談不上藝術,更何況創意。
直到和西來寺接觸,由我支持他作畫,他才感受他的創作細胞又活回來了。其實我也是希望藉他那枝筆,把佛教的慈悲、愛心用另一個層面表達。果然他不負我所望,每一幅畫不僅細膩,主題都能扣人心絃,總會讓人流連不已。
曹永杉個性熱情、爽快、敏捷、至誠、不貪小利,更具有金頭腦,以他對「市場」的敏感度,一再稱讚李先生的畫將來定可身價不凡。兩個人都是年輕有為,相談下頗為投機。
李自健還談及他在大陸時,睡街頭,爬火車,生活的艱苦面他都嘗盡,也就是有這些歷鍊,他的作品才能夠如此寫實。
這和文章「要言之有物」的道理是一樣的。
中午,和曹永杉一起用餐時,他對明年五月十七日要召開第一屆世界佛光總會的會員代表大會,提了很多有建議性的看法,如美國佛光協會的全名應為「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洛杉磯協會」;對於今後協會的發展,應每年增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美籍人士,每年增加三至五個協會......。觀念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財富,會辦事的人會將小事做成大事,不會做事的人會把大事做成小事。
半年前西來寺為美化環境,在長廊四周擺設了很多古董、佛像、銅雕之類,吸引了不少信眾、遊客,佇立拍照,尤其是小朋友更把銅板放在佛像手上、花瓶口內、青蛙嘴中、銅牛背上......。好像是西來寺四周都是許願池似的。
到佛寺布施,是中國幾百年來的福田思想,可是在美人士對這一方面的觀念卻很「模糊」,美籍人士到西來寺,一定先在功德箱內放一塊錢,然後再上香,參觀寶藏館也會隨喜贊助維護費。中國的信徒總要在認為「有所得」的情況下(如法師幫他解惑,幫他解釋法語,解決他的困難......),才會添油香,一樣的功德,卻是兩樣心境。
晚,七時在東禪主持例行的佛學講座,為大家開示「八正道」。
在修行的路上,八正道可以讓我們人格完成、佛道完成、自我完成,讓我們幸福快樂、美滿生活、天下人我一如。
九時三十分,應記者尹祧之邀,前往北美衛星電視公司參加「送愛心到大陸」的現場播出節目。
此節目在進行中,由觀眾隨時打電話進來,表示願意捐助多少。救濟是不分種族、地區,大家盡心幫助別人,將來有緣,也會有人來幫助我們。為電視機前觀眾開示「救災之功德」。
對大陸的水災,各地都能響應捐助的義舉,畢竟是水濃於血。我也將身上僅有的二百二十五元在現場捐出。
這一天,共募了十多萬美元。
七月 二十二日 星期一
在國外除了常被傳真追蹤外,再就是電話了。最近發現,打電話有幾種型態--
一、有一種人,只要不用自己付電話費,就講得不知結束。
二、有一種人,只要有電話打就好,自己付、別人付都無所謂。
三、有一種人,不管要不要付錢,都捨不得打。
這三種型態都不對,電話是用來連絡事情的,應該簡明扼要,該打則打,不該打時,不要用來聊天。
下午,永楷、吳劍雄、茅愷枬、梁健兒等代表西來寺和美國佛光協會,將賑濟大陸水災的兩萬美金,交給加州州務卿余江月桂,請她代轉至中國佛教協會。
余江月桂表示,能將西來寺的救濟善款轉送到大陸是她的榮幸,州政府也正在發起支援運送食品、衣物、救災物品等,大家關心水災的心情是一樣的。
晚,七時三十分,和西來寺的工作人員座談。
在佛門工作皆是有緣人,在座的各位都不是出生在美國,卻能在美國相聚,吃同一鍋飯,住同一屋簷下,皆因佛的緣分。
西來寺對大家的照顧不足,承大家諒解不計較,很難得。在佛門工作重要的在求身心安住,把西來寺當成自己的家,自然就不會有過客的無依感。身心安住了就要在團體中與大家生活,學習工作專長、技藝......讓自己有用,進而規畫自己的人生。
「做人無成見,便帶福氣;
做事有結果,即是壽徵。」--史搢臣
晚,十時三十分,拉斯維加斯蓮華寺慧光法師帶多位信徒來寺掛單,特地找他到客堂講話。
蓮華寺目前法務非常興隆,不是假日也會有信眾去禮佛,以拉斯維加斯的賭城環境,實屬難得。中華學校的學生已有五十多位,最近應信眾要求,想開辦「托兒班」(安親班)......
蓮華寺只有慧光和印堅兩位法師,卻能統理這麼多事,而有些徒眾卻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只要肯發心,沒有做不到的事。
七月 二十三日 星期二
阿那律尊者,修學金剛照明三昧,獲證天眼,觀見十方--眼。
觀音菩薩,耳根圓通,聞十方世界眾生稱名,而施救濟--耳。
周利槃陀伽尊者,佛陀教他調出入息,得大無礙--鼻。
憍梵缽提尊者,佛示其一味清淨法門而能得入三摩地--舌。
畢陵伽婆蹉尊者,聞佛宣說世界無一樂事,忘身三七日,而證聖果--身。
須菩提尊者,解脫性空,獲得大自在,心得無礙--心。
今晚師徒時間,特為大家開示「六根的修行」。
一個人要轉煩惱為菩提,必須要好好處理自己的六根,所謂「熱鬧場中好修行」,要如何修?
◎眼的修行--
一、要修慈眼,用慈眼關愛一切眾生。
二、要修慧眼,用慧眼辨別是非。
三、要修法眼,用法眼觀看事情。
四、要修佛眼,用佛眼瞻仰人間。
以慈眼、慧眼、法眼、佛眼看內外,看上下,看好事,看善事,看美事,看病知苦,看災慰問,看低賤予鼓勵,讓眼睛聽命於我們。
◎耳的修行--
懂得聽的人,會讀書、會學習、會做人、會處事;不會聽話的人,不會辦事。耳朵--
一、要善聽,將不好的話聽成好話。
二、要諦聽,注意聽且不會聽錯。
三、要兼聽,聽了這個還要聽別人的看法。
四、要全聽,不斷章取義,要把話聽完。
◎鼻的修行--
嗅覺要訓練得如眼、耳,來分別︰一是惡道味,二是人味,三是菩薩味,四是佛陀味。味不單只是嗅覺,讀書要讀出書味;做人要做出人味;辦事要辦出事味;修行要修出道味,所謂慈悲味、芬芳味、包容味、佛法味......
◎舌的修行--
舌要修行如廣長舌相--
一、要能說愛語。
二、要能說慰語。
三、要能說善事。
四、要能說佛法。
並且要--
一、不說是非。
二、不聽是非。
三、不傳是非。
四、不怕是非。
在佛門身口意中,動用最多便是口,故最要修行管理。
◎身的修行--
手是萬能,不要成為不能--
一、要會文事。
二、要會辦事。
三、要會理事。
四、要會佛事。
腳要行走--
一、要雲水行腳。
二、要跑香繞佛。
三、要參訪弘法。
四、要走向佛道。
身會修行--
一、要威儀端正。
二、要善良氣質。
三、要禮拜謙恭。
四、要勤勞服務。
◎心的修行--
一、要修智慧。
二、要修功德。
三、要修信心。
四、要修道念。
並且能具有思惟、靈巧、包容、接受......等。
每天六根都在活動,行住坐臥皆少不了它,修行最簡便具體的方法,就是六根清淨。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七月 二十四日 星期三
報載--中國華東、華中地區的水災,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人死亡,受災民眾逾一億以上,三百萬人無家可歸,千萬噸夏糧被毀,秋糧亦嚴重破壞,部分地區出現疫症......
人類生存的歷史上,多次面臨自然災害的嚴重威脅,其中水災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它造成的悲慘景象,史不絕書。
據史書記載,從西元前二○六年至西元一九四九年間,中國大水災就發生了一千零二十九次,幾乎每兩年就有一次。
中華民族之母「黃河」比之長江,水害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在歷史上曾決口泛濫千五百多次,大改道有二十六次,平均每三年決口一次,每一百年有一次大改道。
宋徽宗政和七(一一一七)年,黃河決口,淹死百餘萬人之多。
明崇禎十五(一六四二)年,黃河泛濫,開封城內有三十七萬人,被淹死的多達三十四萬人。
一九三三年,黃河決口六十二處。
一九四九年後,全大陸最大的水災是在一九五四年發生,當時受災面積達二億四千萬畝......
昨天,依門代表我將一萬美元送交大陸駐洛杉磯總領事館,賑濟大陸水災,由總領事王學賢的夫人和領事何新浩代表接受,並給編號○○二八八九感謝函一紙,上書--
「衷心感謝星雲大師援助中國抗洪救災義舉
桑梓情深,慷慨相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敬謝
一九九一、七、二十三」
今天《國際日報》和《世界日報》都大篇幅的報導此事。
關於這次大陸水災,我發動救災,各地佛光協會捐了近五十萬美金,只是盡一點心力。
我一生身受水災之苦也不少--
第一次,一九三一年,蘇北大水,我才五歲,我的一位舅母淹死了。後來舅舅討了個填房,因她性情乖戾,搞得全家數十年雞犬不寧。在我成長過程中,大人們就經常提到水災之害。
第二次,台灣的八七水災(一九五九年)。那年,我正在八仙山上為救國團大專院校暑期學生營作佛學演講,真如「天崩地裂,鬼哭神號」,一夜之間樹倒屋斜,人畜死傷,令人感到真是末日來臨。
第三次,在佛光山開山建寺,所有工程多次與颱風豪雨搏鬥,甚至在半夜起床,將棉被與枕頭拿出來阻擋滔滔山洪,唯恐土方流失。
甚至我還有一次被大雨洪水沖走的記憶。
因為我有多次水災的體驗,所以對水患特別關懷。三個月前,鄰近印度的孟加拉發生水災,我也捐了一萬美金。
有人說,大概因為我是江蘇人,所以對江蘇、安徽的水災特別關心。其實不然,不如說大家都是中國人,甚至像我這個地球人,只是盡一點佛子之心,全世界如美國、香港、澳洲、紐西蘭等地的佛光會會員,他們的慈悲、他們的至誠,才更令人感動。
「念念慈悲,是立德、立言、立功之本。」
七月 二十五日 星期四
宜蘭信眾郭成昌居士今傳真表示,宜蘭雷音寺附屬慈愛幼稚園,在七十九(一九九○)學年度公私立幼稚園評鑑,榮獲行政管理、環境設備、教學保育三項第一名,由縣政府頒發新台幣二十萬元獎金。
慈愛幼稚園自一九五七年由我創辦以來,畢業的園生已有三十四屆。在縣內十餘所幼稚園中,終能獲得如此肯定。曾在幼稚園付過心力的慈惠、慈容、慈嘉、楊慈滿、吳寶琴等人,必也同感光榮。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
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管子
昨晚十時十五分,與慈容、永楷、依宏等人搭機前往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
「加拿大」是印地安洛魁克土語,意為「村落」,是北美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有九百九十多萬平方公里。
洛杉磯到多倫多要五個小時的機程,多倫多的時間比洛杉磯快三個小時,抵多倫多時是清晨六時十五分。
在多倫多機場,隨即搭乘八時十五分的飛機轉往渥太華(Ottama)。
九時,出渥太華機場,陳枝源夫婦等多人接機。
青翠茂密的樹林、一望無際的草原(就像是一大片高爾夫球場),這是渥太華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人口不多但素質頗高,平均每個家庭都會有一、二個博士。國家照顧民眾的福利非常完善,生病醫療的費用全部由政府支付,養成百姓不勤奮工作,致使國家舉債度日。
中午在陳枝源先生府上用餐,陳夫人蕭照女士是蕭碧霞的堂妹,也是這次邀請我來渥太華佛學講座的主辦人。
午餐是由蕭照女士親自下廚,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做素菜。據聞她為了這一餐,在一、二個月前就開始研究食譜,也試驗了好多次......我吃東西一向很少注意它的色香味,卻很在意供養者的心意、笑容、態度,當蕭女士問我菜煮得是否合口味?我給她打了一百二十分。
飯後,並接受蔡教授的水果供養,蔡夫人是教生物化學的教授,她的母親陳江智是一九五四年,我在佛教講堂的信徒。陳教授說,從小就一直聽母親在談師父的種種,但印象不很深刻,而母親口邊不離的師父,卻遠在渥太華相遇......只要有緣,人生何處不相逢?
晚,七時三十分,在Wellington街的一公共中心,為前來聞法的三百多名信眾,開示「佛光會員四句偈」。並介紹佛光協會的目標、宗旨,以為日後此地成立佛光協會的因緣。張克彥處長也出席參加。
渥太華的建築保有傳統的歐洲風味,替我開車的先生很有心,要介紹我看一些建築、文物,奈何昨晚坐夜間飛機,在機上未曾好好休息,一天下來,感到頭重腳輕,只好婉謝他的好意,送我回旅館休息。
晚,安單於Place Min To Pcace Suite Hotel。
睡前還自我提醒,以後不要搭夜間飛機。
七月 二十六日 星期五
我常會在半夜醒來時不知身在何處?我現在是睡在什麼地方?香港?西來寺?紐西蘭?佛光山?......有了幾十秒的空白,才會確定自己身在何處。深夜三時,起來泡了一杯茶,因無書可看,倒好想有人可以談話。曾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廣告,其廣告詞是︰「以前我只要一泡咖啡,朋友們都會聞香而來,天南地北的聊著......如今咖啡香依舊,卻只剩下我獨自品嚐......」清宵禪坐,邀月言境;良夜獨醒,度眾語願。
莎士比亞說︰「與良友伴行,路遙不覺其遠。」但我經常在世界各地,獨來獨往,路是遠呢?抑是近呢?
早餐後,由陳枝源夫婦及其公子開車送我們到多倫多,沿著高速公路,見識一些異國風光。加拿大房子的建築與美國最大不同者,是每棟房子都有地下室。人們生活很悠閒,不似美國那麼緊張;陳先生在車上介紹了很多建築物的特色、背景,可是大部分時間我都在睡覺,夜裏沒有睡好,白天就沒有精神做事,怪不得有人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加拿大對國民實在太體貼了,連載運汽車過河都不用收錢,我深表不同意,最基本應該收點過路費,來獎勵服務的工作人員,到餐館用餐都要給小費,對這些在太陽底下服務大家的公僕,也該給予些許的慰勉。我對台灣高速公路過多的收費站,也不同意,每站收費,高雄到基隆,共收十次,太頻繁了,如果能每隔一百公里才設一收費站,或許較適當。
傍晚五時許抵多倫多,在胡建隆先生帶領下,先拜訪湛山精舍的性空法師和成祥法師。心定也從美國東部飛來此地與我會合。
在湛山精舍大殿禮佛後,性空和成祥法師便引導我們參觀湛山寺,十幾年前我曾來此一次,如今的雄偉與氣派已看不出昔時的影子。
於客堂接受《世界日報》司徒慧玲、《星島日報》周敏兒、《世界週刊》阮炳忠等記者的訪問。此次到多倫多來的目的,是應多倫多信眾的要求,主持一場佛學講座及成立多倫多佛光協會。佛光山派下有很多寺院,這些都不重要,因寺院全世界各地都有,最重要者乃是我正積極推展的「佛光協會」,因它是一個世界性的組織,可以使每一個佛教徒受惠。多倫多空氣好、環境好、福利好,但佛法還不夠。
與記者談話,我最不喜歡涉及政治或一些敏感問題,如海峽兩岸的未來、民運人士等。可是每當他們問到時,不回答嘛,他們一定笑我不懂沒見識;要回答嘛,又說我是涉及政治。
「今日何時代,有言亦默擯;
是否非佛法,進退做人難。」
晚,在湛山寺接受信眾的晚餐供養。餐後與信眾小參,跟大家介紹「佛光協會」的精神。
九時三十分,回到安單的Sheraton旅館。
七月 二十七日 星期六
有些徒眾做事果斷,與其共事很好掌握方向;有些則優柔寡斷,常會讓屬下無所適從......。同樣在我的言教下生活,卻有如此的差別,我終於悟出一個道理。果斷者,在思想上常能和我起共鳴,且默契也夠,自然有信心代表我做任何的決定,優柔寡斷者則反之。我的思想意境不能追隨,如何帶領屬下?多麼希望每個徒眾都是我的化身,但這一份相應,卻要時間培養,一點也急不得。
早上在旅館附設的餐廳用早餐,有麵包、牛奶及果汁。十時,接受中文電視公司顏智明、林淑貞,以及英文四十七台區少姘等記者的訪問。
中午,在佛海齋接受信眾善禮居士的供養。
下午一時,在Birchmont路的禮堂,主持一場佛學講座,為大家開示「佛教的真理是什麼」。
二時,舉行「多倫多佛光協會」成立大會,選出會長李欽安,其他理事分別為胡建隆、黃振漢、何金蘭、杜熊家鳳、林賴淑從、盧宗珠、高素滿、善禮、方邱佩華、余鴻傑、蕭照、蕭碧霞等。台北經濟文化辦理處王肇元處長也出席參加。
四時,為三百多名發心皈依的信眾,舉行一場皈依典禮,其中一南斯拉夫籍的包利剛先生也參加。
兩年前在西來寺出家的越南華裔慧成、永施,在其原居地多倫多自修,這兩天也都在我身旁幫忙處理事情,永施還特別泡了一壺茶,跟前跟後的要給大家止渴。
此次跟我同行的永楷,是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卻因緣成熟到佛光山出家,目前正協助慈惠籌備西來大學,在我的佛學講座上,永楷翻譯的廣東話和英文,非常成功,很受聽眾的肯定。一路上我們都說他「益州的牛吃草,牧州的牛腹脹」--在加拿大受教育,卻回饋在台灣。
永楷以「老」多倫多的身分,權充嚮導,要帶大家去看市容,不過在預定的行程下,一直無法成行。
晚,在真善居素食館由信眾供養晚餐,計有五十多名信眾參加,大家對佛法的護持都很熱心。餐後,就在原地舉行座談會。我是個很感性的人,受不起人家對我好,看大家在座談會上反應那麼熱烈,尤其佛光協會剛成立,有很多工作要推行,所以就臨時決定將依宏留下來,「送」給多倫多的信眾。
依宏是在台灣受教育,現卻回饋在多倫多,和永楷恰巧相反,世間事相原本就是不增不減。
七月 二十八日 星期日
早餐後,又要離開多倫多,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上午九時,搭機往溫哥華(Vencouver)。多倫多到溫哥華機程要四個半小時,溫哥華比多倫多時間慢三個小時,抵溫哥華時,是當地時間上午十一時。
出門在外,常常因行程需要一下子飛東,一下子飛西,在時間上,有時快三個小時,有時慢二個小時。人的身體畢竟不是時鐘,可以隨意撥快或撥慢,如何自我調適生理的時鐘,是出國者必具的彈性能耐。
日前先行到溫哥華的廖慧美,及信眾趙翠慧等多人都在機場接機。溫哥華是加拿大的最大海港,山光水色,非常明媚,一出機場即予人清爽的感受。
日本華僑王銳銘及其夫人王林和金(在香港皈依的弟子)目前都在日本,房子空著沒人住,我們一行六人就暫時安單在王先生府上。
這次行程從渥太華開始,每天三餐幾乎都是由信眾分別供養,由大家做出的菜色,不難看出他們的用心,社會人士素食的風氣也日漸普遍,實在是個好現象。
中午在柯蘇惠美府上用餐。
下午接受《美加新聞》吳少姬、《大漢公報》朱國強、加拿大中文電視林淑貞等記者訪問。
二時,在溫哥華東四十一街的約翰奧立佛中學舉行「溫哥華佛光協會」成立大會。台灣駐溫哥華經濟文化處長王維傑先生在大會中致詞,提到中國佛教因我的努力而脫胎換骨......。實在不敢當。
溫哥華佛光協會的人事分別為--
會長︰趙翠慧。
副會長︰潘水添、劉心麗。
祕書︰王莉菁。
委員︰陳寶曾、曾鈴卿、田仲望、盧慧昭、葉醒滔、許明剛、王麗玉、何錦成、段培薇、林詹碧霞、柯蘇惠美。
顧問︰羅午堂。
三時,為大家舉辦一場佛學講座。
五時,舉行皈依典禮,有近百名信眾參加。
晚,在謝仁光府上接受供養,夫人趙翠慧是溫哥華佛光協會會長。謝先生本身是學建築的,故其府上的一切設計、裝潢皆出自他的獨特構思,不僅美觀、實用,且色彩非常「溫馨」。有人說看字體就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個性,看居住環境的布置也可以感受到主人的品味。
餐後,和近五十位信眾座談。在世間除了慈悲外,歡喜也很重要,古人常云︰「近朱則赤,近墨則黑」,跟活潑開朗的人在一起,自然會感染到信心和光明面,反之,與悲觀者相處在一起,只會了無生氣,看不到陽光。
配合移民者的需要,將佛法的時代精神和意義推向國際化,而促使「佛光協會」的產生。在國外不可能與外籍人士老死不相往來,彼此要溝通、聯誼,加入佛光會是個很好的參與方式。
我以「禪的公案」和在座大家結緣。
會長趙翠慧小姐,是佛光山第一屆大專佛學夏令營的學員,事隔二十年後,才在溫哥華被「召喚」回來佛門做事。佛度有緣人,天涯海角都不會漏失掉。
心定今晚先行回洛杉磯。
七月 二十九日 星期一
「信眾與寺廟間有什麼關係?」寺廟對信眾有什麼利益,我想最起碼有--
一、修身養性,培養宗教情操。
二、聽經聞法,可以增長信心。
三、齋飯素食,廣結善緣功德。
四、道友聚會,能夠以會會友。
每一個移民在外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要讓子女幸福快樂外,更要受良好的教育,子女在接受不同文化的薰陶後,有幾種現象--
一、子女西化,看不起自己的國家。
二、產生自卑感,認為東方人比不上西方人。
希望中國子女也能和外籍人士一較長短,故我想在溫哥華辦一所學校,來幫華人補習,讓子女上英文,母親學技藝,適應移民生活上的需要......。在趙翠慧會長及多位信眾陪同下,看了三、四塊土地,其中還有一間待拍賣的教堂。(中午在林雪居士府上接受供養)
晚,七時,在溫哥華世界佛教會,主持一場佛學講座,為大家開示「如何過美滿幸福的人生」。
楓葉電視電影製作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公司,都在現場錄影。
九時三十分,趙翠慧會長邀約了近三十名有心參與教育事業的先生、女士,就白天我們去看地的情形報告給大家知道,希望各位提供意見,為建校理想彼此達成共識。
宗教在海外是一回事,教育則是不可或缺,然子女有宗教信仰,傳統才不致中斷。
有一加籍人士葛祖芝(Elio Guapttrocchi)是在政府機關做事,透過翻譯表示,有關法令或一些手續他願意代勞......。事業要有所發展,必須與當地人士共創、共參與,才能打成一片,我很感激葛祖芝對我理想的支持。
和慈容、永楷、廖慧美、蕭碧霞等人談到,中華佛光協會於今年二月成立以來,這半年,各地已成立或籌組中或正在進行中的協會、分會,分別有--
台灣、香港、紐西蘭南島、紐西蘭北島、澳洲雪梨、澳洲布里斯本、法國、康州、洛杉磯、舊金山、多倫多、溫哥華、聖地牙哥、夏威夷、關島,都已成立;正在籌備中的有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韓國、日本、印度、尼泊爾、英國、荷蘭、中美洲、南美洲、非洲、緬甸、孟加拉、斯里蘭卡......
佛陀在世時,由於交通不便,佛法只能弘遍五印,而現在交通如此發達,這時代如果不能將佛法弘揚五大洲,則對不起佛陀,更對不起萬千的信眾。
七月 三十日 星期二
報載--美國男星派屈克‧史威茲,因演了一部「第六感生死戀」,由打仔影星晉級為全能演員。派屈克‧史威茲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這全歸於佛教哲理的充實豐富了他的氣質,使他詮釋戲劇人生時能以更開闊的角度去探索悲慘人生的癥結,而以更具體血肉熱情的面貌亮相......
上午十一時,搭機回洛杉磯。溫哥華到洛杉磯機程要二個半小時,於下午二時三十分抵洛杉磯。近一個星期在加拿大享受到清潔的空氣,而洛杉磯車子多,空氣自然污濁,一出機場馬上感到喉嚨不適。加拿大因用水不要錢,花草在其滋潤下,青翠茂盛,與洛杉磯的乾燥恰成對比。
回到西來寺,心定向我報告,美國中西部大學,如︰威斯康辛大學、伊利諾大學、密蘇里州聖路易大學、俄亥俄州艾克隆大學、愛荷華州愛荷華大學......等要請我去演講,問我是否方便?在我的人生哲學裏,就是給人方便。只要有人請法,我自然樂說不倦,不過依行程則要到九月下旬始可成行。
「一言足傷天地之和,一事足折終身之福」,與人來往,講話實在是一大藝術。會講話的人可以化解誤會,促進友誼,解決困難......;不會講話者只是把氣氛弄得更糟。不過只要柔軟、和悅、謙恭的語氣,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受的。
晚,七時三十分,為前來參加觀音法會的六百名信眾開示「稱念觀音名號的感應」。
有信眾向我表示,很喜歡看我日記中所提的名人格言,都是他們作為「座右銘」的好名句。
「座右銘」始於東漢崔璦。在《文選‧崔璦》題注上云︰「璦兄璋為人所殺,璦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
清道光元(一八二一)年,東陽令陳海樓曾在北京得到岳飛的一方端硯,硯色紫,體方而長,背鐫「堅持守白,不磷不溜」八字,字為行書。此硯後為文天祥所得,文天祥又刻上︰「硯雖非鐵而磨難穿,心雖非石而如鐵堅,守之勿失人道自全。」岳飛和文天祥就是以這銘文作為自己立身處事的準則。
用座右銘來自我策勵,是很可取的一個方法。
七月 三十一日 星期三
在《世界日報》上看到一則汽車廣告,列了「鬆弛身心的一百個妙方」,供給讀者,如--
◎沏一壺好茶與友人共享。
◎晨起迎風慢跑。
◎星期天早晨來一段日光浴。
◎在黃昏的森林裏漫步。
◎出國度假散心。
◎打高爾夫球。
◎拉二胡,彈古箏。
◎看一場緊張的球賽。
◎家庭大掃除。
◎對自己好一點,去吃一頓異國大餐。
......
製作人實在很用心,提供了一百個妙方,不過我覺得比這一百個妙方更能鬆弛身心者,有--
◎禪坐五分鐘。
◎禮佛十二拜。
◎三炷香供養。
◎觀想佛菩薩慈容。
◎享受寧靜。
◎參加念佛會。
◎朝山活動。
◎聞法。
◎看電視「禪話法語」。
◎做羅漢操。
◎看《普門》雜誌。
◎到佛光山檀信樓休息。
◎參觀佛教文物館。
◎朗誦偈語。
◎與道友通信。
◎聽「佛教之聲」。
◎誦一段經文。
......
晚,「師徒時間」。深感一個出家眾除了慈悲外還要有智慧,身為當家、住持者,更要具備親和力、公平、公正、有作、有為、供養心、不居功、重身教、包容性、謙虛忍耐、上下交流、內修外能......等條件。
最近眼睛一直有點不適,抽空到醫院檢查。羅醫師表示,一兩年內如不注意保養,眼睛可能失明。他說這是因身體勞累所積壓的,要我注意飲食的調配,尤其我有糖尿病,更要小心,要過有規律的生活,不要熬夜,不要......
人生榮辱禍福皆業,該來的不必避,不該來的則不用去擔心。對疾病我一向很坦然,不會太在意,但我會尊重醫生的建議。
洪自誠的一幅對聯寫得很好︰
「一念慈祥必然醞釀兩間和氣,
寸心潔白當能昭垂百世清芬。」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