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g Yun Diary (1994/9-1996/12) 《星雲日記(1994/9~1996/12)》
Hsing Yun Diary 42 - Examining Thoughts 星雲日記42~檢查心念 檢查心念(1996/7/1~1996/7/1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星雲日記42~檢查心念 ■檢查心念(1996/7/1~1996/7/15)起心動念、觀想憶念,
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想什麼、要什麼、為什麼。
能如此,才能忍耐成和氣、屈辱成打氣、悔過成勇氣,心中無一點污染的氣。
◎思想若不開拓,做事就會墨守成規,要能讓思緒海闊天空,才能心包太虛。
◎對眾生要有平等觀、平等心,看世間一切萬物都很平等,才能將心量放大如虛空。
菁華語錄
◎學習如同煮東西,中間不可以斷火,否則東西會煮不熟。
◎事業的成就如何,完全看一個人肚量大小。能包容,別人就是你的朋友,反之,就成了冤家,要化阻力為助力,接受
包容的胸量不可缺少。
◎對外在的東西強烈拒絕,容易招致貧窮;富有的人是不會排斥任何一件事物,就如同大海是不擇細流的。
◎能幹的人,只在做事上認真,絕不會在情緒上計較。
◎發心、真心、歡喜心、尊重心、隨喜心,是處事不可或缺的心態。
◎人生何處不相逢,故平常就要培養因緣,不要小氣小量的和周遭事物計較、比較,而起分別心。
◎在團體中,讚歎是法寶,可以改變我們的人際關係。
◎工作的基本態度,要有社會性、有笑容、有音聲、有包容雅量,能如此,相對因緣也會改善。
◎人會受苦不自在,是因為虛妄心停不下來,不得安住。所以,要心能轉境,不被境轉,就要看修行功夫,故般若的
觀照很重要。
七月 一日 星期一
應教育院院長慈惠之請,晚八時參加叢林學院學生的結業典禮,勉勵全體同學--
人家不一定會了解我們,任何教育方式,都不如自我教育來得好。只是自己鞭策自己的力量有限,常常會受環境或人為因素所影響,所以不得不藉外在的教育,尤其是社會教育來磨練。拓展自己的眼界、心量,可從四個角度來著手--
1.思想國際化︰一個人的思想若不開拓,做事就會墨守成規,要能讓思緒海闊天空,才能心包太虛。一個人若心裡能容一個家,就能做家長;容一個省,能做省長;容一個國,可以做總統。心量有多大,容納的世界就有多大。
佛陀常教誡我們,對眾生要有平等觀、平等心,看世間一切萬物都很平等,才能將心量放大如虛空。如果連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都不能包容,如何擁有世界?佛門的「冤親平等」不外告訴我們,一切的惡人、壞人,都是我們的逆增上緣,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善知識。
要把自己的思想擴大,才不會侷限於一方,要發大心,建立國際化思想,包容世界宇宙萬有,來成就未來的佛國淨土。
2.生活律儀化:人心易散亂且放逸難收。人格需要在生活中培養,在叢林生活中所訓練出來的人之所以不同於社會人士,乃是在於生活中有規範,行住坐臥合乎律儀。
一個人只要能守住律儀,不管外在環境如何污染,一定會是一朵淨蓮。想要成功,平常就不知要付出多少辛苦,尤其是青年時期,一定要受過社會大冶洪爐的磨練,才能成器。而這段熬煉期,心中一定要時時有佛菩薩,舉止行為一定要有因果觀念。自己做自己的工程師,讓律儀來塑造自己的風格。
3.語言清淨化︰有人喻惡口如糞坑,妄語是欺詐,良言一句三冬暖。會講話的人,可以講出法喜來。不要逞一時之快,口無遮攔,或講一些挖苦人的話,這些都是很損陰德的。
修行最討巧的方法,不外是身(禮佛)、口(言語清淨)、意(好心好念)的清淨,懂得修持的人,口德要好好莊嚴起來,自我規畫「要如何說話?」隨時備有一百句可以給人歡喜、給人受用、可以讓對方接受的好話,走到任何場合,口語都能散播芬芳。
4.學習熱烈化︰平常課堂上所學就像是牛在吃草,學期末放暑假期間,正好是反芻的時候;平常在吸收,暑假在消化。如何學習?不外--每天寫日記、寫雜感、練毛筆字、研讀經典、每日一善、為常住服務、找佛學資料;也可以三、五人自成小組,利用暑假學習典座、寫作、法務、知客,在暑假裡忙起來。學習如同煮東西,中間不可以斷火,否則東西會煮不熟。雖是放暑假,但不可以太放逸。若能好好利用暑假用功,其收穫絕不亞於整個學期在課堂上的所得。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心就會有力量、有成績,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很充實的暑假。
七月 二日 星期二
在「老報人」陸鏗先生的帶領下,上午八時,來了幾位貴賓,有張佛千先生、唐德剛教授、劉紹唐先生以及崔蓉芝女士、洪美珍小姐等人。
於法堂奉茶後,親自陪大家巡山,並參觀「佛光山三十周年收藏展」,在這些行家眼中,尤其唐德剛教授站在歷史學的眼光,許多收藏的文物經其解說,更顯得彌足珍貴。
下午一時三十分,特集合徒眾及叢林學院學生於大會堂,請張佛千先生等人,和大家見面,並說幾句話--
張佛千先生︰「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後,內容變得更深廣。宗教如果不能與藝術結合,就不易發揮,很多外來的宗教到中國不能發展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不能跟藝術結合。文學是藝術的一項,中國文學把佛教表現得更真、善、美,比方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精神內涵與唯美象徵,這是不懂中國文學的外國宗教,無法跟佛教比擬的。
我到佛光山看見各殿堂的建築藝術,它雖不會言語,卻有一股吸引人的力量,讓你不由自主的想拜佛,想讚歎佛光山的偉大。我最近剛從北京回來,對紫禁城印象深刻,紫禁城的氣勢是世界上所沒有的,房子雖不大,也沒有人,但是那種雄偉的氣勢,足以預見中國將來必定會領導世界的。
佛光山本是一片荒山,星雲大師赤手空拳建造這麼一座美好世界,其派下各別分院遍布全世界五大洲,這是平常人辦不到的事。雖然星雲大師已退位不再管行政方面的事,但是在世界各地分布的道場,都能在當地不斷發展擴大,這是很合乎科學的,就如同一個細胞,會不斷發展出許多新細胞。
我讀過歷史上各朝各代的高僧傳,沒有一位大師能創造這樣的奇蹟。我非常羨慕在座各位,能依止在星雲大師座下學佛,同時幫助大師共同創造如此美好的佛世界,我很高興在過九十歲生日的時候,能到佛光山來禮佛。」
張佛老已年屆九十歲,在文化界被尊稱為國寶級大師,他的學問是沒有話講的,不過他最受人歡迎的還是「嵌名聯」的功夫。所謂「嵌名聯」就是把人的名字嵌在一副對聯裡,這需要很大的學問才能做得到。
劉紹唐先生︰「我有不少國外朋友來臺時,都一定要我陪他們到佛光山。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穫,佛光山如此多元的佛教事業,實在是前所未有。
《傳記文學》已經辦了四百一十個月,大約是三十四年又兩個月,對辦雜誌而言,這是創紀錄。它有功也有過,有功,是保留了許多歷史資料;有過,則是把很多作者的青春、心血都消耗掉了。
大陸在一九八四年時,也辦了《傳記文學》,前後十二年,最近六月分才被停刊。站在我們的立場,希望它能復刊,史料的東西越普遍越好,希望能保留久遠,歷史不是個人專利。很希望各階層人士,都能寫一些回憶的文章,因回憶的文稿與歷史、和整個人類的發展都有關係,尤其是一些跟時代進退有關的人,一定有很多正規的史料,值得保存下來。
最近大師的《傳燈》在金石堂排行榜是第一名,像這一類的書我們希望越多越好。假使能多幾家類似《傳記文學》的雜誌,那我們的史料就會很豐富了。遺憾的是,中國經過許多戰亂,年輕的一代看不到上一代的史料,所以現在的新人類、新新人類不從歷史的腳印來走,反而創出一些可以說是莫名其妙的想法,因此很希望新生代的青年,能從歷史上認識國家、認識時代、認識我們的文化,而不是創新得太離譜,使我們大家都無所適從。」
劉紹唐先生是《傳記文學》社社長,《傳記文學》是中國近代史不可不讀的刊物,所以有人說劉先生是一人敵國,也就是說他一個人辦雜誌可以敵過一個國家。「為文學開生路,為史家找材料」三十四年不輟。劉先生辦雜誌有「三不主義」,就是在編輯上,一不登化名或用筆名發表的文章,必須署真名;二不登壽慶應酬性詩文;三不登其他刊物上發表過的文章。經營上堅持除了書刊廣告,絕不利用刊物、人情到處兜攬廣告;絕不利用刊物、人情到處要求金錢、補助或津貼;更不用任何關係或人情推銷刊物。
《傳記文學》三十四年來,累積發表過的傳記、自傳、回憶錄等,初估有六千多篇,每期以三十萬字計算,總共超過一億字,叢書、叢刊等出版四百餘種。劉先生的《傳記文學》奠定了中國現代史研究範疇的重要地位,最近行政院將在國家文藝獎中,頒給他最高榮譽的貢獻獎。
唐德剛教授︰「我的成長適逢國共兩黨戰爭的時代,當時我參加國民政府舉辦的留學考試,考取公費留美,帶了政府給我的幾百塊錢出國。想不到一到美國,國民黨打敗仗,我的獎學金沒有了,在毫無接濟下只得做小工。現在留學生的打工,要比我們當時舒服多了,我們可是真正在做苦工。
那時候常常要填表,有一欄是『宗教』,我沒有宗教信仰就填『自由思想家』,結果不得了,那時候在美國,你如果沒有宗教信仰,會被人認為不是強盜,就是土匪。我既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猶太教徒,只好填了佛教。第一次和佛教結緣就是為了免於被認為是個強盜、土匪。但是填了佛教以後,張三、李四都來說Mr·唐,他是一個buddhist,請他來講buddhism。中文我還會說『阿彌陀佛』,英文怎麼講我就不知道了。後來我就拿佛書來念,問題又來了,原文無法按英文字母來拼音,因為佛教的名相多是印度巴利文翻譯的,再翻成英文就不一樣了,於是我又讀了一些梵文書,才對佛教有更多的了解。我是因為讀了佛經有所感悟,才從冒充佛教徒,漸漸相信佛教。
我在國外講佛教講多了,還寫了書,難免有人會來找麻煩,譬如一些猶太教、回教、天主教等信徒。有一次,一位回教徒站起來說︰『上帝那麼遠,只有阿拉才是真理。』又有一個猶太教的朋友對我說︰『佛教too bad』。我想咱們來比比看,我舊約全書讀得比他還熟,我們來判教好了,於是我被迫去辯論。猶太教的聖經是舊約全書,他們看不起其他宗教,可是我們佛教徒不會這樣。西方人到中國來傳教時,他們沒有教堂,在我們佛教的廟裡傳教,他們背著釋迦牟尼佛,中間掛著十字架,旁邊的僧眾都能接受,我們東方佛教可以包容其他宗教,但是基督教卻不能容忍任何宗教。世界上許多重要的宗教都發源於中東,如天主教、回教、猶太教、拜火教,可以說中東的宗教是從戰爭開始的,因此對其他的宗教不能容忍。
後來我開亞洲宗教的課,有些教宗教學的老師脾氣不好,情緒一來不教了,我只好自己教,各家的書我也讀過了,我有回教的學生,有基督教的學生,有來自各地的學生,也有中國學生。中國學生是這樣,你問︰『有沒有問題?』大家都不舉手,他頂多寫字條問你,你愛答就答,不答把字條丟了就算了。外國學生就不同了,我們在海外教書,必須控制會場,這個人舉手,那個人發言,講個不停,問題刁鑽古怪,你答得不好,他站起來就走出去,讓你下不了臺。我們要應付這些學生,一定要讀他們的書。我教過上千個伊朗和伊拉克的學生,他們都是回教徒,我也教過正統猶太教徒,我有一句話是他們不能否認的,那就是︰『你們的宗教是出於戰爭,只有佛教釋迦牟尼佛是以慈悲為本。』
要講世界和平,必須從佛教開始。人是不能背離宗教的,它是冥冥之中朝自然的力量,同人心結合,才發展出來的。星雲大師也是這樣創建佛光山的,就是把自然與人性結合起來,完成宗教。自然和人是分不開的,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古代社會、中古社會到現代社會,一層層的發展,那股朝自然的力量同人類社會的關係密不可分。古代社會有古代社會的思想,現代社會有現代社會的思想,朝自然的力量不會改變,而人是隨時在變動的。
一九八九年我很榮幸追隨星雲大師到大陸去,看到中國的佛教,我個人覺得大陸的佛教至今依然屬於朝自然的力量與中古社會結合。現在臺灣已走向現代化的社會,這個力量就展現出與現代社會結合的佛教,這即是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也是現代佛教的開始。
基督教在南美洲的教堂,同我們大陸的土廟差不多,但是現代化的教堂也是有的,他們也是從古代的基督教到中古的基督教,發展到現代的基督教。我們的佛教從星雲大師開始走向現代的佛教。所以佛教能夠為人福證舉行佛化婚禮,這是中古佛教所不能的。星雲大師能領導我們唱三寶歌,這是現代化的佛教,所以諸位法師都是走向現代化佛教的先鋒,我要多向大家學習。」
唐德剛教授是安徽人,現年七十七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博士,在紐約市立大學任亞洲系系主任近三十年之久。現在雖然退休,依然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講,是有名的歷史學家,其著作在海外受到很大的重視,如︰關於胡適的研究--《五四健將》,唐教授可算是國內外的權威;另撰寫《李宗仁傳》,也受到很大的好評。他曾表示,如果因緣成熟,想參加佛光山的短期出家。
陸鏗先生︰「記得我在西來寺掛單的時候,臺灣有一個文化代表團來到西來寺,大師請我跟大家見面。結果在座有很多是我的老朋友,就說︰『陸大聲你在這裡,應該講一講你的感受。』我當時真誠地跟他們說︰『中國有一句話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從佛光山的事蹟看來,可以說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因為有臺灣這個環境,才有了佛光事業;同樣地,假如沒有星雲大師這樣的佛教高僧,也不能使臺灣的光輝向全世界散發出來。也就是說臺灣的環境成就了佛光事業,而星雲大師的佛光事業反過來又映照了臺灣的成就。從佛教觀點來看就是一種機緣。另外,大師提倡『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這不是容易的事,看起來是一、二句口號,但想到要付諸實現,是多麼地難啊。結果星雲大師竟把它成為現實的生活。在座的各位能在這樣一個佛光普照的環境下學習,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一九八九年我們陪大師到大陸弘法探親的時候,大陸的中國佛教會會長,也是大陸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居士,在大師未去之前,就已經很佩服大師。他透過我送一副對聯給大師,上聯是『富有恆沙界』,下聯是『貴為人天師』,等大師到了大陸,彼此更結下深厚的友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各位能夠成為大師的入室弟子,皈依大師,是大家一生最好的緣分。當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難免有不如意的時候,人的情緒總有高低,當不順心時,要想到︰我是星雲大師的徒弟,什麼都應該化解,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你們有這個機緣實在太難得了。
從整個世界的情況可以預見,將來一定會走向世界和平之路的。我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地記者,那時候我們一群記者在歐洲分別時,大家都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再見。』事實上,我想不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看這個局勢,不太可能有戰爭,影響這種情況的就是宗教的力量。而宗教力量當中,佛教是最了不起的一種力量。為什麼?因為佛教有包容心,包容心非常重要,大師當然在各方面都很偉大,但在我個人認為,他最偉大的是包容心,你們只要學到他的包容心,一生就受用不盡。
最後講一講臺灣的現況,我們住在臺灣,不能不關心臺灣。怎樣看待臺灣的情況?現在是民主社會,容許各式各樣的看法,但是,臺灣卻能走向民主,這一點我們引以為傲,不管怎麼樣,我們畢竟生長在民主社會啊!各位不知道,身在獨裁、專政的社會是不得了的,說出來,你們也許會嚇一跳,我曾在大陸坐過二十二年牢,把整個青春都奉獻在牢獄裡了,而你們是把青春奉獻給佛教,這樣差距有多大啊!在這種情況下,臺灣是看好的,而整個大陸也是看好的。因趨勢還是要走向民主、均富,所以整個中國人的前途是樂觀的,因為佛光普照,佛光一普照,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的。」
陸鏗先生,有「老報人」之譽,筆名陸大聲,現年七十七歲,曾被共產黨指為國民黨特務,被國民黨指為匪諜,總計坐過二十二年黑牢,一輩子只做過兩種職業︰記者與犯人,目前在臺北中研院閉關寫回憶錄。
下午四時離山時,張佛千先生等人各自揮毫,以紀念今日之行,內容有--
「大師禮讚
一星一佛
一雲一佛
張佛千合十」
「千載一時
一時千載
趙樸初迎大師句
大聲陸鏗 丙子」
「坡心佛印重相逢
吩咐長江緩緩流
隨大師遊赤璧歸句
唐德剛恭撰」
「萬丈慈雲繞絕壁
原來大佛是前身
隨大師謁烏尤寺舊句
唐德剛恭撰 丙子」
七月 三日 星期三
在我座下出家弟子當中,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出了家以後,懂得孝順父母,更懂得進修讀書。尤其是每逢一個學期結束,新的學期開始,要求再進修或到海外參學者的人很多。
我非常贊成,也很鼓勵大家讀書,更歡喜大家用功,但讀書要有讀書的條件外,更要自知,讀書要做什麼?拿到學位後要做什麼?能做什麼?
◎想成為作家?(真正能達到嗎?)
◎想做一個教育家?(可以成功嗎?)
◎只想從事公文行政方面的工作?(能就所學開拓思想,做很多策畫工作嗎?)
花費三年、五年、八年的時間來讀書,如果拿到學位後,回常住不知道能做什麼,不能為常住所用,這種讀書實在是浪費時間。依我的經驗,在現實生活中,能一邊工作,一邊進修讀書,做多少就會有多少的收穫,這種學習法,比較容易成功。
最怕的是,花費許多時間來讀書,不僅書讀不好,還把人讀懶了,讀成邪見怪僻或高傲看不起人,這種讀書有什麼用?我自己是屬於一邊讀書一邊學習的性格,很多知名的成功人士,大多是在半工半讀中自我成就的。所以讀書不一定是好或壞,而是要能學以致用,才是重要。希望佛光山的弟子,都能懂得讀書,而且知道如何去進修。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是你喜不喜歡的問題,而是別人喜不喜歡,因一切事物都與別人有關,不得不考量對方的心態與接受程度,才能皆大歡喜。
事業的成就如何,完全看一個人度量大小。能包容,別人就是你的朋友;反之,就成了冤家。要化阻力為助力,接受包容的胸量不可缺少。
自己要知道自己的短處,不要輕易為一句話、一件事而改變初心時發的大願。要糾正自己的成見、過失、劣習與不如法,一是要用心,二是要有心,否則無法進步。
人要有理想,凡事不輕言放棄,且志願都是一生的承諾而非一時興起,除了理想外,還要有規畫、辦法才能做好一件事,發心、真心、歡喜心、尊重心、隨喜心,是處事不可或缺的心態。
七月 四日 星期四
在佛光會小琉球分會許春發會長的帶領下,四十名來自小琉球的女性會員,專程到臺灣巡禮佛光山全省各別分院,中午抵達臺北道場,特在海會堂和大家見面。
幾個月前,因為我到小琉球弘法的因緣,促成此次大家到臺灣參訪佛光山。小琉球雖「小」,但我很希望以後能成為臺灣最美麗的島嶼,在人口上要增加,在建設上要進步。一個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質與金錢,而是信仰與教育,而這些都是目前小琉球最欠缺的。如果能將信仰化為家居生活的一部分,如同柴米油鹽不可缺少,那就是最珍貴的了。
很期望小琉球將來有多一點人,尤其是青年們加入佛光會,除了促進彼此聯誼外,也能帶動社區活動,進一步還要研究佛法考取檀講師,發心弘法或來山讀佛學院,這樣佛法才能在小琉球落地生根。雖然目前客觀環境有限,特別是經濟來源並不充裕,但只要心中世界大,就不怕小琉球地方小。將來還可以向中華總會申請參加世界大會,以開拓眼界。
再者教育水平提高,人格品質都上軌道後,將來才能在世界舞臺上表現。因此,「佛化小琉球」是我們的心願。
我於座談會中,捐贈十萬元獎學金,給小琉球學校的研教班,由許會長代表接受,希望能對當地有心於小琉球的青年學子,有所助益。最後簡略的回答大家的發問--
◎任何人的心,只要親近佛法,就會顯得更加真善美。
◎對外在的東西強烈拒絕,容易招致貧窮;富有的人是不會排斥任何一件事物,就如同大海是不擇細流的。
◎外在的環境是「緣」,自我的條件是「因」,有緣沒因,或有因沒緣,皆不能成就大事,平常要不忘廣結善緣。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有機會寫歷史時(共襄盛舉,成就因緣),要多參與。
◎佛法的布施稱「喜捨」,大家要發自內心的歡喜,才會有法喜;而「化緣」才會有緣,化緣者比出功德者更可
讚歎。
◎一個有為的政府,對國民的照顧,老、中、青三個層面都要能兼顧到,唯有佛光普照才能做到。
七月 五日 星期五
今起一連三天,將在臺北道場,以開大座方式,宣講《般若心經》--
什麼是「般若」?能讓人覺悟者,一切都是般若,如︰無言說教、拂塵掃垢;不能讓人覺悟者,一切都不是般若,如法華會上五千人退席。
沒有般若的人,就是盲人摸象,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般若」不同於「智慧」,因智慧有善有惡,若智慧「生病」則成「癡」,如同科學有益也有害,含義較膚淺,有邪正之分;而般若是純善的、不可言說的、意義深遠的,聞者大都能生殷重之心。
般若的種類,不外︰
1.文字般若,在於方便引導,重於解悟,如舟筏。
2.觀照般若,在於體驗真理,重於實行,如駕駛。
3.實相般若,在於所悟所證,重於性體,如抵目的地。
般若指的是我們的智慧、真理、實相、本來面目、真心、佛母。究竟什麼是「般若」?懂了,就是般若。
般若有何功用?
1.可以認識自己。
2.可以明白事理。
3.可以增加力量。
4.可以破除執著。
5.可以知苦脫苦。
6.可以擴大自我。
七月 六日 星期六
一個團體要如何發揮功用?不外古人所說的「家和萬事興」,團體中的每一分子都要有共識--
1.精神要一致︰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但紛爭要對事不對人。凡事面對外在,態度、發言、共識一定要相同。團結如同「鐵桶」,不可有漏洞,所以樹立起精神堡壘,是團體中每一分子的責任。在團體中,絕不可以違反眾議,因民意不可輕,如果一個人已聽不進逆言,如何能改進?
深感現代領導人的條件,必須要能禮賢下士,過往的高居身段,已不適合帶領現在的人眾。故要從自我健全,主動和別人合作做起。
2.相處要和諧︰要自我要求,每天至少讚歎五個人,尤其在團體中,讚歎是法寶,可以改變我們的人際關係。工作的基本態度,要有社會性、有笑容、有音聲、有包容雅量,能如此,相對因緣也會改善。
晚七時三十分,續講《般若心經》--
「波羅蜜多」是完成、得度之意,要得度可以用般若。六度之所以會讓我們得度,就是因為有「般若」,無論什麼事情,只要有般若,就能波羅蜜多!
佛法以《般若經》為中心,其中尤以《心經》為主,所以說《心經》是整個佛法的宗要中心,而「心」主要指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在《大乘起信論》中,有「一心開二門」之說,一個是心的真如門(永恆的生命),一個是心的生滅門(生生死死的凡夫心),如何將生滅門堵住,而擁有一個真如門來出入,才是我們要用心追究的,如此也才可以得到永恆的生命。
人會受苦不自在是因為虛妄心停不下來,不得安住,所以要心能轉境,不被境轉,就要看修行功夫,故般若的觀照很重要。
生命非身體可以包容的,身體如村莊,「心」只是暫住而已。
人每天都在歡喜與不歡喜中生活。「觀自在」就是要教我們自我觀照,視一切人、事、物、境、地都能很自在。而如何可以做到觀自在?唯有「般若」才能自在。
七月 七日 星期日
今天和服務於佛光會的徒眾進行「師徒時間」--
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個性中,都有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事,而我最喜歡的事︰從善如流、與人為善、大眾同在、好的就做、對人禮貌尊重不傷害;我不喜歡的事,也是我的戒律,那就是任意侵犯別人、侮辱別人、傷害別人,尤其是語言上的侵犯。
人與人之間共事,要「講清楚說明白」,就不會有誤會,我是主張創造歡喜滿人間的。做事要有「你、我、他」不要只有「我和你」。尤其是要注重言語的修養,不要讓語言成為刀劍來傷害人,做事或請示時,問號的問題,若能改成選擇題,比較容易達到目的,最好多講句點的話。
每天一定要寫「工作日誌」,向上報告我做了些什麼,其作用可以讓主管及有關單位知道,自己的做事程序,是否有處理錯誤。常有人推唐,因工作忙,而沒有時間寫日誌,就是因為忙才要寫,否則別人怎會知道你在忙?更何況「日誌」是將來歷史最基本的資料,不可忽視。
下午二時,於臺北道場主持皈依三寶典禮,發心前來皈依的信眾有一千八百多人。
四時,主持佛光會「臺北北區分會聯合成立大會」,分別授證給七個分會--
臺北永吉分會會長︰黃月雲
臺北學府分會會長︰郭安心
臺北南雅分會會長︰楊月娥
臺北海山分會會長︰黃拱東
新莊第二分會會長︰羅仕鈞
新莊第三分會會長︰陳香雪
新莊第四分會會長︰林茂盛
晚七時三十分,續講《般若心經》,以圓滿此次講座--
「空」是一物的兩面,說「有」也不是,說「無」也不對,佛門稱為「空」,空將有和無調和起來。
人往往將五蘊之身的假我,誤為真我,若能找到真我者,就可以度一切苦厄。
人,對事情可以知道很多,但理則不易明白;就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相貌與性格是不會一樣的。
「空」的樣子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
如何見空?
1.從相續假看空 2.從相狀假看空 3.從循環假看空 4.從名詞假看空
5.從和合假看空 6.從認識異看空 7.從相對假看空 8.緣起性空
七月 八日 星期一
華視「蓮心」節目,今明兩天又要錄影,今天和我一起在電視上探討社會問題的貴賓有︰律師王清峰女士、臺大精神科主治醫師王浩威先生、立法委員潘維剛女士、文化評論家平路小姐、新學友書局發行人廖蘇西姿女士、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鄭石岩先生等人,問題有--
◎談家庭暴力
組織家庭的分子若不和諧,有意見時,就會有語言的衝突,甚至肢體的衝突,那就很可怕,讓家人一想到回家就猶豫。建設一個家庭初期,都是有情有意的組合,演變到後來會有暴力的發生,皆因慈悲心不夠,對人尊重不夠才發生的。
◎如何減少家庭暴力
1.不比較不計較︰通常口角的起因,都是為一句話或一件事而堅持不下,能彼此互相忍讓一下,兄弟姊妹、夫妻之間不計較,各得其所,各得所愛,就不會起衝突。
2.要尊重要包容︰家庭分子因彼此不能尊重,就容易有衝突發生,若每一個成員,在包容中互相結緣,將來出社會,必定能與人結緣。
3.存慈心存善意︰要相對的惜福,具慈悲心,有此慈心善意,自然在家庭中就會人人惜緣。
4.有信仰有道德︰凡是有信仰有道德觀念的人,對不當的事不做不說。家人之間彼此互愛都來不及了,怎可能做出對不起對方的事。
能互相體諒溝通,自然不會有暴力傾向,而能具道德觀念。
◎佛教對女權的看法
宇宙之間的眾生,都有其生存的權利,爭女權是因為男權太高了,未來世界所注重的是生權,即一切眾生皆有共存的權利,女權要爭取的不外︰平等權、參與權、特質權、尊嚴權。
女性在本具溫柔、慈悲、細心、和平、忍耐、勤勞等的條件下,憑著自己的能力,參與各行各業的工作,能在自我發揮下表達女性的尊嚴。
女性要自我承擔,世界是男女共同走出來的,女性只要負起一半的責任,自然就可以享有權利。希望現在的每一個女性--
1.品德重於美色 2.慈悲重於能力
3.端莊重於活潑 4.實際重於虛榮
願人人都能成為生活在「陽光」下,生活在「春天」裡的陽春女性。
◎如何幫助青少年成長
我從小在打罵的教育中成長,但是我最不贊成用打罵教育。老師打學生,是因為已經沒有辦法了,才出此下策。不打罵小孩並不表示不關心,相反地,可以依學生性向用「變化球」的方式來教育,要培養青少年多方面的興趣,不要讓他們只喜歡跟著一個人或只有一項嗜好,要帶動青少年多方面的群育活動,擴大生活領域接觸人群,並從中拓展視野。
一個人一生最麻煩的階段,不外是青少年時期,如何幫助其成長?
1.給予尊嚴的關懷 2.給予鼓勵的愛心
3.給予合群的美德 4.給予包容的行為
七月 九日 星期二
上午十時,續錄華視「蓮心」節目,今前來一同探討主題的貴賓有︰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馬凱先生、元大證券行董事長杜麗莊女士、《商業週刊》發行人金惟純先生、立法院副院長王金平先生、佛光大學哲研所所長林安梧先生。談到的問題有--
◎婆媳之間相處之道
婆媳因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懷抱不同的感情,從事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彼此--
1.應了解所愛不同 2.應做好家庭分工
3.應相處類似母女 4.應彼此互易立場
◎對家庭倫理的看法
倫理可以維持秩序,可以相互尊重,可以促進和諧,可以同體共生;所以倫理分有︰
1.傳統文化的倫理 2.職業工作的倫理
3.社會群我的倫理 4.同體共生的倫理
◎對現代社會經濟的看法
世界自從有人類以來,就是一部經濟史,人要生存就離不開經濟,臺灣雖小卻是個經濟大國。經濟的發展在於--
1.以經濟提高生活品質︰有了錢,不要只想到買土地、建大樓,那就成了暴發戶。我們要用錢來提高生活品質,比方過去人說的書香子弟,就是說要讀書或學美術、音樂,把生活提升到一個真善美的境界。我覺得這才是經濟的功用。
2.要促進個人道德︰我記得過去曾做過一些救濟老人的事業,這些救濟進來的老人是免費的,道德、品行比較差。後來又做了收費的老人事業,這些有繳費的老人,道德觀念各方面就比較高一點。於是我想到,經濟與一個人的道德是有關係的;人,衣食足而後知榮辱。貧窮對一個人的道德觀念是有影響的,經濟好的話,對於個人的道德、榮譽、形象就比較重視一點。
3.我希望經濟發展能增加社會氣質︰經濟發展後,我們整個社會要能有一種與經濟平衡發展的氣質。什麼叫經濟氣質?比方說,守時、有禮貌、開會不粗魯、講話客氣。社會的成長,經濟氣質很重要。
4.經濟發展後,要想到大眾的福祉,要能共享、共有、共榮。比方說,幫助苦難的人,或者為國家社會建一座公園、兒童育樂中心、圖書館、大眾聚會的場所。因為我有了,別人會嫉妒我、障礙我,他會不歡喜,當大家都有的時候,他就不會嫉妒我,所以我希望大家共享共有。
佛教早期為了傳教,為了利益社會,在唐朝以前,那時因沒有銀行、錢莊,就以開當鋪流通經濟,便利週轉不靈的人。它本來是一種慈善事業,但是發展到後來,由於個人私欲的操縱,產生了許多弊病,已不再受到好評。其他像油廠、米廠,最早也是由佛教所開設的,為大家解決生活問題,所以不管國家也好、團體也好,都應把擁有的成就與大家共榮、共享。
佛教對現在社會經濟有什麼貢獻?佛教對社會經濟的貢獻,有時不必從正面去講,而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佛陀教人不要貪心,不要貪心就表示,即使你有錢,我也不會侵犯你。佛教對經濟的貢獻,不一定要從有形去看,有時它教你開智慧,教你悟道,教你要容納一切大眾,教你要發共財。比方說,我們的經濟,每個人可以享受一點共財,譬如陽光、月亮、大自然風景、空氣,這些都是共有的,都可以給我們享受。然後逐漸地把我們的私財,也能慢慢地作為共財,跟大家共有。比方說結緣、喜捨。佛教最大的貢獻是錢財流通,公的私的要流通,你的我的要流通,大家互相共住共榮。
佛教在經濟上的貢獻,如過去僧眾開山林、種樹、修橋鋪路、建設人心、建設社會秩序等。佛教對經濟有潛移默化的貢獻,讓大家對錢財有正確的認識。
七月 十日 星期三
由中央電影公司製作,王童先生導演的影片「佛光山」,目前工作進行到剪接階段。在負責人永文的帶領下,前往中影公司看毛片。
十時,抵中影,承中影公司副總經理邱順清先生、中影廠長林鴻鐘先生、導演王童先生等多人接待。和邱副總經理談及,目前電影業在市場上的狀況,以及電影與電視對觀眾最大的不同在於︰電影的銀幕寬大,視覺效果是全身被攝受包容,比較有震撼力,令人印象深刻;電視螢幕小,在視覺上的感受,較不強烈看了容易遺忘。所以電影的影響力比電視還要深遠,而從事電影業者,目前正積極拍攝使心靈淨化的電影。
王童導演親自陪我參觀中影電影城,裡面有多項電影院讓人猶如身歷其境--
1.動感電影院,這是在一九九○年以四千餘萬元,向美國Omni電影公司引進全世界第五座七十毫米影片全自動電腦控制系統之動感電影,此電影特色是︰影片內容與座椅劇烈震動,視覺感官刺激驚險。
2.三百六十度電影院,這也是在一九九○年,以五千餘萬元,向美國Senema System公司購入,為九機九銀幕三百六十度環型效果影片,頗為壯觀。
3.立體電影院,此為一九八八年設立,影片特色在於觀賞時需戴特製眼鏡,產生立體效果,很具娛樂價值。
此外尚有偉人館、奇幻樂園、電影文物、蠟像館、猩猩劇場、恐龍館、水中恐龍、文化城街道外景等。雖然空間規模沒有像美國迪斯奈樂園那麼龐大,但頗具風格,實在值得一遊。
早在民國三十七年左右,南京國營影業機構「農業教育電影公司」遷臺,此即為「中影」的前身,四十三年九月「中影」成立。如果說在不同的時代裡,電影工業的興盛與衰微,都直接影響到電影創作的質變和量變,中影公司的四十年是這樣過來的︰
1.第一個十年(一九五四--一九六三),由李葉總經理促進港臺合作,蔡孟堅董事長促進中日合作,這是臺灣電影的奠基期。
2.第二個十年(一九六四--一九七三),龔弘總經理創造歷史,進入彩色時代,進行多元化拍片,是政宣的一大進步。
3.第三個十年(一九七四--一九八三)總經理梅長齡發揮導演潛力,明驥總經理領導電影新潮。
4.第四個十年(一九八四--一九九三)林登飛總經理多角經營成功,江奉琪總經理與徐立功先生聯手培養第三代導演。
中影從艱苦的客觀情勢到躍登國際影藝舞臺,這四十年來,實在是一段辛苦又值得紀念的日子。也可以說中影四十年滄桑,正是臺灣電影史的縮影。
七月 十一日 星期四
下午出席「佛光哲學論文獎頒獎典禮及南華管理學院管理四書發表」記者會。會中回答記者的發問--
佛教本來就是一種教育,尤其佛陀弘法不光是以宗教與傳播為主,更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與共榮共存。
隋唐時代的叢林,以江西馬祖道一禪師和湖南石頭希遷禪師兩處最為興盛,青年學子們,不是到「江」西就是到「湖」南參學,故有「走江湖」的術語。
叢林是供給十方青年學子進修的地方,比英國八百年歷史的牛津大學,美國三百年歷史的耶魯大學還要早,元明清以後,叢林變成山林,因交通諸多不便才漸沒落。
而佛教辦大學發展進度緩慢,則是受了教育部法令限制,至今才開始起步。大學非指校園大、人數多就算大學。依《八大人覺經》云,大學為「大」人之「學」,是教育一個人的完成,並培養其人格、學問圓滿。
我以前曾在東海大學上過六年課,但不認識一個學生,可見師生間的疏離感。故佛光大學是採精緻型路線發展,不要人多,讓師生除了在課堂上,也可以在園林山邊樹下上課;除上課外,用餐及休閒時間,師生也能生活在一起,從人格的自我樹立建設做起,以重視生活教育、品德教育為主。
佛光山從三十幾年前就開始創辦佛教學院,至今在佛光山叢林學院派下的學部有十六個(分布於南非、美國、香港、馬來西亞、臺灣)都一律不收學費,還負起一千多名學生的食宿。佛光大學南華管理學院,體諒尚無就業能力的學生,又不忍增加父母的負擔,所以比照我辦佛教學院的願心,讓每一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不會因負不起學雜費而望門興嘆,故而大學不收學雜費。
本校不收學雜費,有助於--
1.學生「學習品質」的提升,並可扭轉目前大學生「消費者意識」之偏差心態,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之態度。
2.鼓勵學生組自治會,自行管理宿舍、水電等收費問題,培養學生自主管理意識及認同學校精神。
也就是說,我們不在學雜費上競爭,而在師資上競爭,不是因為沒有學生才不收學雜費,而是給一些青年受教育的平等機會,並與社會大眾廣結善緣。
佛光山有一百多萬名信徒,大家都很鼓勵子弟就讀佛光大學,這是一種共襄盛舉的表現,絕不是報載所謂「惡性競爭」、「搶生意」,佛門本就是取之於十方,用之於十方的,希望有緣人都能一起來就讀佛光大學。
又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為鼓勵大專、研究所學生及一般社會人士從事哲學思考,同時為慶祝佛光山開山三十周年,特舉辦「佛光哲學獎」徵文活動,得獎者也安排在今天記者會上受獎;另外,南華管理學院特別規畫出版的財經企管系列叢書《人文與管理》、《創造競爭優勢》、《全面優質管理》、《投資原理與操作技巧》四本新書,也一併在今天發表。
七月 十二日 星期五
今天將前往日本,經過洛杉磯、溫哥華、愛民頓、多倫多,再轉往法國,主持在巴黎召開的國際佛光會第五屆世界大會,這一路行程,有一個多月時間在海外。
上午八時三十分,在臺北道場的徒眾工作會報上,勉勵大家--
一個團體最重要的是,要樹立領導中心,在工作中要能依法不依人,為共同目標奮鬥,凡事以集體創作為要;在精神上彼此要讚揚、體諒、互相提攜。
既名為「道場」,要懂得去表現「道」,表現「學」。信徒不喜歡到道場來,不外是活動內容沒有吸引力、沒有學習性,引不起參與的興趣,所以對各行各業的信眾,要了解其所需,分別給予個別的、團體的,臨時的、預約的,道場內的、道場外的輔導。弘法型態不可一成不變,要力求改變,以信眾能接受的方式舉辦,佛法才能夠深入民間。
平常除忙於弘法度眾外,也要懂得利用時間,多留一些時間在禪堂、佛殿、圖書館用功,立志在一年內考取弘講師資格,以鞭策自我不要懈怠。
能幹的人,只會在做事上認真,並自我評估一個月的工作成果、一年內的工作成果,絕不會在情緒上計較。從事佛教事業者,發心有多大,成就就會有多大。不擅長講說者,可以用筆,將理想意願訴之於文字。不會講又不會寫者,可發心於作務上,一個人無特長,但肯奉獻(發心)就是一種特長。
下午搭機飛往大阪,慈怡及佛光協會會員幹部多人接機,回到位於寶塚的大阪道場,已晚間七時三十分,和大阪佛光會會員及信眾以自助餐方式用完晚餐,便和在道場服務的徒眾進行「師徒時間」--
如何度日本信徒?如何提高信眾的素質?是今晚大家座談的內容。日本本身就具有佛教基礎,且有非常完整的架構,所以佛教本土化,在日本並不合適。為日本的信徒服務,維持中日佛教界的融和,是最基本的原則。為應信眾的需要,道場活動的內容可以分為︰屬大眾共修的聚會、專題講座、家庭普照、以及多舉辦可以發表彼此學佛心得的法會,以滿足信眾的普遍需要。對在日本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弟尤其要加強輔導,如此,中國文化的傳承、語言,才不致流失。
我面對近一、二十年才新進入門的弟子,總會不時的自我提醒,和青年相處,不要老朽、不要頑固、不要有代溝、不要落伍。但我對現代青年的工作態度、服務精神,卻無法給予領導,也就是說帶動不起來,在節拍上總不能相和。原因是現在的青年,做事無傻勁,不會賣力,也就是說道念不堅固,無宗教情操又不發心。常會為一句話、一件事就不能忍耐。如果對別人的指責不能虛心接受、用心改進,只會埋怨他人、替自己辯護是永遠不會進步的。
身為弘法佈教者,要具有社會性格,活潑、開朗、樂觀、進取、主動與人來往交流,如同海浪在互相衝擊下,才能洶湧往前。希望在海外弘法的弟子,要多與信眾接觸,讓佛法在群眾身上發光、發熱!
七月 十三日 星期六
上午十一時,於大阪道場主持大雄寶殿的上樑典禮。
日本人的風俗,對重要行事,都會採用佛教儀式來舉行,就像是上樑、奠基之類。所以一些較古老的寺院、佛像在翻修時,在天花板上或角落隱密處、或佛像肚子裡,都可以發現幾百年前,該寺在奠基、破土或開光時,所儲放鎮寶之用的手抄經、功德主芳名、高僧真蹟等,因本身已具有歷史價值,故珍貴無比。
今大阪道場舉行上樑儀式,慈怡也準備了一根特選的木樑,作為鎮寶之用,木樑的四面,由我親自寫下--
◎佛法僧道場上棟 日本大阪佛光山道場
平成八年七月吉日 星雲
◎佛光普照三千界 法水常流五大洲
佛光世紀三十年七月吉日
◎管理設計 山本西原建築設計事務所
◎施工 株式會社 盛工務店
這根木樑預備在上樑典禮圓滿後,放在屋頂上固定封起來,可以萬世留傳下來。
前來參加盛會的貴賓有︰大阪華僑總會李瑞乾會長、張秋雄副會長、中華學校張桐齡校長、婦女會何會長及大阪佛光會會員幹部信眾等三百多人觀禮。
臺北駐大阪的余處長代表李世昌先生,盛讚大阪道場的設立,提供此地信眾一個聚會共修的場所,尤其去年阪神大地震時,佛光會極力的協助,充分發揮救苦救難的精神。很歡迎佛光山大阪道場的興建,相信兩年後落成時,必定能廣度更多的信眾。
下午一時,主持皈依三寶典禮,有一百多位信徒發心皈依,其中日籍信徒就有三十六名。
三時,與大阪地區的信眾「座談接心」,並回答大家的問題。
自從去年手術後,信徒供養的紅包,我都一律婉謝,在座談會要結束時,一位署名王禮子的小姐,給了我一個信封,深怕我不收,馬上說道︰「大師,這是一封信,不是紅包,請您收下。」信的內容大致如下--
「得知大師親臨大阪主持大阪佛光山大雄寶殿上樑儀式及皈依典禮,真是感謝。上一次因時間來不及,而錯失了一次皈依典禮,一轉眼已過三年,今日終於如願以償。
感謝大師在大阪設立道場,使得一些旅居在日本的信徒能有個禮佛、學佛、念佛的共修場所。
還有要告訴大師的是,我的生日是農曆七月二十二日。」
真是有緣人!
下午五時十五分搭機飛往東京。
抵東京別院時,已晚上八時二十分,東京佛光會員和信眾,早已在等候歡迎。在歡迎的隊伍中,較特殊的是有近三十名的童子軍也在隊伍中,「童子軍」是東京別院青少年朋友的組織。
其實佛教就是童子軍佛教,沒有結婚的人,都可以稱為「童子」。佛教在兩千多年前,童子就很普遍,像文殊菩薩稱文殊童子,還有以童子身分參學的善財童子。而國際佛光會的精神和童子軍的純潔、天真、愛心、勇敢、善良一致,佛光會員就如同老童子軍一般。
希望佛光山各道場,能帶動青少年的活動,組成童子軍團,必定會為佛教帶來新朝氣。
七月 十四日 星期日
上午十時三十分,參加由東京協會主辦的「供僧法會」。
佛在世時,過的就是非常人性化的生活,僧眾每天都要到大街小巷去托缽,接受信眾的供養。藉此因緣為信施說法,所以有「財法二施」等無差別的功德之說。「托缽」有其規矩,即不分貧富人家或供養的食物精粗好壞,皆一律以平等心次第乞食,「乞食」在經典上記載有十利--
1.所用活命,自屬不屬他。
2.眾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
3.若有施我食者,當生悲心,我當勸行精進,令善住布施,作後乃食。
4.順佛之教行。
5.易滿易養。
6.行破驕慢之法。
7.招感三十二相無見頂相之善根。
8.見我乞食,則其餘有修善法者,亦當效我。
9.不與男女、大小有諸因緣事。
10.次第乞食,於眾生中生平等心。
「供僧法會」則源於《盂蘭盆經》所載--
「盂蘭」是「倒懸」之意,喻亡者之苦,如倒懸痛苦之極;「盆」是「救護之器」,「盂蘭盆」指的是「救倒懸解痛苦」。《盂蘭盆經》的內容說的是︰「佛的大弟子目連,因不忍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乃問法於佛,佛示於七月十五日眾僧自恣日,用百味飯食、五果等供養十方佛僧,即令其母脫離苦難。」演變至今,很多信眾為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都舉辦供僧法會。也有信徒在特別節日裡,舉行不限人數,大家一起來受供的「無遮大會」。
感念東京佛光會員及信眾,舉行此盂蘭盆供僧法會,願此功德,令見者、聞者皆能產生信心、恭敬心,蒙受佛法的恩澤,也祈祝大家事業順利,平安吉祥。
下午一時,於東京別院主持皈依三寶典禮,發心皈依的信徒有七百多人,把一百四十坪左右的道場,擠得幾乎不能轉身,其中日籍人士就占了五分之三。
在日本有一習俗,即往生時,做佛事要用皈依的法名,而在日本求受戒法的費用很高,非一般人負擔得起,所以今天有很多父母是代替子女來皈依的,以求取「法名」。更有些孕婦,是為胎中嬰兒報名皈依,真是天下父母心。
在觀禮席上,有不少是日本寺院的住眾、和尚和其眷屬,很多人在甘露灌頂時,都感動得熱淚盈眶。人在宗教情操濃郁的氣氛下,最容易與佛印心、接心。
七月 十五日 星期一
今天和在東京地區的功德主,舉行「座談接心」,為大家報告佛光山三十年來的貢獻,及長達一年的系列慶祝活動內容,很歡迎在海外的信眾,能隨緣回山參加。
晚,和東京別院的住眾進行「師徒時間」--
◎世間上的事,成功在人為,失敗也是在人的因素;人可以做功德,也可以造罪惡,故做事要能隨喜隨緣,才是
佛法;我執法執皆不是佛法。
◎凡事無所謂歡喜不歡喜,而是信眾需要不需要。在沒有情緒下,與人溝通聯繫,才能把事情做好。
◎人要有所作為,必須要發大心、立大志、行大願,摒除一切人我是非,則周遭的一切,都可以變為成就我們的
因緣。
◎人生何處不相逢,故平常就要培養因緣,不要小氣小量的和周遭事務計較、比較,而起分別心。
◎舉辦活動最重要不外要「準時」,時間一到,就要開始,不可姑息遲到者,久之,信眾自然就會準時。
在生活上,勉勵大家--
1.要識大體︰做事要以信眾為重,常住為先,不要讓自己的煩惱影響度眾情緒。在修道的過程中,忍耐是必要的考驗,透過逆增上緣,來增加自己的力量。有過失,要禁得起別人的指正批評,做好一個出家人。
2.要集體創作︰只凸顯個人的光彩並非福氣,因凸出的榫易爛,凡事在大家齊心協力下,以德服人,共同創造,才能互尊互榮。
3.要檢查自己的心︰起心動念、觀想憶念,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想什麼、要什麼、為什麼、毛病在哪裡。能如此,才能忍耐成和氣,屈辱成打氣,悔過成勇氣,心中無一點污染的氣。
4.要建立自我的淨土︰從自我的環境做起,從辦公桌到寮房,所接觸的人、事、物,都要規畫到自我的心中,以智慧的力量、信仰的財富、慈悲的事理,來建設自己的淨土,而愛護常住,佛光山就是我們的淨土。
人在鬧情緒時,要懂得處理,以下有幾種處理方式--
1.上策是自我解決,自我排遣,多禮佛或將精神投注於工作中,或主動找人講話。
2.中策是靠朋友幫忙,加入大眾中,先自行表白自己的感受,由旁觀者為其解憂(如同找醫師看病)。
3.下策是靠世界解除情緒,外出幾天,轉移環境,散散心。
4.劣策是關房門生悶氣,那只會煩上加煩,是最不智的方法。
有煩惱時,與朋友訴苦,不可在言語上傷害人格,只在事物上陳述即可。做人處事不要忘了人事理要調和,你我他關係互易,才會懂得如何與人共事。受委屈沒有對象可以申訴時,更應該走進大眾中,讓大眾的力量,來幫忙紓解情緒。
「君子愛人以德」,身為主管,要愛護住眾,體貼住眾,為其前途著想,將屬下的長處付諸於大眾,以服務更多的人。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