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een Ignorance and Enlightenment 4 - A Life of Pluses and Minuses 《迷悟之間(四)生命的密碼》
The Bitter and Sweet One After Another 苦甘的先後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苦甘的先後你吃過麵包嗎?有的人習慣把麵包的邊緣吃完,再吃麵包的中心,這是有「先苦後甘」的觀念;有的人先吃中心,再吃邊皮,此人有「先甘後苦」的性格。
也有的人吃飯的時候,把不合口味的菜餚先吃,把喜歡吃的留到後面慢慢品嚐,這就是「先苦後甘」型的人;但也有人把好吃的狼吞虎嚥吃完,再來吃次等的菜飯,此即是「先甘後苦」的人生。
「先耕耘,而後才有收穫」,這是宇宙間不變的因果法則。耕耘總是辛苦的,收穫則是甘甜的。凡是「先苦後甘」的人,必定後力無窮,漸入佳境,這就如同品嚐橄欖,先澀後甘,又如倒吃甘蔗,愈吃愈甜。
但是也有一種人,吃甘蔗時不但專撿甜的先吃,而且把環節隨便丟棄,這種不知惜福愛物,不懂節約日用的人,一旦苦難來臨,往往適應困難,生存不易,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也是人性之常。
世界上的各個民族,由於地理文化不同,各自的習性、作風也大異其趣。有的民族,只要今天領了薪水,明天便不肯再去上班,非得等到薪水吃喝享樂用盡以後,他才會再繼續工作;此即百年人生,希望一日過完。反觀中華民族的習性,一日所得,總希望留待百年受用;若說世界上最懂得「未雨綢繆」,最善於儲備不時之需的民族,想必唯中華民族最能體會也。
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想法與觀念,例如,有的人願意把自己的所有,分享朋友;有的人有了好吃、好用的東西,就會想到要留與父母、兄弟姊妹共享。有的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只想到留給後代子孫;有的人則把財產捐給社會公益團體,為的是希望把自己的愛心擴大澤及國家社會。
所謂「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的人從小承受了先人的遺產庇蔭,終日遊手好閒,不肯努力上進;一旦家產敗光,一文不名,老來窮途潦倒,倍嚐老況淒涼的滋味,這就是「先甘後苦」的人生。因此,留給子孫最好的遺產,其實不是房屋、田產,也不是公司、股票,而是勤勞奮發、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一個人只要肯腳踏實地,不怕吃苦,不怕辛勞,將來必能出人頭地;因為「勤勞精進,受苦一時,將來享樂無盡;懈怠偷懶,苟安一時,將來受苦無窮。」
因此,佛經有所謂四種人生:先冥後明、先明後冥、先冥後冥、先明後明。也就是說,你要過「先苦後甘」的人生呢?還是「先甘後苦」的人生呢?有識之士,豈能不思之、念之!
《人間福報》二○○一年三月十三日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