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niversal Gate : a Commentary on Avalokitesvara's Universal Gate Sutra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4. Offering a pendant 四.瓔珞供養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顯 益 四.瓔珞供養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詞,觀世音菩薩因為有如上的種種功德,所以釋尊勸眾生應該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如前面所說的這個「一心」最為重要。
如果不是一心,則精神散漫,不能夠得菩薩十分的功德;心若專意,則精神集中,所求無有不應。
這個「一心」,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如果口常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意常思想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身常具有恭敬禮拜的誠意,則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和觀世音菩薩的身口意三業一致。把潛在我們心裏頭的觀世音菩薩喚起來,我們的心和觀世音菩薩的心合一,把這個心,作為供養。
「供養」,供給資養之義,這裏面包含有種種的法,現在要說的是三業供養。在《法華文句》中說:身業供養是禮拜,口業供養是稱讚,意業供養是觀想相好。在《大同經》中又分為理供養與事供養。會其理而證入的叫理供養,供香花菓品等叫事供養。理與事,事與理,圓融無礙,如果心會其理,則身現其事;如果身現其事,則心會其理;理與事一致,心與身一如,方俱恭敬誠意之義。
其次來解釋「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摩訶」是「大」之義,所以又稱觀世音菩薩為大菩薩。「怖畏」,就是非常恐怖畏懼。「急難」就是一種最難以應付的困難。如果我們處於怖畏的時候,陷於困難的地方,在進退維谷的狀態之下,此觀世音菩薩,就能給我們無畏,所以在此娑婆世界,又稱之為「施無畏者」。
實際上,我們所住的這個娑婆世界,怖畏急難充滿其中,在這怖畏很多的世間中,使我們得到一點安心,皆是觀世音菩薩所賜。《大佛頂首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對世尊說: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這十四種無畏之中,最重要的還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德,作一切事。若能如此,即可得到泰然不畏了。
若以智慧,體得諸法實相的道理;在慈悲上,有自他平等的博愛;在勇猛上,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有這種覺悟,在世間上,就沒有怖畏了。觀世音菩薩能使眾生得到這個安定,故稱「施無畏」。
佛教裏說施,分有三種:
1.財施--施有形的物質。
2.法施--施無形的真理。
3.無畏施--使令物質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沒有恐怖。
不論財施、法施,均不能離開無畏而能達到目的。
觀世音菩薩以此無畏布施,能使我們安心立命,故此應一心供養。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無盡意菩薩聽到上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的廣大功德,因此向世尊說:「我應當要供養觀世音菩薩」,說後,即從頭上解下價值高貴鑲著寶石的瓔珞,奉呈給觀世音菩薩,說道:「仁者!願你受此法施!」
「瓔珞」,是印度的嚴身裝飾品。頭上的叫瓔,身上的叫珞,品質依身分而有種種不同。根據這種風俗,佛菩薩也用它來莊嚴。
但從這段經文的理上去觀察,並不是指有形的金銀而鏤刻的寶石,無盡意菩薩,累劫聚集了無盡的功德,嚴飾無盡意身上的瓔珞,不過取來譬喻罷了。
所以,無盡意菩薩把瓔珞呈奉給觀世音菩薩,並不是有形的財施,而是無形的法施,故經中稱法施,珍寶瓔珞在佛經中常以瓔珞譬喻功德;《本業瓔珞經》說:
「光為百萬阿僧祇功德;瓔珞為光,嚴飾佛身。」
又說:「一切菩薩,以功德瓔珞,莊嚴菩薩二種法身。」
兩種法身,即是理法身與智法身。智法身,依修行之力,而磨鍊出來的覺悟;理法身是本來具有的那個真如的性德。真如之德,雖然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不修持,即不能證得。依性起修所得的,是智法身。
理法身,本來是覺,即所謂本覺,但是本覺的光隱藏著,若以修行之力,即得始覺;智法身,即是始覺所得。然若證覺到始本不二,理智一如,二種法身就合而為一了。現在無盡意代表無盡的智慧,觀世音顯示廣大的慈悲,所以,以積聚無盡智慧方便的功德,更顯現供養給廣大無邊的慈悲;也就是以無盡意的智慧回向給大慈悲的觀世音。
「仁者」,是大悲萬行者,即所謂菩薩,此處就是指的觀世音。
這裏無盡意以瓔珞供養的一節,《維摩經》是這部〈普門品〉的注腳。維摩的不思議解脫,就是觀世音的妙智力,就是觀世音的現居士身而為說法。這一節和《維摩經》第四〈菩薩品〉終了時,善德長者以瓔珞奉給維摩居士,完全一致。
《維摩經》中善德的一章,維摩詰是長者善德的對手,有一次善德長者家中,設七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此是財施;維摩即向善德長者大大開示法施的利益,善德長者聽時心生清淨,無量歡喜,即解價值百千兩金的寶珠瓔珞奉於維摩,表示以離財欲,喜樂法施的大利益。
在這部〈普門品〉中,無盡意供養的一節,觀世音菩薩開大悲門,以示大法施,所以無盡意遂生感謝之心,將自己有形的寶珠瓔珞,奉於觀世音。這個瓔珞如前面所說,應該看為累積的功德。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無盡意菩薩誠心誠意的特以瓔珞贈給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為什麼不肯接受呢?因為一般人的希望是財寶,是名譽,這裏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一方面就是表示不貪。這個寶,觀世音菩薩實在沒有求的必要。從觀世音菩薩這方面來看,他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那個瓔珞的功德,早已嚴飾其身。在人分上的這一方面來看,無論誰都持有無價的佛性之寶,並沒有什麼與和受可說,在絕對平等一如的境界上看,是沒有什麼相對的憎愛取捨可說,因為顯示此理,所以不肯接受。
因此,無盡意再奉上說:「為了憐愍我等故,還是請你接受下來吧!」從我與他分別相對的境地來看,觀世音菩薩不需要也未可知,可是為了憐愍一切眾生還是請他受之,他也因此才肯接受。
佛教的教義,是破除相對差別的有,是因緣所生的假諦,由假諦而進入絕對平等的空諦,再從那個空諦,進入諸法實相的中諦。從有進到空是智慧門,從空入於有是慈悲門,以智慧不受這個,所以為了眾生懇請而受是顯示慈悲。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在這個時候,佛向觀世音菩薩說:「應該愍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受此瓔珞。」
「四眾」,即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等是八部眾,前面已經說明了,這裏不再重說。
總而言之,那為自利而不受一物的觀世音,為了眾生,為了利他,就又不得推辭,所以只得把它接受下來。再來分了二分:一分奉給釋迦牟尼佛,一分奉給多寶佛塔。可是,此多寶佛塔,又是說的什麼呢?在《法華經》的第十〈見寶塔品〉品中,說從大地上湧出多寶佛塔,其中有佛名多寶佛。
這個多寶佛塔,是把宇宙本體,作為人格的法身佛,亦即是理體。釋迦牟尼體得其理體而現事相,所以一是理佛,一是事佛。關於那個證得的原因,一是斷滅一切煩惱而進入涅槃;其次是圓滿一切種智而成就菩提。就事理的二義來看,多寶佛塔是法身的理佛,即是本覺的理身;釋迦牟尼佛是報身的事佛,即是始覺的智身。
雖可這樣解釋,但實際上,事理是不可分為二的,這是因為在圓融諸法的實相中,有中道的真理。明白了這個,則宇宙觀是這樣的:
宇宙--
本體-無限-平等-空諦-理
現象-有限-差別-假諦-事
--圓融(中諦)
對佛而言可以這樣看:
佛身--
法身-理身-理佛-多寶佛塔
報身-智身-事佛-釋迦牟尼佛
--冥合
像先前說,佛身分三身時,釋迦牟尼佛是應身,現在說釋迦牟尼佛是報身,不免令人生起懷疑,這因為在娑婆世界應現,使普門利益的是觀世音菩薩,所以可以看為在體與相之外再加上用:
體--法身--多寶佛塔
相--報身--釋迦牟尼佛
用--應身--觀世音菩薩
現在瓔珞分作二分:一奉多寶佛塔,一奉釋迦牟尼,這應身的觀世音菩薩,把瓔珞奉給法身的理佛、報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體,可以這樣解釋。
這裏有一個疑問:觀世音菩薩是為四眾八部而受的,應該要分給四眾八部才對,為什麼要奉給多寶佛塔與釋迦尼佛呢?要知道,這既是為四眾八部而受,但因為要使四眾八部統統悟入三身即一之理,所以才分成二分,從應身的觀世音菩薩之手,奉給法身的多寶佛塔與報身的釋迦牟尼,此即三身一如,無分彼此。從這同一佛心來說,在我們的心上,就現有這個三身,所以臨濟大師說:
「汝一念心上清淨光,是汝屋裏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汝屋裏報身佛。
汝一念心上差別光,是汝屋裏化身佛。」
清淨光,是本覺平等的理。我們眾生因差別的妄執而昧於此理,不能證得那種境界。打破這種差別的平等之智,是無差別光。這無差別光,就在平等的心上,再觀看眾生的差別而應機化益,是差別光。因此,差別光是慈悲,無差別光是智慧,以此而能成就法身之德。
心,好比是一面本來具有光明的鏡子,這就是法身清淨光,但因眾生有無明煩惱的灰塵,把鏡子原有的光明的體遮蔽了,所以需要用智慧的修行拭去那灰塵,直至沒有一點黑暗,即是報身的無差別光。但是,只有光明而不去用,這鏡子要來做什麼呢?所以鏡子要能映現森羅萬象的差別才具有鏡子的功用,這就是應身(又名化身)的差別光。在無差別的真空之上,有差別的妙有,這叫「真空妙有」。這個真空妙有,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釋尊講到這裏,又叫發問的無盡意菩薩告訴他,觀世音菩薩以如上所述的自由自在的不可思議神力,遊此娑婆世界。用這個「遊於娑婆世界」的「遊」字收結,卻很有意義。
我們眾生在世間行慈悲的時候,終有一點勉強的成分,不能說悠悠然的遊世界。可是菩薩行慈悲的時候,捨去一切報酬,只有歡喜,沒有勉強,菩薩是樂於為世為人工作的,所以用這個「遊」字,是再適當沒有了。
以上是散文體的長行講完了,其次是講韻文體的偈頌,大體上看來,偈頌都是長行的重說。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