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2 - Canonical Texts 《佛教叢書2-經典》
Questions of Milinda 那先比丘經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經典之部 ■那先比丘經《那先比丘經》,又稱《那先經》。二卷(或三卷)。失譯。大約是屬於東晉(317-420)年間翻譯的作品。「那先」,是「那伽斯那」的略稱,意譯為龍軍、象軍。
本經是記錄印度比丘那先與當時(西元前二世紀後半葉)西北印度的國王彌蘭陀論難,而使之歸依佛教的經過。其內容主要是藉著那先比丘與彌蘭陀王的相互對答,而闡明緣起、無我、業報、輪迴等佛教基本教義,分序文、本文、結文三段。序文首先敘述那先比丘的前生,再敘彌蘭陀王的本生,及那先出生乃至得道的因緣;後述及彌蘭陀王的性格,及其訪問那先,以至迎請那先入宮會見論難等。
那先比丘是中印度人,過去世曾為象王、婆羅門子。在山中修道時,與一婆羅門為善知識,一人發願來生為王,一人發願出家修道,證阿羅漢果。發願為王的,就是後來的彌蘭陀王;發願出家證果的,就是後來的那先比丘。
天竺稱象為那,那先出生時,家中母象同時產下一隻小象,因此取名為那先。那先自幼聰敏好學,十五、六歲時跟隨已證阿羅漢道的舅父出家修學,證得四禪。又至和戰佛寺,與頞波曰羅漢學道。其後師事迦維曰,因違師教而被擯出師門,於是入深山,坐樹下,晝夜精進思惟,遂證得阿羅漢果,遍行教化。後來遊化至北印度舍竭國,住於泄坻迦寺。曾與彌蘭陀王論議,深受彌蘭陀王信服。
彌蘭陀王出生於希臘系王族,過去世為一婆羅門道人。彌蘭陀小時聰明過人,好讀經學異典,博知異道經法,無人能勝。彌蘭陀父王壽盡,彌蘭陀受立為王,高才有智謀,明曉官事,通達戰術,以正法治國,工、商、農業均十分繁榮。能知九十六種外道,尤善辯論。後來由於與那先比丘就有關佛教教義問題互相論議,結果皈依了佛教。
本文敘述那先比丘與彌蘭陀王就佛教教理所作的問答,其內容包括:沙門、生死輪迴、正信、善惡業報、三十七道品、精進、禪定、智慧、行善作福的先後、神識、地獄果報、涅槃、佛陀、法、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梵行、親人往生流淚與聞法流淚、憶念、惡人臨終念佛、梵天與娑婆世界的距離、海水、人身飛行、呼吸控制等種種膾炙人口的問題。今列舉數則如下:
(一)
彌蘭陀王問:「人死後可以脫離生死輪迴,不再受生死的束縛而流轉嗎?」
那先答:「有的人死後會再度輪迴,轉生於來世,有的人則不再受生死流轉的束縛。」
彌蘭陀王問:「那一種人會輪迴再生,那一種人不會輪迴再生?」
那先答:「大王!執取情愛和貪欲心的人會輪迴再生,不執取情愛與貪欲的人就不會再受後有之身。」
彌蘭陀王稱歎道:「善哉!善哉!」
(二)
彌蘭陀王問:「何謂精進?」
那先答:「助善就是精進。如同將要傾倒的垣牆、房屋,如果及早用柱子支撐,就不致於倒塌。又如同國王派兵遣將出征敵國,在兵力不足,敗跡將要顯露時,國王立即增派兵力趕往援助,終能戰勝。人有種種的惡心,猶如兵力不足,應當以善心去消滅惡念,如同國王增派兵力而戰勝敵國。吾人受持五戒,就像是戰鬥得勝,這就是精進修持,助持善法。」
彌蘭陀王不禁讚歎:「善哉!善哉!」
(三)
彌蘭陀王問:「什麼是智慧?」
那先答:「前已對王說:有智慧的人能斷諸疑惑,明曉諸善法。一個人具有智慧,就能夠斷除疑惑,分別善惡。」又說:「智慧如同有人持燈入暗室,能夠破除黑暗,見到光明,人有智慧就如同暗室有燈明一樣。又如有人執持利刀砍斷樹木,人有智慧就能斬斷諸惡。大王!人生在世,智慧最為重要。」
彌蘭陀王連聲稱善道:「善哉!善哉!」
(四)
彌蘭陀王問:「世間上的人,同樣都具有頭、目、四肢,為何有壽命長短、貧富貴賤、端正醜陋、身體強弱、聰明愚笨等種種的差異呢?」
那先答:「譬如眾樹生果,果實有酸、甜、苦、辛的不同。」那先又反問王:「這些樹木為什麼不同?」
王答:「最初播撒的種子不同。」
那先答:「由於每個人過去所造作的業因不同,所以就有壽命長短、貧富貴賤、端正醜陋、身體強弱、聰明愚笨等差別,如佛經說:『豪貴、貧窮、好醜,皆自宿命所作善惡自隨行得之。』」
彌蘭陀王聽了連聲稱道:「善哉!善哉!」
(五)
彌蘭陀王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有人想做善事,是要提早行善?或是等時候到了再行善?」
那先答:「應當先行善。後行善對人是沒有利益的。大王!若臨渴掘井,能夠解渴嗎?」
王答:「不能解渴。應當事先鑿井以待。」
那先說:「所以,應當預先行善。」那先又反問王:「您是肚子餓了才派人耕種,待稻穀成熟了再煮來吃嗎?」
王答:「不是的。應當要事先儲存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那先說:「所以,人同樣的也應當先作善事。否則有所急需時,再行善就來不及了。」那先又反問王:「譬如國王素有怨敵,您是等到臨出戰時再集訓軍隊嗎?」
王答:「不是的,應當在平時就要儲訓軍隊。」
那先說:「佛經說:『人當先自念作善,於後作善無益,莫棄大道就邪道,勿▓効愚人棄善作惡,後坐啼哭無益,人棄捐中正就於不正,臨死時乃悔耳。』」
彌蘭陀王讚歎道:「善哉!善哉!」
(六)
彌蘭陀王問:「尚未證得涅槃的人,可以知道涅槃解脫的快樂嗎?」
那先答:「雖然尚未證得涅槃,但是可以知道涅槃的快樂。」
彌蘭陀王問:「既然尚未證得涅槃,何以知道涅槃的快樂?」
那先反問王:「不曾被截斷手足的人,是否知道被截斷手足的痛楚?」
王答:「自己的手足雖然不曾被截斷,但是截斷手足的痛楚是可以知道的。」
那先反問道:「何以知道呢?」
王答:「從斷手斷足者的苦痛呻吟聲裡,可以知道必定是非常痛苦的。」
那先說:「過去證得涅槃的聖賢,將涅槃的快樂展轉相傳,直至後代,因此,後人雖然尚未證得涅槃,卻可由此確信有涅槃解脫的快樂。」
彌蘭陀王讚歎道:「善哉!善哉!」
(七)
彌蘭陀王問:「尊者曾親見佛陀的慈容嗎?」
那先答:「不曾見過。」
王又問:「與尊者一同修道的沙門見過佛陀嗎?」
那先答:「也不曾見過。」
王再問:「如果尊者和諸位沙門都不曾見過佛陀,這個世間必定沒有佛。」
那先反問王:「大王!您曾經看過五百溪水匯合的大海嗎?」
王答:「我不曾見過。」
那先再問:「大王的父親及祖父見過嗎?」
王答:「也不曾見過。」
那先說:「既然大王的父親及祖父都不曾見過大海,那麼,這個世界上一定沒有五百溪水所匯集的大海了。」
王答:「雖然我、父王及祖父都不曾見過由五百溪水所匯聚的大海,然而確實是有大海。」
那先說:「雖然我及諸師都不曾見過佛陀,但是世界上確實是有佛啊!」
彌蘭陀王稱道:「善哉!善哉!」
(八)
彌蘭陀王問:「人將轉生於來世,他自己在今生能否預先知道?」
那先答:「大王!可以預先知道的。」
王問:「何以知道?」
那先答:「譬如農夫種田,時值風調雨順,農夫可以預知今年一定豐收嗎?」
王說:「可以的。尊者!農夫必然能夠預知今年豐收。」
那先又說:「大王!人也是一樣,由自己今生所造作的善惡業因,可以預知來生的種種。」
彌蘭陀王聽了讚歎道:「善哉!善哉!」
(九)
彌蘭陀王問:「父母死亡時痛哭流淚,與聽聞佛經而悲泣流淚有什麼差別?」
那先答:「父母往生時的痛哭流涕,是由於父子母女之間的恩愛思念而產生的憂愁痛苦,這是屬於愚痴憂。而聽聞佛經的感動流淚,是由於慈悲心的生起,而體念世間眾生的種種苦患,所以落淚,其所得福報甚大。」
彌蘭陀王歡喜讚歎:「善哉!善哉!」
(十)
彌蘭陀王問:「尊者!常聽沙門說:『人在世間作惡,活到百歲,臨命終時念佛,死後都可以生到天上。』我不相信這些說法。又說:『殺害一條生命,死後當墮入地獄。』我也不能相信。」
那先問王:「大王!如果有人拿了一顆小石子放在水上,石子是會沈沒,還是會浮起?」
王答:「小石子當然是會沈落到水底。」
那先又問:「如果將一百枚大石頭放在船上,船隻會沈沒嗎?」
王答:「不會沈沒。」
那先說:「船上的一百枚大石頭因為船的緣故,不會沈沒水中。人雖然因為一時愚痴而造惡,因為念佛的功德,不但不會墮入地獄,並且能夠往生天上。而小石子的沈入水中,就如同人造作惡業,不知佛法,所以死後墮入地獄。」
本經文體流利簡潔,那先比丘不時以生動的譬喻,簡明扼要地回答彌蘭陀王所提出的種種問難,在佛教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從那先比丘與彌蘭陀王的對談中,可以推知當時希臘和印度所代表的東西文化差異,也可以作為研究希臘、印度、中國思想交流的重要資料。
又本經有二卷本、三卷本兩種。如《高麗藏》第三十冊為二卷本,《磧砂藏》第二十八冊、《龍藏》第一○七冊、《卍正藏》第五十冊均為三卷本,此二本經文字句有頗多相異之處,《縮刷藏》及《大正藏》第三十二冊則二本俱收。
巴利本《彌蘭陀王問經》未編入南傳三藏之中,是三藏外重要的巴利語經典,並有數種寫本。依據英國學者大衛斯之英譯本的記載,巴利本分為世俗故事、法相質疑、斷惑質疑、矛盾質疑、推論質疑、頭陀行、譬喻說質疑等七篇,共計二十二章二三六條問答;其中前三篇相當於漢譯,可視為本經的原型,第四篇以下,或為後世所附加。在結構方面,巴利本與漢譯本相同。大體而言,漢、巴兩本在本文與結文部分並沒有分別;但在序文,除終了部分相同外,其餘大部分都不相同。
關於本經的撰集,依據大衛斯夫人的說法,本經(即前三篇)是彌蘭陀王的繼承者戴奧尼西歐斯在位之時,由摩那瓦婆羅門以梵語筆錄而成,其後譯為巴利語,更由巴利語譯為錫蘭語,乃至有錫蘭語本的開版。巴利本也有英、日、法、德、意等國的譯本。
...................................................................................
一、從本經談佛教與政治的關係。
二、輪迴六趣的主體是什麼?又人死後,繼續輪迴於六道的神識是新的或是舊有的?
三、修道者都能體證涅槃嗎?
四、已得度和未得度的人有何差別?
五、何謂繫念諸善?有何作用?
...................................................................................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