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2 - Canonical Texts 《佛教叢書2-經典》
Prajnaparamita Diamond Sutr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經典之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稱《金剛般若經》、《金剛經》。一卷。後秦鳩摩羅什(344-413,一說350-409)譯。師東晉龜茲國(新疆疏勒)人。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自幼聰敏,七歲從母入道,遊學天竺,遍參名宿,博聞強記,譽滿五天竺。後歸故國,王奉為師。前秦苻堅聞其德,派遣驍騎將軍呂光率兵迎師。途中,呂光聞苻堅敗歿,遂於河西自立為王,羅什乃羈留涼州十六、七年。直至後秦姚興攻破呂氏,羅什始得東至長安,時為東晉隆安五年(401)。姚興禮為國師,居於逍遙園,與僧叡、僧肇等從事譯經工作。
自後秦弘始五年(403)四月始,羅什先後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經》、《法華經》、《大智度論》、《阿彌陀經》、《維摩經》、《十誦律》等經論,有系統地介紹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自佛教入傳,漢譯佛經日多,但所譯多滯文格義,不與原本相應,羅什通達多種外國語言,所譯經論內容卓拔,文體簡潔曉暢,流通極廣。羅什一生致力弘通的法門,當為般若系的大乘經典,與龍樹、提婆系之中觀部論書的翻譯。所譯的經典,對我國佛教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道生傳於南方,經僧朗、僧詮、法朗,至隋吉藏而集三論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論》,而成四論學派。此外,所譯的《法華經》,肇啟天台宗的端緒;《成實論》為成實學派的根本要典;《阿彌陀經》及《十住毘婆沙論》為淨土宗所依的經論;《彌勒成佛經》促成了彌勒信仰的發達;《坐禪三昧經》的譯出,帶動了「菩薩禪」的流行;《梵網經》一出,中土依之而傳大乘戒;《十誦律》則提供了研究律學的重要資料。
本經在中國是一部很有名的佛教聖典,一般人只要提起《金剛經》就知道佛教,提起佛教就知道有《金剛經》。現在的佛教信徒大都以誦持《金剛經》來祈求消災、增福、增壽,甚至有人往生,也誦《金剛經》作為度亡之用。唐朝僧侶剃度,必須通過朝廷考試,考試的主科就有《金剛經》。而當初五祖弘忍大師將禪宗法統傳給六祖時,誦的也是《金剛經》。
社會上一般人都很喜歡《金剛經》,因本經在學術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無論高僧大德或是一般社會大眾,都以受持、研究《金剛經》為學佛必備的功課。《金剛經》之所以普及的原因,是由於它具有高深的哲理,流暢的文字,並可用來作為實踐的法門。
本經內容是藉由佛陀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而闡述一切法無我的道理。全文一共有五千餘字,梁昭明太子將其分成三十二分,其主旨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即:「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一、無相布施
無相布施,就是布施時沒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為了求名,為了求利,為了怕墮入惡道,甚至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有相布施,是屬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計任何代價,以及有無報償都不計較,完全為了別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無相布施,無相布施的功德是無限的。
如經云:「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講話、做事、吃飯、穿衣,只要心存慈悲,處處可以幫助別人,造福大眾。但是不可斤斤計較於人我,不可罣礙布施多少於心上。
只有無相布施才有無限的功德,才能與金剛般若契合。
二、無我度生
布施有相,布施的功德就大不起來;度生有我,度生的慈心就發不起來。必發無我之大悲心,才能廣度一切眾生。如經中說:「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眾生種類很多,數量無限,度眾生不是只度一部份而已,應該要發廣大心,度盡所有的眾生。
我們發心度眾生,並不是眾生沒飯吃就給他飯吃,沒有衣服穿就給他衣服穿。因為這種以物質的往來,以情感的交換,是不會長久的。真正的度眾生是要使人人皆能進入無餘涅槃,使人人皆能達到了脫生死的境界。要度那麼多的眾生,且要度到無餘涅槃的境地,如此度眾生的發心,就須抱著無對待心,才是真度。
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菩薩度眾生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是真度。度眾生要發廣大心,要發無對待心,要發最上乘心,要發無顛倒心。只有在無我的精神之下,方可發大心來度眾。如經文所云,無我度眾生才能與般若相應,才能證入般若的空性。
有一人問惟寬禪師:「道在何處?」
師曰:「只在目前。」
又問:「我為何不見?」
「汝有我故,所以不見。」
「我有我故,所以不見,和尚還見否?」
「有我有汝,展轉更是不見。」
「無我無汝還見否?」
「無我無汝,阿誰求見?」
我們說無我,並非說沒有我這個人。無我是思想上和智慧上的一種境界,擺脫有形的對待關係的束縛,把自己安住在無人我無對待的上面,使自己與虛空和宇宙同等,心佛眾生原無差別,一切眾生是我心中的眾生,一切諸佛是我心中的諸佛,一切萬物皆在我心中,除心之外,那裏還有眾生呢?能如此想,雖度眾生,而無有一眾生可度,如此超越的思想,那就是般若性空的實踐者。
三、無住生活
無住生活就是不要迷執五欲六塵的外境,在一切衣食住行的生活上不要貪著。像維摩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室,常修梵行」,他過的就是無住生活。
無住生活並不是叫我們不要生活,而是要我們抱著一種生活態度:「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無住生活就是能使我們達到猶如木頭人欣賞花鳥一樣,根本不會因外境而動搖自心,如此在生活上也就不會貪著了。這是說,只要我們在生活上無心,人世間的功名富貴,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種種,又怎能奈何我們呢?那時,我們就能「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就會「安禪不須山水地」,只要「滅卻心頭火自涼」。
對於世間上的一切,不要去比較、分別、計較,這種態度並非就是傻瓜,而正是使自己進入無住生活境界的方法。心靈一旦到達無住境界,內心就會開得如宇宙虛空一樣;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那就再也不會把日常中的小事放在心上了。所以《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活,實是一種最為美滿的生活。我們不要以為《金剛經》所說的生活是一種玄妙深奧出世的生活,其實它也是幫助我們追求超然物外的平常日用間的生活。至於如何淨化心靈並改善我們的生活,這就要我們自己從生活中去親自體驗無住的般若了。
四、無得而修
無得才是真得,無得而修才是真正證悟而得。《般若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如此無到最後,才是「菩提薩埵」。
我們的自性本來清淨,並不須有所增加或改變才會光明。因為自性本來清淨,自性本來光明;我們本來的面目與佛平等,假如有修、有證、有得,就不是本來的面目了。只有無得而得才是真得,無修而修才是真修,無證而證才是真證。
「無」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其實無用之用才是大用。
有一天,眼睛、鼻子、耳、嘴巴開了一次會議。眼睛首先發言說:「以人的整個身體而言,應該是我眼睛最重要,無論任何東西,都要經過我看了,才會知道是美是醜,是大是小,是高是低。如果沒有我這眼睛,連走路都不方便,可見我這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這最有用的眼睛,卻偏偏長在最沒有用的眉毛的下面,實在很不甘願。」
接著鼻子就說:「我這鼻子應該是最重要的啦,聞香、聞臭須靠我,呼吸更必須靠我。如果我一口氣不來,大家都要死,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但我這麼有用的鼻子卻偏偏要在最沒有用的眉毛下面,我也不服氣。」
接著嘴巴也說:「人的身體應該以我為最重要。我能說話,如果我不能,人與人之間就無法相互溝通。我要吃飯,如果我不吃,大家都要餓死。這麼有用的嘴巴偏偏置於臉部的最下面,而最無用的眉毛反而高高在上,這一點我更不服氣。」
這裡一句,那裡一句,眉毛只好等到大家攻擊完了,才慢慢的說道:「大家不要吵了,我眉毛是最沒有用,我承認輸了。現在,我願意放在你們的下面。」於是眉毛就跑到眼睛下面。可是這麼一來,眼睛一看,不像一個人。於是眉毛就跑到鼻子下面,糟糕!還是不像人。於是眉毛再跑到嘴巴下面,一看,更不像人。大家沒有辦法,只好再度聚在一起商量,最後結論還是請眉毛放回原來的位置才最妥當。因為眉毛放在原來的地方才像個人,由此可知,最沒有用的就是最有用的。
《金剛經》的宗旨是:「無我、無相、無修、無證。」這個「無」就是「空」,但並非世間一般所謂什麼都沒有叫作空,而「空」,才是建設「有」的,空,是涵蓋空有不二的無,這個「無」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的主旨。
《金剛經》的四句偈
四句偈,是一種韻文體的詩歌。在本經文中不斷地說四句偈,謂若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及四句偈的功德,用恆河沙等七寶乃至生命布施的功德也不及四句偈。四句偈的佛法為什麼能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呢?主要是因為財寶的布施是有限的,而且只能利益一時,而四句偈法寶的布施不但能利益今生,還可以利益未來。
一個在外地經商的商人,為了要趕回家與太太過年,心想應該帶個比較稀奇的禮物回家送給太太,看來看去,看到一個老和尚在路邊上寫了幾個字,「賣偈語」,這個商人好奇向前一問:「老和尚,一首偈語要多少錢?」
「十兩黃金。」
「那麼貴!」
「一點都不貴。」
商人心想,是一個出家人,何況已經問話了,也就忍痛犧牲十兩黃金,買一首偈語,上面寫著「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遇事應該細思量,如意平安又吉祥。」商人心想,這值十兩黃金嗎?太貴了嘛!上當了!算了!趕快回家去吧。
商人趕回家裡,已經除夕深夜了,家裡的門沒有關好,推開門,太太已經睡覺了。在矇矇的燈光下,床前有兩雙鞋子,一雙是女人的,一雙是男人的,先生非常生氣,「你這個不要臉的女人,我不在家,你竟然做這種不好的事情。」很衝動地到廚房裡拿了一把菜刀,想要把他們姦夫淫婦給殺了。忽然想起了老和尚要他衝動的時候念偈語,於是,口中喃喃念著「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因為來回走動的聲音,把太太吵醒了。
太太起來一看,丈夫手上拿了一把刀,嚇得問說:「啊!啊!你要作什麼?」
先生指著床下的鞋說:「你在作什麼?」
太太說:「你這個沒有良心的人,過年都不回來,我為了要圖個吉利,把你的鞋子擺在這裡,表示我們夫妻雙雙,你怎麼拿把刀要來害我。」
商人往床頭一看,感激地說:「有價值!有價值!不只十兩黃金。」
所以從這裡看起來,四句偈、一個佛法、一個道理,能通達,能運用,真是黃金寶物都不能比。茲將本經重要的四句偈介紹如次: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一首四句偈主要是要我們建立六種觀念,即:
1.如夢觀:世間法如夢,一切都會過去,如夢醒時一點痕跡都沒有。
2.如幻觀:有為法是幻化不真的,業果、輪迴生死是幻化的,好像舞臺上的戲劇,有父母、兄弟、親戚、眷屬,頃刻一聲鑼鼓歇,都沒有那麼一回事。其實,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般若佛性是沒有生死,沒有輪迴的。
3.如泡觀:水泡是不長久的,我人的色、受、想、行、識,感受苦、樂、不苦不樂,都如水泡一般,是一時的、短暫的。
4.如影觀:六塵的生活,六塵的世間,色、聲、香、味、觸、法,就如影子一樣,是不真實的。
5.如露觀:我人的色身如露水,太陽一出來,露水很快就消失了。譬如一個女孩,才出生是嬰兒,慢慢長大叫女童,再過些時候就是女學生,是小姐,然後是太太、媽媽、老太婆,人生一點一滴地變化,就如同朝露。
6.如電觀:電是快速的,時光過去、現在、未來非常快速,人的生命亦如電,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人就沒有了。
佛教講無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並不是消極,而是要我們從消極中,體會另一種積極的精神,體會出世永恒的生命。
無我相、人相、
眾生相、壽者相
佛教講無,「無我」就是「空」。無我就是沒有自性,「我」應該要具有四個條件:要能主宰、要能常住、要能普遍、要能自在。而我人是由四大所和合,自己無法主宰它;是緣生幻有,不能常住;是處處有障礙,不能普遍;是苦的業報,不能自在;所以,我是沒有真實性。因此,要能從假我中借假修真,找到真如般若實相的我。所以本經從否定上建設一個常樂我淨的世界,因此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有到無我、無對待、無是非、無苦惱、無障礙、永恆的「真我」才能顯現。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
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謂「法」,就是軌生物解,是指能軌範人倫,令人產生對一定事物理解的根據。它可以代表一切的名詞,甚至於心裏想的觀念、思想,有形、無形的,都可藉由它表達。例如:花、房子、桌子……等,只要說出來,大家就能懂得是什麼意思。又說法無定法,所以說法是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法」又稱法相非法相,有一首偈語說:「法相非法相,開拳復成掌,浮雲散碧空,萬里天一樣。」若說拳頭是法,這個法可以法無定法,因為拳頭一張開又成了一個手掌。一切法是好是壞,是善是惡,也無一定標準,譬如拳頭,給你一拳,你會說我打人,拳頭是壞東西;假如拳頭替你搥背,你會說好舒服,再用力一點好嗎?這又變成為是一個好東西。所以真正般若的法,它不在差別上計較,所謂不思善不思惡,是超越善惡的一個真理。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首偈語主要的意思是說,清淨法身,非屬相貌,吾人應追求真理的法身佛,而不是從色與聲去執著見佛。
韓國的敬滿法師,是一位有道的高僧。有一天晚上,從外面帶回一個長髮披肩的女人,一到房間裡,幾天都不出來,徒弟們心裡很納悶。幾天以後,終於忍不住衝到房內去,看到師父坐在床邊,替那個女人按摩,徒弟很生氣地說:
「師父,你這樣的行為怎麼能做我們的模範呢?」
「我為什麼不能做你們的模範呢?」師父說。
徒弟指著床上的女人:「你看!你看!你看!」
師父也說:「你也來看,你也來看,你也來看嘛!」這個徒弟真的向前一看,那一個女人鼻子沒有了,耳朵也沒有了,眼睛也陷下去,是一個痲瘋病人,師父正在為她做特殊的治療,因為這個病會傳染,所以沒有告訴其他人。這時徒弟慚愧地跪下來說:「師父!只有你能,我們不能啊!」
親眼所見未嘗是真的,親耳所聽也未嘗是真的,所以我們要無眼耳鼻舌身意,除去這個分別,去體會那個真實的事情,真實的心,才是般若。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那不是佛。要怎樣才能見如來呢?見到緣起就是見到法,就是見到佛;見到空,就見到如來;見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就能見到如來;有平等心,就能見到如來。
《金剛經》的價值觀
每一個人對世間的各種物質的價值看法都不會一樣。而有般若的人,看世間一切則是平等,連佛與眾生也都是聖凡不二的,空與有是平等的,因此,不說斷常,法身和應身是平等的,無有去來。茲就本經的價值觀略述如下:
一、一與多的比較
在一般人的觀念裏,「一」是很少,「多」是很多,不能相比。但是在《金剛經》裏,以般若來看,一不是少,多也不算多,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例如一朵花與一個虛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種籽由種在土壤裏到萌芽成長,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陽光的照耀,……所以,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萬有的力量才得以綻放的,一朵花就等於是一個虛空。所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
有兩個人遇到強盜,一個人身上帶很多神牌、香火袋,可是這個強盜來搶劫,一刀砍下來,膀子砍斷了;另外一個人,只帶了一條觀音像的鍊子,強盜也一刀砍來,項鍊都彎曲了,不過他沒有受傷。「唉啊!很感謝觀音菩薩,你以身體來代替我的災難。」可是另一個有神牌香火袋的人就埋怨:「我身上這麼多的神明啊,你們都不來保護我,反而那個人只有一尊觀世音,觀世音就好靈啊!」
這個時候,眾多神明說話了:「對不起啦!當你有災難的時候,我們也想來救你,可是在眾多的神明之前爭著來救你,是很不禮貌的,因此我們就很客氣地相互推薦:「『媽祖啊!你去救吧!』媽祖就說:『耶穌!你去救吧!』耶穌說:『穆罕默德!你去救吧!』當我們在那裡推來讓去的時候,一刀下來,你的膀子就砍斷了。」
所以,雖是一心的信奉,卻可以發生無限的力量;而多神的信仰,反而不易誠信圓滿。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兒子年紀輕輕的就在翰林院作供奉官,但是裴休不希望兒子這麼早就飛黃騰達、少年得意,就把他送到寺院裏參學磨練,並且要他先從水頭師做起。這個少年得意的翰林學士天天在寺院裏挑水砍柴,做得又累又辛苦,心裏就不停的嘀咕,一下子怨父親把他送到這種荒山野谷來做牛做馬,一下子又告誡自己父命難違而強自隱忍,像這樣心不甘情不願的做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忍耐不住了,滿懷怨氣的嘮叨:「翰林擔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意思是罵:我堂堂一個翰林學士,每天辛辛苦苦替你們這些和尚挑水,挑得大汗淋漓的,腰身都濕了,你們有什麼福報消受得起?
寺裏的住持大和尚聽到了,微微一笑,也唸了兩句詩回答:「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
意思是說:你擔水給和尚吃,未必有什麼了不起的大功德;老僧只要在殿裏修行,坐上一炷香的時刻,就是十方的供養,萬劫的道糧,我都消受得起,你那區區幾擔水又算得了什麼?
為什麼說一炷香就能消受萬劫糧呢?《金剛經》上說:「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這是因為萬千的供養都只是小果有為的福報,而義解修行,是法寶,是大果無為的功德。所以,擔再多的水,也只是有為的小供養,其福報是有限量的;而一炷香的修行是無為的大法施,其功德是無可限量的!
二、有與無的比較
一般人認為「有不是無」,「無不是有」,有與無是不一樣的。若以般若智慧觀照世間萬法,就能知道「無不是真無,有不是真有」的至理,無有之間,既非對待,亦非分別,而是純然如一,理事無礙的。例如:
有人問西堂智藏禪師:「有天堂和地獄嗎?」
智藏答說:「有。」
那人又問:「有沒有佛、法、僧三寶呢?」
智藏答說:「有。」
那人不停地問了許多不同的問題,智藏禪師全部都回答說:「有。」
那人因此忿忿地責問:「和尚,你怎麼老是說有呢?難道沒有例外的嗎?為什麼我以同樣的問題去問徑山和尚時,徑山和尚卻說一切全是個無,和你說旳完全相反呢?」
智藏禪師哂然一笑,就問他:「你有沒有妻子?」
那人答道:「有。」
智藏又問:「徑山和尚有沒有妻子呢?」
那人失笑說:「沒有啊!」
智藏也笑:「這樣的話,我說『有』,徑山和尚說『沒有』,不是對極了嗎?」
那人聽了立刻大悟,拜謝而去。
「有」,是世法,是生活的發用;「無」,是出世法,是生命的本體;佛法,就是空有相融的中道之行,是真空妙有的圓融中道。
三、大與小的比較
一般人的觀念是「小的不是大」,「大的不是小」,其實小的也是大,大的也是小。
有一個人到寺院裡面,看到寺院裡有一副對聯寫著「須彌納芥子,芥子藏須彌」,這個秀才一看,心裡想,須彌山藏芥子還有可能,而一個小小的芥菜子,怎麼能把須彌山藏到裡面。秀才就向知客師抱怨說:「唉啊!你們和尚講話,真是不負責任,芥子怎能藏須彌呢?」
知客師機智的回答:「秀才啊!你是一個讀書的人,儒家有兩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萬卷書你讀到那裡去呢?」
秀才立刻拍拍肚子,都讀到肚子裡來了。知客師拿了一本書,「請你把這本書放到你的肚子吧!」萬卷的書可以讀到肚子裡來,可是一本書放到肚子裡放不進去,所以芥子藏須彌是理,萬卷書是事,事是事,理是理,有時候當然事理要圓融,有時候從事會理,有時候要從理會事。
一個人假如有了般若智慧,一沙一石裡都有三千大千世界,一花一葉裡都有如來的法身,因此《金剛經》說:「須菩提!虛空可思量否,東方南西北方可思量否?」須菩提說不可思量。虛空無相,無所不相,不能以大小來比較諸佛如來的法身,般若也是無相的,更不能說大說小,應該是超越大小。甚至我們現在的分別心,也不是般若的真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因為在時間的流程裡,遠近、大小的分別裡,都是不可得,般若真心是超一多之外,有無之外,大小之外的。
四、輕與重的比較
金錢布施,佛法、生命的布施,到底那一個功德大呢?在《金剛經》裡,最初以金錢布施與法的布施來比較。大千世界七寶的布施,不及四句偈的布施,因為財寶的布施有用完的時候,法的布施享用不盡。
命與法的比較:有的人認為生命很寶貴,其實金錢很寶貴,生命價更高,為了真理故,兩者皆可拋。人的生命如果今生如此,來生如此,生生世世如此,不如我能有大的犧牲,來換取大的智慧,借它來開悟。前文提到「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只要我們有了佛法般若,金錢、生命都如糞土,不能相比,有了般若智慧,才是最有價值的。
罪障與佛法的比較:假如一個人的罪過應墮地獄,只要對《金剛經》有一念的淨信心,如經文中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福德與佛法的比較:布施修福,修橋舖路,這是有限的福德,不及般若四句偈的福德性。福德是相上有修有證,而福德性是內心無修無證的般若寶藏,內心的功德無可限量,無與倫比。因此,我們要用般若證悟內心的般若。
本經並非著重在理論知識的研究,而是要我們發心和修持。在本經〈大乘正宗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是要我們發四種心,即:第一發廣大心,第二發最勝心,第三發無對待心,第四發無顛倒心。
發廣大心,是以什麼為對象呢?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以此為對象而發心,即是發廣大心。而讓這麼多的眾生,都能了生脫死,證得無餘涅槃,這是最勝心。不但如此,還要進一步發無對待心:「我不是能度眾生,你們是我所度的眾生。」有對待就有不平,能所不能忘記就有執著,所以經裡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眾生,也要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絲毫沒有覺得我度一個眾生,因為眾生本來都是佛,人人有佛性,那裡是我能度的?不但如此,還要無顛倒心,菩薩如果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就不是菩薩。所以一有了四相,就有顛倒,就不是發心,因此本經〈大乘正宗分〉說發四種心,實在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本經有十種修行法,也就是所謂十法行,即: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講說、諷誦、思維、修習。依照本經的般若智慧去修持,則生活中有般若,人人得安然灑脫自在。
本經以姚秦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版本最為普及,今收錄於《高麗藏》第五冊、《磧砂藏》第五冊、《龍藏》第十六冊、《卍正藏》第八冊、《大正藏》第八冊。其他異譯本有:
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元魏‧菩提流支譯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陳‧真諦譯
3.《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隋‧達摩笈多譯
4.《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一卷 唐‧玄奘譯
5.《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一卷 唐‧義淨譯
另外還有西藏、蒙古、滿州、英、法、德、日、義大利等數種譯本。由於本經流傳很廣,因此,注疏亦甚多,較重要的有:
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三卷 天竺‧無著菩薩造
2.《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 一卷 天竺‧無著菩薩造
3.《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 三卷 天竺‧無著菩薩造
4.《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 一卷 晉‧僧肇注
5.《金剛般若經疏》 一卷 隋‧智顗說
6.《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贊述》 二卷 唐‧窺基撰
7.《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解義》 二卷 唐‧慧能注
有關講述本經的近代著作有太虛大師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釋》,星雲的《金剛經的理論與實踐》、《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都是研究本經的指南。
...................................................................................
一、試述本經的主旨。
二、試舉日常生活實例說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三、試舉歷代高僧大德受持《金剛經》利益的實例。
四、試從本經序分說明佛陀一日生活的般若風光。
五、如何從生活中修持般若?
六、試述《金剛經》對我國的影響。
...................................................................................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