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2 - Canonical Texts 《佛教叢書2-經典》
Twenty Stanzas Proving Representation Only Verses 唯識三十論頌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祖師著作 ■唯識三十論頌《唯識三十論頌》,又稱《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論》、《三十唯識論》、《高建法幢論》。一卷。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
世親,又作天親,梵語婆藪槃豆。北印度犍陀羅國人。初從一切有部出家,盛弘小乘,造五百部小乘論,往往毀謗大乘。兄無著菩薩憂之,於是以方便誘令回心。從此更研大乘經教,著述甚多,號為千部論師。晚年廣攝大乘妙義,作此《唯識三十頌》,與《唯識二十論》同為有名之作。護法、安慧等諸論師各為《三十頌》作注,並加序分、流通二頌。
玄奘大師,唐代河南偃師人,俗姓陳,名褘。我國四大翻譯家之一,法相宗的創始人。十三歲入洛陽淨土寺出家,後因諸師所講經論各有不同,經典中之義理亦有隱晦之處,乃於貞觀三年(629)孤身涉險,備嚐艱辛,西行求法。貞觀七年到印度,入那爛陀寺,以戒賢為師,學《瑜伽論》等。貞觀十九年歸至長安,請回梵文原典六五七部,奉敕於弘福寺翻譯,主持譯事二十年,譯出經論七十五部,凡一三三五卷,《唯識二十論》、《三十唯識》即是其中之一。
《唯識三十論》所探討的義理,是屬於佛學,所以依三藏義,稱之為論。又本論所有的意義、精華,全包括在頌中,也就是以造頌的方式來造論,所以頌即是論,而稱為《唯識三十頌》。構成唯識中心思想的《成唯識論》,就是以這三十頌作為其骨幹。
本論是瑜伽十支論之一。其內容是以三十偈頌詮釋唯識教義,可分為三個大綱,即: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次一頌明唯識性,後五頌明唯識的行位。以識變的思想而構成唯識學說,則是本論書的特色。
《唯識二十論》和《唯識三十頌》都是世親菩薩所造,《唯識二十論》是糾正外道及小乘心外有境的見解,並且解釋唯識上的許多困難問題。《唯識三十頌》則是將各種有關唯識的道理作有秩序的敘述,有系統地建立起唯識的思想。其內文雖然只是一百二十句的短文,不過,由於含義豐富,根據相、性、位,牽引至境、行、果,而將唯識的系統嚴密的組織起來。因此當時及後代學者、研究唯識者,都將本論作為探討的對象。本論內容組織表列如下:
一、明唯識相
前一頌半略標三能變,次二十二半頌廣明三能變相。識雖有八種,但可分作三類,萬物都是由這三類識所變現。此三類即三能變識,也就是第八異熟識、第七思量識和前六了別境識。當變境時,並非任何單獨一識所能變,而是要三類合作才能變現。
(一)三能變識
初能變的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和一切種識。異熟是第八阿賴耶識的別名,具有三義:
1.變異而熟:謂因成為果時,果異於因,從因至果,在時間、空間上皆經歷了許多變異,因此,果不似因,因不似果。
2.異類而熟:異類是指因果不同類,因有善惡,果則無記,由因成熟而為果,名為異熟。
3.異時而熟:謂造因在前,得果在後,因果不同時。
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所以稱為藏識。有能藏、所藏和我愛執藏三義。
1.能藏:此識能藏一切諸法種子。
2.所藏:第八識所變起的根身器界,以及所現行的前七轉識和一切諸法,皆以第八識為所藏處。
3.我愛執藏:第七末那識常執第八識見分,認為這就是常住不滅的我,深起貪愛,由是我執、我見、我慢等,皆依之而生。
總之,從自相言,名阿賴耶識;從果相言,名異熟識;從因相言,名一切種識。
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性,也就是說第八識的性質,是無有染污,未起煩惱,就因而言,不能斷定其為善惡,就果而言,不能預計其為苦樂。而與其相應的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也都是無覆無記性。
第八識自異生直到成佛位止,是恒常相續,常住不滅,如同暴流之水,前後不斷,一類相續。所以,生死只是軀殼變換,不是賴耶滅失。須到阿羅漢位,已證我空真如,七識永遠不執第八阿賴耶識為自我,才能捨除阿賴耶之名。
第二能變為第七末那識。末那的特質是恒審思量,第八識是恒而不審,第六識是審而不恒,前五識是不恒不審,惟有第七識是亦恒亦審。在性質上,思量、執我均是它的特長。
末那識與賴耶識就依仗義而言,末那為能依,賴耶為所依。與第七識相應的心所有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大煩惱,及五遍行心所、八大隨煩惱,別境中的慧等十八心所。末那識是屬於有覆無記性,所以唯識家稱之為染污識,或染污意。隨著有情生處而繫屬於該趣,也就是說有情在三界內,隨第八識中的異熟果生在何趣,這末那識也就存在何趣,如生在天道,便繫於天道;生在畜道,便繫屬於畜道。因此這染污的末那識,不但在人類是如此,就是在其他各道中,也都在那裏思量、執我。必須修到阿羅漢位,或入滅盡定,或修到出世道現起的時候才能永斷。
第三能變的前六種識,都是以了別境界為性相,其性質是通於善、惡、無記三性。與第六識相應的心所有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等五十一心所。並與喜、樂、捨三受相應。
前五識皆依止於第八阿賴耶識,而隨根境之緣現起,或數識俱現,或一識獨現,如同波濤(前五識)依著海水(第八識),隨風勢(境界)之緣而起。
前五識是待緣而生,第六識則是恒常現起,只有在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睡眠、悶絕等五位時不起。
上述是三能變識的大要介紹。
(二)三性三無性
1.三性:謂三種自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2.三無性:依遍計所執性,立相無性;依依他起性,立生無性;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自性性。
三性是依世俗諦施設,若依勝義,則無所有。因此,佛說有此三自性後,猶恐有人執著諸法實有自性,所以又立三無性。一切法不離此三性,然此三性皆是無性,這才顯出諸法皆空。
3.三性三無性的關係:
遍計所執性--情有理無--相無性--妄--如蛇的幻相
依他起性--非有似有--生無性--假--如繩屬緣生
圓成實性--真空妙有--勝義無性--實--如麻的自性
二、唯識性
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性為相所依,性即是本體;相為性所顯,就是作用,如水與波,非一非異。勝義、真如、唯識實性,是一體異名。一切法唯識的相是有生滅,有去來的。而遍於一切法的唯識性是沒有生滅,沒有去來的。不離識的各種不同諸法,時時刻刻在變化的稱為唯識相,不變的稱為唯識性。真如是一切法的實性,而一切法的實性恒常如是,即《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三、唯識位
佛法在理論之外,尤重修證,唯識學派儘管分析精密,但是最後仍必須有個修行階位,引導成佛,才不違背信解行證的修學原則。所以本論書在前二十五頌明唯識相及唯識性,是明所觀境,尚未親證,而後五頌專說行位,也就是談實踐性,使行者依照佛菩薩的實證經驗,發心去實行體證,將行者導向修持位上,如此可行可證,才符合「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宗旨,而不流於空談。唯識修道共分五位,表列如下:
1.資糧位:凡夫修成佛果,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工夫。譬如有人遠行,必須預先籌備足夠的資財糧食,才不致中途匱乏,而能平安到達目的地。修行成佛也必須聚集許多福德智慧的資糧,才能到達究竟涅槃果地,所以名資糧位。此一階位須修十住、十行、十迴向,共三十位,歷時一大阿僧祇劫。
2.加行位:指加功力進修之位。行者修滿上述三十位,將入初地,必須預作登地的準備,而加緊用功,修習四尋思、四如實智所產生的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
3.通達位:又名見道位。這是在初地的入心,通達二空無我的道理,所以名通達位。也就是說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於理,得見中道,已經沒有我法之相,普遍圓滿,一味平等。
4.修習位:又名修道位,略稱修位,即初地住出心以後,至第十地金剛無間道(佛果)間,修習無分別智,斷盡一切障的階位。其過程歷時二大阿僧祇劫。
5.究竟位:即佛位。至此三惑斷盡,大覺已圓,達到最徹底的境界,所以名為究竟位。
本論書的梵文原典、藏譯本、漢譯本均流傳於世。漢譯的玄奘譯本今收錄於《高麗藏》第十七冊、《磧砂藏》第十七冊、《龍藏》第八十五冊、《卍正藏》第四十一冊、《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另一譯本,即梁代真諦所譯的《轉識論》。
此外,尚有奚魯宛‧累韋的法文譯本,亞扣比及弗勞瓦魯那的德文譯本。
注釋書有:
1.《成唯識論》 十卷 唐‧玄奘譯
2.《唯識三十論直解》 一卷 明‧智旭解
3.《唯識三十論約意》 一卷 明‧明昱著
4.《唯識三十論講要》 民國‧太虛
5.《唯識三頌講記》 民國‧方倫
...................................................................................
一、試述本論主旨。
二、本論有何重要?
三、試述唯識的修行階位。
四、何謂三能變識?
...................................................................................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