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uddhism Series 2 - Canonical Texts 《佛教叢書2-經典》

Sutra of Perfect Enlightenment 圓覺經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經典圓覺經

  《圓覺經》,全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又名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了義經》、《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修多羅了義》、《祕密三昧》、《如來決定境界》、《如來藏自性差別》。唐代佛陀多羅()罽賓人洛陽白馬寺圓覺了義經一部其後行迹不詳

  圓覺圓滿如來理性具足圓滿周備靈明一切有情本覺真心常住清淨昭昭了了而言一心因而如來藏而言圓覺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畢竟同一本經演說圓覺經稱為圓覺其實一心生死輪迴止觀定慧六度萬行然後正智然後正因其實一法終日圓覺未嘗圓覺凡夫圓覺圓覺菩薩具足圓覺住持圓覺如來圓覺六道圓覺三乘圓覺如來圓覺真法其實一道

  本經透過文殊師利普賢普眼金剛藏彌勒清淨慧威德自在業障圓覺賢善十二菩薩佛陀問答宣說大圓妙理不同根機眾生開示各種修行方法使眾生隨順悟入圓覺全文分為十二文殊圓覺十一長行重頌最後賢善菩薩流通分內容結構嚴謹譬喻精彩南宋流通如次

    文殊師利菩薩

  本經根本在前根本中的根本因為本經頓教大乘所以當機受益智者文殊師利菩薩華嚴根本智本經發起人用來說明佛智境界因此主要說明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大乘菩薩發心標準菩薩大乘清淨心遠離諸病使末世眾生大乘墮邪見

  1.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波羅蜜無上法王陀羅尼門──圓覺流出一切如來本起因地圓照清淨覺相無明成佛

  2.一切眾生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四大自身六塵自心由此輪轉生死無明無明非實有體虛空無生不可說一切眾生無生妄見生滅因此輪轉生死

  3.有無名為淨覺(圓照清淨覺相)隨順

  4.淨覺相如虛空不動如來藏無知如法究竟圓滿普遍十方因地法行

    普賢菩薩

  本經主要著重在行說明如來因地圓覺清淨境界自此以下闡述境界方法

  一切眾生種種幻化如來圓覺妙心建立猶如空性不用方便無須漸次一切菩薩末世眾生修行真覺

    普眼

  佛陀菩薩修行三昧即是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方便漸次對上而言固然可以頓悟初心正方便正思維三昧轉生不能悟入圓覺因此方便權宜修行漸次乃至種種方便

  新學菩薩末世眾生欲求如來圓覺應當正念遠離如來奢摩他()堅持禁戒安處徒眾靜室身心幻化如是漸次修行一切悉皆清淨平等不動遍滿法界無能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三世平等畢竟去來

    金剛藏菩薩

  主要窮盡眾生本來疑念因此金剛藏說明眾生本來成佛真如淨覺眾生使諸菩薩末世初心修學決定信心疑悔

    彌勒菩薩

  主要除斷眾生輪迴根本實相無生忍因此敘說

  1.一切眾生以來由於有種恩愛貪欲輪迴亦即輪迴根本捨棄斷除憎愛便成就佛

  2.一切眾生貪欲發揮無明顯出差別不等二種淺深圓覺經

   (1)二種--

    A.又名所知障障礙正知法執

    B.諸生我執

   (2)--

    A.凡夫性二障斷除未成

    B.二乘諸眾生貪欲悟入聲聞緣覺未能菩薩境界

    C.菩薩種性末世一切眾生如來大圓覺海發願二障二障悟入菩薩境界事理斷滅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大涅槃

    D.不定種性一切眾生圓覺善知識因地法行爾時便如來無上菩提行路大小成佛

    E.外道種性諸眾生善友邪見名為外道種性眾生

  3.菩薩利生方便大悲為首大願同事

    清淨慧菩薩

  圓覺自性本來平等凡聖無二菩薩眾生取證次第眾生幻化未能滅除功用便差別

    ()種差隨順

  1.凡夫隨順有人得法障礙圓覺不自在

  2.菩薩隨順一切菩薩見解不自在

  3.菩薩隨順障礙是故菩薩不住同時寂滅修多羅標月指了知畢竟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

  4.如來隨順一切障礙究竟覺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涅槃智慧愚痴般若菩薩外道成就法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戒定慧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淨土有性無性成佛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慧照諸相猶如虛空果位

    ()層次隨順

  最上根性猛利一切妄念也就是隨處了當增生妄念妄心不息妄想不加了知了知真實圓頓根機眾生法門起信自修不生名為隨順

    威德自在

  說明修行法門

  1.奢摩他諸菩薩悟淨圓覺淨覺發生身心客塵從此便寂靜輕安寂靜十方世界諸如來顯現如鏡中像方便奢摩他

  2.三摩諸菩薩悟淨圓覺淨覺知覺心性根塵皆因幻化變化便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皆是諸菩薩妙行觀行方便三摩

  3.禪那諸菩薩悟淨圓覺淨覺幻化了知身心罣礙無知覺不依超過無礙受用世界身心出於煩惱涅槃便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身心不能眾生壽命浮想定慧平均觀行方便名為禪那

  法門名為名為三觀隨順修習皆可圓覺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因此菩薩種種方便不出三法

    辯音菩薩

  二十五清淨法門修習方式

  1.諸菩薩靜力煩惱究竟成就便入涅槃菩薩名單奢摩他

  2.諸菩薩佛力變化世界種種作用菩薩清淨妙行陀羅尼菩薩名單三摩

  3.諸菩薩作用獨斷煩惱煩惱便證實菩薩單修禪那

  4.諸菩薩心照便於菩薩行菩薩奢摩他三摩

  5.諸菩薩便煩惱出生菩薩奢摩他修禪

  6.諸菩薩寂靜復現種種變化諸眾生煩惱入寂菩薩奢摩他三摩修禪

  7.諸菩薩以至靜力煩惱菩薩清淨妙行諸眾生菩薩奢摩他修禪三摩

  8.諸菩薩以至靜力煩惱度眾生建立世界菩薩奢摩他三摩提及修禪

  9.諸菩薩以至靜力變化煩惱菩薩奢摩他三摩修禪

  10.諸菩薩以至靜力寂滅起作用變化境界菩薩奢摩他禪那三摩

  11.諸菩薩變化種種隨順菩薩三摩奢摩他

  12.諸菩薩變化種種境界寂滅菩薩三摩修禪

  13.諸菩薩變化作佛事安住寂靜煩惱菩薩三摩奢摩他修禪

  14.諸菩薩變化無礙作用煩惱安住菩薩三摩修禪奢摩他

  15.諸菩薩變化方便作用寂滅隨順菩薩三摩奢摩他禪那

  16.諸菩薩變化種種起用煩惱菩薩三摩奢摩他修禪

  17.諸菩薩變化寂滅清淨靜慮菩薩三摩禪那奢摩他

  18.諸菩薩寂滅清淨菩薩修禪奢摩他

  19.諸菩薩寂滅起作用一切隨順菩薩修禪三摩

  20.諸菩薩寂滅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變化菩薩修禪奢摩他三摩

  21.諸菩薩寂滅自性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菩薩修禪三摩奢摩他

  22.諸菩薩寂滅種種清淨靜慮變化菩薩修禪奢摩他三摩

  23.諸菩薩寂滅變化菩薩修禪奢摩他三摩

24.諸菩薩寂滅變化清明菩薩修禪三摩奢摩他

25.諸菩薩圓覺合一性相菩薩名為自性清淨隨順

上述二十五皆是圓覺修習方式修習方法名為菩薩二十五

    業障菩薩

  眾生妄想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命所以有種修行方便不能清淨闡明修行過程中的禪病自心

    菩薩

  明示修行何等何等除去如何發心如下

  1.大乘發大心正因以求善知識所以大心善知識指導正確修行眾生善知識一切正知也就是不住不著聲聞緣覺境界塵勞清淨讚歎梵行令眾生律儀善知識

  2.何等善知識妙法下列

   (1)本心種種欲求圓覺

   (2)不斷生死涅槃涅槃生死起滅一切諸法欲求圓覺

   (3)自心一切寂然平等欲求圓覺

   (4)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欲求圓覺

  善知識妙法清淨名為正觀名為

  3.何等修行應當供養善友善知識善知識親近應斷憍慢遠離應斷瞋恨逆順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諸眾生同體無異

  4.除去以來憎愛一切種子即是如果有人怨家父母無有諸法憎愛也是同樣因此如果平等心觀生死涅槃

  5.如何發心欲求圓覺應當如是虛空一切眾生究竟圓覺圓覺覺者我人一切諸相如此發心修行墮邪見

    十一圓覺菩薩

  廣說淨覺種種方便

    ()安居圓覺方法

  1.伽藍因為安處徒眾眾人不能專心修習即可隨分普眼無有他事因緣道場期限長期二十中期八十安置淨居說明結戒期限圓覺

  2.現在正思維佛滅施設形像憶念如來安住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懺悔境界三七日一向說明最初三七日禮佛懺悔以後即可一直修習法門

  3.三月安居清淨菩薩止住聲聞不假徒眾安居如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菩薩乘寂滅清淨實相住持大圓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敬請不依聲聞十方如來大菩薩三月安居菩薩無上妙覺因緣徒眾

    ()修習淨觀方便

  1.奢摩他思念便如是一身一世界如是遍滿一世界一世界中有眾生一念世界亦復如是所聞一切境界不可

  2.三摩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種種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大願所聞一切境界不可

  3.禪那(法門),心中了知如是周遍四威儀分別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世界猶如目睹受用所聞一切境界不可

    十二賢善菩薩

  本經流通分說明經教功德名字本經無不無不大小乘十二部經得以貫通清淨眼目明見一切也就是所謂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本經佛果境界根據頓教大乘是以對象菩薩一切眾生如來圓覺注重在行不重

  本經主要說明大乘圓頓妙理如何觀行實踐方法自古以來深受修行重視唐代華嚴宗五祖宗密禪師圓覺》,感悟流涕其後圓頓經疏道場修證流傳收錄高麗藏第十三、《磧砂藏第十二、《龍藏第四十三、《正藏第二十、《大正藏第十七

  由於本經流傳歷代注疏如下

  1.圓覺經大疏     十二  宗密

  2.圓覺經大疏   二十六 宗密

  3.圓覺經        宗密

  4.圓覺經道場修證  十八  宗密

  5.圓覺經        

  6.圓覺經        德清

  7.圓覺經略釋         民國太虛

...................................................................................

本經主旨

何謂

說明種差隨順

說明修行大乘善知識何等何等除去如何發心

列舉譬喻二十

...................................................................................

引用文章註明出處網站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