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3 - The Buddha 《佛教叢書3-佛陀》
The Impermanence of Life (Cause and Effect) 人生無常(因果)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人生無常(因果)在羅越祇國,有一個外道,他聽說自從佛陀到舍衛國為大眾說法教化以後,全城的人民都成為有道德,有禮貌,懂得事理的人。於是他對佛陀的威德生起欽佩渴仰之心,決定放棄以往的苦行,不辭旅途的遙遠艱辛,到舍衛國拜見佛陀,請求教示。
可是,在他還沒有見到佛陀的時候,卻遇到一樁奇事。
原來,舍衛國是個熱帶的地方,毒蛇非常多,如果被牠咬了,馬上就會喪命。在這個地方,被毒蛇咬死的人很多。外道走到城外的時候,看見兩個父子在田裏工作,忽然從草叢中竄出一條毒蛇,咬了兒子一口,那兒子不久就毒發而死了。做父親的看到自己的兒子被毒蛇咬死時,並不悲傷,仍然繼續耕他的田。外道覺得奇怪,問老人道:「這個青年是那個人的兒子?」
老人很自然地回答道:「當然是我的兒子。」
「噢!既是令郎,為什麼他被蛇咬死了,你卻一點也不悲傷,還有心情繼續工作,他是不是你親生的兒子?」
「這有什麼值得悲傷的?」老人回答說:「人生總歸要死,事物的興盛和衰敗,是遲早會有的現象。人既然死了,如果他有善因,自有他的好報;假若他的惡因成熟,惡報就現前。我憂愁啼哭,對死者有什麼好處呢?」
老人說到這裡,看看呆立在面前的外道,問道:「先生!你是不是要進城去?我順便拜託你一件事,可以嗎?」
外道問什麼事,老人又繼續說道:「我家住在進城向右拐個彎的第二間,如果你從我家門前走過,請他們中午送飯的時候,只送我一個人的份就夠了,對我家人說兒子已經被蛇咬死了。」
外道心裡覺得奇怪,為什麼這個老人一點仁慈都沒有。兒子死在地上,卻毫無悲哀,反而只顧自己的中餐,世界上竟有這樣的父親?
外道進了城,向右拐個彎,找到老人的家,把老人的口信帶給死者的母親,聽了這話的婦女,只向來人感謝以外,並不哀哭,像是沒有發生什麼似的。外道奇怪地又問道:「老婦人!你不憐愍令郎的慘死嗎?」
老婦人自然的回答道:「這個兒子托生到我家,是他自己要來的。現在他死了,我也留不住他,正如旅館裏的旅客,晚上路過寄宿,明天他們各自離去,主人當然留不住,其實也不須強留。我們母子的關係也是如此,兒子的去來是隨他們的業緣,我也救護不得。」
聽完這段話,外道心裡想,這一對老夫妻真是恰好糊塗的一對,兩個都一樣地硬心腸。
這時,死者的姊姊從後面走出來,外道好意地問:「你弟弟死了,你難過傷心嗎?」
「他既然死了,我為什麼還要傷心呢?我們如同被編成大木排的木材。大木排放在水中航行,如果遇到大風,木排被吹散了,那木材便各自隨水流散,彼此當然不能永遠連結在一起。我們兩個偶然的因緣和合成為姊弟,同生在一家,但壽命各有長短,生死並沒有一定的時間。弟弟的壽命既然已盡,我做姊姊的有何能力相救?」
姊姊說後,身邊另一個婦女也若無其事的說了一聲:「呵!我丈夫死了。」
外道回過頭來向死者的妻子說道:「你的丈夫死了,你不悲傷泣涕?怎麼也這樣毫無所謂?」
死者的妻子很平靜的說道:「我們夫妻的結合,和空中的飛鳥一樣。夜間偶然的停宿在一起,但一到天亮,各自飛開尋求食物,有緣便會合在一處,無緣便各自飛散。好比甲乙在途中相會,互相招呼以後,總要各奔西東的。我們夫妻何嘗不是如此?各有各的命運,各人造業各人承當,誰也代替不了。」
外道如墮五里霧中,忽然看見那些奴僕,就問他們道:「你們的小主人死了,怎麼不啼哭?」
奴僕們也出乎意外的回答說:「我們主人的一家人,有因緣和合在一起,我好比一頭小牛,只有到處跟著大牛走。人家把大牛殺了,小牛哭泣又有什麼用?」
外道聽了這一家人的話,滿心瞋惡,甚至懊惱自己不識好歹,冤枉走一趟遠路。本來聽說舍衛國的人民是最有孝道,恭敬三寶的,所以從遠方捨邪歸正,來此地求學。豈知到了這裡,所遇到的都是一些沒有慈悲心的人,還有什麼可學?不過,既然來了,沒有見到佛陀而空自回去,終究是遺憾的。因此來到祇園精舍,求見佛陀。
外道禮拜佛陀以後,就退坐在一邊,低著頭不開口請法。他的心思佛陀早就知道,故意問道:「什麼事使你憂愁?」
外道回答道:「因為所希望的事情不能如願,遇到的事都違背我的本心,所以不快樂。」
「有什麼失意的事,何必憂慮呢?憂慮又不能解決問題。」
外道抬起頭來,對佛陀說道:「我從遠方的羅越祇國來,聽說舍衛國有佛陀您的教化,人民都能依法奉行。豈知一到這兒,就遇到一些沒有人性的事情……。」
外道將碰到老農夫及他一家人的事情告訴佛陀,他認為這是大逆不道,一點人情味都沒有,那有慈悲?在佛陀教化的國土裏,不該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佛陀卻微笑的向他開示道:「你所說的是人性問題,但法理有時是不能順著人性的。把人性淨化,與真理相應,那才是最要緊的修行。你所見的那一家人,在道理上,他們並沒有錯。他們知道人生無常,不能保持自己有為的色身生命,這是從古至今所有聖凡都是一樣。一個人死了,大家為他大哭大喊,這樣對死者有什麼益處?有生就有死,生喜死悲,這是世俗對於生死的迷惑,所以在生死流轉中,就永遠沒有休息的時候。」
外道聽了佛陀的開示以後,心裡豁然開悟。從此,他真正改宗,皈依佛陀,做一個虔誠精進的比丘。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