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1/5-1992/12) 《星雲日記(1991/5~1992/12)》
Hsing Yun Diary 19 - A Heart-to-Heart Talk: Perfectly Willing 星雲日記19~談心接心 心甘情願(1992/10/16~1992/10/3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19~談心接心 ■心甘情願(1992/10/16~1992/10/31)凡事只要在心甘情願下,
工作起來不但不覺累,
反而會很快樂,
因忙中無是非,忙中無煩惱,
忙的定義是快樂。
精華語錄
◎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群體大眾中,是宗教家的本色,這也是到海外弘法佈教的根本要件,如果以過客的心態在弘法,菩提種子就不易在當地生根發芽。
◎學佛的人,心胸要如赤子般的單純,單純一點思想就可以比較清淨,思想清淨就不會有煩惱。
◎如何建立祥和的社會?
一、要誠實無欺。
二、要結緣感恩。
三、要慈悲愛心。
四、要勤勞忍耐。
五、要因果守法。
六、要謙讓尊重。
◎認識一個人,除了解他的長處外,也必須很深切地了解他的短處,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內,防止人才的流失。
◎人生是污穢的川流,要涵納這川流而不失其清潔,人必須成為大海。
◎用人之前不必知道對方的長處,只要在任用後,再去發掘他的優點。
◎所謂「幸福之道」,要有因果觀念,不會怨天尤人。
◎體驗是永久的覺悟。
◎只要以開闊的心胸包容各種不同的人事物,自然能看到最美好的一面,領悟到世界上的真正美妙、可愛之處。
◎地球隨著佛法的弘傳,縮小了空間,故人要培養包容的性格,能包容,世界才是我們的。
十月 十六日 星期五
在心定和慧軍的陪同下,上午北上,一路巡視正在裝潢中的台南講堂、永康禪淨中心和頭份禪淨中心。中午在三義交流道附近的「車亭」休息站,買了乾麵在車上當午餐。
下午三時,抵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總經理朱宗軻先生和節目部經理宋裕民先生親自接待,並在勾峰、趙寧、楊慶煌、余邦的陪同下,在中視大樓的中庭主持一場誦經祈福儀式。並看將在本月二十一日要播出的八點檔國語連續劇「再世情緣」的試片。「再」劇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常務理事勾峰,根據我所著的《玉琳國師》改編製作,內容是敘述清朝玉琳國師在修道過程中,化小愛為大愛,藉佛法普渡眾生的經過。
在八點檔戲劇節目中,中視能安排上演屬宗教性節目的「再」劇,實在是為當今社會注入一股清流。我十二歲在棲霞山,但真正的祖庭應該算是宜興白塔山大覺寺,因為那是家師披剃的道場,江蘇宜興崇恩寺,也就是清時玉琳國師被皇帝封為「國師」的寺院,我二十三歲來台時(一九四九年),深感社會法律雖然重要,但信仰和道德則更為重要,因法律是形而外的行為規範,內心的約束則要靠信仰和道德。故此,有提筆撰述《玉琳國師》的因緣,後經勾峰先生的建議,將《玉琳國師》的故事改成電視劇「再世情緣」,其主要演員有楊慶煌、況明潔、沈海蓉、翁家明、李黛玲、葛香亭、曹健……等數十人,佛光山為了表示支持,也提供了全山場地及上千人次出家與在家信眾的演出,相信此劇在正式播出時,必定會贏得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數十萬會員的支持,希望「再」劇匡正社會風氣,增加人間道德勇氣的真正精神,能引起社會大眾的共鳴,讓我們有一個講究信仰、道德、慈悲、喜捨、尊重的生活環境。
在試片場中,勾峰表示,十幾年前就皈依在佛光山門下,說我一再鼓勵他既做為一個大眾人物,就要以身作則成為社會的楷模。此次「再」劇製作期間,我從開始就支持他,他很感動。中視公司站在商業立場,能讓一齣以佛教為主的故事搬上螢幕,更增加他的信心。
看完試片,不難看出編劇蔡文傑先生的用心、演員們的賣力、製作人勾峰嚴謹的態度,這是我看過最有水準的佛教電視劇,一定要讓信徒們「大家告訴大家」一起來觀賞。
因「女人女人」電視節目而獲得金鐘獎的趙寧(也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在試片場中,請我到他「女人女人」節目中講幾句話,「普天之下有大多數都是女人,為女人講幾句話。」
世間原本就是「一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也一半。我認為女人不一定要做女強人,男女互相尊重,還回男人和女人的本來面目。因為女人與男人是平分一半的天下,和諧共處才是融和之道。
晚,七時三十分,在普門寺會議廳,為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八屆大會、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第九屆大會,將在台北和佛光山召開,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承辦,特利用此時間和主辦的中國佛教會、中華佛教居士會、中華漢藏文化協會,協辦的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等各單位,協商彼此的籌備工作。
報載︰七十二歲的菲律賓籍修女花麗娜,有四十年的時間是奉獻給台灣的教會、醫院、學校,故自稱是「台灣人」。
把自己生命融入群體大眾中,是宗教家的本色,這也是到海外弘法佈教的根本要件,如果以過客的心態在弘法,菩提種子就不易在當地生根發芽。花麗娜修女自許為台灣人的肯定,不難看出她對台灣血濃於水的感情。
十月 十七日 星期六
從佛光山退位以來,事務性的工作便不再管了,自己如閒雲野鶴般在世界各地弘法說教,可說既是清閒,也是忙碌,感覺人生真是「不亦樂乎!」而對社會上所發生的一些事,也愈來愈懶得理會;可是一些信徒和訪客,總是帶來紅塵瑣事。近來相當多的人都說到他們對台灣的現況感到憂心忡忡,他們甚至認為當年退出聯合國,後來中美斷交都不感到害怕,但是現在大家都只忙於自己的爭權奪利,不管道德人格,不管「應有所為,有所不為」,不管國家和全民的幸福和安全,到處充滿金權政治、派系壟斷、黑白掛勾、政治鬥爭……等等問題;以前的問題是外來的、是下面的,現在是內部比外部嚴重,上面比下面厲害。他們現在真的是感到慌了,不知該如何是好?移民嗎?怕不能適應。住下嗎?擔心永無寧日。
對信徒們這些擔憂,我告訴他們,禪宗談人生有三個境界,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最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以樂觀的態度來看台灣的前途。尤其現在「李郝體制」的巧妙配合,更是贏得全民大多數的堅定支持。只要那些只為自己謀利,而唯恐天下不亂的人不要危言聳聽,或當事者能明察,中華民國--台灣必能在穩定中發展。
信徒們也談及這未來的兩三年內政府人事的看法,他們認為︰
李總統登輝先生,勤政愛民,學識淵博,道德高超,又具使命感,擔任總統領導全國最理想不過了,假如現在將黨主席讓給林洋港先生擔任,那就更好了。尤其,李總統也曾表示過,將來不擔任公職時,希望能做一個牧師,傳教佈道。李總統以神愛世人的理念,想必一定能為中華民國的憲政留下一個不朽的、偉大的典範,就像美國總統華盛頓一樣。
郝柏村先生,擔任行政院長,再不作第二人想,他有魄力,兩年來的行政院長,對台灣的治安和經濟已做出了莫大的貢獻。他雖是軍人出身,但深具民主的素養和理念,近來政局的穩定,可說是李總統與郝院長合作無間的結果。郝院長且以無比的擔當推動全方位的「六年國家建設計畫」,相信如能一以貫之,中華民國步入先進國家的行列,定然為期不遠。
林院長洋港先生,目前以維護司法的公正與獨立為己任,更全心全力在推動社會道德風氣的重整。林洋港先生,大家認為做不做總統並不重要,正當此體力、健康、智慧、經驗尚未衰退時,早一些出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為黨做一些黨務革新,讓國民黨更符合現代自由民主的政黨。如國民黨在有意實施黨政分離的政策下,林院長實在是擔任黨主席的不二人選。
林洋港先生擔任黨主席後,施啟揚先生可任司法院院長。
邱創煥先生和林洋港先生一樣,他們都是總統的人才,但現在都不必和李登輝先生爭長較短,最好大家都以國家為重,邱先生可以擔任考試院院長,可以為國選拔人才,更為考試院建立完整、公平、活潑的制度,那真是國家和人民的福氣了。
宋祕書長楚瑜先生,自經國先生逝世以來,全力輔助李主席推展國政,改革黨務,居中協調,功不可沒,如能繼續負責執政黨的祕書長,也是全國之福。
其實,信徒和訪客的這些憂慮和意見,在我這個方外人來說,只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罷了。不過,我個人倒是有一個建議,上述幾位大人物能聚集一起談一談,只要大家公忠體國,坦然相待,不只國家之福,坊間的閒話必定也會煙消雲散。
十月 十八日 星期日
上午十時,在高雄普賢寺為前來參加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所舉辦的「第十二期領導幹部研習營」的會員幹部們上課。短短的兩個小時,除為大家講解佛光會的內容與精神外,並為大家介紹近來在各地成立新分會的情形。
七月份我到印度拉達克,當地佛教會會長說︰「我做拉達克佛教會會長已有八年,我的名字、力量及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出拉達克一步,我現在做國際佛光會拉達克協會副會長,我即刻可和世界上的佛教徒來往了。」
科州丹佛佛光協會會長謝典豐先生,苗栗人,從事工程師二十多年,他說︰「我這一生都和鋼筋、水泥、磚頭、瓦片為伍,冷冰冰的一點感情都沒有,現在有了佛光會,才覺得人生有趣味,我不要做無情的事業,我要為有情眾生服務。」
瑞士華人聯合會,會員達四千餘人,當了八年之久的何振威會長,希望大家都參加佛光會,增加更強的凝聚力。
我國駐倫敦代表戴瑞明先生,在台灣做過文工會主任,我到倫敦時,戴代表雖公務很忙,卻每天陪我,他說︰「為佛光會忙,比什麼都有意義。」
駐阿根廷代表王允昌先生是位天主教徒,其夫人林淑惠是虔誠的佛教徒,在歡迎宴會中,我想把佛光會向王代表介紹,他立刻跟旁邊的祕書說︰「代表處所有的員工全部做佛光會的會員,他要做佛光之友」。
課後,總會的工作幹部,向我報告各自輔導的分會會務及發展情形。苗栗佛光會會長謝啟光先生,為了要協助新分會的成立,到處去作說明會,尤其謝啟光的女兒特地從台北趕回來要慶祝其父母結婚二十周年紀念,謝先生竟然把全家都帶到說明會現場,這種對會務之投入與發心,實在讓總會的工作人員非常感動。
這兩天普賢寺正在舉行藥師法會,除佛堂外,齋堂、會議廳、客堂也都擠滿了信徒,專程繞到殿堂和信眾打招呼,個個都欣喜地向我問訊、合掌,不難看出大家禮拜的法喜。尤其是一些從壽山寺開始就參加藥師法會的信徒,我到現在都還可以叫出他們的名字,二十多年來如一日的虔誠禮拜不改變其信仰,不輕易離開道場,其忠貞堅定的情操,不愧是佛教徒的本色。
下午,前往北斗主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斗、溪洲、社頭、台化四個分會的成立大會。行政院政務委員黃石城、立委許福曜、台中地方法院庭長阮剛猛、縣議員李照實、北斗鎮長卓建國、北斗鎮民代表張惠清、田尾國小校長黃榮源、萬來國小校長楊舜耕、溪洲成功國小校長鄭明賢、民眾服務站主任蘇明安、農會總幹事顏銘揚,慈心慈善會魏梧桐等多位貴賓皆前來觀禮。
黃石城先生和北斗鎮長卓建國先生等人,在致詞中都一再肯定佛光會在地方上成立分會,對社區必有帶動的影響力,期望健康又有道德的生活環境,在分會成立後能漸漸樹立。
在成立大會中,分別授證給--
台化分會︰會長郭塗城,副會長劉佳香、蔡振東、詹淑珠,祕書翁梅雀。
北斗分會︰會長詹石藏,副會長張巧倖、劉金木、林三佑,祕書許東得、高立夫、黃進添。
溪洲分會︰會長陳清標,副會長宋文忠、蔡總利、廖俊彥,祕書張姶美。
社頭分會︰會長魏陳春惠,副會長葉捷忠、張府鑄、陳碧琴,祕書施月娥。
成立大會圓滿後,應信眾要求,主持一場皈依典禮,有近千人報名皈依。
一則小故事︰有一天,豬向牛抱怨道︰「人類很不公平,我從豬毛、豬皮、豬肉及至五臟六腑沒有一部分隱藏,全身都奉獻出來,但人們仍嫌我髒、嫌我懶、嫌我笨;而牛你則不但受到人們讚揚,還有辛苦耐力的美譽,這對我實在太不公平了。」
牛想了一會道︰「生前我就替人類拉車、耕田、提供牛奶,進而奉獻我的全身;而豬你則要到死後,人類才會得到你的好處,我想這就是我們不同的地方。」
人生在世,服務的人生觀各有所衷,「豬」與「牛」是最常見的典型,而捨身奉獻卻是一致的理念,另一種動物--雞,從牠身上,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雞︰頭上戴冠是文雅,足上生距是威武,遇敵敢鬥是有勇,見食相呼是好仁,報曉守時是有信,孵卵不捨是有恆,雌雄不爭是和順,撫雛勞瘁是慈愛,產卵不停是利他,捨身供人享受才生存。
十月 十九日 星期一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
採摘知深處,煙霞羡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
寂寂然燈夜,相思磬一聲。」--唐‧皇甫冉
早上想改一些文稿,所以沒到辦公室去,在開山寮自燒了一壺水,我不懂得品茗,但是一杯熱茶卻是獨處時最佳的良伴,「茶」有其歷史︰
早在四千多年前,嚐百草的神農氏就發現了苦茶這種植物,史籍上有「炎帝崩於茶鄉」的記述,所以把神農氏死的地方稱作「茶鄉」。那時人們稱茶叫「苦茶」。
一千多年以後,人們稱苦茶為「檟」,《爾雅》的〈釋木篇〉,很明確的把「檟」解釋為「苦茶」。漢和帝時,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茶」解釋為「苦茶」,而且強調︰荼,即今之茶字。可見早在東漢時期,茶這種植物已經在文字上定型化了。
東晉有位叫郭璞的人,在《爾雅注》裏表示道︰「今呼早採者為茶,晚取名為茗,一名荈……」可見當時人們對採茶的遲早與茶質的關係,已有相當精闢的總結,如果不是對茶有長期種植、飲用的實際經驗,要有這樣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在《天中記》中,古代人們在長期的茶樹經營中,以為茶樹只能用茶籽培育,所以我國古代婚娶聘禮的習俗多用茶葉,女方受聘稱為「受茶」,茶樹象徵堅貞的愛情和永恆的友誼。
《唐書》上說,唐時有位陸羽,嗜茶如命,他用了畢生精力專心致志地探索茶的源本、植製、採造方法、工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茶葉科學家。並寫了一部研究茶的專書《茶經》,分為三卷,集中了我國人民長期經營茶樹的實際經驗,內容豐富,見解精到,光是烹茶用的器具,就記載有二十四種。
故「茶旗經雨展,石笋帶雲尖」是有其淵源歷史的。
若心無閒事時,能坐擁書城,手中又有一杯好茶的話,那真是「浮生樂事此為最,品茶論典滿室香」,可是這種時間對我而言,只是偷得浮生半日閒的一個插曲而已!
晚,七時在法堂,與英文佛學班的三十多位同學們座談。由同學們先自我「介紹」自己的專長、性向、理想、抱負,以及就讀英文佛學班的目的。
此次的美洲、南美洲、歐洲之行,讓我最深刻的感觸是,佛教的弘傳之所以不能在歐美普遍,乃是因「語言」不能溝通的關係,據歷史上記載,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就曾有一法號叫慧深的出家人到過美洲和墨西哥弘法,但佛教卻無法像天主教或基督教那樣在異國生根,原因即在於語言,所以我很有心要派遣徒眾到德國學習德語,法國學習法語,巴西學習葡萄牙語,阿根廷學習西班牙語,俄國學習俄語……去學當地的語言,由英文佛學班同學如此熱烈舉手表示願意前往的認真態度,頗感欣慰,有共識的體認,自然容易達成理想和目標。
目前,佛光山擁有的語文人才以英語的最多,約七十人,日語約三十人,梵文二人,藏文一人,馬來文三十餘人,泰文五人,法語五人,西班牙語一人,廣東話四十人,潮州話三人,其他都說華語、閩南語、客家話了。
我並回答英文班同學的問題--
◎如何背書?臨睡前數度瀏覽;睡醒時不翻身,靜靜回想;考前囫圇吞棗的記法不長久,須像念佛一樣常念、常背,自然牢記於心。
◎要親近善知識,並每月請大師兄們座談開示,培養對常住的感情。
◎學佛的人,心胸要如赤子般的單純,單純一點思想就比較清淨,思想清淨就不會有煩惱。
◎起無明煩惱時,要多禮佛、唱誦、苦行,從拜佛中可以拜走煩惱,從唱誦中滌清身心的污染,從苦行中解縛自我的苦悶。
◎指責對方不如法時,要有藝術,要讓對方歡喜接受才有用。
◎與人相處,只要有關愛的心、體貼的心,則一切皆可以接受。
◎做事之所以會感到困難,乃在於道行不夠、能力不足。
◎要訓練自己內在的力量,內心有力量則可以承擔一切。
◎學佛要做「活人」,肌肉要有活力,臉上要有表情,待人要有笑容,除行儀態度要有威儀外,更要從六根裏去表現佛法。
十月 二十日 星期二
這兩天各大報的社會版,都提及社會福利和重整道德是促進社會祥和不可少的步驟,報上「黑白集」專欄上也提到,要建立「祥和社會」應朝下列幾個方向去推動︰
一、透過豐富、多元而活潑的社會活動和民俗活動,帶動人們彼此連帶關係的緊密化。
二、透過制度上的區隔設計,使特定領域,諸如經濟與政治中的競爭和衝突,不致影響人們彼此的共同體意識。
三、在競爭與衝突最為劇烈的部門,例如針對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力,訂定明確的遊戲規則,使有所循。
四、在金錢、名利、權力之外,開發更多值得人們追求的目標,使人人皆能各適其性。
唯有在制度上使人人皆能「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才能真正達致祥和社會。
這實在是非常語重心長的一些建議,對「如何建立祥和社會」我也有幾點意見︰
一、要誠實無欺。 二、要結緣感恩。
三、要慈悲愛心。 四、要勤勞忍耐。
五、要因果守法。 六、要謙讓尊重。
偶在書架上翻到一本《歷史猜謎》,內容頗為有趣,是以另一種角度,來看歷史上的問題,如--
◎西元二八○年,羅馬與希臘鏖戰時,羅馬軍因受希臘軍的大象攻擊而敗退;但是這些所向無敵的大象,遇到羅馬軍的食用豬,卻立刻停止攻擊,為什麼?
因大象從未見過豬,正和羅馬軍沒有看過大象一樣而喪膽。羅馬帝國因而倖免全軍覆沒,後來羅馬製作了刻有象與豬的金幣,以資紀念。
◎成吉思汗以至元世祖忽必烈等元朝歷代皇帝的墳墓未聞曾被盜掘過,為什麼?
因他們不造墳墓,依北方遊牧民族的習俗,有故意隱藏埋葬地的習俗。他們把墓做在地下十多公尺深處,而地面上並不留任何標示。
◎英國在十九世紀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道德教育極嚴,女性在醫生面前也不得袒裸身體,當時醫生如何為女性病患看病?
醫生備有模型人像,患者在這人像上指出病痛部位就行。
◎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三十天,是根據月亮的盈虧而來,但一週七天,又有何根據?
據考證,一週的起源溯自古巴比倫,當時太陰天文學甚為發達,已發現月球的圓缺分為新月、上弦、滿月和下弦,各隔七天。
◎奧運的馬拉松賽跑,距離約四十二公里,這距離是怎麼來的?
雅典與入侵的波斯軍隊,在馬拉頓交戰。當雅典軍隊告捷時,有傳令兵費第比得斯赤腳跑回國報告的英勇事蹟,而馬拉頓到雅典的距離,就是四十公里左右。
◎宋朝名產陶器外銷中東和歐洲,須經千山萬水,艱苦漫長的旅途。當時的中國商人,究竟如何包裝這些陶器,使中途不致損壞?
用粘土包起來,乾固後啟運。先把適合重疊的陶器集中起來,把粘土填滿隙間,再以粘土整個外面包成一大泥球,粘土乾後,以乾草包紮。抵達目的地後,把泥球放進水裏,粘土就自行融解。
◎古代的埃及金字塔,使用的有一塊重達數十公噸重的花崗岩,在還沒有鐵製工具時代,硬石塊是怎麼切下來的?
用金剛鑽做錐子,先在岩石上打個小洞,塞進木頭。然後把木頭浸濕使之膨脹,即以木頭之膨脹力「爆破」岩石。
◎古羅馬的公共大浴池,可以同時容納六千人,那裏還設有一千六百個大理石造的座位,浴堂設座位做什麼?
供浴客聊天,聽哲學者演說和詩人的朗誦,以及閱讀之用。公共大浴池等於現在的健康、休閒兼文化中心。當時除宮殿外,民間很少有水井或泉水,羅馬皇帝為施德政,斥資興建公共浴室。
……
晚,七時三十分,前往善化慧慈寺,為前來參加藥師法會的信眾開示。
十月 二十一日 星期三
為迎接八十一年度的「功德主會」及第十八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九屆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即將在山上隆重召開,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特在「佛教文物展覽館」(即三寶殿底層,昔敦煌文物特展處),將舉辦一項「佛教文物藝術展」,今天和心平、慈惠等人先至現場,參觀其預展情形。
此次展出內容,共有五區--
一、由漢光佛像公司及東大雕刻藝術社負責展出,內容為佛像藝術、各種木雕品、明朝的佛像銅雕製品、佛像珍藏品、創作品,共有百餘件。
二、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馬來西亞籍的梁國興居士提供的「世界佛教郵票珍品展」,計有十六國佛教為題的郵票、首日封,郵票內容有佛教法器、儀式、風俗、節日等,都是梁國興居士多年費心珍藏,計有五百多件。
三、由尼泊爾藍毗尼發展基金會負責展出的「藍毗尼園特展」,內容有佛陀出生地藍毗尼園的研究報告,並有實地拍攝的珍貴圖片數十張是國內首次詳盡介紹藍毗尼園的展出項目。
四、「天雕」是未經雕刻的天然珍品,每一件都未經一刀雕刻,是由白滄沂居士提供,其數十年的珍藏品,計有百餘件之多,都是天然樹根形成各種活潑有趣的造型,有觀音、佛手、法輪……更有些是可依想像,想什麼就像什麼,充滿自然之美,也充滿生命力!
五、由星光地球科學陳列館提供展出的「化石展」,內容有億年動植物的化石,以及各種寶石、寶物的陳列。
在展出期間一律免費供來山的遊客和信眾參觀。除這一次的展出外,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擬定期有計畫的排出全年展覽內容,相信以後來山的信眾,隨時都可以欣賞到各種不同的文物。
子路問孔子︰「管仲是怎麼樣的人?」
孔子︰「是仁者。」
子路︰「管仲曾想說服齊襄公施政而沒有被接受,是辯才不夠;襄公死後,輔佐公子糾卻無法得到齊君之位,是能力不足;隻身逃出齊國,連累家族而不悲傷,是沒有慈孝之心;在魯國淪為階下囚而不覺慚愧,是沒有羞恥之心;回到齊國出仕當年的仇敵齊桓公,是不忠;召忽為公子糾守節自殺,管仲不死,是不仁,缺失這麼多,老師怎麼稱他是仁者?」
孔子︰「管仲說服不了襄公,那是襄公沒眼光;輔佐公子糾不成,那是時運不濟;家族殘破而不悲傷,那是豁達知命;身為囚徒而不慚愧,那是自省後的坦坦蕩蕩;出仕昔日的仇敵,那是知道權衡事情的輕重緩急;召忽殉死而管仲不從,那是因為召忽的才幹平平,不死也只是個敗戰的囚虜,殉死反而可以成為名揚天下的守節之臣。管仲是才堪治理天下的王佐之才,怎麼能拘泥於小節而置天下萬民於不顧?」
史家對管仲的行誼是評為走在是非邊際,行事充滿爭議,得志後不改奢侈僭越的一個人。其實一個人受褒受貶,得寵得辱除看時節因緣外,「緣」也是佔很重要的分量,有緣的人即使是多麼大的缺失,也都能包容體諒;沒有緣的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故,認識一個人,除了解他的長處外,也必須很深切地了解他的短處,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內,防止人才的流失。
人生是污穢的川流,要涵納這川流而不失其清潔,人必須成為大海。
十月 二十二日 星期四
韓國各寺院代表--三論宗宗正大汕法師、總務院長迦山法師、太古宗法鏡法師、曹溪宗元法法師、法輪宗覺明法師、總和宗竹山法師、本願宗無空法師等各率領其信徒共計百餘人來訪,下午一時三十分,在法輪堂以簡單茶點招待大家。
中韓關係從唐時就一直很密切,尤其是文化和宗教的因緣更深,雖然最近中韓斷交,那只是政治上的利害關係,對我們在文化、宗教、經濟的來往並沒有影響。想告訴各位一個訊息是,非只出家人,台灣的國民對韓國皆充滿關懷友誼,希望政治歸政治,宗教歸宗教,我們宗教人民的友誼是永遠的。各位的寺院至少都有數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歷史,佛光山只有短短的二十六年,但佛光山和韓國的佛教一樣很維護傳統,也很重視現代化。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和下,對人間佛教的推動有很大的成果。過去的佛教只有在寺院而已,現在佛教能普及到家庭、社會、生活中,實歸於人間佛教的提倡,尤其國際佛光會能在各國成立總會、分會,也是因共識共鳴所得到的回響,但願不久,韓國也能有國際佛光會總會的成立,打破國家、民族的界線,共同來做地球人。
迦山法師表示︰非常佩服國際佛光會在世界各地推動的成果,對此次中韓斷交深感遺憾!在韓國最困難的時候,因蔣公的幫助才能獨立,現在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棄中韓的友誼,希望此舉不要影響到民間及宗教上的往來……
茶敘後,親自陪他們到大殿禮佛,並至文物展覽館參觀,沿途百餘人都輪流跟我照相,只感到鎂光燈在身旁閃個不停,真的不知道站在身旁合照的是什麼人?因我來不及看。
◎君臣之道如「琴」--
琴的原始意義是「禁」,目的在禁止浮邪,使其歸於正。從前伏羲作琴︰
長三尺六寸六分,喻一年三百六十六日;
寬六寸,喻六合;
前廣後狹,喻尊卑有序;
上圓下方,喻效法天地精神;
琴上五弦,喻金、木、水、火、土五行;
大弦是君,小弦是臣,琴音緩急代表清濁;
濁意在於寬厚而不鬆弛,君王之道正應如此;
清意在於清廉而不紊亂,臣民之道正應如此;
宮、商、角、徵、羽五音,而後文王武王各加一弦;
文弦是少宮,武弦是少商,來調和君臣恩典。
一旦君臣配合完美,政令的執行就自然徹底了。
◎與其曲意喜人,不如剛直忌人,《徂徠集》提到如何用人︰
1.用人之前不必知道對方長處,只要在任用之後,再去發掘他的優點。
2.人只需取其長處,不必記其短處。
3.不可以只用自己喜歡的人。
4.不責咎小過,只要能努力做事即可。
5.既已任用了某人,就要凡事信任他。
6.在上位者不可與部屬爭才智。
7.有才者必有其缺點,所以要有不計較他缺點的雅量。
8.識時務者為俊傑。
9.道心中有衣食,衣食中無道心。
10.佛法無功用處,唯是平常無事。
11.身財由於藏財,身財第一優於心財。
12.惡事向己,好事與他,忘利利他,慈悲之極。
13.寧可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
十月 二十三日 星期五
上午六時,由佛光山出發前往斗六,為國際佛光會法制長曹永杉居士的普民關係企業負責興建的斗六國宅,主持破土典禮。
雲林縣廖泉裕縣長、立委高資敏先生及沈尤成、曹永杉兩位已屆八十多歲的令尊,和購屋的屋主近二百人都到現場參加破土典禮,我為其說法語為--
「一心要把民宅建,二事因緣皆俱全,
三多人人報喜訊,四恩合第必安寧,
五福臨門家家喜,六六大順眾皆知,
七財廣進通全世,八德目標定可期,
九住身心入禪界,十方法界樂逍遙。」
斗六國宅是第一個雲林縣獎勵投資而興建的國宅,俗云︰福地福人居。好的地方總是與好的人有緣,故對已經預訂到房子的屋主,實在是很有福氣!
破土圓滿後,才八時五十分,十時與雲林縣廖縣長有約,還有時間,就順道到斗六市區參觀,在路旁看到「劍湖山世界」(遊樂區)的招牌,就乘興驅車前往,劍湖山遊樂區的入口處,與佛光山差不多,攤販、小賣、臨時攤位……。三十元的停車費,二百二十元的門票,選擇區內的一景「博覽天下,盡藏古今」--劍湖山博物館,匆匆一覽前後不過十分鐘,巧遇台北縣瑞芳國中的學生也來參觀,他們都親切地跑過來和我打招呼,現在的青年學生實在活潑大方,不像以前的青少年較易羞怯。
準十時,訪廖縣長官邸。佛光山擬在斗六地區設立「宗教博物館」及「宗教學院」,請廖縣長看其可能性,縣府的黃定川土地科長、林清音教育局長、張守發股長,也在旁提供意見。
北港地區朝拜媽祖的香客,每年都有四百萬人左右,但都停留在膚淺的信仰上,故廣集各類佛教文物,給予表相、陳列、說明的教育方式,來提升信徒信仰層次,以達到淨化身心的目的,而不光只停留在拜拜階段,讓崇拜媽祖的香客都能成為正信的佛教徒,這是籌辦「宗教博物館」的目的。
教育部政務次長袁頌西最近表示,教育部為推動宗教教育,計畫在大專院校設宗教通識課程,在高中高職課程上增加宗教教材,以教育學生正確的宗教理念及如何認識宗教。這是佛光山要開辦「宗教學院」的因緣,而宗教博物館即是宗教學院最具體的圖書館,如果這兩者向政府申請能順利獲得許可的話,雲林地區的信眾就有福了。
中午十二時三十分要回佛光山時,看到立委廖福本先生的服務處,特下車拜訪,可惜服務處內空無一人,只有一位小姐在看守,在其貴賓簿上簽個名,就驅車上高速公路。
雜感︰
◎有因果觀念,不會怨天尤人--幸福之道。
◎如何快樂?從布施、持戒、慚愧、助人中可以得到。
◎菩薩、因果皆不會忘記我們的耕耘。
◎靜坐可以除妄想。
◎念佛可一步步走向真理。
◎佛教要傳教,才會興盛。
◎永遠不退的精進是︰「難忍能忍,難行能行。」
◎為什麼要有信仰?人格可以提升,道德可以完成,身心可以淨化。
◎修行要將「行」修好,修行,隨有隨遣。
◎遇逆增上緣要懷感恩心--感謝你的敵人。
◎體驗是永久的覺悟。
◎勇猛中要有慈祥,慈祥中要有力量。
◎學習吃虧則工作容易發展。
◎會做事者,要能皆大歡喜。
◎有容乃大,吃虧便是福。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越多做,我們越能做;越忙碌,我們越空閒。
十月 二十四日 星期六
為感謝護持佛光山弘法事業的十方護法,由本山及各別分院推薦發心布施淨財、智慧、力量或其他方面貢獻的信眾,讓他們由信徒、會員、提升到「功德主」,以表揚其功勳。又為讓功德主對本山的各項弘法事業有全面性的認識與了解,故在心平的召集下每年舉辦一次「功德主會」。在會中由各院會向功德主報告︰佛光山今年做了些什麼?今年的功德主會,從今天下午報到起,一連舉行三天,分北部與南部兩個梯次。
從早上七時起,就會見了多位遠道回山的功德主。
十時,在檀信樓主持日本東京佛光協會顧問陳逸民先生和盧阿卿小姐、雲林縣陳珍洋先生和李雪小姐兩對新人的佛化婚禮,心平、慈莊、慈惠、慈容、慈嘉、心定、屏東市市長容滋浩、國際佛光會法制長曹永杉、大安分會會長陳麗麗、日本佐騰株式會社董事長及男、女兩方親友計五百多人都參加此婚禮。
勉兩對新人做先生要做個有事業心、幽默感、負責任、肯勤勞、有愛心的丈夫;為人妻者,要如母婦、婢婦、臣婦、妹婦、夫婦般的照顧先生。彼此要相敬如賓,攜手共創未來。
婚禮介紹人容市長及曹永杉居士都先後致詞介紹新人,陳麗麗小姐及女眾學部近百位在家同學,各別獻唱「佛光四句偈」及「美滿姻緣」祝福兩對新人新婚幸福美滿。整座禮堂在掌聲、笑聲、讚美聲中充滿喜氣。
婚禮進行中接到一張傳真,內容如下︰
煩請轉交星雲大師,並請大師代為祝福,謝謝!
逸民兄︰欣聞今日與盧阿卿小姐於佛光山舉行婚禮,雀躍非常,奈何雜務纏身無法撥冗返台,親臨盛會,遺憾萬分,特以電話傳真,傳送幾句弟衷心之祝福,
願您倆時刻同心同行!
願您倆絕不互相傷害或惹對方傷心!
願您倆能分享彼此的工作、盼望、夢想、成功或失敗、憂傷或喜悅!
願您倆能坦誠相待,日益親密,不存任何隔閡。
謹錄愛的詩篇與您倆共勉︰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請不吝接受來自三萬公里處,哥斯達黎加首都--聖荷西,一位好友魏俊惠夫婦的祝福。
晚,七時三十分在檀信樓和功德主們「傳法接心」座談。
「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在佛光山百多萬的信徒中,有兩千多名是比較特別的,那就是在座的各位功德主。今早我路過朝山會館時,就聽到︰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本月二十八日要在佛光山召開,想請希爾頓的廚師來辦齋……。我糾正道︰沒有世佛會佛光山一樣在建設,但沒有功德主就沒有佛光山,故功德主在佛光山比任何一切都重要。
佛教的興隆,除要靠僧眾的弘揚外,信眾的護持是不可少的一環,從古至今佛教的功德主有國王、大臣、學者、文人、商工各界、優婆塞、優婆夷……今列舉一百零八名來向各位介紹其護法的事蹟--
頻婆娑羅王︰與佛陀同一時代之摩揭陀國王,在靈鷲山下將自己的王舍城改成竹林精舍弘法道場,且下令全國人民要皈依佛教,為最初之外護者。
阿育王︰中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第三世王,以放棄兵力為統一途徑,且在「依法所得的勝利乃是最上勝利」之信念下,致力於佛教宣傳,並派遣佈教師到全世界弘法。
阿闍世︰主持佛陀舍利的分發供養,護法第一次經典結集。
迦膩色迦王︰協助馬鳴菩薩弘揚大乘佛教,世界大乘佛教能弘揚世界,要感謝迦膩色迦王。
符堅︰禮敬三寶,迎道安大師入宮中弘法,送佛像經書給高麗,為韓日佛教之始。
梁武帝︰篤信佛教,有「皇帝菩薩」之稱,一生精研佛教教理,固持戒律,素食、講經、弘法,除佛教外其他教不信,三次捨身同泰寺(即今剣鳴寺)不做皇帝做佛奴。
隋文帝︰隋文帝之前,北朝皇帝皆是毀佛的帝王(三武一宗),隋文帝統一後,復興佛教,聽民立寺出家,廣置塔寺,立譯館,設僧官,又從法經律師受菩薩戒,每日誦經禮佛。
唐太宗︰護持玄奘大師由印度回國的譯經事業。
武則天︰任用賢臣愛護人民,奠定隋唐興隆的政治,西安之所以成為大乘八宗宗派道場,武則天功德很大,譯經、建寺、撰寫經序(尤以「開經偈」流傳千古)宣揚佛法。
蔣中正︰一生崇敬三寶,從小即隨母親讀經,深究佛法,與太虛大師相契甚深。一九二八年廟產興學之際,保護佛門僧徒及事業的維護,資助太虛大師籌組「世界佛學院」,並敦聘太虛大師為雪竇寺住持。
蔣經國︰到處參拜佛寺,關心佛教發展,曾到過佛光山四次,在開山之際無可好看或參觀,但助長我們建寺的順利。
聖德太子︰日本用明天皇第二皇子,制定憲法十七條(六○四)成為日本善政之骨幹,其憲法第二條即規定篤信三寶,平生信仰佛法,極力發揚大乘精神,親開講典,興建寺院,為佛教在日本傳播之基礎。
昭明太子︰南朝梁武帝之長子,受菩薩戒,受持嚴謹,遍覽眾經,深究教旨,撰解二諦義,論著佛法。《金剛經》三十二分,即為其所分。
須達長者︰黃金鋪地,購買祗園精舍供佛為弘法道場。
關公雲長︰皈依智者大師,發願世世護持佛教。
摩訶男︰甘露飯王之子,於其弟阿那律出家後,入佛門,即治理家事,重佛之教法,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為救釋迦族自願捨命水中。
裴休宰相︰宿信佛教精研佛法,武宣之際,佛教大難,裴休以重臣出面翼護,中年後茹素,焚香誦經,世稱「河東大士」,送子出家,著有「勸發菩提心文」一卷。
耶律楚材︰遼東丹王突欲的後裔,隨萬松禪師學道,帝賜百萬,而其布衣蔬食,淡泊如常人,所餘悉送佛寺供施,知友,勸之念佛。
劉秉忠︰為緇衣宰相,屢勸元世祖戒殺,帝賜華宮美女,一無所染,恆居佛寺,清簡如故。
葉公超︰從日本運回《大正藏》刊印,以題字方式弘揚佛法。
勝鬘夫人︰中印度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女,於皇宮召見七歲以上兒童傳播佛法(設兒童佛學班),曾宣說《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修行發十大願成佛道。
末利夫人︰度波斯匿王學佛,母儀天下。
毗舍佉夫人︰發願供養外來比丘、遠行比丘、病中比丘、施藥物病中比丘、供食予看護病人者、施粥予比丘、施雨衣、澡浴之衣等,並捐捨價值九億錢之嫁衣而建鹿母講堂供佛弘法。
妙慧童女︰王舍城長者之女,年僅八歲,大事宣揚菩薩修行四十事。
龍女︰娑竭羅龍王之女,年僅八歲,小乘佛教認為女身垢穢,不能成佛,與大乘佛教所言眾生皆可成佛之思想衝突,故龍女成佛,明示大乘佛教在修行理論方面之發展。
哈同夫人︰本名羅伽陵,刊行《頻伽大藏經》,建華嚴大學,提供頻伽精舍供僧。
孫張清揚︰佛門經典大多由她帶來刊行,敬佛護僧,捨宅為寺。
習鑿齒︰晉朝名士皈依道安大師,帶動佛教受社會朝廷重視。
劉勰︰南朝梁代東莞莒人,刻苦修學博通內外,樂於布施,依止大學僧僧佑十餘年,深研經論,撰《滅惑論》痛詆道家之說,著《文心雕龍》,內容取佛教之教條,以建立文章之軌則。晚年出家,法號慧地。
王維︰唐代太原祁人,字摩詰,皈依荷澤神會學禪,母卒,捨宅為寺,預知時至,作書遍寄知友。
白居易︰受淨戒習禪法,其奉佛之篤及佛教思想,可由其遺編之中見出,重建洛陽香山寺並和佛光寺如滿禪師結香火社以修佛事,發願往生西方。
蘇軾︰自號東坡,北宋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儒學外,亦親炙佛教,主張禪淨兼修,以詩文弘揚佛法。
范仲淹︰宋代吳人,自居佛寺,宿聞正法,淨持戒律,參究禪法,樂善好施。
譚嗣同︰清末湖南瀏陽人,為戉戍六君子之一,以菩薩悲願救中國。
柳宗元︰唐代河東人,自幼信佛,以詩文宣揚佛法,嘗作《東海若解》一卷闡釋淨土法門。
梁啟超︰廣東新會人,武昌佛學院第一任董事長,撰「論佛教與群眾之關係」一文,力闢世人誤認佛教為消極、厭世、迷信之說法,指出佛教乃智信、兼善、入世、無量、平等、自力之信仰,著作《佛學研究十八篇》為研究佛教之論集,所撰諸文皆以文史學術態度處理佛教問題,為民初以學術方法研究佛教之先河。
劉遺民︰東晉淨土行者,廬山十八賢之一,作「廬山白蓮社誓文」,其詞意典雅。倡導知識分子和名流學佛。
豐子愷︰浙江崇德人,在弘一大師座下皈依,深具佛家慈悲胸懷、茹素護生、與人為善的精神,一生畫漫畫宣揚佛法。
梁漱溟︰北平人,青年時寄寺苦讀有成,著作頗多與佛學有關,如《印度哲學概論》、《唯識學與佛學》、《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等,晚年捨馬克思思想皈依佛門。
章炳麟︰字太炎,浙江餘杭人。於廟產興學之際,曾發表「告佛子書」,一方面喚醒僧眾認清時代,須自辦學校迎頭趕上;一方面忠告世人不應對佛教有此荒謬舉動。精研國學,佛學方面著書頗多。
傅翕大士︰南朝梁代禪宗著名之尊宿,號「善慧」,曾為梁武帝講經於重雲殿,捨屋宇田地設大施會,家居徒眾甚多,講說不輟,屢設無遮會,為便於讀《大藏經》,設有輪藏令眾轉之,倡導「三觀一心四運推檢之說」,著《心王銘》。
龐蘊︰唐代著名在家禪者,與禪林碩德頻相往來,曾以舟沉資財,偕妻子躬耕於鹿門山下,言談者皆機鋒語,一家四人皆因之而悟,其坐脫立亡之禪境,傳誦千古。
袁了凡︰明代江蘇吳江人,本名袁黃,博學尚奇無所不通,曾於棲霞山受教於雲谷會禪師,信奉佛法精勤奉行,取「了脫凡情,伏入聖域」之意,並號「了凡」。著《了凡四訓》談論心性因果,極力勸人為善,自明清以來甚為流行。
楊文會︰字仁山。為清末復興中國佛教之樞紐人物,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出資設立金陵刻經處,並提供佛教典籍數百種給日本編印《卍藏經》,一九○七年設立祗鬘精舍,自編課本,招生教習佛典、梵文、英文培育後進,興辦「佛學研究會」定期講經。與英人李提摩太譯佛經論為英文,選工繪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圖,以弘淨土。
呂蒙正︰每日祈求,普勸六親眷屬信奉正法,並恆作是禱告「願子孫世世食祿,護持三寶,其不信三寶者,勿生吾家。」
呂碧城︰安徽旌德人,諳英、法、德、日等語文,二十歲時任《大公報》編輯,廣蒐歐美各國佛教發展資料,彙集成書於一九三二年出版名為《歐美之光》,並有《阿彌陀經》、《普門品》、《法華經》之中英對照。
蔣維喬︰江蘇武進人,早年任江蘇省教育廳長,其時主張毀寺興學,後皈依諦閑大師,乃頓改以往作風,曾在南京大學開講「佛教入門」、「百法明門論」等課程,其中《中國佛教史》曾被選為武昌佛學院教材。
朱鏡宙︰浙江樂清人,曾任軍政及新聞界要職,後從太虛大師學《金剛經》,來台後潛心學佛及致力弘法,一九四九年創辦台灣印經處,流通經書,著有《五乘佛法與中國文化》。
江味農︰江蘇江寧人,自幼隨祖父持誦《金剛經》,曾校訂敦煌藏書之古寫本經典。著《金剛經講義》,流通甚廣。
丁福保︰江蘇無錫人,幼通經史長而中西兼貫,曾任京師大師堂及譯學館教習,於一九一二年致力於《佛學大辭典》的編纂,歷時十年,為中國佛教有史以來第一部大辭典。
李炳南︰山東濟南人,於禪、淨、密皆曾修習,後在印光大師座下皈依,專修淨土,抗戰期間曾助太虛大師弘法,來台後,於台中講經數十年,先後創辦台中佛教蓮社、《菩提樹》雜誌……所辦大專佛學講座亦接引甚多大專學生進佛門。
趙樸初︰安徽太湖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文革後復興大陸佛教不遺餘力。
王羲之︰書寫《心經》與人結緣。
劉禹錫︰《陋室銘》作者,作六祖碑文。
王安石︰捨宅為寺,閱《楞嚴經》而開悟,茹素清苦一如比丘。
方東美︰哲學大家,著有《華嚴思想》,晚年皈依。
千家駒︰中共著名經濟學家,後引渡其皈依三寶。
張聖慧︰放棄武漢大學教授職務,到武昌佛學院教學。
張默君︰編《大漢報》,筆名大雄。
李子寬︰四十年代協助太虛大師門人在台弘法。
周宣德︰創慧炬雜誌社,廣度大專青年學佛。
望月信亨︰日本佛教學者,歷任淨土宗高等學院教授,於一九○六年到一九三六年,凡三十年間編纂《佛教大辭典》與《佛教大年表》,成為研究佛學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鈴木大拙︰日本臨濟宗學者,擅長英文,以英文撰述之禪書多達數十部,對東方思想及禪之傳歐美,貢獻卓越;佛教學、西藏學、東方思想之研究貢獻至鉅。
達摩波羅(Dharmapala)︰於全球創設「摩訶菩提學會」(Maha bodhi Society),訓練青年到海外弘法,並在斯里蘭卡創辦佛教學校。
另有陳履安、吳伯雄、吳敦義、林柏榕、林水木、廖泉裕、余陳月瑛、田劉世綸、嚴寬祜、曹永杉、黃麗明、張姚宏影、吳修齊、潘孝銳、游象卿、游象乾、張勝凱、斯子林、賴義明、陳榮霖、曹仲植、王譽秀、胡迪化、陳順章、馬廖雪月、勾峰、林揚、周志敏、鄭羽書、陳麗麗、蕭武桐、傅偉勳、林清玄、楊英風、吳居徹、黃柏森、戈本捷、胡秀卿、許松西、吳大海、陳慈如、黃泰新、陳信智、黃葉美等,共計一百零八名功德主,此是從古至今對佛門比較有代表性,尤其是對本山及各別分院之文化、教育、慈善工作皆有特殊貢獻且是數十年從不間斷之功德主。
希望在往後,我們的功德主會能再選出一千零八十、一萬零八百,乃至十萬八千名的功德主,來表彰其護法的事蹟。
最後我以《星雲百語》中的五篇自述「難遭難遇」、「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千載一時,一時千載」、「修行的真義」、「願心的昇華」等五篇文章與功德主們分享,但願從中能給大家在修持上有所體悟及助益!
晚,十時,在雙圓堂和普中校長王廷二先生的師大同學二十多人見面。每一次和客人見面,大家對我最有興趣的一個問題是︰從日記上看到我每天的行程都那麼忙,且工作時間都超過十五、六個小時,不可思議的體力從那裏來?
我覺得這都要歸功於我從小在叢林中所受的教育與磨鍊,凡事只要在心甘情願下,工作起來不但不覺得累,反而會很快樂,因忙中無是非,忙中無煩惱,忙的定義是快樂!更何況在人忙心不忙下,自然就會有體力!
十月 二十五日 星期日
心平、心定、慧龍及叢林學院百餘位僧眾,清晨五時在大雄寶殿特為功德主們舉行誦經祈福儀式。
十時,在檀信樓主持「功德主大會」,會中除介紹本山派下重要職事、人事組織及海內外道場發展管理說明外,並頒發「榮譽功德主證」給潘孝銳(潘黃雅仙)、吳修齊(曾昭美)、曹仲植、張勝凱(陳淑麗)、斯子林、林訓明、嚴寬祜(崔秀瓊)、游象卿、游象乾等榮譽功德主,及增品功德主和新進功德主之證書。
在會議中還討論通過十項議案,其內容包括有︰佛光山功德主總會及各支會成立案,籌組「大金光明寺」建寺委員案、功德主支援明年國際佛光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案、推動本山之佛教文化及教育事業案……等。
俗云︰「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佛光山之弘法事業所以能夠拓展到海外,實皆由於背後有各位功德主的護持,本山成長很快,僧眾能力強,學問好,唯年紀尚輕,待人處事之閱歷有待加強,希望各位功德主,能有大臣輔助幼小王子的胸襟,在他們失禮或不圓滿時,給予體諒而不見怪,佛光山的興隆則有待各位功德主「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護持,這也是各位護法的責任。
第十八屆世佛會及第九屆佛青會將在後天(二十七日)於台北中山樓舉行開幕典禮,之後即南下佛光山一連舉行六天會議。下午負責籌畫此次會議的徒眾,向我報告準備工作的情形,其中也有幾份賀詞,如︰李總統賀詞全文如下--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八屆大會暨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第九屆大會全體與會人士鈞鑒︰
欣聞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八屆大會暨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第九屆大會在中華民國台北市暨佛光山舉行,全球佛教信徒代表共聚一堂,本人謹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及人民申致由衷的賀忱,並對遠道而來的貴賓表示誠摰的歡迎。
貴會秉持佛陀的智慧與悲懷,以崇高的理想與遠大的目標,對促進人類和諧與世界和平,貢獻良多,殊堪景佩,本次大會更以「互助、融和、發展」為主題,相信對弘揚佛法,淨化人心,安定社會,拯救全世界人民脫離苦難,共享自由和平的福祉,將有更積極的啟迪與推動作用。
敬祝
大會圓滿成功
諸君健康愉快
中華民國總統 李登輝
到今天為止,先後已陸續收到的賀詞有--
澳洲總理︰基定。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總理︰卡拉達‧沙夏。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青年體育部部長︰沙達克‧胡笙。
斯里蘭卡民主共和國總統︰普里瑪達沙。
斯里蘭卡民主共和國總理︰維誌通加。
印度錫金總理︰巴哈德‧韓德利。
印度錫金工業暨宗務部部長︰巴達‧古榮。
全日本佛教會主席︰高幸大谷。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佛教長老︰達摩難陀法師。
韓國圓佛教大師︰金台三。
行政院院長郝柏村、總統府資政邱創煥、司法院院長林洋港、監察院院長黃尊秋、立法院院長劉松藩、考試院院長孔德成、內政部部長吳伯雄、台灣省省主席連戰、蒙藏委員會委員吳化鵬、台北市市長黃大洲、高雄市市長吳敦義、高雄縣縣長余陳月瑛、中華佛教居士會理事長謝隆盛、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理事長田壁雙、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理事長宏印法師。
由越南移民至澳洲的廣東籍信眾王偉、王陳蘭芳夫婦是澳洲布里斯本中天寺的虔誠信徒,平常也是《普門》雜誌的忠實讀者,對佛光山的弘法事業頗為讚歎,今天傳真了一封信給我,內容如下︰
「敬頌
星雲大師
星光鬘鬘照太空,雲彩飄飄到處蹤,
大道之行今日盛,師承正統五洲同。
普門雜誌
普及全球都市鎮,門戶大開各宗融,
雜而純粹建淨土,誌其佛道濟世功。
澳洲昆省 王偉敬頌」
今天是台灣光復節,高雄縣各界在鳳山市國父紀念館舉行慶祝大會及敬老表揚活動,同時有中、西醫義診,慈善監院慧龍法師應縣府函請支援,特委請黃長生中醫師率本山雲水醫院護士、義工前往義診。福利社會是本山宗旨之一,當然義不容辭。
由中華民國社會運動協會主辦的「第二屆社會運動和風獎」昨天公布名單,本山文教基金會推動「全民心靈淨化運動」有助於淨化社會人心,得到︰傑出社會風氣改善獎。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今年舉辦的活動有︰
1.贊助協辦兩岸文化交流--贊助佛光山寺舉辦敦煌古展、佛教經典寶藏出版。
2.贊助佛教青年學術會議。
3.協辦宗教文化藝術之旅座談會。
4.協辦短期出家結夏安居。
5.贊助西來大學。
6.贊助行腳托缽弘法大會。
7.舉辦文學創作徵文。
8.協辦中國語文學術會議。
9.贊助國際性佛教學院會議及佛學研究中心。
10.主辦全國佛學會考。
11.學術論文書籍出版。
12.協辦淨化社會座談會。
13.贊助香港中文大學舉辦國際學術會議。
14.協辦佛教藝術創作學術會議及聯展。
15.贊助佛光山傳燈學院、都市佛學院。
16.佛學委託研究。
17.國際學術討論會及考察。
18.自貢燈展。
19.文物展覽。
20.結合社團推展文教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沒有在做事,社會大眾眼睛是雪亮的,以佛教文化教育工作來提升社會文化及佛教信仰水準,是文教基金會的本懷,獲獎只是對工作的一種肯定,日後對會務的發展,其責任將更為重大!
晚,七時三十分,在檀信樓與第二梯次(南區)的功德主們「傳法接心」。
十月 二十六日 星期一
自從在功德主大會的傳法接心中,大家讀過了我的《星雲百語》,這幾天來,徒眾、信徒們的談話中,往往都會引用「百語」裏的句子--
「我們這次的見面,真是『難遭難遇』啊!」
「能參與這次的功德主會,真是『一時千載,千載一時』啊!」
「自從和師父傳法接心後,更能體悟『修行的真義』!」
「我要有『願心的昇華』,因為『佛教靠我』!」……
這些法語都是我數十年來深刻的體悟,大家能廣泛應用,我感到無限欣慰,同時更希望這不只是口頭禪而已,要去真正的感受和體會,才能與傳法接心相應。
下午北上,即與文智、性定、淨慧三位法師見面。文智、性定、和智道法師是我來台灣時最早遇見的比丘尼,他們的慈悲、莊嚴讓我感動不已。記得初來台灣,人地生疏,一切都還在茫然、毫無頭緒之中,在艱難困苦的日子裏,幸虧有他們的協助幫忙,至今,我看他們如相識已久的老朋友。在腦海裏,依然清晰地記得他們曾喚我為「彌勒佛」,就因為他們的知遇之恩,我遂發願要為台灣的比丘尼在佛教中爭取一席之位。許多年不見,今日重逢會晤,多少的人事更迭,多少的世事變遷,慨嘆因緣真是不可思議!
晚,七時,於普門寺十二樓佛堂主持甘露灌頂皈依典禮,在一千六百多位初學佛子中有市議員秦慧珠、法院庭長林富村、中視「再世情緣」男、女主角楊慶煌、況明潔,歌星伊能靜、電視節目「女人女人」導播及崔麗心夫婿李振稼等人,希望他們能以佛法淨化自己,進而以慈悲的胸懷、端正的言行來包容、影響他人,做個模範社會的佛教徒。
我一向自稱是個「共生的地球人」。在美國,看見那些黑人,並不覺得他們難看,反而覺得他們黑得發亮的皮膚,非常健康俊美,黑人的小孩也十分活潑可愛。看到美國白人,魁梧高大的身材,甚有總統的氣派架勢,有一次在機場問身旁的徒眾︰「你覺得這個人像總統嗎?」
「像。」
「另一位呢?」
「也像。」
就這樣,看著眼前一個個走過的美國人,真覺得他們統統都是總統。在英國,看到紳士們那種溫文儒雅、雍容謙恭的風度,令人欣賞不已。在法國巴黎,覺得法國人的身材高矮適中,胖瘦合度,跟中國人相似,心中頗有好感。在希臘,人們端莊的儀態,深覺他們有如佛陀般的儀表,因為他們也是阿利安民族。
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只要以開闊的心胸包容各種不同的人與事物,自然能看到最美好的一面,領悟到世界上的真正美妙、可愛之處,如果大家都有這樣的體認,則都可作一個「共生的地球人」。
十月 二十七日 星期二
早上八時十分,前往南京東路林富村的立法委員競選辦事處,抵達時,林富村、曾敏敏伉儷等人皆在大門口等候,我以「佛在心中」四個字贈予林富村,祝賀他競選成功,夫婦兩人歡喜接受。他興奮地告訴在場人士,我的到來給他帶來了鼓勵與士氣,更讓他信心大增,他表示要以佛光山弘揚的人間佛教為目標,希望佛教創辦大學能夠列入他的政見,他更要以佛教的精神普利社會大眾。我聽了很高興。他要我講話,我以「林富村」三字作為解釋,林就是樹林,是大自然,而目前生態環保乃是現代人最關切的問題;富表示經濟富貴、富裕,富有的經濟生活乃大眾所需;村,是房屋、社區,無殼蝸牛的問題就會解決。另一方面,林富村的性格過於剛直,一個人除了正義剛猛之外,更要有佛陀的慈悲雅量,我心中默默地祝福每一位候選人,大家一齊來為社會大眾謀幸福,先寄望林富村吧!
九時,至美麗華大飯店巡視會場,從今天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八屆大會暨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第九屆大會的執行委員會議及首席代表會議就要在此舉行,身為本次大會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我,先要了解各方面做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房間、飲食、交通都是我掛念的事情。在此非常感謝美麗華大飯店的黃杏中、黃葉美伉儷,特地為本次大會提供了四個房間作為我會客之用,悉心的布置、鮮花的點綴,加上專人的服務,為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從上午十時我先接受中國電視晨間新聞「中國早安」節目主持人陳乃輝先生的訪問,後來又主持各大報章雜誌記者招待會,記者提出的問題--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及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成立的緣起是什麼?
西元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五日,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於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宣告成立,由來自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等二十七國代表正式創立。首次集會中,南北傳、金剛乘等每個宗派、學派都有僧伽或在家信徒代表欣然參加,可說是世界佛教史上空前的創舉,數以億計佛教徒的共同理念不但遍布全世界,同時也為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什麼?
這次大會以「互助、融和、發展」為主題。所謂「互助」,在佛教的真理上是講「因緣和合」,也就是社會人生互助的意義,佛教闡明人生一切事物皆從「緣起」而展開,不論任何事物生起都有其主因,也有其結果,但因能成果,必藉緣方能成,宇宙人生,絕不能孤立而存,也不得單獨而生。佛教雖有教派之分,但和基督教之因人分派不同,佛教教派是依教理研究不同而分派,如同文學有詩歌、散文、小說等不同類別;因此世佛會出席代表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南傳、北傳、顯教、密教的佛教人士,希望能藉由世佛會的召開,凝聚佛教徒的力量,發揮更大的效用,推動及促進世界和平。
◎您認為宗教在國與國之間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
宗教在世界上是最和平、最受人尊重,尤其是佛教,人們由信佛而融和起來,像佛教的大小乘、南北傳、顯密教,都是互相包容的。
◎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互助、融和、發展」,面對世界上由宗教引起的衝突,請問有何看法?
佛教是容許異己存在的,在佛教裏,未有過戰爭或衝突。像佛教看儒家是類似所謂人乘的佛教,看基督教類似天乘的佛教,看道教是聲聞乘,還有天龍八部,彼此皆是圓融無礙的。
◎目前佛教急需要做的工作是什麼?
佛教對青年教育不夠,因此佛光山對文教特別重視,如今急迫要做到的是為佛光山辦大學,訓練語言人才,弘揚佛法於世界各地,將分散的佛教力量聚集起來,共同開拓世界佛教。
◎佛教各派的共同與不同點是什麼?
佛教中各宗各派所信仰的教主同為佛陀,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這些教義也是共同的,唯一不同處是戒條的多寡和各地的風俗習慣,不過各派皆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這次大會的特色是什麼?
自一九五一年在錫蘭(今斯里蘭卡)發起的第一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舉世注目,經歷了四十年左右,至今已是第十八屆。第十六屆大會是第一次到亞洲以外的美國西來寺召開,當時有四十個團體,四百多位代表參加。而這次第十八屆大會是第一次在中華民國召開,有十九個國家地區,八十八個團體,五百多位代表參加,是歷屆以來參與成員最多的一次,可以說這是一項創舉,我們為中華民國爭取了榮耀。
接著又會晤了世佛會副會長兼執行委員宮原先生(Sunao Miyabana)、世佛會副會長兼榮譽財務長柏拉松先生(Prasong Bunchoem)、世佛會副會長邱隆漢拿督、世佛會執行委員鄭天柱先生、世佛會榮譽祕書長柏拉室先生(Prasert Ruangskul)及世佛青會長帕洛柏先生(Phallop Thaiarry),他們是代表世佛會會長桑耶教授而來,請我接受世佛會榮譽會長的頭銜,並告訴我是第一位沒有當過會長而成為榮譽會長的人,在世佛會還是破例的一次。其實,我沒有考慮過要當榮譽會長,我沒有想要得到什麼,我只是為佛教盡一分力而已。從第一屆至十八屆,我一直努力想要參加,可是月駛星馳,一晃四十年過去了,我沒有做過一次代表,但是卻歷盡了種種挫折、磨難,如今在此接受大家的好意,成為世佛會的榮譽會長,不禁感慨萬千!
下午四時半,抵達中國廣播公司,海外兼新聞部主任馮寄台和節目主持人李濤在門口迎接。兩位告訴我中廣有四個短波、兩個中波,現場的兩個轉播網同時送到大陸,所以中國大陸的收聽率極高,反應也相當熱烈。李濤是位深受聽眾喜愛的節目主持人,給人的形象是正義、客觀、理性,五十分鐘的節目,六條線的電話竟有七千多通。他興奮地說道他走的是星雲大師的路線,他還從口袋中拿出一張攜帶多年的大佛法語「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而電視節目主持人趙寧最有心得的也是這首偈語,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五時與李濤共同主持的「尖峰對話」,一時打進廣播室的電話響個不停,有台北、桃園、台南、甚至走在路上用行動電話打來的……都是圍繞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問題、如何將失去的心找回來?如何處理是非?對民主競選的看法?如何處理人我間的紛爭……一連串的問題、聽眾熱烈的回響以及主持人的妙語連環,將整個節目的氣氛帶動得熱鬧起來,直至六時整才依依不捨地結束了最後一個問題。
晚,八時二十分由中華佛光協會寶光分會會長郭麗芬將籌得的一萬美金致贈國際佛光會印度拉達克分會會長僧伽桑那比丘,為該地解決了食水系統的困擾,真是功德無量!
十月 二十八日 星期三
今天歡迎早宴由內政部長吳伯雄先生請客,來自各國的代表濟濟一堂,大家互相認識,相談甚歡。
上午九時三十分,籌備整整一年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八屆大會及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第九屆暨二十週年紀念大會終於在陽明山中山樓舉行開幕典禮。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法國、德國、馬來西亞、尼泊爾、泰國、香港、新加坡、印尼、印度、不丹、斯里蘭卡、孟加拉、日本、南韓、北韓、俄國、蒙古及中華民國等二十一個國家地區代表在熱烈的掌聲中一隊一隊整齊地陸續進場,二千多位的與會代表包括世界各地南傳、北傳、顯教、密教的佛教人士,大家歡聚一堂,猶如靈山再現,實乃國際佛教界的一大盛事。
出席的主辦單位計有︰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悟明長老、中華佛教居士會理事長謝隆盛、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理事長田璧雙、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理事長宏印、祕書長淨耀、佛光山寺住持心平、另外還有淨心、惠空、智道、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曹永杉、中華佛光會祕書長慈容、理事鍾曜明、趙寧等,貴賓則有總幹事蔡坤榮、編審周燕菱、行政院院長郝柏村、政務次長陳孟鈴、中央社工會主任鍾榮吉、基隆市長林水木、省府民政廳副廳長吳堯峰、內政部社會司長蔡漢賢、視導王肇發、民政司長鍾福山、科長馬琰如、立法委員洪冬桂、台北市議員潘維剛、國父紀念館館長高崇雲等,而國內外的貴賓有馬來西亞南傳佛教領袖達摩難陀大師、泰國教育部副部長蘇克姆、藍毗尼發展信託副主席索亞、世佛會副會長釋禪定、黃允畋、卡華依、邱隆漢、Dong Ki Park、古魯之、柏拉松、宮原、傑克、Ven. Chiko Iwagami、世佛會執行委員Pal Khn Chon、鄭天柱、威廉、榮譽祕書長柏拉室、世佛青會長帕洛柏、副會長阿奴魯、黃書瑋、陳穎樁、Ven. Kotawila Sri Pemaloka、Rev. Kogaku Sato、Yang Bum糺Soo、比瑞其、釋心定、榮譽財務長綺拉朋、榮譽祕書長安瑪瑞等約五百人出席。
開幕典禮中,我發表了這次的主題演說「互助、融和、發展」,並接受了世佛會永久榮譽會長的頭銜。
第一屆至第十八屆大會召開的時地如下︰
第一屆︰在一九五一年五月六日在錫蘭可倫坡。
第二屆︰一九五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在日本東京。
第三屆︰一九五五年十月三日在緬甸仰光。
第四屆︰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尼泊爾加德滿都。
第五屆︰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泰國曼谷。
第六屆︰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在高棉金邊。
第七屆︰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印度薩那。
第八屆︰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日在泰國清邁。
第九屆︰一九六九年四月十三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
第十屆︰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二日在錫蘭可倫坡。
第十一屆︰一九七六年二月二十日在泰國曼谷。
第十二屆︰一九七八年十月十日在日本東京。
第十三屆︰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泰國清邁。
第十四屆︰一九八四年八月二日在斯里蘭卡可倫坡。
第十五屆︰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尼泊爾加德滿都。
第十六屆︰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在美國洛杉磯。
第十七屆︰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在韓國漢城。
第十八屆︰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在中華民國佛光山。
在這十八屆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中,我不曾當過一次代表,也不曾當過一次觀察員,每次面臨參加大會的邊緣,資格總被取消,而今天能夠當選榮譽會長並且主辦兩次大會,真是難遭難遇啊!
行政院長郝柏村先生的蒞臨將大會的氣氛推至高潮,自從去年我的腳跌傷後,郝院長來山探望我,至今一年多了,今天藉此盛會又能見面,承蒙他撥冗並從頭到尾都參加。他在致詞時說︰「佛教對教化人心、人民安定影響日益重大,自從東漢以來,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的思想已深入民心,佛教秉持著入世的精神,給社會大眾帶來一股清流,而從傳統邁向社會的風格亦獲得了民眾的肯定,我期許佛教界能發揮力量,將社會風氣轉移、道德提升,成就一片人間淨土。」
隨後,來自四面八方的賀詞、賀電也於會中一一宣讀--
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先生︰「貴會秉持佛陀的智慧與悲懷,以崇高的理想與遠大的目標,對促進人類和諧與世界和平,貢獻良多,殊堪景佩。本次大會更以『互助、融和、發展』為主題,相信對弘揚佛法,淨化人心、安定社會,拯救全世界人民脫離苦難,共享自由和平的福祉,將有更積極的啟迪與推動作用。」
泰國僧王︰「消除佛教徒之間不同的見解,共同以弘揚佛法達到世界和平。」
泰國國王蒲美蓬陛下︰「唯有行解並重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大家一起來擔當如來家業,將佛法普及於世間。」
斯里蘭卡總統普里瑪達沙先生︰「已具四十二年歷史之世佛會即將邁入另一新里程,將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宣揚至世界各地,人類定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斯里蘭卡總理維誌通加先生︰「世佛會一直為佛教徒和全人類之福祉及時伸出援手,我相信藉助大會,世佛會之善舉可加速擴展。」
其他的如澳洲總理基定先生、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總理卡拉達沙夏先生、全日本佛教會會長大谷高幸先生、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邱創煥先生、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佛教領袖達摩難陀長老、台北市市長黃大洲先生、高雄縣縣長余陳月瑛女士、韓國圓佛教金台三長老等等之賀詞皆為本次大會帶來了莫大的鼓舞與支持。
中午由中華佛光總會設歡迎公宴,筵開兩百五十桌,每道佳餚皆是希爾頓分會劉梅芳會長精心設計,每一道菜並提取了甚有佛法的名字--
「初轉法輪
法海禪味
二諦圓融
醍醐酥酪
海印三味
凡聖一如
大圓滿覺
心包太虛
歡喜融和
圓滿菩提」
午飯後,驅車前往台中萬佛寺,雖然一路上有開道車引路,由於沒有配合好,結果還是延遲了一個多小時才抵達,頓時樂隊齊鳴,歡迎的隊伍分成兩列,手執教旗迎接大會來賓,住持聖印大法師和密藏院田璧雙喇嘛設宴款待大家,立法委員沈智慧表示正在爭取佛教人士今後來台不受簽證限制的立法,受到大家的喝采。
晚上,掛單於台中東海道場。
十月 二十九日 星期四
清晨六時,台中東海道場的迎賓組、交通組、典座組、行堂組工作人員全部就緒,準備迎接來自世界各地佛教朋友們用早餐。玻璃大門兩旁擺放了鮮艷奪目的花籃,上面剛勁有力的大字「普濟眾生」、「慈悲為懷」,看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不久,台中市長林柏榕、議長林敏霖、台中縣議員廖述嘉、立法委員沈智慧、國際佛光會法制長曹永杉及佛光會台中北區分會會長沈尤成等皆蒞臨參加接待,林柏榕市長在致詞時說道︰「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在台灣聚首一堂,感到非常驕傲,佛教一向以慈悲和平處事,世界上唯有佛教沒有發生過戰爭。我身為台中市長,經常鼓勵學校將校門打開,成立佛學社團,深研佛法,發揚人性的光輝。各位光臨台中,不但帶來佛光普照,而且也帶來了艷陽高照的好天氣。」一番幽默的話,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
早餐用畢,我就驅車趕回佛光山。回到山上,看到全部的信徒都在山門外,整隊站立在朝山路上,而距離來賓抵達的時間至少還有一個多小時,心甚不忍,趕快揮手示意,讓信徒們先找個地方休息。
十二時整,十三輛遊覽車在警車開道下同時抵達佛光山。一到朝山路就受到心平和尚及本山僧俗二眾及佛光協會會員五千餘人列隊歡迎,每位嘉賓欣喜地接受彩色的花環,顯得特別的神采飛揚,大家看到本山宮殿式的輝煌建築顯得十分興奮。隊伍徐徐地行至不二門前參加升旗典禮,當我和世佛會副會長宮原先生將佛教旗幟升起的時候,頓時,歡呼聲、掌聲、喝采聲交織成一片,場面感人且意味深遠。緊接著,普門幼稚園及慈航托兒所近三百位小朋友身穿世界各國的民族服裝獻唱迎賓曲,他們活潑可愛的神情留給大家深刻的印象,一路上沿著鼓樂隊到普門中學活動中心參加公宴。
在送客安單後,我回法堂的途中,兩旁手執教旗的學生就跟在我後面,結果後面的學生越聚越多,我忍不住停下來和大家講話。我最珍惜的就是「師徒時間」,看到大家聚精會神的樣子以及出自內心的真誠,心中倍感安慰與溫馨。
稍為休息後,趕赴檀信樓和法輪堂,分別對信徒和全山大眾講話,主要是我想將佛教最近在世界各地活動的情況告訴大家。
大家不負我所望,聽我的話後,都能引起共鳴,看到他們那些滿懷希望的臉龐,我雖辛苦一些,那又有什麼要緊呢?
十月 三十日 星期五
昨天返回佛光山,在佛光山續開世佛會,此次世佛會有十九個國家五百餘位代表參加,在會議中推舉我擔任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永久的榮譽會長,我竟然沒有高興,也沒有不高興。
全世界目前共有五億佛教徒,分布在世界各國,世佛會與世佛青會,是國際性的佛教組織,我一生不曾有過「代表」的身分出席過此類會議,但卻主辦過二屆大會,今天又受聘「永久榮譽會長」這當中自有另一番酸甜苦辣。
八時三十分,前往東禪禮堂參加「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二十週年慶祝典禮」,典禮中,我表示--
全世界大家都對於世界佛教青年會寄以厚望,有人說,佛教是老年人的宗教,年輕人無用武之地,但佛陀是三十五歲成道,我們稱「青年的佛陀」也未嘗不可,北傳佛教崇拜菩薩,佛與菩薩皆無鬍鬚,無鬍鬚即表示年輕。中國的玄奘大師二十六歲時就在印度有所成就。大家應該在青年時鼓起熱情、進取奮發,好好打下一生的事業基礎。
我今年已六十六歲,會長要我來講話,有很多感觸,記得在二十二歲時,在大陸想到要以青年身分參加中國佛教會議被拒絕;二十三歲來台灣,一直奮鬥了四十年,想向政府申請成立中國佛教青年會也被拒絕。很多國家都很怕青年,認為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分子。很希望佛門的長老要愛護、傳法、交棒,讓青年有發揮的空間,運動場上四百公尺的接力賽,都是靠「交棒」來完成全程的,我們佛教界的有些長老,不但不交棒,有時還要給青年當頭一棒!政治人物有句話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無論什麼事都要靠自己去爭取,當然佛教的成就也要靠自己去爭取。現在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佛教青年聚會太少了,如果各位不嫌棄,可以利用佛光山海外任何一個道場做為各位的會場地。有聚會才能有機會溝通,進而達成共識,在共識下就易集合大家的力量,為理想共同奮鬥。我祝福大家,也樂見青年會未來的成果。
十時,續出席在叢林學院大講堂召開的「宗務委員會暨住持主管會議」。
每次開會對提案的討論,最叫人痛心的是同樣的錯誤,不僅沒有改善,且是一再重複,花那麼多時間集合大家,卻沒有一點助益,實該慚愧,深感佛光人的缺失有︰
一、不擔當,不負責。 二、不自知,不知人。
三、不明事,不明理。 四、不體諒,不友愛。
中午,會見了泰國法身寺副住持答達吉甫法師、教育長彌丹難陀法師、世佛青助理祕書希麗明博士及翻譯徐偉倫先生。
下午三時三十分,在田壁雙喇嘛的邀請下,南區國稅局及高雄稅捐稽徵處處長等,特與本山及海內外各別分院住持及單位主管二百餘名舉行座談,可以說是替本山上了一課「稅務課」,對稅法的歸類與性質,作了非常完整的介紹。
報載--國立中央大學副教授吳寧遠先生,在兩岸學術研討會中發表論文「兩岸宗教文化之比較」指出,台灣在解嚴之後,對宗教政策已不再以「國家安全」為首要,而採「改善社會風氣」,大陸仍視宗教為過度現象,限制成長,只利用為對外宣傳工具。
吳教授在論文中指出,處理宗教事務常涉及政治的考慮,造成政府與一些宗教團體之間的緊張關係,但由於相關法令不夠周全,因此在處理宗教事件上常有無力感,一般常以功能性來期待宗教對社會之教化,也造成宗教團體較傾向政府立場。
吳教授曾經發問卷給一千多個宗教教堂或寺廟,並曾抽樣面訪,他對台灣各宗教的現狀報告如下--
佛教︰近年來變遷最大,以往中國社會的佛教相當保守,現在佛教徒已由寺院內的修行,走到社會中,積極參與社會工作;另有一些佛教徒關心社會運動與政治活動,表現多元化,不過佛教仍面臨多山頭的危險。
道教︰一直面臨與民間信仰混淆的尷尬局面,主要是台灣民間信仰的發展過程採用相當多的道教因素,這些年道教教義之研究不斷增加。
天主教︰這些年來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年輕的神職人員也不斷走入社會關心社會問題,為更深入台灣,天主教會努力本土化運動,並對各種弱勢團體投入人力、物力,天主教正改變傳統,訓練教友與教會內的傳教工作,以克服日益減少的神職人員。
基督教︰亦遇到傳教停頓的困撓,目前各教派正努力走向本土化的運動,但是派別太多,許多宗教是正統基督教所不承認的,目前各正統宗教派的正名工作,仍不斷進行,基督教在社會服務也很積極,但是長老教會及新約教會與政府之間的緊張情形仍存在著,此為各宗教與政府之間關係最特殊的一點。
根據一九九○年統計,台灣的佛教徒有四百八十五萬人、道教二百七十多萬人、天主教徒二十九萬人、基督教徒四十八萬人、回教徒五萬人、一貫道八十六萬人。台灣有寺廟教堂一萬六千五百九十七所,約每一千二百人有一所寺廟或教堂,官方相信,有更多的人屬於民間信仰的信徒,但未列入統計。
十月 三十一日 星期六
上午八時,在法堂接受世佛會特刊編輯委員的訪問,內容有關佛光山的組織系統?對此次大會的建言?世佛會與國際佛光會合作交流的方式……
九時,會見全日本佛教青年會理事長岸野亮淳及日本佛教青年連盟副會長佐藤功岳等五人。
十時,會見韓國圓佛教中央中道訓練院教領安理正、圓光大學國際副總長全八根、圓佛教聯合代表李悟恩等九人。
此次提供佛教文物藝術展的幾位主人,天雕展的白滄沂夫婦、化石展的洪景星先生、木雕展的歐政雄夫婦,及嘉義典獄長陳邵意夫婦、嘉義地檢署檢察長曾勇夫夫婦等一行人下午四時來訪,除當面感激各位成就此次的展覽外,並接受中視記者林藝斌的訪問--
在和嘉義典獄長陳邵意先生及檢察長曾勇夫先生談及目前監獄教化的工作時,我有兩個理念︰
一、我想要辦一所「慈心學校」,讓受刑人在出獄前二、三個月的時間裏給予一段緩衝的生活,依其意願給予看報、外出、訪友、探親……而不同於監獄以壓迫的教育方式。讓受刑者釋放後,可以馬上適應社會上的生活。
二、我有一個願心,想到監獄中與死刑犯談話,非短暫的會晤,而是長談。讓其對一生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檢討的機會,並對未來生命抱有無限希望與信心,讓死刑犯能夠死得很安心,並將其懺悔經過記錄成書,將來對社會教化必定是很好的教材。
世佛會及世佛青會此次大會的第二次全體代表會議,二會各分別改選幹部(四年改選一次),世界佛教徒青年友誼會是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之下的一個子會。改選結果︰
世佛會會長仍是泰國的桑雅達瑪薩前首相連任,也是世佛會十一名執行委員會的主席。
副會長有十五位,慈惠是新當選的副會長。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慧群,獲聘為世佛會常務執行委員。
黃書瑋博士獲選為世佛會出版、宣傳、教育、文化及藝術常設委員會主席。
鄭振煌教授(慧炬雜誌社)獲選為團結統一常設委員會主席。(世佛會下設八個常設委員會)
下屆世佛婦女會成立時,其地位與世佛青會平行。
世佛青會會長由帕洛柏連任,改選八位副會長中,心定代表美國區、黃書瑋博士代表台灣區。明光法師獲任為世佛青會社會經濟發展常設委員會主席。
我深感欣慰,此次大會能讓兩岸佛教界人士,在國際性的佛教團體中擔任重要角色。不過,遺憾的是中國大陸佛教界和西藏佛教界未能派代表與會,實在是美中不足!
晚,七時三十分,在檀信樓參加「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二十週年慶祝晚會」。
在晚會中突感到「佛陀的心、青年的力」,佛陀三十五歲成道,世佛會成立已有四十年的歷史,修道過程已經過去了,現在應是弘法利生的時候。在中國民俗中男人二十歲就要行弱冠禮,在佛門二十歲的僧眾才能受具足戒,世佛青今年剛好滿二十週年,已經是成熟的大人,應發揮其成年人的力量。常有人問我,佛教與一般多神教有何不同?多神教供奉者都是一些手拿武器,以武器為力的神祗︰佛菩薩無武器,是以慈悲為力。一般人年齡大了,就會有鬍鬚,佛菩薩與神明最大的不同是沒有鬍鬚,也是年青的表徵。
佛成道時,十方世界諸佛菩薩都前來護持,我慨嘆佛教已發展五大洲,但佛教徒中仍有很多是停留在自己宗派、自己區域、自己國家,而不能與廣大的十方佛教徒往來交流,實在是一件很遺憾的事。希望我們世佛會及世佛青的佛教信眾能打破宗派、地區、國家的限制,一起來融和,共同做個佛教的地球人。
我為世佛會已邁入四十年的壯年期而有所作為,來道賀;為世佛青已是二十年的成人期而有所發揮,來恭喜!
願將這次大會所有的成就與光榮都歸功於世佛會與世佛青的各位大德。
聞宏印法師、淨耀法師、惠空法師等都加入了國際佛光會,心裏很歡喜。晚,九時,特約他們到信徒之家的會客室,與依空、慧軍、慧群等人,彼此就對佛光會的理想,交換意見。
地球隨著佛法的弘傳,縮小了空間,故人要培養包容的性格,能包容世界才是我們的。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